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汕头市争了光。 龙湖小学的成长历程,是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区基础教育系统所取得的成绩。 为纪念第九个、多样性和贴近校园生活学习的素材突出主题,要求版式新颖、富有创意,图文并茂,有美感。通过比赛共有60多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龙湖小学200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以来,学校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2007年以前53件学生作品取得国家专利授权的基础上,2008年又有新突破,有18件作品申请国家专利,11件获国家专利授权,另外还有2件学生作品获广东省科技创新发明奖、4件作品获汕头市科技创新奖,5件作品获龙湖区科技创新奖,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和意识得到较快提升。
一、学校概况鹅溪小学,是龙岗区一级公办小学,创办于1956年,1980年迁入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区向阳路10号。学校占地面积8236平方米,建筑面积301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目前有各种功能室14个,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学校现设有一至六年级,共有14个教学班,学生653人,教职工50人,专职教师37人(在编教师25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占教师56.7%;一级教师7人,占教师18.9%;本科学历18人,占教师48.7%;大专学历19人,占教师51.3%,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行政7人,其中正副校长各1人,教导主任1人,后勤正副主任各1人,安全主任1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人。二、办学理念:1.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2.育人目标: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学会求知 善于创新3.校训:和谐 团结 文明 奋进校风:美 严 勤 实教风:守法 垂范 严谨 创新学风: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班风:团结 进取 勤奋 好学队风:诚实 勇敢 活泼 团结4.做集体的主人:学会关心 学会自律 学会负责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 学会思考 学会创新做生活的主人:学会劳动 学会自理 学会交际
四联小学地处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红棉路,创办于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22265平方米,建筑面积13533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579人,教职工100人,是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设备设施完善,实现了教学、办公数字化、电脑化,极富现代气息。同时,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浓郁,基本形成了区分明显、功能齐全、互相支持的教学区、办公区、艺术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五大区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打造了环境教育、版画艺术、科技教育、声乐舞蹈、乒乓球、广播操等学校特色品牌。 学校始终秉承“德才兼备,关注成长”的办学理念,遵循“品学兼优,味道守真”的校训,走内涵发展、多元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志向高远、品格高尚、学养高奇的“三高”杰出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有活力、有特色、有品味的现代名校。2010年9月,学校坚定不移地选择并践行属于自己的文化核心价值追求——品味教育,不断营造“团结、进取、包容、创新”的校风,“求索、求真、求善、求美”的教风,“乐学、勤学、善学、博学”的学风,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学校处处高品味,事事高品味,人人高品味。 学校开办以来,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骄人成就。学校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8项,市、区级荣誉51项。全校师生荣获各级各类荣誉共5631项。其中,学校曾两次荣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先后被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禁毒教育示范学校”“市书香学校”;荣获“市教育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单位”等殊荣。 发展中的四联小学,肩负百年之教育重任,蕴蓄天地之办学灵气,将乘势而上,与时俱进,争创现代名校,培育三高人才!全体师生愿精诚团结,拼搏奋进,共描世纪蓝图,共创辉煌未来!
深圳市六约学校位于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居委会,在深惠公路北侧。学校占地面积48000平米,建筑面积8000平米。 六约学校原来是一所村办小学,始创于1931年,“沧桑半世纪,风雨七十年”。学校经历了艰苦创业、动荡曲折、稳步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四个时期。1998年11月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 2010年9月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总面积48000㎡,运动场面积15000多㎡,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达到14㎡。有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六个室外标准篮球场和一座室内篮球馆等完备的运动设施。截至2010年学校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50人。 幸福教育是学校的品牌特色。学校把“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基石”作为教育宣言,以“做幸福的人”为培养目标。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创新、特色、发展”的科研兴校之路。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多层次、系列化、网络化等途径实现德育目标,形成少先队工作特色。学校狠抓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并积极实施“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战略,教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近来,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工程,建设幸福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办学治教“六约”方略,以“返朴归真,守正创新”的发展战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尊重·爱·和谐”为学校的管理理念,实行“让教育接通生活,把知识拉近学生”的教学策略,把“你从谦虚门进来,经过智慧门与德行门就可以从荣誉门出去”确立为学生培养目标。
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创办于1972年,坐落在竹丝岗三马路,原名竹丝岗小学,1996年更名为执信南路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694平方米,建筑面积5650平方米。校园环境布局合理,优雅整洁,校风严谨,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一级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第十届学校合唱节越秀区市一级学校特等奖、广州市第十届学校合唱节一等奖、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区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广东省“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工作优秀实验学校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启发研究型”教学系统及创新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并连续几年评为广州市中小学生读书用报先进单位。2006学年有54位同学老师获省级以上奖励。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把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视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校本,以课堂教学为教育科研主阵地,以语文科课题研究为龙头,组织开展广东省教育厅“十五”规划一般课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以此带动各学科开展与本学科教学改革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专家引领,课例观摩,教学反思,研讨交流,教学沙龙等方式,不但激发了教师们以学论教,以研促教的积极性,还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涌现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参加省、区课题组课例展示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一等奖,7位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和论文也分别获得课题组论文评选活动的一、二、三等奖,13位教师参加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分别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有的论文还发表在《东山教育》、《广州教学研究》、《广州师训》《教学改革》等刊物上,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工作优秀实验学校。 学校领导认真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口,坚持不断发展学校环境教育特色的追求,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采取“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拓宽环境教育空间的绿色教育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1年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东山区绿化先进单位。学生科技论文分别获得第十七届、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州市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师生的环境教育论文有18篇分别刊登在《珠江环境报》和《我们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将朝着“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的目标不断探索,努力奋进,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天台小学位于南水村,始建于1916年,由南、北水两自然村合办。解放后,由政府接收,由原新会师范校长赵北严任天台小学第一任校长。南水、北水、冲式、四桥四个自然村属于天台小学学区。1966年设立式桥学校后,才分出冲式、四桥村的学生。天台小学所在地距新会区中心(会城)七公里,水坭路连接各乡村,交通发达,经济活力强劲,以制香业为主,制香已有百多年历史,产品远销全世界各地。
肇庆市铁路学校始建于1988年,原名肇庆铁路中学,为广东省三茂铁路总公司直属子弟学校,2004年归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管辖,更名为肇庆市铁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占地202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36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分中学部和小学部,在校生921多名,教职工51名。学校座落于肇庆市城北巍峨的北岭山下铁路生活区,是一所区一级学校。学校拥有三栋教学楼,教育教学设备完善,18个课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理化生实验等所需仪器、设备均达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学校设有配备仪器储藏室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间,另有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电脑室各一间。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藏书能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心理咨询室随时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200米环形田径运动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六张乒乓球台及单双杠等体育健身设备,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体育活动场地。学校建有校园网,已接通了“班班通”,接通率为100℅,教学设施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根据外省学生较多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将“有教无类,容纳五湖四海;德学兼备,输送双馨人才”作为办学理念,以“团结、守纪、尚美、奋进”为校训,营造“乐学、善思、自信、求真”的学风和“崇德、敬业、奉献、爱生”的教风,力求达到“校园创和谐、成绩保一流、管理上档次”的目标。“夯实学科基础,培养高雅情操,注重心理疏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在抓好双基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外省务工子弟较多,学生言行低俗、自卑心理较重的生源实际,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并开展体艺教育和心理辅导,力求以环境感染人,以艺术陶冶人,以心理疏导引导人,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不少学生在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良习惯得以改变,社会公德得以形成,自卑心理得以消除,得到广大家长的肯定。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推动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构建“习惯、人本、快乐、成功”的校园文化,坚持走“质量立校、科教兴校”之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多年获端州区中考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曾获广东省交通集团和广东省铁路集团先进集体殊荣。2004年归端州区管辖以后,学校先后通过了端州区德育达标学校、依法治校达标学校、校务公开达标学校、广东省综合档案一级管理单位的评审,2008年学校党支部被中共肇庆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被端州区教育局党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学校也被端州区教育局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0年被端州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成功创建“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012年成功创建肇庆市廉洁示范校。负重奋进领导班子力争把铁路学校办成一所理念超前,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九年义务教育优质学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目标, 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构建安全文明校园,提升办学层次。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教师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努力建设学习型团体、敬业型集体、研究型群体,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1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党总支要深入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创新。通过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指导具体工作的水平和判断评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形成“科学民主、团结务实、合作负责、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强师德修炼。我们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教育 , 树立 “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与时俱进 ” 的教师形象。评选师德标兵,树立师德典型,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 , 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道德。( 2 )加强业务培训。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发展与各自的实际情况已制定得“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时的作出必要的调整。学校要创设条件、提供平台,组织、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充实底蕴。第一,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要继续开展各类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第二,借助 “ 校园网络 ” ,让教师们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找到一条方便快捷的通道。第三,要倡导教师自觉读书学习。通过学理论、学专业、学知识,读专著、读名作、读好书,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素质。( 3 )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继续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并依据规定做好骨干教师的申报、评定、考核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队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同时继续强化“青蓝工程”建设,落实新一轮师徒带教计划,明确师徒双方职责,年轻教师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学校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中青年教师说课大赛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成长。(三)突出特色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形成强有力的班级管理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德育专题研究,相互交流经验,总结和推广校内优秀班主任经验。2 、强化班级量化管理。在常规管理方面,高举班级量化管理的大旗,强化学校班级内部常规管理效能,强化校风校纪教育,强化法制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实行班级量化评分管理制度,根据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情况,实施有效的常规管理检查,对班级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评分,每月评比出常规管理模范班级、优秀班级,一学期中每月连续获模范班级荣誉称号班级的即为学校常规管理免检班级,班主任的考核奖也与之挂钩。3 、拓展社区教育内涵。要重视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4 、加大特色校园建设。学生反邪教宣传教育基地”平台的建立,学校将更加扎实推进学校反邪防邪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特色教育的范畴。5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办好家长学校,密切家校联系。开学初,成立新一届家委会,召开家委会会议,发挥家委会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参谋、桥梁的作用。期中,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 争取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6 、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
广州市东山区先烈中路小学于1969年开办,原名为军民小学,1992年改为现名。多年来,先烈中路小学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育科研,积极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1998年评为东山区一级学校,2000年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1年先烈中路小学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7年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先烈中路小学占地近400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699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教职员工65人。建有三座教学大楼、塑胶运动场地,以及符合省规范标准的教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软件制作时、语音室、生物园、室内游泳池和多个专用场室。校园内环境优美,体 现净化、美化、绿化;布局合理,设备设施完善,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物质条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