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交通繁忙的206国道旁、广梅汕铁路和梅揭高速公路交叉口的梅南中学,是一所素有光荣革命传统誉称和悠久办学历史的梅县农村中学。从其前身1914年春创办的龙文公学追溯至今的90个春秋中,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才,不少学子已成为专家、学者、海外侨领、知名的实业家、富商,亦有大批学子成为经济建设大潮中取得卓著成就的引路人,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老区人民和数以万计南中学子的荣誉和骄傲。学校创办之初,承蒙地方贤达古直先生、中共党员胡一声、郑天保等众多人士的积极支持,使兴学育人工作有着良好的开端。学校办学的历史车轮,紧紧围绕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把握办学方向,与时俱进,取得骄人成绩。在革命战争年代,学校成立的地下党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培养学生成为有政治思想觉悟的、有理想抱负的好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中,始终朝着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梅南中学这所育人基地,在90年风雨兼程中,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洒满南中校园大地。从此,梅南中学更是生机盎然。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社会各界贤达的鼎力支持下,校园面貌不断发展变化。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胡一声,原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廖经天等革命前辈与澳门南通银行总经理,郑天任(郑巩)先生、刘建贤先生、熊楫生先生等热心教育的先贤们,十分关心学校教育,在港澳地区成立梅南中学港澳基金会,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热心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架起了金桥。1981年学校跨进了新的里程碑,红红火火的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是广大侨贤、乡贤热爱母校的一种体现和缩影。特别是以熊国珍、熊德龙、熊国元、熊国存等先生为代表的热心桑梓建设的熊氏宗亲,对学校教育尤为关怀,捐款捐物,资助教育功德高尚。在捐资建校奖教奖学等方面总筹上百万港元资金,有效地加快丁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速度,这也是港澳基金会的成员们,不畏艰辛,奔走呼号的忘我工作精神所换取的硕果。从此,梅南中学校园气象更新,校园屹立着新建的复兴堂、道和楼、科学馆、任贤塔、由陆擎天、郑凯璇伉俪捐建的“安璇”楼教工宿舍、陶开裕先生捐资25万港元兴建的“开裕图书馆”,由侨贤熊国珍先生捐建的校门,女生宿舍楼及架床设施,熊德龙先生捐资12.2万元兴建男生宿舍楼,还颁发有国珍、德龙数十万元的奖教奖学金,所有这些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为学校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你们的功德、人民大众将永远铭刻在心中,感谢你们,全校师生将以实际行动,努力搏击,勤奋教学,以优异成绩回报你们的厚爱。 在社会各界支持的关心下,学校经多方筹资,建成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有22间教室和8个办公室的5层颇具规模的教学大楼,目前,教学楼门前建起上千平方米的大花园,围墙周边绿树成荫,门前绿化花草铺地,高楼课室书声琅琅,校园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学校进入了初具现代育人规模的新境地。梅南中学的办学条件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日臻良好,校园环境不断优化,母校正朝着教育面向现代化奋进。师生们勤奋耕耘,摘取了累累的硕果。学校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并授予文明标兵的光荣称号,连年被县评为先进学校、“五无” 学校等。学校100多篇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分别荣获市、县的奖励;连年中考成绩上台阶。2003年邹城同学在全县1.2万中考生中取得总分名列第二的好成绩。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纪录,中考入重点围分数线达20人,比去年增加了l2人,有黄彪等三位同学化学科获得满分的好成绩。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试有12位同学获县级以上奖励,学校黄志勋,丘一帆、夏秋生、卜晓红、邹孟丽、赖碧莲、黄伟梅、翟红梅等8位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分获市、县教育部门的奖励。
梅县星聚中学建立于1912年,前身为“星聚黉舍”、“益昌小学”,1983年11月起挂牌为“梅县星聚中学”。黉舍具驰名誉的革命传统,老前辈梁集祥、曾菲同道等抗战期间曾在星聚中学展开地下事情,陈益昌、陈利华等十多位校友为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贵重的生命。 黉舍占地41000平方米,修建面积11230多平方米。校园内讲授区、活动区、糊口区犬牙交错,环境整齐美好,花草树木相互掩映。多媒体电课堂、理化生尝试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教诲讲授设施齐备,在梅县乡村初级中学中居于前线。现有956论理门生,7、8、九年级各有6个班。教职工82人,是一支师德高贵、讲授停业水安然安静才气才气纵横不竭进步的高本质西席步队。 黉舍在历任带领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尽力下,严格办理,松散治学,不竭完美黉舍硬件设施,一向正视全面推动本质教诲,对峙以生为本,全面生长,扶植调和校园。黉舍2002年被评为“县一级黉舍”;2001~2003年被县委、县当局评为“文明单位”;2004年被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呼。从1993年起共15次被评为“梅县教诲体系先进个人”。 具有地缘上风、师资上风、侨乡上风的星聚中学在全面展开本质教诲的同时,提出“质量立校,质量安身”的计谋目标,以“文明、次序、质量”为指导思惟,大力加强“务虚、落实、结壮”的“三实”行政班子扶植,加强“爱奇迹如生命,爱黉舍如家庭,爱门生如后代、兄弟姐妹”的“三爱”师德师风扶植,加强“培养杰出的行动风俗、杰出的品德品格、杰出的学习风俗”的“三杰出”门生养成教诲体系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精诚连合,勤教好学,为国度社会培养更多优良人才而共同尽力,为2012年的百年校庆献礼。
梅县石坑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乡村初级中学, 现有18个讲授班,门生1097人,教职工64人.校园占空中积16000平方米,修建面积9200多平方米. 近几年来,在下级党委、当局和教诲局的精确带领下,在温锐球校长为首的带领班子带领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度的教诲目标,对峙“德育为首,讲授为主,育报酬本”的办学准绳,建立了严格的办理机制。不竭深化教诲讲授鼎新,主动摸索特性办学门路,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主动推动本质教诲,全面进步了教诲讲授质量。 ——对峙德育为首育报酬本。黉舍各项事情均环绕“育人”这一中间,构建了“四个育人”体系,即以讲堂为主渠道,构成课内育人体系;以黉舍、社会、家庭为收集,构建平面式课外育人体系;以各项轨制为机制,构成轨制育人体系;以“德育百分比赛”为载体,构成量化育人体系。让德育事情走上迷信化、标准化轨道。 ——建立严格的办理机制。石坑中学是一所乡村初级中学,地理环境比较偏僻,黉舍设施相对掉队,师资水安然安静生源本质都比较差,这些“天赋不敷”严峻制约着办学程度的进步。要从窘境中求生长,必须支出超乎平常的心血和汗水.客观前提的不敷能够经由过程客观尽力来弥补,只需经由过程严格的办理、踏实的讲授来进步门生的程度,才气才气纵横争夺中考出成绩。为此,黉舍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美的办理轨制,如《一日十项通例轨制》、《西席事情量化评价轨制》、《讲授通例办理轨制》等十项规章轨制。在轨制履行的过程中对峙公允公道的准绳,对事不对人,严格办理,让教职工在公允的讲授环境中构成爱岗敬业、勇于朝长进步的职业品德。 ——推动以本质为核心的讲授鼎新。黉舍环绕本质为核心,以“五个对峙”为内容停止鼎新,即对峙通例打根本,教改求质量;对峙面向全部门生,因材施教,分层讲授;对峙西席为主导,充分阐扬西席的主导感化;对峙门生为主体,充分变更门生的主动性;对峙以练习为主线,全面生长门生才气才气纵横,使山区门生本质和创新才气才气纵横明显进步。 现在,在师生的共同尽力下,石坑中学发扬了“连合、守纪、勤奋、朝长进步”的良好风格,构成了“勤、严、细、实、巧”的良好教风和学风,教诲讲授质量逐年进步,中考成绩多年居全县前线。2001年入重点线19人,2002年24人,2003年37人,2004年55人。黉舍党支部持续多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黉舍被县府授予“先进个人”,被教诲局授予“综治事情‘五无’黉舍”等名誉称呼。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