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创建于1722年,距今290周年,创办时命名为“西江书舍”,后更名为“西江书院”、平山镇小学、平山镇中心小学、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850人,在职教职工132人。 西江书舍(平山镇第一小学的前身)创办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即公元1722年)其时孙能宽任归善知县,当他看到西江地区(今惠东县)距县界甚远,疆土寥廓,烟火不下数万家。但文化落后,“人文寂寂”,即在平山创设义学,指定蔡国祥、张振先、陈大德、钟子球等协助办理,兴建校舍,创办义学的实际工作。并取决于平山都会之处(即今惠东县粮仓和惠东县生产资料公司的大部分地方),建校舍三幢。正副十余间,有堂、有斋、有阁、有廊。名曰:西江书舍,(详见西江书舍平面图)是惠东最早的文化摇篮,最高的学府。 学校创办伊始,招聘贤能为师,岁分余俸,佐厥膏油,担任教师的每年由县里发给薪金。并配合一定的实物。义学(不收学费),不专为平山而设,凡西江之人,皆得从而学之也。当时,西江一带的平民百姓的子弟,凡有志之士则担簦而负笈(簦——古代有柄的笠,类似雨伞。笈——书箱),执经而问难,咸登礼学之堂。(都在这里读书)。 当时,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应付科举考试。定“变化其气质,开广其心胸,追琢其文章,切劘其德行”。(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刘子修(本籍)等人均在西江书舍担任过教学工作。 从此,西江地区纳贤聚士,人才辈出,进士、举人、秀才……(脱颖而出)。此学制共沿袭一百七十多年之久。
惠州市德威学校位于东江新城片区(文头岭)德威郎琴湾项目的北面,由德威集团与惠城区教育局合作,服务东江新城片区的适龄儿童,总建筑面积为319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
本校创办于1968年。改革开放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原大埔村委以百业待兴,教育为先的战略眼光,于1990年筹资四百余万元人民币新建现在的新校舍。学校点地3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37平方米。校园幽雅,绿树成荫,教育教学设施完善。 三十多年来,学校的规模不断发展,由原来的六个教学班,一面多名学生发展到十八个教学班,一千一百多名学生。全校教职工有48人,其中中共党员有17人,大专以上学历有4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百分之百。 在坚持不懈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建设,现在多媒体电教室一个、电教平台9个、课件制作室一个、电脑室一个有电脑61台、图书阅览室一个藏书2.58万册和音乐舞蹈室一个等多种功能室。近两年来加大投入改造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更加完善和靓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扎实实开展素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来,先后有16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各项比赛荣获市、区一、二、三等奖。学校多年被评为镇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05年5月评为区一级学校;在2008年4月惠州市教育教学水平合格评估中评定为“优秀等级”;并顺利通过惠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验收,2011年5月顺利通过惠阳区德育量代评估。本校师生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团结务实,勇于创新,追求一流,坚信本校的明天定会更好!
惠州市第二小学位于惠城区桥东,原址七十年代在塔仔湖边,后来塔仔湖填平之后,搬到现址。前身为观澜书院,即观澜小学,是惠州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 这是惠州市第二小学前任校长叶伟强先生写的校史:“观澜小学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学校。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惠州小学里,观澜小学是一所鼎鼎有名的小学。它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遍布世界和祖国各地。” 清乾隆八年(1743),归善(辛亥革命后改为惠阳县)知县陈哲在县城西南郊的西枝江畔创建了观澜书院。 1903年书院改名为归善县高等小学堂;1928年,学校改名为“惠阳县立第一小学;1940年改名为“惠阳县鹤峰镇中心国民学校”; 1948年改名为“惠阳县县城镇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秋,学校改名为惠州镇第二小学;1964年11月撤镇设市,变为惠州市,校名也随之更名为“惠州市第二小学”;1995年春,学校从桥东的小塘下搬入现址,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
——博罗县罗阳第二小学简介 博罗县罗阳第二小学是博罗县教育局辖下一所公办学校,位于县城环城路69号,前身为西小学堂,创建于1906年,几经变化,1986年改称为现名。其办学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996位学生,72位教职工,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1人为省级骨干教师,2人为市级骨干教师。 学校校园布置精巧,功能室及教学辅助用房齐全,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科学实验室、语言室、体育室、音乐舞蹈室及教学仪器室、图书阅览室等16间功能室,里面的配置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学校部分教室还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拥有一个高效率的领导班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秉承以人为本,造就学生,成就教师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所具有人文气息,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条件、现代教育手段,提升育人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内外结构开放,追求内涵发展的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形成以国家重点课题——生本教育实验为龙头,市级课题《探究性阅读》、《自主合作学习》为两翼,带动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致力于“五育”并举,突出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的德育实践,以“书香校园”,“经典文化”为核心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生本教育是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惠州日报》以“生本教育让学生‘动’起来”为题,专版详细介绍了学校开展“生本教育”的工作成绩,省课题组多次在二小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实验教师杨芳芳、温双年应省课题组邀请到辽宁、澳门进行交流学习。在省课题组的成果评比中,教师共有23人次的论文成果获奖,其中有六个一等奖、九个二等奖、八个三等奖。 经多年的努力,学校已成为“县一级学校”,惠州市“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惠州市“规范化学校”,博罗县“科普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实验基地,省“二级档案综合管理标准单位”,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近几年,学校励精图治,勃发生机,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共有教师60多人次,学生320多人次分别获得县级以上各类竞赛、荣誉奖励。 “创和谐校园,造时代新人”,罗阳二小正以坚实的步伐与时俱进,迈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本校创办于1990年9月,位于淡水城区东面俄之塘南街,是惠阳区教育局隶属的公办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坏境优美。于2004年11月评为“惠阳区一级学校”,于2008年4月顺利通过“教学水平评估”和“规范化学校验收”,成为惠阳品牌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829人,每班平均人数59.2人;在职教师35人,全部为小学高级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0%,中共党员17人。本校师资实力雄厚,理念新、勤勉善拼,是一支与时俱进、团结进取、敬业爱岗、爱护学生的生力军。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设施、设备和校园文化建设,现有电教平台7个、电脑98台,拥有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实验操作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十多个现代功能室。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目标,加强校本培训,积极探索、尝试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校创办以来,荣获集体奖60余次,受省、市、区、镇表彰和奖励的教师百余人次,学生学科竞赛受奖一大批,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五小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团结务实、勇于创新、追求一流,坚信五小的明天会更好!
惠州市第五小学创办于民国初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城区老校,为惠城区一级学校、惠州市传统运动项目(乒乓球)学校、省档案综合管理特级单位。学校位于惠州区桥西法院前街,毗邻热闹的步行街和美丽的惠州西湖风景区,学校的旧址是文昌庙,自古就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校园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关心下, 通过积极“创品牌、树特色、求发展”,实现“把学校办成和谐加特色,把教师培训成规范加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学校以德育为首,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以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导向,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以规范管理为依托,以创新教学为动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推动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这所城区老校焕发出新的活力。一直以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严抓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教育,积极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小校”。在上级的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旧貌换新颜。
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是一所由中建电讯制品有限公司捐资,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兴办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 学校位于惠州市河南岸金山湖畔,总控制用地面积100000平方米,总设计建筑面积约33262平方米,按48个教学班规模进行设计和规划建设,计划投入约6376万元(含土地费用)。建设工程于2005年7月11日奠基开工,首期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投资约3200万元(含土地费用),2006年9月1日建成开学。 学校开办近7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和中建公司及知名港商麦绍棠先生的关心支持下,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有一至九年级共40个教学班(中学21个教学班、小学19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442人,教职工人数129人。学校拥有中学高级教师 9人,中级职称教师 61名,硕士研究生2名,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名。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学校已有4个科研课题在市、区立项。迄今为止,在国家、省、市、区级各项评先评优、竞赛中,我校教师已有约400人次获奖,更有一大批学生崭露头角,获得各级奖励。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除综合电教室及各功能室的多媒体电教平台外,另有电教平台27部。教育教学成绩斐然,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为提升。我校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安全文明校园”,被市教育局评为“惠州市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被评为区“创建教育强区先进单位”“德育示范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团支部获2010——2011年度区“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 2010年我校首届初三毕业班学生在升中考试中总成绩位居惠城区第二名。2011年我校升中考试语文科获惠城区第二名,总成绩跻身城区前茅,并被惠城区政府授予2011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全区仅8所学校获此殊荣)。2012年我校升中考继续乘胜追击,取得了惠城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再次被惠城区政府授予2012年“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辉煌的成绩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彰,也获得社会、家长的广泛赞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努力创办优质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致力于成为基础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请看,在惠州美丽的南部新城,秀美的金山湖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正熠熠生辉,他日必将大放异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