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洲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吉祥中路新亚洲花园内,创办于2005年8月,是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新校区(在建)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年底扩建完工后,学校占地面积将达 3.8万平方米,60个教学班规模,各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现有教学综合楼两栋,办公楼一栋,课室及功能室共53间,每间课室装有多媒体平台,每位教师配备办公电脑。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 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400余人;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 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24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82人,大专学历27人;市级骨干教师 4人,区级骨干教师 9人。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弘扬拼搏、奉献精神,正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优质教育的新篇章。 管理强校,创新办学。学校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真心欣赏每一个孩子,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精心培育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思想、“以书作伴,与师为友”的校训;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办学的优势,构建了“整体规划,分段管理,全程跟踪,全员负责”的管理模式,实行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学校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1项,区级科研课题11项。 文化立校,特色育人。学校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在“合格+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民乐、国画、书法、围棋、武术等校本特色课程。经过两年的努力,校民乐团多次在区内外大型活动及展演中崭露头角;围棋队获龙岗区少儿围棋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多位学生在区内外书法、绘画比赛中摘金夺银;一批有特长的学生正在茁壮成长。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正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质量兴校,成绩突出。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日趋显著。在各类比赛中,荣获区级以上团体奖7项;教师在区级以上发表论文33篇;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奖95人次;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比赛获奖218人次;荣获“龙岗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龙岗区课改先进学校” “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等称号。 严谨的管理,纯正的校风,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将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教风、“敏而好学,思而善问”的学风、“崇尚文明,追求卓越”的校风,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深圳市优质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我校坐落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办同乐社区,创办于1934年秋,学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既是当地文化教育中心,又是党的区委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一九四O年二月地下党坪山区委在此设立);既是培育革命青年的摇篮,又是宣传抗日、坚持革命斗争的阵地。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学校从建校初期的阳和朗学堂,到今天的同乐主力学校,跨越了两个世纪。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几经更迭,数易校名,历经了一鸣学校(1937年)、励志学校(1943年)、一鸣学校(1947年)、同乐小学(1962年)、一鸣学校(1985年)等几个阶段。一九九八年秋,在龙岗区、龙岗镇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同乐村的大力支持下,由关心教育事业的老校友余天送等同志出面融资,得到了香港主力集团公司李国基先生(捐资450万元)的大力资助,建起了一所高标准规划、现代化气息浓郁的花园式学校,新校合并了原来的一鸣学校和吓坑小学,取名为同乐主力学校。七十年沧桑历程,七十年辛勤耕耘。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学校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生均56.8平方米,建筑面积10850平方米,生均10.9平方米。校园绿草如菌、鸟语花香,整洁静谧,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四区分立,是一块读书、生活、工作理想的地方。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994人,教职工51人,学校行政班子7人,其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1人,政教处主任1人,教导处正副主任2人,总务处副主任1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人。全校共有26间功能室,其中有1个可容纳300多人的多媒体电教室。建有校园网络,每个教室、办公室配备多媒体电脑。建有标准的四百米运动场、高标准的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
建于2004年9月的深圳市天健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莲花山脚下,毗邻深圳市市民中心,周围有深圳市少年宫、音乐厅、中心书城和关山月美术馆等文化场所,是深圳市市中心一所高起点,精品化的公办学校。 学校已拥有一支素质优良、作风严谨、勇于创新,具有较强教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校长陈金才是著名的特级教师,深圳市优秀校长。 学校以“培育自信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目标,积极倡导激励教育,并把“激励教育”作为学校研究的主课题,引领广大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研究,进行实践。学校实行校园管理班级负责制,编写了德育教育的校本教材,实现了德育教育课程化。学校先后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少年义工预备队,红树林电视台,小记者站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学校秉持“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开展“差异教学”的实验研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四年来,先后来校参观交流的国内外访问团体有三十多个。2007年3月,教育部周济部长来深圳,亲自视察了该校。
重文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民国时期,一些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外打工的回龙埔侨民还惦记着家乡在旧祠堂里读书的孩子,在他们的捐助下,回龙埔建起了第一所村小,名为兰著学校,既是为了纪念最早在回龙埔落脚的余姓祖先廷兰公、廷著公,同时也包含着希望孩子成为读书人,读出兰一样的气质,读出名堂、著书立说的美好寓意。 据资料记载,兰著学校是深圳市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主体的西式两层小洋楼;一是像碉堡一样瘦长的五层楼。小洋楼将多种西方建筑风格的精髓融于一体,有高高的带雕饰的古罗马廊柱和半圆形、带有古希腊风格的迎壁。 50多岁的村民余伯至今还清楚记得,学校一楼的层高足有五六米,中间开了一个天井,楼梯的扶手也是欧式的,非常气派。除了建筑,当年的兰著学校教学质量在龙岗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龙西、龙东、黄阁坑、盛平等村的孩子都愿意在这里上学。那时候的回龙埔很穷,却有一所最好的学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30年建成、中间曾多次动迁的兰著学校见证了回龙埔五代人的童年,见证了岁月山河的变迁。如今,从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到时尚新潮的“80后”青年,几乎都曾在那座古老的小学校里留下过朗朗的读书声。 1989年,随着回龙埔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旧的兰著学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回龙埔村在附近建起了新的校舍。学校搬迁后,原来的校园变成了龙岗区的一个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 “80后”男孩余晓辉是旧兰著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学校搬到新校区之前,他在上学前班,如今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但他还记得校园里有两棵树干很粗、两个大人都抱不过来的凤凰树,余晓辉课间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树底下追逐玩闹,很多人都说,那两棵树没建学校的时候就有了,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 后来,为了配合政府尽快发展中心城区域、完善回龙埔的道路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修建北通道、二十一号路、三十八号路的时候,回龙埔村民搬迁了余氏祠堂,新建的兰著学校也于2004年停办,当时在校学生180余人转至中心城福安小学就读。新兰著学校所在的地方,变成了今天的38号路和北通道交界。 在回龙埔上过学的很多老人家听闻学校要拆迁,都赶在她倒下之前回来看看这所小学校。 前两年,回龙埔社区与一公司合作开发的回龙埔商业中心项目动工,这所历史悠久的民国小学老校区在机器声中轰然倒下,曾经的风华容颜留在了泛黄的老照片当中。而这个商业小区在计划开办配套学校时,准备依然沿用“兰著”二字。只是,原来的那个“兰著”存留在了年迈的回龙埔人的记忆里。
深圳市宝安区高峰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兴建于1943年,起名为龙华镇中心小学,1989年更名为龙华小学,2000年更名为龙华镇第二小学,2006年更名为大浪小学,2011年8月由小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高峰学校,开始开办初中,现任校长叶志青。学校实际占地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划分为小学教学区、初中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四块,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现有五栋校舍,其中教学楼2栋、综合楼2栋、教师宿舍楼1栋,现有常规功能室10间,2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露天灯光篮球场2个。学校办学总规模为6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教学班,小学36个教学班。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初中只有初一年级6个教学班,273名学生;小学一至六年级,各个年级6个教学班,共36个教学班,1856名学生,127名教职工。学校师资优异,教师敬业爱岗、团结务实、师德良好、教育教学能力强。高峰学校秉承“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校训,坚持“高新教育引领自主发展、高新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培养目标;致力于打造模块教学和学生社团活动的“高·新”教学模式:即是在课程教学上,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进行音、体、美课堂教学改革,采用整个年级同时上课,两节课连上的形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修,即实施音、体、美模块教学;在学生社团活动上,根据教师、家长的特长及学生兴趣特点,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社团活动课程,做到“全员参与、个性发展、百花齐放” 的“高·新”社团活动模式。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办学水平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创建了文学社、舞蹈、书画、广播操、国学等区、市知名教育品牌。“锐意进取结硕果,桃李绽放开满园”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广播操标兵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宝安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区小学先进(语文、数学)科组、宝安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峰学校将抓住特区一体化和九年一贯制升格这一新的机遇,力促学校“优质、高效、特色、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才。
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创办于2004年秋,是一所公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半岛东北部,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有专用课室36间,功能室33间,学生运动场地1.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学校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学校现开设9个年级38个教学班,学生1765人,教职工122人。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的5人,本科学历105人,专科学历7人,硕士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43人。学校在“和谐发展快乐成才”的同乐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并践行“同乐教育”。 精心构建“一二三”管理模式,开拓实践“生态素养”的同乐德育,全力打造“自主协同”同乐课堂,积极推进“和谐规范高效”同乐管理,实现学生自身发展、教师自我发展与同乐学校发展三者的共生。办学八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师生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00余项。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国际生态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棒球、拳击)、深圳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国际学校联盟会员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小学地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北邻,东靠深圳湾畔,于2001年8月建校,是一所政府全日制公办学校。 学校占地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有两个学区(海文部和海珠部),设计规模是49个班,2400学生,教职工180人。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成立于2012年9月,其前身为南山外国语学校文华部,位于深圳硅谷科技园区,北枕塘郎山,东靠铜鼓岭,南面深圳湾。校园内曲径通幽、掩映如翠、鸟语花香,远城市之喧闹,择地理之幽静,近交通之便利,被誉为求学之“净土”。 作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的发源地,文华学校底蕴浓厚,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设有阅览中心、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创新实验室、以及生物园地等,此外还配备有专门教室,为学生提供声乐、器乐、形体、美术、劳技、计算机、语音等训练。 学校规模—— 文华学校现有九个年级,50个教学班,小学六个年级共31个班,初中三个年级20个班,在校学生共计2393人。教职工15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4人,本科生学历111人,大专学历11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69人,初级职称63人。 行政团队—— 管理队伍精干,经验丰富。七位行政领导全部毕业于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名牌师范大学,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5人,均多次获得区级以上行政奖励。校长系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深圳市优秀教师。曾担任政教主任、学部主任,既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有很强的全局管理能力。副校长曾担任教务副主任、学部主任,拥有多年初中教学工作经验,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曾带领其团队创造了南外高考“升学百分百、文理七状元”的骄人成绩。 培养目标—— 在学校(集团)“办研究型卓越学校,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健全的心智,强健的体魄。 管理特色—— 学校实施层级管理,备课组—科组—教务处—学校行政会;班级—年级—德育处—学校行政会;班级—年级—安全处—学部行政会;三线管理,齐头并进,一岗双责。坚持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学中心,走“两手抓”的管理思路:德育工作,一手抓规范,一手创特色;教学工作,一手抓常规,一手树品牌;安全工作,一手抓制度,一手抓落实;后勤工作:一手抓服务,一手抓质量。 学校文化—— 文华学校在贯彻学校(集团)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和谐、阳光、幸福”为核心的文化建设。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平台,构建“家校共建,家校共赢”的良好格局,不断推进“家校和谐”系统工程建设。通过落实和谐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大胆进行德育创新、努力推进教学研究,实现师生共赢发展、。注重工作的每个细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让学校师生在品牌南外的光环中感受幸福;在和谐共进的文化中感受幸福;在激情工作的快乐中感受幸福;在丰富健康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幸福;不断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倡导从解决具体问题的角度开展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等小课题的研究。创设各种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敬岗爱生、乐于奉献、战无不胜的阳光团队。
■ 深圳市云顶学校(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深圳学校)是2004年经深圳市教育局批准,由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著名企业深圳万泽集团,联袂中国著名学府华南师范大学,创办的“十二年一贯制”国有民办学校。云顶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比邻福田区委,美丽的皇岗公园东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3.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科学规划、一校两区,高标建校,按省一级标准配备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的课室配有冷气与多媒体平台,不少设施达到国内外顶尖水平。 ■ 云顶于2008年初晋升为“福田区一级学校”,2008年底晋升为“深圳市一级学校”,2009年组建云顶管理新团队,2010年增设云顶高中部,并开办留美国际班。云顶为中国西部地区顾问单位、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实验学校和福田区教师培训基地、深圳电视台少儿节目拍摄基地、福田区安全文明先进单位。 ■ 云顶学校名家治校、名师荟萃,全校现有42个教学班,中小学生1600人,学生来自海内外18个国家(地区)。由“特区教育新锐”和“新生代民办教育领军人物”杨坚先生出任校长,由全国优秀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36人等组成的“阳光名师团队”是“一群追赶太阳的人”,秉持教育是“发现、关怀、服务、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坚持阳光理念,让每一个师生都能神采飞扬地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实施精致教育,创建优质、精致、有国际特色的高端“教育超市”,让家长的投资得到切实回报,让家长的需求都能找到答案,让云顶成为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 “向昨天致敬,启明日华章”,云顶学校首个五年规划基本实现,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确立,“特色高中、优质初中、精致小学”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以“阳光理念、精致教育、国际特色”为核心战略的二次创业正扬帆远航。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