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兴苑小学创办于1991年在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坚持走“特色立校,科研图强”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该校从1997年开始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奋斗与追求,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学校、家庭、社区联合教育,师生、群众环境意识共同提高”为特色的新路子,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5年被评为市一级小学。 2006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 全校占地面积达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230平方米,校内教学设备先进、完善,建有200米环行跑道,小学生标准型足球场,综合体育运动馆,按一级一类标准配置有电子琴室、音乐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多媒体电脑室、生物园等专用室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荣兴路合兴苑42号 电话:020-81568029
康有为纪念小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45年的大策小学。2006年由大策小学和新隆沙西小学合并而成。学校环境悠美,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位于四季有花常在的醉观公园旁。这里交通便利,旺中有静,是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她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四百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学校设施设备完善,办学条件较好,建有室内恒温游泳池、电脑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自然室、多媒体电教室、卫生室等专用室场以及200米环形跑道、橡塑60米直跑道、风雨操场等多种运动场地。 学校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富有现代气息。英语科师资力量强,英语教学基础扎实,教法新颖,教学质量高,在市区多次获奖,是广州市优秀科组。通过英语角、红领巾广播、请外教授课等多种形式,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学得认真,学得开心,形成了“兴趣导入,以情促景,开拓思维,多层发展”的特色。体育是学校的一个传统项目,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以广播操、自编操为突破口,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活跃,富有成效,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芳村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同时,学校以科研为依托,以游泳、举重为基础,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体育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的课题研究,开创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康有为纪念小学是名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材的摇篮,改革创新的窗口、小学教育的先进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大策直街160号 电话:020-81891655
芳村小学前身为至爱初等小学堂,地址在谢氏宗祠内,还有观潮和碧溪两间祠堂作为教学和学生活动场所。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年,旅美侨领谢行川先生有感家乡子弟求学困难,集资捐建学校。他从海外回国后,重修当时的谢氏学堂,改名为至爱初等小学堂。当时的校训是“至诚、亲爱、勤奋、刻苦”。 至爱小学堂又是革命的摇篮,1924年在这里成立了广州市郊区第一个农民协会,成为训练农民自卫军的基地,培养了一批批革命志士。 1938年期间,由于芳村中市一带遭到恐怖镇压,不少居民逃离中市到别处居住,因此,至爱小学停办了几年。1944年,学堂继续开办,1945年改名为至爱小学校。 建国初期,至爱小学仍为私立学校,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先后定名为芳村第三小学、塘边街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78年改名为芳村小学。作为当时区内四所中心小学之一,学校办学规模发展较快,教育教学质量也在区内稳居前茅,1995年学校被评为省一级学校。1998年,增设红棉苑分校。 2003年7月6日,学校整体搬迁至翠竹苑小区,掀起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新校园占地面积13315平方米,建筑面积13599平方米。 学校以“崇真尚美”为办学理念,围绕“弘扬传统美德、兼容中西文化、塑造崇真品格、奠基理想人生”的办学思路,全力打造“人文科技”的办学特色。
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是荔湾区在2003年学校布局调整时由原冲口小学迁至芳村小学旧校址后更名而来的全日制公立小学,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学校总占地面积5970 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 1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992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2819 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配有18间标准课室(课室面积48平方米/间)和各类功能场室23间。有先进数字化智能系统网络中心以及生物园、篮球场、羽毛球场、低年级活动场等其他的配套教学设施,教学设施设备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是一所办学条件比较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的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501人;在编教师38人,平均年龄36.6岁。其中本科学历21人,大专以上学历32人,学历达标100%;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35人,占教师总人数94.6%,小学一级教师职称2人,占教师总人数5.4%;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1人。区级品牌教师4人,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4人,科研积极分子11人,区教研中心组成员8人,品牌学科工作站主持1人,品牌校长工作站副主持人1人,是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改革样本实验学校,广州市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实施素质教育试验学校,广州市科技项目特色学校,荔湾区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荔湾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是一所发展潜力大、办学质量高、社会口碑好的学校。
广州市荔湾区鹤洞小学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村内,毗邻鹤洞大桥。她是一所从1935年解放前的昌德私塾走过来的老校,解放后易名为现名。由于校舍等原因, 1997年被广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定位薄弱学校。2000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筹资重建校舍,2001年改薄验收成功。改薄后,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目前,鹤洞小学占地面积 6521平方米,建筑面积4490平方米。校园的布局科学合理,并按照处处可育人的理念设计,构筑了极具岭南特色的“昌德书院”书香校园氛围。学校设备设施符合省有关办学条件的指标要求,教学、体育、卫生、活动设施配套齐全,电教平台进课室,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的建设完善,实现信息化教学。 近几年来,鹤洞小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承前启后,循序渐进,在“立志、立仁、立学”的办学思想指引下,走校园文化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改革内部管理,加强了两支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鹤洞小学正朝着“学校有变化,教师有成长,学生有特长”的方向发展,新一届的鹤小人正努力把学校办成 “校园美、校风正、教风优、学风良”的规范化、现代化学校。
该校是一所市一级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为6022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其中包括一幢四层的教学楼、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室内乒乓球馆、游泳池、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等。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用地面积为1829.30平方米,绿地率为30%,校园中四季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该校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连续三年在区田径运动会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现该校共有19个教学班,师生总人数近千人。学位路段 坑口社区、景辉苑、金道宿舍教师楼 可入读楼盘: 景辉苑学校荣誉 该校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连续三年在区田径运动会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校园环境优美,配有多个学习功能室,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既有扎实知识又有健康良好体魄的学生。学校规范的管理、严格的教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赞赏。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良好,管理班子处事严谨、规范管理。使学校走上平稳发展道路,办学质量越来越好。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该校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参加教学研讨会,以先进、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
荔湾区葵蓬小学位于葵蓬洲生态保护区内,南接佛山,环境优美。学校创办于1965年,1994年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区镇村三级政府的关怀下,由村委和村民集资五百多万元,重新选址易地兴建了一间新的小学,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2005年3月,葵蓬小学被评为区一级学校,现在学校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2人。学校总占地面积876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9.3平方米。建筑面积583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8平方米。 葵蓬凤溪村是革命老区,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葵蓬小学的孩子继承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吃苦耐劳,诚实守纪。学校荣誉 葵蓬小学连续6年获得广州市广播操、自编操一等奖的精神就源于此。从1998年开始,该校就开展了羽毛球运动,曾经获得过广州市的团体亚军,多次过的市的单项前八名。2006年6月29日,该校承办了荔湾区第一届小学生羽毛球赛,该校学生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得了男子和女子团体的冠军,并包揽了所有单项冠军的一半。2006年10月,该校参加广州市大、中、小学生羽毛球赛,获得男女子团体亚军、男子单打冠军、女子单打亚军。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创建“羽毛球”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
广州市荔湾区增滘小学成立于1969年,建校之初校舍非常简陋。当时学校为七年制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两年),到了1977年9月改为八年制学校(小学六年,初中两年),学校的始名是“增滘学校”。1981年9月不再设初中班,成为完全的六年制小学,这时定名为“增滘小学”。 几十年来,增滘小学经历了多任校长的艰辛努力与开拓,筚路蓝缕,严谨治学,校舍逐步得到改善,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使学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八十年代初,学校校舍还比较简陋,教室是砖木结构平房,但比较规范,1984年区政府拨款3.3万元,东教镇政府拨款1.5元在操场西南面建起一座两层四室的教学楼。1990年9月,在区镇村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加上港澳同胞和增滘乡亲的鼎力捐资,学校平房得以重建,新建起了一座三层高、具有12个规范课室的教学大楼,并配套建起了一座2层的图书馆,从此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环境舒适、优雅。 几十年来,学校以人为本,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积极开办基础教育,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与实践,逐步完善了学校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广州市荔湾区海北小学创办于1957年,学校占地面积约58151平方米,建筑面积396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05人,教职工27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25人,占教师总数的92.6%;本科以上的教师24人,占教师总数的89%,35岁以下青年的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69%。 过去几年来,海北小学在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和经济联社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海北小学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英语科为“突破口”,创建英语教学特色学校,学校以“校风好、质量优、特色明”在社会上赢得赞誉。 学科结构缺编,海北小学是一所边远学校,规模较少,教师编制24人。现在,学校共有教师27人,但学科教师结构不配套。如:英语教师要有4人,才能满足学校的师资需求。可是现在只有3人,对于海北小学创建英语教学特色学校是一种阻碍。因此,海北小学恳请教育局从学校的发展出发,给与该校大力支持,尽量调配1名英语教师到该校。 2008年,吹起广佛同城化的号角,海北小学地处海龙街地区与广佛相邻。该校借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教育均衡要求和同城化建设的东风,全面规划学校发展。 海北小学现有南、北教学楼两座,课室配备12间,其它功能室共有24间。按规范化学校的规模发展,以及该校这几年的招生情况,该校可拓展到18个教学班,而该校现有室场难以满足需求,故此希望上级能结合各方面因素,能支持该校进行扩容,重建已有26年楼龄的北教学楼。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