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十九中学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私立广州市诚信会计补习学校,诚信初级文化补习学校。1965年曾是广州市教育局定为推行半工半读的试点学校之一。1969年起扩大办学规模为设有高中和初中部的完全中学。1984年高中部为适应广州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改名为广州市机电职业高级中学。 1996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恢复普通高中建制。目前已办成市内一所较具规模的完全中学。 学校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北京路步行街。2000年学校通过了广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省达标完中验收。学校现占地面积4303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 8169平方米。现有初、高中教学班30 个,在校学生人数1562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现有教职工135 人,其中高级教师 14 人,一级教师 48 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 14 人。 学校有一个"团结、求实、开拓、进取" 的领导班子。近五年来,学校有1人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有 7 人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有12人被市嘉奖或记功。11 人被评为区先进教师或先进工作者,12人获区嘉奖。获得市以上教改科研、论文与教学设计奖的共有 12 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成功目标教育" 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复办高中以来,学校高考录取率从1999年的71.71%逐年提高到2002年的95.51%。
广东华侨中学,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直属于广州市教育局,学校座落在广州市的城市中轴线起义路158、215号,分东西两校区,是广州市内唯一一所侨字号中学。前身是四邑华侨中学。成立于旧中国战乱时期,为帮助倍受流离之苦的华侨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由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等地的爱国华侨集资,于1946年创立四邑华侨中学。1950年秋由四邑侨中校董会向省侨委会提请政府接办,广东省教育厅接管后更名为“广东华侨中学”,学生以侨生为主,掺和着部分本地学生。1965年侨中迁往沙河瘦狗岭。文革时,更名为56中学,到1968年时的56中不再招收侨生,1973年56中停办。改革开放后,市政府和市教育部门接受了海内外的校友们的请求,1984年8月,侨中在起义路原址复办,现已成为一所教学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全日制完全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15,105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9平方米。近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海内外热心人士和校友也先后捐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进入了所有的课室,拥有高标准配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地理、历史、计算机专用室。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建有电子阅览室、校内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开通了技术完善、效能全面的千兆校园网,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师生在课室、电子阅览室或科、级组都可上网遨游。形成了英语、电脑、管乐三大教学特色。 学校以“爱国、正直、奋发、图强”为校训,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位路段 初中:越秀区南片; 高中:老四区学校荣誉 华侨中学高、初中毕业班历年来都获得一、二等奖,先后荣获广州市文明单位、市文明窗口单位、市爱国卫生模范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广州地区绿化先进单位、市“三八”红旗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先进团委、优秀少先队大队部、市教委系统“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先进教职工之家、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级单位(三星级)、市先进女职工集体、市教育系统“青年文明号”优良奖、广州地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师资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极具活力的教师队伍。在编教职工144人,专职教师119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82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56.9%,100%学历达标,获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师20人,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60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近年来,获省市区级荣誉的近161人次。
教诲界银河光辉,群星争耀。鼎新开放二十五年,广东人以其超前的认识与大胆的开辟精力大力生长教诲奇迹,浩繁的中学你追我赶,奋勇开辟,不竭为广东根本教诲减色。当中,有一颗新星的悄悄崛起,更加这一片光辉的银河增加一抹奇特的光辉。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广州市教诲局十六所直属中学之1、广州市一级黉舍,是天下首家实施“以美育人”教诲形式,主动摸索黉舍、家庭、社会三维美育合一,着力培养门生的品、学、艺兼优,向社会运送文明、艺术类偏重的人才,在实际与实际上获得明显效果并深得国表里教诲界必定的公办特性完整中学。广州市第一○九中学本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校,八十年代末,因教诲界呈现“瓶颈”而被迫带上了“亏弱黉舍”的身份,更加暗淡的银河所埋没。历经嘉和、江村、榨粉街到二沙岛的校址更迭,三十五载的变迁,从创办伊始的激越至“亏弱”期间的沉寂,一○九中人矢志不渝地虔诚党和国度的教诲奇迹,向社会运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为了摆脱生源、园地等软、硬件上的窘境,一九九○年开端,黉舍大胆停止办学形式鼎新的实验,从摸索艺术教诲特性为冲破口到建立“以美育人”教诲形式的实际研讨与实际,近十五年的艰苦摸索,经由过程几代人承前启后的不懈尽力,以脚结壮地的迷信态度不竭丰富、深切形式的内涵,加大讲授设施扶植的投入与西席步队特性培养的力度,务虚求真,迷信定位,接踵脱掉“亏弱”的帽子、成为市一级黉舍并朝着“高质量,有特性”的下品级特性完中标的目标持续迈进。广州市第一○九中学以“求真、立善、创美”为校训,优化黉舍美育及家庭美育并将二者无机整合,重视“大美育”与“小美育”的紧密连络。让门生插手各种艺术教诲活动,从中表现美、感受美,养成杰出的审美才气才气纵横;在具有校本课程与课本的前提下加强门生艺术(管乐、弦乐、民乐、声乐、美术、说话)培养的同时,连络美育道理,遵循浅显完整中学的课程设置培养门生的学科素养;夸大美育道理在德育、讲授、科研各子形式中的渗入,将美育渗入在校园的文明扶植、讲堂讲授、亲情教诲、家庭教诲、社区教诲、团队精力、爱心行动与体裁活动中,倡导从黉舍学习环境与师生心灵环境上“做优”,打造“爱与调和”的美育氛围;用内化而不是倔强的体例使门生在思惟、感情、德行、气质遭到杰出的影响和熏陶;摸索家庭美育与黉舍教诲的整合,建立“黉舍——家庭——社会”调和同一的美育氛围。着力培养门生主动向上的思惟、高贵健全的品德、杰出的迷信文明素养与高层次的气质风采,在教诲中寻求品德、学习、艺术皆优,人文文明与迷信素养调和同一,家庭、黉舍与社会教诲调和同一以及文明知识与综合才气才气纵横调和同一。十五年来,黉舍的名誉度不竭进步,讲授质量稳步晋升:二○○四年中考,黉舍84位应届初中毕业生当中,共有34人达600分以上,比率为40%,多人被省、市重点高中登科;161位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各种院校本科登科为76人(此中延迟批为24人,第一批6人,第二批46人),本科率达47.2%,高考总登科率为98.14%,艺术类本科保持上风的同时,浅显类本科不竭增加。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坐落于极具艺术氛围的广州市二沙岛小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与办学特性相婚配的园地与设施,以及较高学历、特性教诲呼应的讲授实际实际程度、有爱心的西席步队;黉舍长年礼聘艺术界、教诲界着名流士、专家、传授构成客座艺术指导西席,遵循校本课程着力全部门生的艺术熏陶与艺术本科生的培养。黉舍作为独一的“广州市国际门生交换基地”,每一年均与德国的法兰克福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中学以及澳大利亚停止师生教诲互访交换,欢迎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及本地教诲考查团、中学演出个人与本校门生停止艺术演出交换。目前,黉舍已挂牌成为广州市本质的树模黉舍、教诲科研的尝试黉舍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黉舍;二○○四年蒲月,黉舍被广州市群众当局授予“文明窗口单位”的名誉称呼。 与时俱进,前程无量。一O九中人正以杰出的政治本质、师德涵养、品德传染力以及爱岗乐业的精力鼓励着门生,稳步推动黉舍特性教诲奇迹的生长!
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 “ 省实 ” )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跨越百年历程,斯文一脉相承。 省实前身始于 1888 年设立的广东格致学堂,距今已逾 120 年。历代省实人秉承 “ 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 ” 的办学理念,形成了 “ 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 ” 的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培养了包括邓锡铭、黄耀祥、范海福、蔡睿贤、姜伯驹、岑可法、钟南山等院士在内的万千优秀学子。 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条件优越。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其中,在职正高级教师 2 人、特级教师 7 人、博士 4 人、硕士 140 人。一批教学骨干常年活跃在国家、省、市各学科的专业学术团体及其活动中,成为颇具影响的名师、专家。目前学校形成了 “ 一校五区 ” 的发展格局:初中校区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高中校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省实路 1 号,天河分校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顺德分校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黄圃,南海分校位于佛山市南海里水中信大道中信山语湖。 全面素质教育,铸就特色品牌。 以科研为引领,以课程为平台,以社团为依托,以竞赛为磨炼,学校铸就了科技、艺术和体育这三大成绩辉煌、享誉海内外的特色教育品牌。近年来,共有 3000 多人次夺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和艺术、体育比赛奖励。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以来, 2007 - 2011 年,学校共获得奖牌 9 金 8 银 9 铜, 18 名同学获得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是全省获奖最多的学校; 2010 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称号。在天文教育方面,学校共获得 16 项国际大奖、近 20 项全国一等奖;在环境教育领域,学校共获得 4 个国际大奖, 170 多个国家级奖项。羽毛球队在广东省、全国和世界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成绩显赫,多次包揽高中团体冠军和单项冠军。无线电测向队连续 4 年( 2008 - 2011 年)获全国第一名,中国无线电测向国家青年队现已落户我校。 2011 年,学校成为羽毛球全国传统项目学校,成为羽毛球、游泳、田径广东省传统项目学校。合唱团参加国际合唱比赛,多次荣获金奖。 2008 年,国际合唱联盟宣布合唱团排名,中国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舞蹈团、弦乐团、戏剧团在国内国际各类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高考成绩辉煌,拔尖人才辈出。 历年高考重点率、高分人数、各科平均分,稳居广州市、广东省前列。 2000 年以来共培养了 40 位高考总分“状元”和单科“状元”。 2010 年高考,冯扬扬同学以 299 分夺得高考全省“理科综合”第一名,文科重点率为 80% ,理科重点率为 76% ,理科上重点人数列广州市第一。 2011 年高考,周瑞凯同学以 706 分成为全省理科总分第一名;江之韵同学以 670 分进入全省文科总分高分行列;文科总分全省前 100 名我校有 10 人,理科总分全省前 100 名我校有 7 人;文、理科本科率均达到 99.5% ,继续保持扩招以来的高升学率。高三( 3 )班、( 8 )班、 (11) 班这三个班的同学全部上了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创造了恢复高考以来广东省一所学校有 3 个班 100% 上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的新记录。 建设校园文化,发展个性特长。 学校除了高质量开齐开好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每学期还开出 40 余门校本选修课程,为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为了实现 “ 三有人才 ” 教育目标 —— 使每一位学生 “ 有一门艺术特长,有一项体育爱好,有一种科技兴趣 ” ,在发展特色教育课程的同时,学校发展了 50 多个由学生自由组建、自主管理的社团,并且每学年举办社团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这五大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学校屡获殊荣,师生倍感自豪。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百强中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国百强特色学校之十佳示范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全国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等等。 现任校级领导: 校长:郑炽钦 副校长:李夏萍(兼党委书记) 李子良 黄建伟 全汉炎 党委副书记:姚训琪 初中校区高中校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