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四小是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主管、隶属于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校园座落在风光旖旎的深圳湾畔,背倚郁郁葱葱的大南山,面向一衣带水的香港,毗邻英姿巍峨的深港大桥;周边高尚社区环抱;校内布局合理,设计典雅,环境优美,设施齐备。 学校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七路1号,乘地铁蛇口线到湾厦站下从C出口出即到,交通十分便利。 育才四小于2005年9月1日开校,现有教学班25个,在读学生1120名。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副高级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4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是一支极富生机和活力的干事创业的队伍。 建校之初,育才四小在南山区教育局和育才教育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秉承"绿色教育,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持续推进"绿色课堂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研究",7年内精心磨练环环相扣的7招倾力打造"绿色课堂",逐渐建构了"4S学程模型"和"KSS绿色课堂教学模式",在南山区近6年的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上均有经验成果全区交流,吸引了国内外2600多名专家同行来校参观考察。2009年5月《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用12个版的篇幅发表全景式报道《解密"绿色课堂"品牌》,向全国推介育才四小的课堂文化建设经验;2011年3月16日《南方日报》记者到学校采写了专题报道《学生走上讲台,教师甘当配角》,文中小标题赫然是"教师被学生"废"了!" 近七年来,育才四小坚持不懈地实施"40保4"策略以落实南山教育"四轮驱动"战略,促进学生"一体两翼"全面发展。学校已超额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荣膺"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研究基地"、"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特色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深圳市书香校园"、"深圳市安全文明单位"、"南山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山区卓越课堂文化建设年先进学校"、"南山区学校十二·五规划卓越奖"等称号(或荣誉)。《中国新闻》2009年9月以《"绿色"的希望》为题报道了育才四小的"绿色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12日刊发长篇通讯《一所年轻学校的"绿色教育"之梦》,再次使育才四小"绿色教育"的创新实践引起了全国关注。 2010年10月15日,育才四小崔学鸿校长在全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质量石家庄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实施"40保4"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演讲;2011年11月16日,崔校长作为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在"北京教育改革创新论坛"又发表了题为《绿色发展,中国教育的时代选择》的演讲。这两次"绿色教育"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均受到了领导、专家和各位同仁的高度评价。 目前,育才四小学生诚信、优雅、勤奋、乐群,教师敬业、乐业、和谐、幸福。学校"绿色课堂"、"绿色德育"、"绿色后勤"、"绿色管理"等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经过"十一·五"创新发展,学校优良的办学业绩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届的由衷称赞,"绿色教育"内涵饱满厚实,办学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以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崭新形象,站到了一个新的高位发展平台,步入了"十二·五"打造"绿色教育品牌学校"的美好征程。
深圳市布吉街道中心小学创办于1936年,前身为布吉学校,由一些热爱乡梓教育事业的海外华侨捐资兴办而成,只有八个课室和一间三层方形炮楼式的教师宿舍,占地面积约900m2。2000年开始改建,通过三年的改建,现学校占地面积13500 m2 ,建筑面积11686 m2,绿化覆盖率为61%,校园布局较合理,设施设备完善。荣获2002年深圳市办学效益奖,2003年8月被评为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2003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截至2010年,学校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97人,教职工97人(在编62人)。在86名的专任教师中,有小学高级职称59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96.5%。学校现有30多个教学功能室,图书室藏书5万多册,有较完备的校园信息网络,具备电视直播系统,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另外,教室与教辅室比例达到1:1以上,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以“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办学理念,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以“诚、勤、新、美”作校训,以“团结、诚实、乐学、创新”作校风,以“文明、守纪、好学、进取”为学风,以“严谨、求学、勤奋、开拓”为教风,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注重科学管理,通过抓制度建设、班子建设和师德教育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以点带面地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 学校以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主的管理观念,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思想,充分发挥课堂、班队、基地和家庭的教育作用,重视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系统、科学的德育工作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效地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整体合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的有关规定和措施,把着眼点放在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做好抓常规教学,提高优良课率;抓教研教改,提高业务水平;抓“名师”工程,培养骨干教师等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艺术、体育和科普教育”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各项特色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校毽球、书法项目硕果累累。在2008年10月份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法先进学校”。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建于2004年秋季,占地31367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8.85平方面。学校实施"五四"制管理,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1780名。专任教师108人,其中特级教师3名,中学高级教师15名,研究生学历18名。教师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素质较高、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年轻团队。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注重基础、突出特色、培养人文精神,造就国际化人才"为办学思路,高标准起步,跨越式发展,办品牌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四个特色:塑造"国际小公民素养"中小学生群体形象的德育特色;在情景中提升语用能力的英语学科特色;民主服务的管理特色;全面开放的办学特色。教育部基教司、课程中心、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绩充分肯定,并在相关会议上多次表扬。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英国BBC广播电台和香港亚视等媒体对学校进行了报道。2006年,学校成为国际学校联盟会员;2007年,学校成为华南区南山足球基地重点学校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实验学校。 学校努力坚持教育规范化、教育均衡化、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方向,创建学校文化,积极创办大都市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目标:办国际化大都市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精神:追求一流 敢于领先 校训:对人以诚,对事以精。 学风:多思 多问 博学 创新 教风:敬业 开拓 严谨 奉献 人际关系准则:尊重 宽容 沟通 诚信
坪山中心创办于解放前,坐落于深圳东部秀丽的马峦山下,是闻名的“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的故乡。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114人。设有室内风雨操场一所,标准塑胶篮球场3个,多媒体教室及功能室一个。学校师资雄厚,有市、区、街道“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名,高级教师55人。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全国文明假日雏鹰小队、全国写字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红旗大队、市少先队先进大队、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示范单位、深圳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深圳市国民体质测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国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实验先进单位、全国引探教学法示范单位(数学)、全国足球运动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音乐口风琴教学实验学校、中生心理健康实验基地(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等。 学校本着“以育人求发展,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以“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为办学宗旨;以“管理是根本,制度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教研是灵魂”为治校原则;以“严格规范要求学生,优良校风影响学生,高尚师德感染学生,优美环境陶冶学生,崇高典范激励学生,教学创新激发学生,丰富活动提高学生,现代理念武装学生”为育人途径,优化管理、师资、设备、环境、质量,争创德育、教研、体艺、信息化等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先后立项国家级课题 3个,省、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10个。开辟了以德育、乒乓球、民乐和书法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普及教育形式,其中以学生“自主、自管、自立”为主体发展的德育模式被中央和市一级媒体介绍推广。
龙岗区布吉莲花小学创办于1992年秋,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B>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莲花山下。校园环境优美,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总占地面积4885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032平方米,建筑面积3735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如电脑室、队部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体育器材室,音乐、美术、舞蹈和广播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布吉莲花小学以“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的统一,素质教育与教研教改的统一,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统一”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全面发展、特长明显、个性鲜明、心身健康的现代儿童”为培养目标;以“有志、合作、诚实、创新”为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尊师、守纪、勤学、进取”)、教风(“勤教、严教、善教、乐教”)、学风(“勤学、会学、善学、乐学”);努力把莲花小学办成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精品为办学目标。在管理上推行制度加情感的机制,全体教职员工爱校爱岗,工作热情高
前海小学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花园内,位于桃园西路、前海路、港湾大道及一号路交汇处。该校于1998年3月挂牌筹建,1998年9月借海滨小学开办,1999年9月正式迁入新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彭敏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从划红线、跑征地、细规划......到新校舍的建成,仅用了540天的时间,就把"五口渔塘"和"一个破码头"变成一所美丽的现代化校园,创下了南山区学校建筑工程进展速度第一记录。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419人,教职工87人。校园占地面积10043平方米,设有200米运动场1个以及25个教学功能室。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整体育人"的人本思想,构建了"激励成功、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机制,以激励培养人,以特色促发展,在实施开放性教育教学中,奔驰于深圳教育的快车道,实现了"办校时间短、办学效益高"的大步跨越:(1)、2002年6月初,经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综合评估,授予南山区一级学校。(2)、2002年7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家长学校"。(3)、2003年7月,通过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评估,成为深圳市一级学校。(4)、2004年4月,获得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教育督导室颁发的2003年人民政府办学效益优秀奖。(5)、2004年6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建我绿色家园活动指导委员会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6)、2004年6月,被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200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8)、2004年12月,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评估,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9)、2004年12月,被深圳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10)、2006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2007年7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12)2007年12月,被聂卫平授予"围棋特色小学"。(13)2008年12月,被广东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14)2009年12月,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被评为 "深圳市小学信息技术示范教研组"。(15)2009年12月,学校音乐教研组被评为"深圳市小学音乐优秀教研组"。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特区窗口学校。
深圳市宝安区化雨中英文小学(塘下涌幼儿园)创办于2001年,是经宝安区教育局批准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位于宝安松岗和东莞长安结合处,塘下涌社区广田大道旁,交通相当便利。我们在“春风化雨,阳光育人”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沿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科学管理,阳光育人”的道路,把学校建设成为: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能形成内涵品质的一所学校。近年来,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沿着“塑造教师”→“塑造学生”→“塑造学校”的良性发展轨迹,注重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个性及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施展才华,培养兴趣,形成特长。目前,以篮球、田径为特长的体育工作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舞蹈、美术及少先队活动为特长的艺术教育为形成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以“双姿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成了“小小书法家”成长的摇篮;以“礼仪教育”为亮点的教育模式成为学生锻炼气质、了解世界的沃野。愿大家与化雨中英文小学亲密携手,共同谱写新篇章。
我校建校于1993年9月,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八区新安湖花园内,是辖属于新安街道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064.9平方米,建筑面积956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00%,校园环境整洁和谐,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精致幽雅。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364人,教职工79人。教师队伍配备精良,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43人,专科人数31人,具有中级职称人数4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行政机构健全,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党支部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中层干部6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他们开拓创新,勤奋务实,团结奋进,勇于拼搏。学校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建有篮球场、毽球训练场以及阅览室、美术室、演播室、电教室、民乐室等三十多个功能室;现代化多媒体电教平台28个,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生专用计算机120台,开通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等;藏书65848册,图书室设有教师和学生阅览区域,并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致教育、精彩人生”办学理念为引领,以“朝着个性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把学校办成优质教育的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实施精致教育,打造精品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以“厚德、博学、睿智、笃行”为校训,经多年实践,形成了“阳光校园、幸福成长”的校风、“欣赏学生、启迪智慧”的教风、“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学风。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采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开足课、开好课。社团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大课间课程、节日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构成了我校校本课程的主体。我们利用民乐、舞蹈、书法、花艺和围棋、毽球等第二课堂培养孩子们能力;利用社会实践和节日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拓展能力,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一五”规划“精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科研单位、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与实践”科研单位、中国毽球雏鹰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无烟学校、深圳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深圳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深圳市宝安区优质化学校、深圳市宝安区国学实验学校、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宝安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 我校1999年6月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2004年3月通过区一级学校复评,2004年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2005年12月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2009年1月通过区优质化学校评估,2010年通过宝安区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双优学校评估,2010年获得了深圳市办学效益评估奖,2012年5月通过宝安区德育绩效评估和深圳市绿色学校评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