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长厦小学创办于1983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5年9月增设长厦小学汇翠校区。 长厦本部占地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汇翠校区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两个校区都有36个教学班的规模。 两个校区均配备塑胶跑道和人造草足球场,均已建成校园局域网,所有场室实现联网,并与省基教网和internet宽带连接,已基本实现多媒体电教平台进教室;全校藏书约6.5万册,藏书阅览室面积近500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139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13名;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本科学历18人,大专学历97人,中专学历2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省骨干教师6人,市骨干教师9人。
深圳市福南小学建于1991年, 1999年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2004年通过省一级学校的复评。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842名学生,教职工103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6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6人,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市区先进教师”、“优秀党员”称号的有60多人次。现任校长陈华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2151M2,建筑面积9158M2。学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主要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室内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和200米塑胶跑道。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电控室、视频广播电脑室、多功能音乐室、CAI课件制作室、现代化舞蹈练功房等20个功能室以及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学校34个教学班都配有电脑小平台、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一流的硬件设施,优雅的校园环境,科学的管理营造了最佳的育人环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学校建设研究”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中小学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实验学校、全国“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主题教学设计与课程统整实验探索”实验基地。教师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得国家、省级奖项的论文有1500多篇。师生在全国、摄影、书法比赛中1800多人次获奖。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创办历程) 深圳市向西小学,前身为西溪学校,创办于民国时期,是南迁深圳达360余年的张氏族人在向西村建立的一所私塾。在1984年由市政府全额投资新建于深圳市中心区东门南路和春风路交汇处。于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一所布局精致、环境优雅、特色明显、质量上乘、追求完美的开放型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9650平方米,为24个教学班建制,现有20个教学班、950余名学生、60名教职工。学校于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7年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复评。(设施建设) 学校环境优美,参天大树荫盖着整个校园,古榕和白玉兰树龄更达20年以上,两个植物园里种植了多达100余种植物,校园四周摆放着品种各异、造型独特的四时盆景,学校于2000年获得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达标单位光荣称号;2001年学校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并在罗湖区较早地实现班班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各项会议可以通过媒体向全校每个班级进行现场直播,学校功能室齐全,室内功能设备先进,环型塑胶跑道装饰一新。2003年,通过与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合作,在我校新教学楼加大投资力度,设置了舞蹈室、合唱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室内运动场、电脑培训室、多功能演播厅,图书阅览室、电子图书阅览室达150平方米、藏书35000多册、报刊180种,创建成全深圳市在校园内唯一的广东省特级社区文化站,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师资队伍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中共党员17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3人,在读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13人,其余绝大部分为大专学历,拥有市学科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罗湖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7人,在语文、英语、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在罗湖区内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向西学校领导善于发扬脚踏实地和敢为人先的工作精神,率领全校师生屡创佳绩,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市区教育先进单位、市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市“园林式、花园式”达标单位、中央教科所教研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奖项和荣誉多达千余项;学校在全深圳市率先大规模地组织师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率先建起社区教育服务站,拥有全市中小学目前最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阅览室。学校确立了“办学求主体可持续发展教育、育人重学生强素质特色培养”的办学理念,坚持“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在前瞻性的信息化建设、园林式花园式的校园文化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创新为核心、“全面+特长”的教育现代化办学模式,重视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教科研的前瞻性和实效性,现已形成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实验为龙头、以“超文本德育”为育人模式、辅以各学科课题实验的教育科研新格局。目前,学校在国家、省、市、区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有:“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实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修身立德”超文本德育实验、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行动实验、教师校本行动教研培训实验、“做中学”课程改革实验、英语双语教学实验、发展与创新语文教学实验、语文口语与学生个性化体验和个性化写作课题实验、马芯兰数学教材实验、小学几何学习资源网建设实验、“自由画”行动实验等。
我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美丽的校园与秀丽的笔架山融为一体,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灵气。这里人际和谐、学习快乐,像笔架山茁壮成长的小树,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清新、艳丽。学校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终身负责”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走“以美育人、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之路,努力把学校建成草木葱茏的花园,孩子学习的乐园,教师热爱的家园,家长放心的校园。 学校有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实施一套教师培养五级方案(见习教师——成长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这个方案的指导下,学校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各级赛课活动中获区、市、省、全国一等奖的教师层出不穷。刘晓伟老师、全远姬老师已成为福田区名师讲师团成员。 全校师生牢记校训“真、善、美”。在科学上求真、教学中求真;在人际关系上求善、人文科学上讲善;在文学上求美、艺术上唯美、行为上尚美。我们华新小学的每一分子,将共同汲取笔架山汩汩的灵气,共同谱写华新小学更加清新、美丽、光辉的篇章!
广东中山菊城小学创建于2000年,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政府总投资亿元创办的一所公有民办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规模宏伟壮观,建筑新颖别致,环境清幽雅致。校内配有一流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宽敞的室内体育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游泳池、乒乓球室;现代化的网络教室、舞蹈体形室、美术室、音乐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学生电脑2台,包括多媒体电脑、液晶投影、视频展台;学校已建成以光纤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并配有比较完善的资源库和操作平台,以及共享宽频上互联网。教师办公计算机平均拥有率为1.5 人一台,校园网络遍布每个教学区。学生宿舍内装有大型中央空调,开放整洁的餐厅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就餐场所,智能广播流淌着舒缓的韵律。现代化的设施,花园般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舒适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学校本着“以生命感如生命”的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发潜能、体验成功”的办学思想,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小班化教育,每班约30名学生,能使教师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获得优质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汇聚菊小,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教师人数的60%,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占教师人数的70%。这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学校本着“学生的就是我们的成功”的办学宗旨和“致力追求卓越,理想成就一流”的办学方向,朝着高品位、优品质的办学目标努力;成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样、成为社会满意十佳民办学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学术交流中心立项课题《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实验校、成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校、成为会国小学生国际象棋传统项目会员学校、成为全国少儿科普基地校、成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示范校、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艺术教育特色单位”、获第十届“棋童杯”全国小学生国际象棋儿童丙组团体第二名、获“全国艺术教育突出成就奖”、“全国艺术教育耕耘奖”、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获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获中山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校师生获镇、市、省、国家级奖的有1000多人次。”连续几届毕业生统考列全镇第一。 如今的菊城小学以她独特的办学构想和显著的办学特色名声鹊起,享誉社会,成为中山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谢村小学是广州市一级学校,番禺区文明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6.9平方米。学校建筑总面积6742平方米,生均12.5平方米。建有四层共19个教学室的教学楼和三层共14个专用室的科学楼各一座,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符合省定标准的教学、行政、生活用房,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科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劳技室、美术室、综合电教室、电子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综合档案室、卫生室、少先队部室、展览室、生物园等,教辅室数量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课室与教辅室之比是1:1.8。还有面积达756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楼台式游泳池,以及2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学校校门高大雄伟,校道宽阔平坦,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绿化率达85%以上。校园文化氛围浓郁,体现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是环境育人的好地方。 办学过程中,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环境育人,优质高效,创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开拓,锐意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规范学校管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收到良好的效果,办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三年,在上级领导和办学单位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奖项234个,其中国际级5个;国家级90个;省级4个;地市级4个;县区级13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花园式单位、番禺区一级学校、番禺区文明学校、番禺区绿色学校、番禺区少先队红旗大队、番禺区体育达标工作先进单位、番禺区中小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学校还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实验基地。学校以“校园美、校风好、有特色”受到上级、办学单位及广大家长的广泛赞誉。
石岐第一小学创办于2000年9月,座落于中山市石岐区康华路,占地面积18676平方米,建筑面积8902.97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教职员工53人。 学校校园整体设计科学美观,环境优雅,教室宽敞明亮,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学校建有24个标准教室,还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阅览室、劳作室等20多间专用教室;建有20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一个快乐体育园地,一个风雨活动室,一个乒乓球室,一个足球场,两个篮球场和一个饭堂。所有的专用室场均按省一级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学校构建了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电脑终端总数达200多台,每台终端都可以通过光纤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 开办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石岐第一小学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全体教师敬业乐业,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为育人理念,以“增强学校竞争力,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取得可喜成绩。学校承担了“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与策略”、“体育活动中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英语小课时研究”等8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教师撰写的论文有29篇发表于市级以上刊物;有61篇论文、36个课例、18个课件、18篇教学案例、16篇教学设计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设了科技、艺术、体育等近40个兴趣小组,为每个学生提供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成绩突出,有61人次得省级以上奖励,有116人次获得市、区级奖励。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市一级学校,市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区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英语科组、语文科组被评为市先进科组、共青团支部被评为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学校获得区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和奖励46项。 我校不会满足已有的成绩,将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坚信“追求第一,争创第一”的创业理念。今后全校师生将满怀信心,向建成师资一流、设备一流、学生素质优秀的目标迈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