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贤坊小学创建于1945年。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学校一向以来十分重视全面基础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全面育人。1983年率先创办成为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1986年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命名为"优秀家长学校",1988年被国家教委会命名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语文四结合试验先进校"等多项称号。 目前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在校生1030多人,教职工79人,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教育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探索"以德育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教育创新途径,持续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创新"的办学模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德育工作方面,不断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形式、评价的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力求把视角投向现代教育的崭新领域,特色创新求发展。办学以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受到国家教委和各部门高度评价,还承担了国家教委指定的专项研究。近年来我校还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广东省示范学校"、"广东省小公民道德示范基地",还入选为"中国地方名校"。 放眼未来,扩建后的乐贤坊小学必将以蓬勃的风姿,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流的现代化名校再创辉煌。学位路段 可入读楼盘: 文昌雅居学校荣誉 学校管理严谨、师资优秀,是区内的先进单位,更承担多个实验课题。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1983年率先创办成为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1986年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命名为"优秀家长学校",1988年被国家教委会命名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语文四结合试验先进校"等多项称号。同时入选为“中国地方名校”。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个"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领导班子,一支敬业爱岗、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群英会代表、省特级劳模、市特级教师,不少优秀分子成为区、局教研室的领导和骨干。"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区学科特色教师和"荔教新星"教师等称号。多年以来,造就、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材,教学质量在区居于前列,在社会上一直具有良好的声誉。
广州市荔湾区汇龙小学座落在绿柳掩映的司马涌畔,是广州市规范化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的研究》子课题《DHYL快速阅读训练系统效能研究》实验学校。 学校占地62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964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校园幽雅洁净,环境生机盎然。学校具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设有艺术氛围浓厚的美术室;充满童趣的音乐室;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的多媒体功能室;藏书量达2万5千多册的藏书室;配有15台电脑、电子图书达20406册的电子阅览室的图书室;能让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科学实验室;完美地融合数码影音于语言教学之中的纯数字语音室;舒适、温馨的心理辅导室;可进行电视直播的花语童声电视台等30多个教学辅助功能室,并按标准配齐了各学科、场室常规教学器材。建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有线广播系统,形成了室室能上网,资源能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还设有28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以及70米长的3道的直跑道。良好的办学条件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培养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懂得追求人间和谐的价值观,启迪以智慧善用科学和人文专业知识的潜能,倡导勇于实践与创新的探究精神,培育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德智体群美五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育人目标,秉承“启迪学子智能,塑造全人品格”的办学理念,恪守 “教育成就人生”的信仰, 遵循“修己善群,博学求真”的校训,奉行“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育人为责,校以提质为重”的思想,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科学管理;坚持科研促教,深化校本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以人为本,精心打造教育团队,营造和谐校园;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不断拓展视野,加强国内外的交流活动,提升师生素质和办学品位。
中山市南区恒美学校座落在中山市南区,是一所规范的全日制民办小学,主要经营58351小学教育,员工人数约为壹拾壹名。 恒美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小学校办大教育,条件差教育质量要优的高标准”,实现“科学管理,办学规范,氛围和谐,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抓好德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积极推进新课改;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归宿,办出学校新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家长放心的育人摇篮。
东涌镇官坦小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日制公立小学。初期校舍简陋,地方少,几经扩建、改建,已成一间颇巨规模的村级小学。现学校占地159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12平方米,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符合省定标准的教学楼、行政、生活用房,有满足教学需要的自然室、仪器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功能室、美术室、音乐室、科技劳作室、体育室等。校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各专用室设备完善,校园整洁、美观,文化氛围好,是一个环境优美、读书宜人的好地方。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426人,教师16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6人,占教师总数的56%;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7人。
斗门镇中心小学坐落在享誉美名的珠海御温泉度假村对面,始建于1950年,新校区于2011年2月落成使用,资源整合了原斗门中心小学,新乡小学和大濠涌小学。现在学校占地6万平米,建筑面积1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的400米运动场,总投资4000余万元。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人,教职工7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我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功能室齐全,设备先进。学校的绿化种植,美花装点,净化治理,文化渗透,创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环境,校内处处设景,花坛、绿地竞相辉映、布局合理、精巧构思、步入校园会有清逸、洁雅之感。 学校一直重视教学质量,坚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安全为第一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始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自2004年以来,我校每年均获“斗门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更可喜的是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数学竞赛,均100%获奖并获得团体优胜奖。 “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改革创新,乐于奉献”成为学校不变的信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每位教师永恒的承诺。在今后的学校建设发展中,我们不断加强“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培养,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管理力求规范、科学,再创斗门小学新辉煌,谱写斗门小学教育新篇章,办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创办于1994年9月,原名镇龙圩镇小学;1997年改名为镇龙第一小学; 1994年至1997年,由原镇龙镇政府筹资900多万元建成。2005年随广州市区域调整划入萝岗区,于2006年9月1日正式以镇龙第一小学为主校,九楼小学、大坦小学、迳头小学为分校更名为九龙第二小学。 九龙第二小学其中在岗教师91人;在岗教师平均年龄是30岁、其中行政5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广州市先进教师4人,增城市先进教师15人。教师群体团结、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形成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 九龙第二小学环境优美、清静,可绿化覆盖面积达98%,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33万平方米。学校配备有藏书1.42万册的图书室、60台计算机的电脑室、25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2个多媒体电教室、美术室、音乐室等12个教学辅助功能室;18台教师办公电脑、7个教学平台。一条200米环形跑道,一条100米直跑道,2个篮球场、1个小足球场、2个羽毛球场,室内外乒乓球桌等运动设备设施。优质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横岗水晶城小学是一所由原来的横岗外国语学校收归国有后,于2010年9月重新开学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座落于横岗水晶城之城小区内,荷坳地铁站旁,占地面积10050平方米,绿化率达60%以上,交通便利,环境恬静幽雅。学校具有容纳24个教学班,1200多师生员工的办学规模。但由于筹办时间紧,招生迟,目前只有7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多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以上学历40%,小教高级职称30%。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正按市规范化标准配置,已有标准的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配备现代化教学平台的教室12间,功能场室9间。 横岗水晶城小学作为一所新开办的公办学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以“现代、优质、特色”为办学目标,以“以人为本、奠定基础、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艺术教育特色为突破口,规范管理,强化教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凸显“水晶文化”,协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文道合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努力打造成一所“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精品型示范性小学。 把握今天,胸怀未来,横岗水晶城小学将一如既往,积极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争创学校品牌,为创一流的示范性学校而努力奋斗,铸造水晶城小学教育的美好明天。
富丽小学是番禺区房地产大石公司于1992年创办的一所小学。全校占地面积23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51平方米。校园绿化占地7707平方米,覆盖率40.76%。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46人。目前学校在编教师88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队伍年轻而充满活力,学科结构合理。学校全面落实校长责任制,形成了“爱岗、爱生、严谨、奉献”的良好教风。科研兴教、科研促学是富丽小学办学的质量保证。2002年,学校以“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人格健全发展的研究”为课题,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广东课题组的协作研究,并确立为“重点实验学校”。体艺活动是富丽小学办学的窗口特色,学校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建立了25个兴趣小组,如篮球、足球、田径、美术、书法、舞蹈、合唱、烹饪……。在辅导员的悉心辅导下,富丽小学造就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九三年被授予广州市“花园式单位”称号,一直保持至今。九四学年起持续五届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九八年晋升为番禺区一级学校。2002年通过区团委评估,被评为番禺区“红领巾示范学校”。
桃苑学校是一所由深圳市、南山区两级政府投资近1亿元兴建、由南山区教育局主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塘朗山下、大型社区桃源村内,总占地面积35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3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中小学48个班,在校学生2200人。学区范围为西起龙珠七路,东至安托山,北起塘朗山,南至广深高速。学校建筑造型典雅、气势宏伟,美观大气,环境清新优美。拥有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和生活设施。图书阅览馆、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学术报告厅、大型室内体育馆及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塑胶跑道等一应俱全,所有教室均配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多媒体设备。学校秉承“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精神,以培养成功学习、自主独立、自信积极的现代人为目标,用“爱心、细心、耐心”教育每位学生,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与和谐校园。学校于2010年9月1日正式落成并顺利开学,现有36个教学班,120名教职工,1500余名学生。 南山区桃苑学校现已更名为“深圳大学城南山桃苑实验学校”。 学校坐落于南山区桃源片区,背靠塘朗山公园,2010年9月建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目前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98人,教工112人。2014年学校成为南山区教育局重点打造的南山北部片区三所品牌学校之一。 学校建设标准高,设施齐全,各种功能室装备一流,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保证。学校教师队伍学历100%达标,拥有硕士学位23人,高级教师17人,特级教师2人。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勤奋奉献,锐意进取,率先垂范,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望。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定位上,坚持德育为先,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朵花都绽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为此,学校积极在外语教学与教育国际化、国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体育艺术教育及学生素养提升、中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下鲜明的特色:德育工作中,结合国学教育,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工作中,围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色;课程建设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成为南山北部片区学校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突破口,形成传统道德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德育。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学生的道德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德育工作中,除学科渗透外,德育部门、语文学科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教育,将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与国学教育结合起来,以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及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学校围绕《弟子规》、《中华传统德育故事》及经典古诗文学习,采取“读”、“思”、“行”三个层次的学习、反思和践行的方法,通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朗读比赛,书法、手抄报比赛、读后感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内化。同时,以此为契机,结合身边的优秀学生典型,开展美德少年评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知行合一,重视德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现实生活,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走进110指挥中心、走进烈士陵园、走进社区,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公民的责任意识;以自主管理为抓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在课堂表现、课间纪律、文明用餐,出入校门等,每周开展优秀学习小组、综合素质优秀学生及优秀班级评选,引导学生形成文明习惯。实践证明,国学教育在我校的德育实践中促进了学生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的形成,使我校中小学生形成了文明、守纪、活泼、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校已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色。学校针对片区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的实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重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此,一方面抓学生的预习、展示、反馈等学习过程,一方面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合作意识培养,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及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以“展示”为抓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展示形式上,除口头展示外,特别重视手写白板与电子白板的书面展示,使人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活力。在历次的片区合作体、家长开放日等课堂展示活动中获得了上级领导、兄弟学校同行及广大家长的高度评价。 为了给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学校还狠抓校本培训工作,围绕师德师风及技能提升下功夫,紧紧围绕“自主学习”的落实,每学期,通过集体教研、教学展示、师徒结对、班主任比武等,促进教师技能的全面提升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片区五所学校介绍了经验,学校“促进教学观念深度变革”的工作思路也在区内进行了专题介绍,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在小学高年段,允许特别优秀的学生在不违反学籍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在校内跳级;利用现有教材,开展小学与初中课程优化的尝试,把初一年级部分教学内容下到小六年级上,为特长学生超前发展提供条件。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业质量的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区内学校教学质量抽测中,我校在片区各校中稳居前列。 初步形成了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学校实际,着力培育学生喜爱的各类学科拓展、综合实践及体、艺类校本课程,建立了特长生辅导机制,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及审美能力、健康意识的提升。例如,体育方面,开设了女子软式垒球、羽毛球、篮球、武术校本课程;音乐方面,开展了合唱、口风琴、舞蹈校本课程,美术学科在国画、儿童版画等方面开设了校本课程。此外,在软硬笔书法、手工等方面也开设了多门校本课程。实践证明,我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学校还在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传统“四节”活动。除了体育课外,学校每天下午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亮丽风景。学校的女子软式垒球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学校也被国家棒垒球协会授予女子软式垒球特色学校。四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近百项。例如,学生参加深圳市“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比赛多人获一等奖,在“我们的节日•深圳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中,我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节目获深圳市二等奖,多名学生获深圳市小学生硬笔书法一等奖;一年级王锐霖小朋友,多次参与了深圳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工作…… 我校教师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有数十人先后在省、市、区等各级比赛中获得大奖。例如在省、市教具比赛中,有三人次获奖,在市教师教学比赛中有两人次获得二、三等奖,在南山区语文教师优秀课比赛一人获特等奖,两人次获一等奖,在南山区各学科录像课比赛、教师命题、说题能力大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综合素质比赛中多人获得一、二等奖。 此外,我校还承办了南山区语文、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区级教学比赛或教学观摩活动的组织工作。在教育科研方面,我校主持的广东省重点德育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班主任培训》已结题。南山区泛在学习实验学校《以信息化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等课题研究正顺利进行。2010-2011、2012-2013学年度,学校被评为南山区教育局先进单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