龙口西小学创办于1998年9月,坐落在繁华的龙口西路。是天河区一所配套小学。由于辖区住宅比较密集,根据区教育局规划,2002年9月,开办帝景分校,2005年9月,开办穗园分校。到2005年9月,学校共有三个校区。 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137人,平均每班45人。 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绿化区分开。整个校园环境清新、错落有致,绿树成荫,配以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办学以来,学校以“爱、严、博、新”为校风,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和“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育人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活动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实行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研促教,努力实现干部和教职工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制度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育思想现代化,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了极大的进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学校对自身的要求,也是龙口西小学每位成员对自已的要求,它将激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树立学校一流形象。学位路段 天寿路双数14-122号(祥兴大厦、水科所宿舍、水力电力技术学院);沾益直街1、4、8、10、12号;天河东168号-452号(含德荣小区);中山大道525-683号(龙珠楼、龙苑大厦、四支队宿舍单号数);五山路109-272号(团委宿舍、113中学宿舍、天立大厦、天慧大厦、瑞华大厦、农机所宿舍261号、机械所宿舍、金富苑);天河北450号和559号以后(希尔顿阳光、金海花园、金田花苑、芳草园、华标广场、天诚广场、东方之珠、科贸园、天祥花园);龙口西路(金鼎大厦、金达苑、聚龙阁、贤人阁、丰泽大厦、龙口花苑、润华大厦、天成大厦、天龙大厦、御华楼、伊顿18、帝景苑、太阳广场、穗园小区、电信宿舍、天诚广场);天润路(御晖苑、党校宿舍);龙口东路(供宝大厦、鸿祥大厦、省府宿舍、华天广场、鸿景园、馨怡花苑、龙口东小区);天阳路。 可入读楼盘: 祥兴大厦 水科所宿舍 团委宿舍 113中学宿舍 天立大厦 瑞华大厦 机械所宿舍 希尔顿阳光 金海花园 金田花苑 芳草园 华标广场 天诚广场 东方之珠 科贸园 天祥花园 金鼎大厦 金达苑 聚龙阁 贤人阁 丰泽大厦 龙口花苑 润华大厦 天成大厦 天龙大厦 御华楼 伊顿18 帝景苑 太阳广场 穗园小区 电信宿舍 天诚广场 御晖苑 党校宿舍 供宝大厦 鸿祥大厦 省府宿舍 华天广场 鸿景园 馨怡花苑 龙口东小区 德荣小区 龙珠楼 龙苑大厦 世纪华都 天誉华庭 学校荣誉 办学以来,学校以“爱、严、博、新”为校风,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和“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育人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活动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实行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研促教,努力实现干部和教职工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制度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育思想现代化,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了极大的进步。 2007年12月,龙口西小学顺利通过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评估。师资力量 学校教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和“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育人目标,实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培养学生们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棠下小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省一级学校。创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21032平方米,设备设施齐全。全校共有教学班24个,学生千余人。 该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5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贺龙元帅曾先后视察过棠下。国外金日成首相也到过棠下访问。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德育人”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参与了三个国家级的德育课题的实验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德育办学特色。学位路段 棠下村民子弟(枫叶路以东、中山大道以北、广园东路以南),工业园(华翠街、建业路以北)科院路以西,中山大道以南、黄埔大道以北的住宅小区(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 学校荣誉 近三年,师生获广州市一级以上的各种奖励465人次,教师在省一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0多篇。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河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天河区文明单位、天河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被命名为“广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批准为全国优秀班集体建设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接待国内外参观团体40多个,学校效益好,声誉高,是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学校。 由于棠下小学开展的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2年6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妇联、广东省团委、广东省环保局、广东省广电局等六部委命名为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2002年10月,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授予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此外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河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天河区文明单位、天河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被批准为全国优秀班集体建设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师资力量 长久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德育人”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在一群良师的循循善诱下,棠下小学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课余积极参加各项竞赛。获得多个奖项.
员村小学创办于1965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广东省一级小学,在“快乐学习、快乐童年、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下,校园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和家园。培养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两个校区共有27个教学班,69名教师;占地面积1458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5.4%。 多年来,员村小学通过重点开展乒乓球训练与篮球训练,不仅培养了大量尖子运动员,而且让学校的整个体育教学生机勃勃,促进了学生体质发展。 乒乓球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在天河区乃至广州市享有盛誉,从1998年至今,一直被定为“天河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员村小学乒乓球训练班”。学校专门在总校建设了一间250平方米、在分校建设了一间203平方米共两间专业的室内乒乓球训练房。学校乒乓球队在教练韦雪儿老师的带领下,长年坚持业余训练,在天河区和广州市的各项比赛中赢得了累累硕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学位路段 员村三横路、员村新街、员村昌乐园、员村白水塘、松岗园、程介东村,四横路百合苑、四横路公安宿舍、美林海岸公园、黄埔大道中306号(44中)宿舍、腰岗社区、粤韵庭院、海景花园、海景大厦、伟城广场、鸿运花园、穗东花园、新景苑、建华小区、佳福阁、穗茵园、海外宿舍、、区国土局和财政局宿舍、化纤宿舍(程介坑7-20号)、天润大厦、澳华楼、天韵阁、科韵大厦、五华大厦,华翠街A栋102、104、106、108号,B栋100号,迪生苑51、53号,Y栋23号、华兴楼、南天阁、锦明街 入读楼盘: 四横路百合苑 百合路公安宿舍 美林海岸花园 昌乐园 白水塘 旭日雅苑 学校荣誉 学校1996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5年9月被评为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月被评为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 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5月被评为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6月被评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月被评为广东省档案管理特级单位。近几年,学校乒乓球队先后获得了市一级的乒乓球团体赛第一名5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2个;获区级乒乓球团体、单项比赛第一名44个,第二名27个,第三名18个。每一次参加比赛,学生获奖率都在90%以上。在乒乓球成绩的鼓励下,学校的篮球训练也逐渐形成特色。2002年,学校被定为“天河区女篮训练点”,由退役的国家级女篮运动员孙海霞老师担任教练。2004年学校篮球队第一次参加天河区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小学组篮球比赛第五名,参加广州市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赛获得了男子第二名、女子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69名教师,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建设优质名校的关键。多年来,该校十分重视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创建了一支高 素质的学习型的队伍,形成了“务实、进取、创新、奉献”的工作作风。 2007年12月,员村小学张绍华老师被授予“2007年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昌乐小学位于天河区员村西街18号,创办于1993年,是天河区一级学校。校园占地5227平方米,现校舍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加新教学楼建筑面积552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700余人,功能室12个,100米塑胶跑道1个。在区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怀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改建后学校规模为18个教学班,功能场室31个,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另外,学校注重改造规划的整体性,所有装修、装饰设计和设备的颜色、式样和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使用需要,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活力教育”的理念。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特色立校”之办学思路,科研工作既“高”又“实”,收获累累硕果。 高——“创建科研特色学校”是昌乐小学的奋斗目标。该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实验基地,也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言语生成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承担学校。通过开展科研,促师生发展,促学校发展。岸和重激励的科研管理制度确保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以校本培训、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以研究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位路段 员村西街1号大院之24-41号(康湖大街以东)、3号、4号(含旭日雅苑)、5号(环保学校)、6号(侨颖苑)、7号大院(华南环科所);员村一横路1号大院、员村二横路1号(东璟花园);员村百兴园1-26号;员村西街28-29号;颖康阁;永康花苑A-C座;康湖大街65-97号;黄埔大道284、290、294、296号(乐雅苑);员村风栗园北1-13巷、员村凤栗园南1-36号;员村新村18号、员村新村21号;员村西街20-50双号(穗乐花园);员村西街8-16双号(穗源阁);黄埔大道中256-262双号(恒安大厦);黄埔大道中恒隆街7、11、12、15、18、29、33、35、37、39、41、47号(天一庄)。学校荣誉 该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实验基地,也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言语生成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承担学校。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中小学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天河区德育先进单位”、“天河区示范家长学校”、“天河区先进教工之家”、员村街道2004年度“三八”红旗集体;获得“第二届中华文化经典大会”一等奖,广州市第三届“三鸿星杯”轮滑比赛速滑团体第一名,天河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一等奖,天河区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比赛一等奖,天河区街道教育办网站设计大赛一等奖;语文科还获得广州市“优秀科组”,多媒体教育软件获广州市三等奖3次,声乐类比赛获天河区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等。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在职教职工4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0人,具有本科学历以上者28人,在读研究生3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中,先后有58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天河区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王建辉校长被评为“广州市名教师”“天河区杰出青年”;在各类比赛中,2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0多人次获省级奖励,3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90多人次获区级奖励,发表市级以上论文35篇(其中国家级获奖或发表11篇),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天河区2007年度论文评比活动中,该校江国斌老师(体育学科),张惠平老师(语文学科)、郭海英副校长(语文学科)的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创办于民国7年(1918年),是一所有84年校龄的老校。2002年石牌小学光荣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和广州市绿色学校。目前的石牌小学地处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旁、黄埔大道边,占地面积达13047平方米,在校学生1012人,生均占地面积12.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167.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平方米。校园内古木葱郁,花草争春,环境优雅,绿化覆盖率52.73%,是一个育人的好场所。 石牌村委投资新建的三幢教学大楼连成“U”字型,场室充裕,配备有综合电教阶梯室、网络电脑室、多功能舞蹈室、语音室、电子琴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劳作室、科技室等30个功能室,设施设备达省级标准;课室与教辅室之比是1:1.25 ,教室配备有电脑、电视、投影仪、录音机;校内有游泳池,短式网球场,5道60米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150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儿童游乐场和两个塑胶羽毛球场。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到位,现有千兆校园网,电脑193台。学校藏书26000册,电子图书20000多册。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为孩子们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平台。 石牌小学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层级管理和民主管理”;在师资培训上,做到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学生培养上,形成“发展综合素质,学有一技之长”的成长模式。近年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初步显现出德育、体育特色。 几年来,石牌小学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德育先进单位”、“天河区一级学校”、“天河区先进集体”、“天河区德育先进单位”“天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天河区教育教学优秀奖”,“天河区村民素质教育先进教学点”“天河区红旗大队”、“天河区先进基层团组织”、“天河区优秀小队”等殊荣。 学科教学方面获广州市第七届学校合唱节一等奖、广州市“网运杯”小学生校际短式网球公开赛团体冠军、广州市雏鹰杯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一名、广州市广播操评比二等奖、广州市“百歌颂中华”合唱三等奖、广州市争做文明广州人宣传栏评比一等奖、广东省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评审活动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漫长的84年中,几代石牌人风雨兼程、自强不息,使石牌小学从落后的农村教育起步转向城市教育,再由城市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八十多载的风雨历程、八十多载的执着追求,八十多载的辛劳付出、八十多载的无怨无悔。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已经成长起来的石牌小学,将本着对孩子的明天负责的理念,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呕心励志,为培养祖国高素质的人才而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石牌小学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