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学是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创建于1926年,学校占地面积8556平方米,校园分运动区、教学区,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建筑错落有致,育人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7人,教师9人。一直以来,我校以“团结守纪 求实上进”的校训,以“文明 奋进 勤严 细实”的校风,以“敬业 团结 创新 求真”的教风,以“尊师守纪 勤学善思”的学风,树立了“以人为本、依法办学、民主管理、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形成了“全面发展有特色,教学严谨有特点,管理规范有特效,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办学特色。我校先后荣获“惠州市规范化学校”、“秋长街道办教育先进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文明校园”、“德育达标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惠州市铁路学校一九九三年由广梅汕铁路有限公司创办,二00四年初整体移交由惠城区教育局接管。是惠州市一级学校,惠州市绿色学校。学校为九年一贯制,目前有21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66名教师中,中高级教师占65%多。校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千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化面积占70%。仁园.地理园.生物园和中心花园,使校舍掩没在树林和花簇丛中。教学设施先进,所有课室均装有电脑教学平台,建有校园局域网,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电脑.语音.多媒体.理.化.生.音.体.美等功能室齐全。文化氛围浓郁,知识画廊.儒家文化长廊.党旗.国旗长廊.学生书法作品画廊等,为莘莘学子创造了绝佳的学习空间。学校历年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入了惠州市基础教育先进行列,尤其中考成绩综合排名年年名列惠城区第一名,年年荣获"惠州市教学质量进步奖"。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逐步形成"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数字校园.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提出"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设施一流"的办学目标,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以优异的办学水平满足广大家长的需要。
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公办学校,创办于1963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9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00%。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23人,教师6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师资实力雄厚,现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人,荣获市以上荣誉38人次,完成市“名班主任”培养2人,区首届“名教师”培训对象1人。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四季如春,绿树成荫,是一所花园式学校。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功能室配备齐全,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手工劳作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并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系统。设有2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和足球、灯光篮球场、排球、羽毛球等多功能体育活动场地,为学生有效学习、健全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立德、启智、扬长、创新”为校训,始终走“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大队”、“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惠州市绿色学校”、“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惠州市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惠阳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惠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惠阳区德育示范学校”、“淡水环境卫生教育先进单位”、“惠阳区教学质量二等奖”。 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艺育人”, 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加大特色教育力度,使艺术、书法教育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勇于实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形成了德育、艺术教育和书法教育等多方面特色。成立的“小浪花艺术团”节目在全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连续多年荣获一等奖,被誉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样板”。报道“小浪花艺术团”的专题片于2007年5月在惠州电视台各台播放,引起广泛反响。艺术团节目《娃娃鼓》成为全区学校文艺经典节目,被惠州市宣传部选出参加了2008年5月9日奥运圣火传递惠州站的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长期坚持书法教育,编写了书法校本教材,设立有书法课程,为创建品牌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重视教学科研,培育了一支高素质、善研究的教师队伍,形成有多学科、多级别的研究课题系列。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实验学校”。目前,我校有英语、语文两个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德育课题,英语、语文、数学、书法四个区级课题,有的已经圆满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之中,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淡水第二小学将在党和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坚持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为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城区强校而努力奋斗!
创办历程:龙城镇第二小学坐落在县城东门路七星山麓,前身是伯衡小学,又名龙城镇中心小学,于1962年9月正式更名为龙城第二小学,是一所近百年历史的城区老校。2004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基本情况:历年来,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学校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强化学校管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探索,走开拓创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一所“校风正、环境美、队伍强、设备好、有特色、质量高”的学校,受到各级领导,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教学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师生电子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软件制作室、电教室、语音室等33个功能场室;目前学校占地15988.5㎡,建筑面积6916㎡,绿化面积5380㎡,育人环境优美,“三化达标”、“三性”突出,教师队伍配套,整体素质较高。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人数1166人,教职工77人,中共党员40名,专任教师73人,全部教师学历达标,并按国家要求持证上岗。 办学特色:龙城第二小学以“心和、事和、志美、行美”为校训;确立“和美教育绘就多彩童年”的办学理念;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书画校园,文明家园,文化圣园,创新乐园”的办学思路;以“会做人,会求知,会审美,会健体,会创造” 的育人目标;以“以龙门农民画、美育操、美育节等美育特色,以美育人,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办学特色。精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育人品牌:充分发掘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增设校本课程,开办龙门农民画教学,创设校园文化,弘扬龙门文化事业。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民间特色的教学内容,搜集整理民间农民画素材,自编《农民画乡土教材》。努力营造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当您走进校园,您会体现了学校拉开了创建民间艺术教育特色的帷幕,她集娱乐、点缀、艺术于一体,熔陶冶师生情操于一炉,是教育目的的奠基工程。中央电视台、省、市、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二小的龙门农民画教学情况。 学校每年还举办一届“美育节”,师生可在节日里展示自己的书画、手工艺等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品格。 学校成果:近年来,学校被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红领巾共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获得了龙门县“德育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科技先进单位”、“改革创新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 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和作风,力争把二小办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一流学校。
广东省平山中学创办于1948年,是一所具有60历史老牌学校,前身是私立平山镇初级中学。1952年,易名惠阳县第三中学。1958年,易名惠东县平山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率47%。1965年,复名为惠东县平山中学。1969年,更名为“五七”中学,隶属平山镇管。1978年,改名为惠东县平山镇中学。1981年,改称为平山镇第一中学。自2000年起,收归县直属管理。学校的美术是一大特色,该县的美术生统一如该校招收。近3年来,学校先后获各级各类荣誉称号33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或竞赛获奖426人次,教育教研成果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3篇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或竞赛活动,获奖537人次。其中,师生获县一级荣誉共有730人次。201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已达354人, 【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已达78人,本A上线人数达167人,大幅超额完成市、县指标,全线突破历史记录! 惠东县平山中学高考再创历史新高,续写新的辉煌! 2006年,惠东县平山中学为惠州市一级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