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实验学校创办于1999年9月,原是市直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2005年7月,因我市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学校初中、小学实施分离。初中部外迁创办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小学部在原址用原校名改办为全日制完全小学。目前,市实验学校是潮州市区占地面积最大、师资学历最高、教学设备设施较好的一所“省一级学校”。自2005年秋季开始,我校一年级从原来的6个教学班增至8个教学班。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3165人。现任教师13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人数占60%。学校建设符合国家要求,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内外美化、绿化、净化,绿树如茵,花香鸟语,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校舍宽敞,功能齐全,各类教学、行政、生活用房共148间。教辅室数量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与课室之比为1:1,为开展现代化教学提供十分优越的有利条件,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良好场所。“创办示范性、规范化的窗口学校”是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是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老师们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努力培养学生“多思、善问、乐学、勤行”的优良学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合作、学会健体”,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爱心、有特长、有能力”的一代新人。学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培养师生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气质。学校德育创新有特色。让德育亲近学生,贴近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做合格的小公民。学校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和锻炼。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体育节、合唱节、科技节等特色活动,组织田径、乒乓、围棋、篮球、合唱、舞蹈等二十多个兴趣组,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学校教学改革铸品牌。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大力推进新课程,加强教学科研,开发校本教材,打造品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学科尽显特色,书法、古诗词教学更呈亮点。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实验学子脱颖而出,在全国、省、市各项比赛中出类拔萃,频频获奖。庄冬琪同学于2010年出席全国第六届少代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林禹津同学于2010年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员”,张岁天同学于2010年荣获“宋庆龄奖学金”,蔡涵宇、林昕圻获得第26届省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学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勤恳踏实、敢于创新,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称赞。几年来,学校的许多老师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德育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潮州市劳动模范”、“潮州市优秀班主任”、“南粤教坛优秀教师”、“潮州市首届名教师”、“省优秀辅导员”、“潮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观摩比赛,成绩突出,共有200多人次获奖。教师论文获得全国、省、市奖励的计300多篇,刊登在各级刊物的文章近百篇。几 年来,学校校风建设卓有成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全国家长学校示范校”、“全国和谐校园”、“省巾帼文明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省校本培训示范校”、“省红领巾示范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书香校园”、“省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市十佳文明校园”、“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市德育示范校”、“市书法教学示范校”等光荣称号,是广大群众向往的一所优质学校。
平湖中心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她座落于平湖大街新南路1号,创办于1937年,1999年迁至现地址。学校建于1986年,1999年之前是平湖中学校址。2002年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同年九月合并了原鹅溪、新木、良安田、白泥坑四所村小。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60人,生源主要来自平湖街道新南、禾花、凤凰、力昌、新木、上木古、良安田等七个社区。 学校校园宽敞,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育人氛围浓厚。占地面积为423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439平方米。3栋教学楼, 36间教室,43间功能室。室外运动场所充裕,400米塑胶跑道环绕绿茵足球场。 学校师资队伍比较稳定,教师敬业爱岗、踏实耕耘、团结奉献。全校教职工144人,其中在编教职工90人,临聘教师26人。专任教师111人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8人。市骨干教师2人,区骨干教师6人。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赢得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教育,回报人民"是平湖街道中心小学永远的追求。学校将继续规范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用真诚的服务来回报人民。 办学理念与目标 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办学目标:质量高彰显特色,校园美温馨和谐。 培养目标:基础扎实、全面发展 、健康快乐、幸福未来。。
顺德育贤实验学校,是一所设备先进且具有现代气派的公有民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75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223平方米,总投资达8000万元。学校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室场一应俱全,尤其是大力创办信息化教育运动场全景 的特色,全校师生一人配备一台计算机,全校覆盖了校园网络,不但满足了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空间,成为国内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先行学校之一。 学校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核心的自主教育模式,先后成为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自我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与实验研究”实验学校;佛山市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自主式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学校不断上台阶,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脚踏实地搞科研的实验学校。先后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连续4年)、文明单位、体卫工作先进单位;佛山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一级学校,在当地颇具影响。在省、市、区各级的评优活动中,师生屡获殊荣。教师当中不少是市、区、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教坛新秀,有多人获评南粤、佛山市、顺德区各级先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成绩突出。在教研教改活动中,更是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及省级的奖项,并入选有关文集,学校论文集《育贤之路》由中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校开展的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自主教育模式研究实验”,经评审、鉴定,成功结题并获一等奖。 创办至此,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日渐明显。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卓著的办学质量和完善的后勤管理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社会认可、上级肯定、家长信任、学生向往的品牌学校。
群力小学创建于1991年秋,是在爱国侨胞黄福祺先生及其家族捐献祖业、宅基地,捐资20万港元基础上,由淡水镇政府与国内热心教育的社会贤达合力兴建而成,并于当年9月正式招生。2010年,我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确认为捐赠项目,是惠阳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我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校内安装了校园网,有13间教学功能室和19个电教平台,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我校现有教师46位,他们正本着“爱岗敬业、精心育人、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群力精神,让18个教学班的近千位学生每一天都在成长着、进步着。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2010年我校被评为 “惠阳区安全文明校园”,2011年5月,被评为“惠阳区德育示范学校”,2012年12月,被评为“惠州市书香校园”。2011、2012年,我校在全区年度教学水平检测中表现突出,连续两年荣获“惠阳区教学质量优胜奖”。
学校简介:里水中心小学创办于1913年,近百年的办学之路,学校曾几度变更办学地址,现校园于1995年投入使用。2000至2003年期间,先后有流潮、水口、新联、胜利、洲村、草场六所小学拼入本校,合拼之后,学校的办学规模达到了有历以来的顶峰。学校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多人。教师119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61人,占51%;小学高级教师100人,占88.5%;有佛山市骨干教师1人,南海区骨干教师3人。学校的建筑和设施具有极强的“连接感”,即: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校园环境与现代信息相连接。因此,校园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而具备了强烈的教育功能。孩子们在校园中感受着、成长着;教师在校园中体验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与幸福。学校坚持“让每位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以“走内生发展之路,促师生自主成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和办“规范+特色”品牌学校,育“全面+特长”优秀学生为办学目标,不断完善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走优质均衡,个性发展的内涵发展之路。结合里水镇的“里水”文化资源和文明、智慧、生态的区域发展定位取向,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构建“内生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水动而活,水静而明,水润而生,水通而畅”的“内生”学校特色文化为基础,积极开发《活》《沁》《润》《源》系列校本特色课程,对应实施“动以健体”、“静以健心”、“文化润德”、“科技启智”的促进学生生命素质内生和谐发展的“内生教育”的理想,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羽毛球社团、航空模型社团取得优异的成绩,越来越多“全面+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在政府对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下,在社会各届人士的关心与帮助下,在历任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作为南海区的学校代表参加了佛山市第一届、第三届教育博览会。
原幸福小学开办于1956年,初始是由一间旧祠堂改建而成,面积约600平方米,其间历经四次修葺扩建。至1981年迁于立新南路七号,总面积仅2900平方米。1998年春,幸福村委采纳民意,决定易地重建新校。马来西亚陈占梅捐款200万,个人捐款131万,市政府拨款62万元。 1999年5月8日奠基,9月动工,2000年8月落成。新校30458平方米 ,建筑面积11490平方米,总造价2000 多万元。 2001年7月,学校适应集约办学趋势,与原花洲小学合并,搬迁幸福小学。市区政府的直管学校。 2002年幸福小学升为市一级学校。幸福小学正在大踏步的前进。 逐步向名校迈进。
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小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长寿村,创办于1948年。学校现有占地面积8035平米,建筑面积3189平米,生均占地19.8平米,绿化面积4319平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5人,教师34人。 柯木塱小学地理位置稍微偏远。但是群山环绕。是广州相对少见的环境优美郊区。四处都可见到郁郁葱葱的树木。如:闻名的火炉山森林公园后门便在这里。这里的火炉山泉水甘甜。空气新鲜。还有凤凰山。森林公园。植物园也在这里附近。
紫金县城第二小学座落在秋香江畔,象形山下。创办于1981年,是紫金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完全小学。1984年被列为全县小学各项教学实验的试点学校,1995年被授予“广东省一级学校”称号,是河源市第一所省一级学校;1999年被紫金县教育局定为“紫金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先行点”;同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九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课题实验学校;2002年被湖北大学定为“异步教学实验基地”;2003年被授予“广东省绿色学校” 称号。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730人,教职工98人。 学校占地面积19164平方米,建筑面积8247平方米,有6800平方米的球类、田径等体育场地,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教学课室以及37间专用活动室,有校园信息资源网、视频网络系统、广播网络系统、电子阅览室、主控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与主控室联网,6个课室装了计算机教学平台,网络基本满足教学需要,计算机和多机一幕进课室,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校园网络管理系统。 学校建设了一支勤政廉洁、精干高效、团结进取、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和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教师队伍。目前,全校专任教师78人,全部学历达标,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9人,大专学历48人,本科学历7人。“团结、诚信、奉献、感恩、尊重” 已成为我校教职工的团队精神。
乐平镇范湖第二小学是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10人,教职工47人。校园占地总面积333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1平方米,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生均占建筑面积7平方米。学校的基础设施齐全,有按市一级学校标准配置的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班班有投影仪、各种教具、体育场地、卫生器械、教师用书一应俱全。 学校注重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办学模式,遵循“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创办“教育观念人本化,教学方法艺术化,学习方式合作化,学校环境绿色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特色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多次考试中均名列镇级前茅。
学校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水径社区,创建于1936年,于2002年6月通过了龙岗区一级学校的评估,2005年12月通过了深圳市一级学校的评估,是一所由原村小改建的全日制完小。学校占地面积1328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23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495人,班额人数为57.5人。办学思想: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师生共同成长。办学目标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法治校,科研兴校,把学校办成“校园优美,设备一流,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特色彰显”的百姓满意的学校。校训:拼搏、博学、博爱。校风:勤奋、和谐、创新。教风:以爱育爱,以智启智,以生命激励生命。学风:乐学、勤学、善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