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历程】 学校创办于1993年9月,2001年6月被评估为区“达标学校”,2002年6月成为区初中首批“一级学校”之一,2005年7月原樟林中学并入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2000多人。学校树立“人本法治、务实创新”的管理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办学方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每年中考均创佳绩,争取社会的支持,在校设立“永骏奖教奖学金”。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示范家长学校、市发展教育先进单位、区双优学校、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区课改实验先进单位、区艺术教育优秀实验点学校、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区克流先进单位、区先进职工之家,校“爱心社”获潮汕星河奖品德奖三等奖,校教务处被命名为汕头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学校被推荐命名为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实验学校。 【设施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235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405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三座,实验楼、办公楼各一座,计有教室35间,电脑教室3间,物理实验室2间、化生实验室1间、仪器室3间,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团队室、科技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史室各1间;同时还配套建了250米环形跑道(直道100米)运动场、单双杆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场室安排合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洁。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15人,行政11人,专任教师100人,学历达标率98%,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55 人。现任校长林怀德,省劳动模范,是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有多年的教育行政管理经验,是澄海区第一批“十佳校长”之一, 2002年被评为汕头市优秀校长。 【未来展望】 面对取得的成绩,学校将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构建和谐文明新校园,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学园、花园,为把学校办成汕头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而不断努力。
汕头市金平区同平中学是1984年8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注册创办的区属普通全日制初级中学,位于市区乌桥二马路田下巷12号。学校创办22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上级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规模得到不断发展扩大,办学的社会效益和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提高。2005年1月21日经汕头市金平区教育局等级学校评估组评估验收,学校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总体水平达到区一级学校标准,被批准为金平区一级学校。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6人 。在编教职员工60人,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23人,中学二级教师25人。专任教师56人,学历达到本科的有 15人,学历达到专科的有 43人,专科毕业以上共58人,学历达标率为98.3%学校创办时选址原乌桥四小,占地面积约6.5亩,同年建设落成了五层教学大楼一座,面积2500平方米。2001年上级又斥资470多万元新建一座六层教辅大楼与原教学大楼相连, 使学校建筑面积达4700平方米。并重新改造和翻新原教学大楼,改造校园运动场地,建设校园绿化工程,使校园布局更趋合理规范,校园的绿化美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 学校有普通班教室二十间;多功能会议厅一间;物理仪器及32X2组实验室各一间;化学仪器室及28X2组化学实验室各一间;CIII60+2电脑网络教室一间;32X2组语音教室一间;42X2位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一间;图书馆、图书阅览室 ,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各一间。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硬件和软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学校迈进了创办以来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学校在最近三年的办学中,领导班子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能坚持认真实践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法治教,以德治教,从严治校;坚持科学、规范、严格的学校管理,积极带领教职员工认真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科研工作。 全校教职员工们团结奋进,敬业奉献,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指标得到不断提升。
东里中学创办于1980年。黉舍由原东里工办小学改办初级中学,定名“东里结合初级中学”,简称“东里联中”,最初校址在东里元亨街元亨祠,第一任校长是周继泽校长。1982年,东里联中创办“专业夜高中”,开初承担干部职工学历培训,后面向社会招生(夜高中于2004年开办,总计20届)。 1984年,黉舍改名“东里镇初级中学”。翌年,东里镇当局在明德村选址建新校址。1987年9月,黉舍迁至明德新校址。1988年9月,黉舍创办首届职业高中班,改名“东里职业中学”,简称“东里职中”。2001年9月,按照下级的要求,黉舍改名“东里中学”。2002年8月,东里中学再次迁到现址办学;2007年黉舍经由过程市教诲局的督导和评价,成为汕头市一级黉舍。 黉舍倡导“德育为首、讲授为主、质量为本、全面生长”的办学理念,经师生艰苦尽力,现黉舍“校风良好、讲授优良、校园美好”。黉舍持续5年被评为“双优”黉舍,1999年以来持续在初中讲授质量评价中保持优胜奖;近几年高考中考均获得较好的成绩。比年被评为澄海区和东里镇两个文明扶植先进单位。 黉舍现占地合用面积60亩(并已完成再征地45亩的后期手续),修建面积25000平方米,建成五层讲授楼2座、五层尝试楼1座、五层综合楼1座、五层门生宿舍楼1座(首层食堂),物理尝试室4个、化学尝试室2个、生物尝试室2个、电脑室3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室1个,多媒体门路课堂2个、藏书室1个、阅览室1个、篮球场2个、植物园1个。部分课堂已装备多媒体讲授平台。2006年初投资80万元,建成400米标准活动场一座,新增体育东西30大件,根基能满足门生体育熬炼的需求。 黉舍具有相对比较薄弱的师资力量。近几年来,黉舍不竭引进师德高贵、学术程度高、教诲讲授才气才气纵横强的优良西席、优良师范院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出现了一多量教诲看法新、教研才气才气纵横强、讲授程度高、贡献精力好、把握当代教诲讲授实际、熟谙多媒体帮助讲授的骨干西席。 黉舍依托大汕头东部的区位上风,借助东里中间城镇的辐射服从,有很好生长远景。黉舍目前的定位是澄海东片一所地区性中学。黉舍将不竭改良办学环境,争建立成汕头市东部一所“校风良好、环境美好、讲授优良”的三优黉舍。面对新的机遇和应战,东里中学师生正精力抖擞,昂扬拼搏,迎难而上,踏实事情,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信赖在将来的日子里,东里中学会持续迎来她大生长的春季。
黉舍创办于1958年,源于金玉乡玉浦附设初中,取名金玉中学。1959年寒假迁至原灶浦镇前洋乡,借侨房办学,招收原灶浦镇、金玉镇地区内门生。1966年改名为灶浦中学。1969年起,金玉镇设金玉中学,灶浦中学只招收原灶浦镇地区内门生。1969——1980年黉舍增设高中部,当时黉舍的生长处于鼎盛期间,名师聚集,桃李芳香。规复高考后,很多学子也都应运步入高档院校停止学习。1981年起又只设立初中部,当时黉舍学风浓烈,成绩喜人,很多邻镇的门生都慕名而来。迄今,黉舍占空中积10395平方米,在校门生近800人,设11个讲授班,教职工37人。灶浦中学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光辉过程,培养了一方人才,很多热血青年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为故国、为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进献。如曾任潮州市人大副主任潘松芝以及汕头市达濠戋戋委副书记谢为政等人都是出自该校的门生。
汕头市达濠区达濠中学是一所区重点中学,始建于1953年,位于汕头市濠江区胜南路9号。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创办于一九八六年九月,由达濠旅港同胞捐资柒佰贰拾柒万港币、区政府投资壹佰叁拾万人民币按完全中学标准兴建而成。现为汕头市濠江区重点中学,汕头市一级学校,是全区唯一建立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的区属学校。学校座落于濠江区濠城东面的狮子山南麓,东邻青云岩旅游胜地,南面濠江蜿延而过,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育人氛围,先后被评为汕头市园林式单位、环境保护示范点、绿色学校和汕头市美丽校园。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创办以来,得到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海外乡亲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99人,教职员工176人,占地面积517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563.4平方米,教学设施较为齐全。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林鸿杰同志具有多年的教育管理和领导经验。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长期承担全区主要高考任务,以加快发展高中教育为主线,逐步形成了“五育并举,立足素质,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近几年高考连创佳绩,2004年首次设立高考考场,喜获高考成绩和考场工作双丰收,再创上线“高含金量”和大面积丰收新突破,第一批上线人数跃居市中心城区各中学第五位。近年来,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先后荣获“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汕头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创卫先进单位”、“禁毒教育先进单位”等30多个省、市、区级荣誉称号。今天,“和衷共济树品牌,励精图治创名校”的达濠侨中人,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建设优质高级中学,争创省一级学校”的目标迈进。
成田中学高中部于1994年因原潮阳市缩并高中而开办。跟着潮南新区设立后对各镇高中布局的逐法度整,成田镇高中阶段教诲、经由过程区、镇各级带领和田中心村马楚贤书记等的多方尽力才得以规复,本年春季开端招收高中重生,成田中学也冠名“成田初级中学”。成田初级中学新校舍由潮籍深圳企业家陈钢民师长西席、马泽琪密斯伉俪独资捐助4000余万元兴建,新校舍选址于原成田中学老校舍停止裁撤重修,新校舍占空中积34.5亩,打算修建面积1.8万平方米,按讲授区、活动区、糊口区停止扶植,兴建课堂24间,配套多服从室、活动场、体育馆、会堂等根本设施,现建成后可包容门生2000多人。 比来几年来,在市委、市当局的精确带领下,区委、区当局高度正视生长教诲奇迹,在狠抓经济扶植的同时,对峙把生长教诲摆在凸起地位,实在加大教诲投入,理顺教诲办理体制,调剂优化黉舍布局,改良现有办学前提,扩展黉舍办学范围,尽力增加优良学位,全区教诲设施不竭改良,育人环境不竭优化,教诲程度不竭晋升,这是各级党委当局精确带领、社会各界热情人士大力支撑、全区群众共同尽力的成果!
汕头市第四中学历史悠久,由创办于1920年的大中中学、创办于1906年的同济中学和创办于1920年的时中中学,于1950年合并为联合中学,1953年改称汕头市第四中学。 汕头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办学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出色人才。周礼平(烈士)、林川(以上两位校友均为三十年代潮汕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解放后,林川曾任汕头市市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省高教局局长、汕头大学党委书记等职)、袁似瑶(曾任广西师范学院院长)、王珉山(曾任广州大学法学系主任)、张明汉(一机部总工程师)、杜式光(曾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柯华(曾任驻英第一任大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顾问)、肖灼基(北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开统(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翁绍裘(华侨、美国《时代报》编辑,旧金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群君(华侨、曾任泰国华侨妇女会主席)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君为四中校友。解放后,四中也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汕头四中于2000年底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高中部15个教学班,初中部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人。学校拥有一支力量雄厚和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其中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80%;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98%。现任校长郑白鸿,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优秀党员、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学校占地面积12157m2,建筑面积15301.96m2,绿化覆盖率40%以上。最近几年,学校多方面筹集资金,更新教学教育设备,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初步建成设备配套的精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按照“加强德育,注重常规,深化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工作方针。坚持求真务实,硬软件并进,逐步分层推进的工作策略,在原由的基础上,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学校呈现了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在近六年中,汕头四中屡创佳绩,连续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家长学校、先进职工之家、市安全文明达标单位、市公安共建文明先进集体、市禁毒专项斗争先进集体。还荣获全省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第五届评比优秀组织奖;全市和金园区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作品展览均获最佳组织奖;市中小学影评征文比赛优秀单位奖;环境日评比优胜单位奖;市、区先进团委、十佳团委;国家级统一考试先进达标试场等光荣称号。依法治校工作也多次获得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良好校风已逐步形成。 学校教学质量也逐步上升,最近六届中考、高考在面上中学均名列前茅。高考实现省线入闱人数面上中学六连冠。几年来,学生有一集体和7个个人荣获潮汕星河奖,有近350人次学生分别获国、省、市、区各类表彰。教师有168篇论文在国、省、市、区各级获奖或在各类刊物发表,全校教师共撰写论文总结700多篇,读书心得600多篇,自制多媒体课件近200个,其中多个课件在省、市、区获奖;出版教师论文一集,德育论文三集,个人论著一本。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今日四中,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区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社会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办校精神,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不断前进。在新形势下,全校师生将一如既往,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为本区、本市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东方中学创办于1995年,2005年学校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汕头市第一批科技特色学校""广东省首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009年9月金平区政府决定将东方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2010年开始招收高一新生。2012年被评为"汕头市灯光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4185.8M、建筑面积 11830M、体育活动场地4950 M、篮球场2.5个、200M环形跑道一个。教室36间、物理实验室2个、电脑室2个、多媒体室2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语音室、美术室、图书室各1个。目前所有高中教室的都有多媒体平台,可以满足高中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全校现有教职工120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专任教师97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91人,取得学士学位16人,大学专科学历24人;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7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76 人;取得高中教师资格44人,取得初中教师资格66人。学校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3个,其中学校参加的"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获汕头市优秀科技成果奖,"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多元智能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已圆满结题,学校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有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优质课、录像课、说课、课件制作等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学校一向注重教育教研,培养了一批的教学骨干,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有四位骨干教师担任金平区教研中心组组长。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养成师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为办学思想,本着"德育为首,科研为先,素质为本,质量为魂,艺术体育教育、科技教育、知识产权教育为突破口"的办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优势,使学校的优势学科互补,教师互利,高低年级学生互助,努力构建"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点,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 "的办学模式。2010年学校开始高中招生,着力构建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的管理水平,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谐的师资队伍,优异的教学质量"的创新型的特色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所完全中学。
潮阳一中址于广东省汕头潮阳区棉城东山之麓,东倚曲水流风景区,西接中山东路,南眺龟头海,北枕方广洞,古迹望仙桥连接校园南北。在新的情势面前,瞻望将来,面对应战,一中人将抢抓机遇,求索创新,向“天下一千所树模性浅显高中”迈进,力铸当代化的世纪名校风采,谱写黉舍汗青的新篇章。 一中汗青悠长,人文资本丰富,文物古迹漫衍校内各处,有着厚重的文明秘闻。校园中绿树成荫,柳绿桃红,环境清幽,满园秋色,可谓育才胜地。 潮阳一中溯自清朝中期东山书院创校始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汗青,为潮汕汗青最悠长的名校之一。 近二百年来,虽饱经风霜,几经迁徙,几易校名,但生长至今,文明秘闻,沉淀厚重,办学事迹享誉国表里。近几年来,各级当局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潮阳一中以重点支撑,黉舍办学前提有了更大改良,现有占空中积105亩,修建面积4.8万平方米。有1.2平方米田径活动场及藏书楼、迷信馆、尝试室、收集合间、食堂楼、门生宿舍楼等,共有42个讲授班,门生2500人,教职工197人,讲授、糊口、体育设施配套齐备;近期,潮阳区当局按照"名校民办校"政策,正拟建潮阳一中明光黉舍,占地118亩,同时把占地59亩,有一万多平方修建面积的原潮阳市党校校址校产划归潮阳一中,届时潮阳一中团体布局将更加公道,服从更加齐备,设备更加先进,更能满足当代化教诲的需求! 潮阳一中比来几年来,黉舍带领班子秉承黉舍的良好传统,与时俱进,主动窜改办理气势,持续弘扬"松散俭朴、崇尚理性、连合合作、寻求出色"的一中精力。建立了"高质量、有特性、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务虚·创新·迷信·人文"的办学理念,完美"迷信、民主、合作、高效"的办理体制,依法治校,依规运作,民主理理。以先进教诲思惟为指导,更新看法,不竭深化教诲讲授鼎新,重视黉舍资本的有效整合和团体推动,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尽力营建"宽松调和、温馨划一,连合向上"的氛围,构成了以"人文体贴"为核心的办学特性。获得了明显的办学效果,在社会上博得较高的名誉和影响力。
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创办于1946年,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王鼎新先生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汕头市优秀校长蔡耀得同志。2005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学校现占地面积56566㎡,建筑面积45239㎡,校园布局精致合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然分割,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各场室馆舍均以省一类标准配套,是汕头市最早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3个,学生3106人,公办教职员工173人,其中高级、中级教师125人,中层以上行政干部14人。师资队伍中,有汕头市名教师、汕头市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澄海区名教师、澄海区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 办学66年来,苏北中学在发展中传承,“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是苏北中学一代代师生多年来形成的质朴优良校风;苏北中学在传承中发展,坚持“认认真真办学,安安静静办学,扎扎实实办学”的严谨办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 近年来,学校借助课改的机遇,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合理筹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硕果累累,业绩显著。2009年,我校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为51.4%,上本科人数比2008年增加124人,占澄海区本科净增人数的39.6%,有4位考生理科基础以150分的满分成绩并列广东省第一名。2010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59.15%,居澄海区第二位;2011年我校高考保持优异成绩,总上线率达95.8%,稳居澄海区第二位,在汕头市所有参加高考的88所学校中名列第13位;2012年我校高考总上线率达96.8%,继续稳居澄海区第二位,深受社会的广泛好评。 未来几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深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队伍建设人本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办学效益最优化、办学特色品牌化,把苏北中学办成“校园美,校风好,管理严,质量高,文化熏陶,全面发展” 的高品位高级中学,并逐步向“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迈进。 苏北中学地处人杰地灵的樟东地区,是著名侨乡,也是著名作家秦牧的故乡,毗邻红头船的摇篮樟林古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自初创时即以注重文化熏陶及教育质量著称。长期来,学校形成并发扬“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今校友遍布海内外。“文化熏陶,全面发展”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1960年高考录取率列广东省209所中学中的第17名,1960年被授予“汕头专区红旗学校”称号;1994年高考杨帆同学获得汕头市理科总分第一名,并列省第五名;1983年被汕头地区教育局确定为第二批重点中学(即副点中学),1993年被汕头市教育局确定为重点中学。2000年9月过渡为高级中学,2001年12月被评定为“汕头市一级学校”。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9年11月被评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2012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13年12月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第二次复评。2学校校歌歌词《苏北中学校歌》 创作于一九四六年作词:王鼎新 作曲:马超群莲峰之南 苏湾之北这其间屹立着我们灿烂庄严的母校苏北她永恒地培育着千百生龙活虎似的青年她殷切地把新时代的使命寄托寄托在 我们的双肩母校啊 母校啊我们得感谢您热情慈爱干干干 莫落后干干干 快争先耳目手足口脑 总动员总动员苏北校歌有两个版本的唱法,相关内容可上网搜索。3学校校徽苏北中学校徽在图案设计上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方为钟灵毓秀的莲花山脉主峰;中间为“苏北”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B”;下方为韩江水。苏北中学校徽校徽含义澄海樟东地区地处韩江出海口,是“红头船”的故乡,也是著名作家秦牧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拼搏、进取、开放、吸纳的海洋精神,爱国、爱乡、自强的侨乡文化,孕育着这里的一代又一代。苏北中学正是地处莲峰之南、苏湾之北的樟林古港,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古港培俊秀,苏北育英才。基于此,校徽在图案设计上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方为钟灵毓秀的莲花山脉主峰,象征着天地灵气的滋润;下方为滔滔入海的韩江水,象征着拼搏、进取、开放、吸纳的海洋文化精神;中间分别为“苏北”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B”,将其置于中间,形象地反映了苏北中学依托莲花山,面向韩江水的特殊地理位置,同时也寓意于承载着莲峰韩水之重托;而字母由几何图案、书籍、运动跑道等图形组成,象征着苏北中学博学睿智、强身健体的特有校园文化。4办学规模与条件如今的苏北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6566?,建筑面积45239?,校园布局合理精致,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隔而不离,井然有序。硬件设施学校各场室馆舍均以省一类标准配备,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地理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校史馆、礼堂、篮球场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全校实现多媒体教学,是汕头市最早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有各类休闲活动场所,峻节园(2015年修建并命此名)、晨读园(2013年暑假重修)、竞秀园(2013年底,由原“生物园”重修并改此名)、地理园、文化广场等运动休闲场所分布于学校各个片区,2014年被评为汕头市(四星)星级园林式单位。硬件设施硬件设施(33张)宿舍学校有学生宿舍三幢,女生宿舍有两幢(分为“老宿舍”和“新宿舍”),男生宿舍一幢。1、女生新宿舍一室12床位一个阳台两个浴室 老宿舍一室6或8床一阳台一浴室2、男生老宿舍一室10或12床一阳台两浴室为让学生有一个更为舒适的住宿环境,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2014年学校完成了电网线路的改造和专用变压器安装架设之后,学校对学生宿舍的空调安装工作高度重视,多方筹措资金,在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苏北中学于2015年5月末,投入近百万元,购置了263台空调机,为所有的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男生宿舍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女生宿舍食堂女生新宿舍楼下是新食堂 男生宿舍楼下就是老食堂了,每个食堂里都有一个小卖部。5苏北学子学生人数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2个,学生2765人。学生之星陈家镇 2006年高考获澄海区数学科最高分陈志航 获2009年汕头市高中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陈德望 获得2009年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李晓云 2008年高考获澄海区语文科最高分陈林涌 获2009年汕头市高中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何梓琦 获2014年广东省物理科竞赛三等奖(为澄海区唯一获奖者)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黄树娜 获2009年宋庆龄奖学金许沛韩 获2010年宋庆龄奖学金陈琳 获2010年宋庆龄奖学金彭也 获2011年宋庆龄奖学金张琳 获2012年宋庆龄奖学金王琦 获2013年宋庆龄奖学金6奖助学金为鼓励苏北学子勤奋学习,励志成才,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取得了社会上有卓著声誉的校友、乡贤的支持,设立了多个项目的奖学助学基金。宝供奖学助学金由我校校友、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先生与母校协商设立的奖学助学金。刘武先生每年提供5万元用于奖励学业优秀的在校学生和资助思想品德良好、学业成绩优良、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具体方案如下:1. 奖励高考成绩理科学校前三名、文科学校前二名的学生,每人奖学金2000元;2. 资助高考成绩上2A线以上、家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10名,每人助学金1000元;3. 奖励高一、高二学年考试成绩列年级前五名的学生,每人奖学金1000元;4. 资助高一、高二学年考试成绩列年级前100名而家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每个年级各10名,每人助学金1000元。高中八七届校友助学金在校友池启睦、陈春松的倡议下,高中八七届校友会于2006年10月10日成立助学基金会,该会的宗旨是资助品学兼优、家庭有困难的在校学生,确定每年资助10名学生的学费约2500元/人。资助的对象为高一、高二、高三每年级各3名学生,另外一个名额视情况而定。永骏高考奖学助学金由广东永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勇先生设立,每年5万元。具体方案如下:1. 奖励在高考中上本科线的前30名考生,每人奖学金1500元;2. 资助高考成绩上2A线以上、家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5名,每人助学金1000元。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励各年级每学期考试总分名列前茅的学生若干名:高三高二理科前十名、文科前六名,高一前十名;并且奖励各年级单科第一名的学业优秀学生。另外,还奖励在学期考试中每班进步幅度大的前三名学生。对于在中考中成绩优秀的考生,如果被我校正式录取,学校奖励高中三年的全部学费;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学校也给予一定奖励。此外,学校的“木棉花爱心社”还视实际情况给学习成绩优良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内宿生)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助或学费减免。7师资力量师资情况学校拥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公办教职员工180人,其中专任教师159人,专任教师中具备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资格125人,中层以上行政干部15人。师资队伍中,有汕头市名教师、汕头市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澄海区名教师、澄海区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师风采黄佳颖老师 自制课件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陈晓燕老师 获2010年澄海区音乐教师才艺大赛一等奖2009年12月17至18两天,我校教师刘建峰、蚁舜珍参加在佛山市第二中学举行的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师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两位老师在交流会中演示的实验是《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荣获高中组三等奖。8办学特色六十多年来,苏北中学,在发展中传承,“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是苏北中学一代代师生多年来形成的质朴优良校风;苏北中学,在传承中发展,从“以人为本,追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的确立,到“向有效教学要质量,向精细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目标的提出,再到“以生为本,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的衍生,均体现着苏北人坚持“认认真真办学,安安静静办学,扎扎实实办学”的办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校风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苏北中学创办伊始,在当地就极具影响力,由于教师威望很高,学校办学认真,又大力支持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开展工作,因此逐渐发展成为潮汕及至粤东的一所名校。1958年,学校基于当时“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治背景,首次提出了“勤教苦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永远革命”的校风。文革时期,学校易名为“燎原战校”、“东里中学”,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于1984年恢复“苏北中学”校名,结合学校自创办以来素有学生尊师爱校,教师工作认真细致、扎实严谨的突出特点,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将原来的校风改为“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十六字校风言简意赅,一直沿用至今。学风乐学善思,砺志勤练乐学的涵义是乐于求知、乐于学习新事物,是一种求学态度和作风。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唯有乐学方能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善于思考是“博观约取,知宗用妙”的基础,是创新的力量源泉。砺志一词有“磨砺意志”的意思。人的意志并非天生坚强而恒久,而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锻炼形成的。要学得渊博的知识,练就精湛的技能,锻就优良的品格,必然要遭受种种困难、挫折和考验,因此必须极具坚强的意志。勤练指勤于练习、勤于践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业因勤于学习、勤于实践而不断精进,品德修养因勤于修习、勤于践行而不断提升,本质在于将成人和成才结合起来,达成德才兼备终身发展的旨趣。教风乐教善导,博学精讲乐教指热爱本职工作,保持工作热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为师唯有“乐教”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育使命。善导的本义是善于引导。引伸为二个方面:一是善于育人,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能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二是善于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勤思考,多分析,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博学既指学识渊博,又有广泛学习之义。《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是谓师之典范。“博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精讲泛指高超的教学艺术,乃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讲求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学情景的精心设计,通过精讲达成三维目标。办学理念为全面发展负责,为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教育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它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点,另一方面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渗透了办学者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倾向,必须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角度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底蕴和教育实践来发展办学理念,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以“为全面发展负责,为终身发展奠基”为苏北中学的办学理念。⒈ 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宗旨,它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⒉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它除关注人的现实需要,更关注人的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它要求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以及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⒊ 苏北中学创校以来,自首任校长王鼎新先生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重视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成就了苏北中学六十多年来学运昌隆、教风鼎盛、师道弘扬、名师荟萃的文脉,苏北学子名流济济、群星璀璨、贡献卓越、成就辉煌,是苏北中学给予他们终身发展的底气和灵气。以“为全面发展负责,为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就是在教育方法上要采取德、智、体、美、劳诸育并举,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整体育人方略,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道德信念、健全人格;在教育效果上要立足于学校教育的长远效应,让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以“为全面发展负责,为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就是要诫勉和训导师生员工,铭记职责,修德敬业,敦品励学,笃志允能,共同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充分发展潜能的新一代而不断追求、不断超越。[1] 9学校领导校长:蔡耀得(原澄海中学副校长)副校长:蓝少桓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陈恨水校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林少华工会主席:张树南办公室副主任:林延轩总务处主任:陈建亮总务处副主任:林修桂德育处主任:许绍庆德育处副主任:邹韩仕德育处副主任:许瀚涛教务处主任:陈万达教务处副主任:林春平教务处副主任:林瑞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