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小学坐落在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梅山南麓,创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2366平方米,建筑面积9366平方米。2007年扩建后的校园在设计上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净化、绿化、美化、优化的校园环境处处洋溢着催人奋进的教育魅力。学校秉承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争创效益的办学方针扎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目前学校建有32个电教平台,多功能综合教室、软件制作室、语音教室、自然实验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劳技室、书法教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室内体育运动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场、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师生健体乐园及生物园等一应俱全,并配置多媒体闭路电视系统、开通了具有个性化的校园网站,全部场室上了宽带网,逐步实现了学校基础建设的现代化。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岗,朝气蓬勃、充满开拓创新教育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制度健全、规范管理、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教职工齐心协力,党团少工会默契配合,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教育竞争力。
广培小学创办于1912年,原名广培学校。是深圳市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曾广树良才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南粤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办学宗旨:广兴教育新民气,培就人才振国魂。地理位置:座落在风景优美、瓜果飘香的侨乡——牛湖村。北倚亚洲最大的观澜高尔夫球场,东近深圳市平湖物流中心及东莞市凤岗镇,西眺光明新区,交通便利,目前由市中心及宝安城区直达的公交巴士有300路、312路、长10路、长16路等,城镇公交巴士有770路、793路、771路等。自1996年以来,广培学校在市、区、镇、村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求学、求真、求知的理想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33人,12个教学班,学生近600人,占地面积18460平方米,建有校舍6000多平方米,配有标准的电脑室、综合电教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制作室、图书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医务室等十多个功能室,生活区、运动区分开,设备设施完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继承“广兴教育新民气,培就人才振国魂”的办学宗旨,循“广学培正”之理念和“厚积薄发”之校训,着力培养 “豁达、博爱、进取、创新”的校风和“博学、慎思、明辩、笃行”的学风。孕育“脚踏实地的求真精神、奋发有为”的学校团队精神。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被市、区、镇评为“安全文明小区标兵单位”、“青年文明号”、“教育先进单位”、“宝安区一级学校”“宝安区优质化学校”等。
木棉湾小学迁建于1994年,学校坐落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1999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2000年获市办学效益奖,2001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 学校现设校长室,副校长室两个,副书记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七个行政办公室.现有学校领导4人,其中校长1人(郑树彬为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2人,副书记1人.中层干部6人。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588人,教职工9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0人,大专学历31人,党员2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 学校现有光纤接入的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电脑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26间,电教平台32个,有200米的塑胶跑道,是一所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学校。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办学特色。即“以人为本,民主和谐,情感制度相结合”的学校管理特色;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总目标的德育工作特色。 校风:勤奋好学 求实创新 学风:尊师守纪 勤学进取 办学目标:绿色木棉 书香木棉 平安木棉 和谐木棉
广州市萝岗区南方中英文学校是由广州南方工商专修学院创办、经广州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英文寄宿民办学校。南方教育集团始创于80年代,至今已有26年的办学经验。学校首任总校长为原广州市培正中学校长、广州市第一批十佳校长之一:赵经良先生。 广州市萝岗区南方中英文学校现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校舍面积约6万平方米。学校位于广州市广汕公路长岭路83号,在著名风景区广州市干部疗养院旁边,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设施设备完全按照国家一级一类学校标准配备,各项功能室齐备,音乐室、美术室、棋艺室、科技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卡拉OK室、还有生物园、地理园、气象站、体育馆、大礼堂、游泳池、游乐园、塑胶篮球场、塑胶环形跑道、足球场等活动场地供学生们娱乐和锻炼。 广州市萝岗区南方中英文学校开办以来,一直聘用原省、市级示范性学校的校长管理学校,严抓校纪校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力求创立“优良校风、优秀成绩、优质服务”的“三优”名校。 学校教师大多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我校连续六年语、数、英三科成绩名列区前茅,评为“全国语文教学先进学校”、 “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各区仅选一个的“羊城语言艺术实验基地”,更获得加拿大BC省中文协会中级组作文比赛冠军,扬威海外! 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其中思想品德教育成果和艺术教育特别显著:中学部获“第二届大检阅暨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二等奖;小学部获“粤港澳少儿美术书法大赛”集体一等奖和特别奖;“第三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成果展”金奖、银奖、铜奖各6人,优秀奖2人,“第十三届双龙杯少儿书法大赛”集体特等奖,“第三十九届世界儿童画大赛”28人获优秀奖;“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团体特等奖,歌咏比赛一等奖,舞蹈比赛一等奖,小学组报刊二等奖,小学广播操、自编操一等奖等等…… 这里无污染、无干扰,“环境造就人,教育培养人;绿色让人健康、文明使人明理”,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是你学习、成长的理想之地。 广州市萝岗区南方中英文学校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将伴随您快乐地渡过每一天,让您学得更好,过得更充实!
湾仔小学创建于1926年,原来坐落在珠海市湾仔镇的中心路。文革期间,分为作物小学和渔民小学,后又合并为湾仔中心小学。1996年在矿新路、美丽的加林山下兴建新校。香洲区实施“改造薄弱学校工程”,连屏小学和南山小学两间薄弱学校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先后合并到新校,学校更名为湾仔小学,成为“改薄工程”的典范。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为学校题了校名。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1395人。专任教师6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本科12人,专科36人,中共党员13人,共青团员7人。学校占地面积18190.5平方米, 建筑面积8765.5平方米. 在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校师生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0年晋升为珠海市一级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创建美丽校园先进单位”、“广东省科研先进课题组”、“广东省推广校园集体舞先进单位”、“广东省少儿花会铜奖”、 “珠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香洲区先进基层党支部”、“香洲区巾帼文明示范岗”、“香洲区体委乒乓球训练点”、“香洲区先进家长学校”、“香洲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香洲区素质教育评比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是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在各类比赛或评比中,荣获区级以上奖励达46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45人次,省级奖励43人次,市级232人次,区级146人次。
我校创立于1905年, 1991年评为“中国名校”,1994年初成为江门市首批“省一级学校”,1997年评为“广东省特级档案学校”,1999年下半年改制为“国有民办”,2000年成为“省绿色学校”,2001年评为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 , 2003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8月 被确立为教育部 —IBM“iTLC 基础教育教学创新 ” 项目的首批试点学校。 2005年评为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素以"严、实、活、新"的办学特色而闻名,年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一批批高素质的小学毕业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 116 人,其中高级讲师 1 人,小学高级教师 78 人,小学一级教师 31 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 38 人,大专学历的 68 人;其中有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 人,国家级名师培训班学员 1 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 8 名。目前学校共有学生2663名,教学班50个,教职员工120人。校园占地面积15568平方米,建筑面积20787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齐全和先进,基本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在,学校在使用三大网络:互联网、城域网和校园网,网络连接到所有教师办公室和学生课室。
珠池小学创办于1975年2月,地处于龙湖珠池街道城乡结合部。原隶属汕头市民政局管辖,系汕头市成户居民下乡海南、惠东后回城居民子女就读的唯一学校。后来,还有外地到汕打工、做小生意一族的子女到该校就读。建校三十几年来,校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经搬迁。在市、区教育局、珠池街道党委的共同努力下,新校舍于1993年8月落成并交付使用。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以上,拥有普通教室24间,配有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室和会议厅等先进功能室,拥有新建60米塑料直跑道一条、篮球场一个、风雨体育室一个,是一所教学设备较为齐全的学校。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1000多人,教职员工40多人,现有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师3人,区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各1人,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多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70%(其中含本科4人)。办学特色自创办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树立“环境美、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因材施教、高效服务、自主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硬、因地制宜、主动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全面优化、突出特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办学策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观,以教科研的形式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和谐高效的新校园。办学成果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明显的办学效益:1994年晋升为首批龙湖区一级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教师论文发表、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均取得好成绩,近三年约150多项。其中学校的舞蹈、音乐、体操、篮球、仪仗队、竖笛队、田径队等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体操队荣获区二等奖,学校舞蹈队获市、区中小学生才艺展演一等奖、市少儿花会比赛金奖,学校德育网站被评为2007年汕头市十佳教育专题优秀网站,培养出又一批综合素质较为突出的合格小学毕业生,成为龙湖区一所体育、艺术活动见长,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汕头电视台、《汕头日报》、《汕头都市报》也先后进行了报道
大塘中心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创办于1945年8月,是我区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3608m2,建筑面积12324 m2。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55人,在职教职工72人。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以“赏析教育”为主线,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学校立足现实,把“创特色、塑名师、育英才”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及教改试验,使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了广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等称号。 岁月悠悠,耕耘无限,大塘中心小学将伴随昨日的成绩积极探索新体制下的办学模式,不断强化学校的规范管理,努力朝着创建农村示范学校的目标前进。
新城小学创办于1991年, 2004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从化市首间挂牌为 “广州市健康促进学校(铜牌)”,2007年9月被评为“从化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2003学年至2007学年被评为从化市小学教学质量一等奖,2008年11月被评为2005—2007年度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三星级单位,2009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先进单位[1]。
桂头中心小学座落于美丽的武江河畔,校园环境优美,树木葱郁,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1930年,原名仁和初级小学。学校历经坎坷,几经沧桑。她的诞生、成长、发展,凝聚了数代桂小人的心血。学校于2004年9月迁今址(原桂头镇中),学校易地规划,百年老校尽展新颜。2005年秋季起,大规模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现已统一将全镇村级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并入中心小学就读。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1828人,全日制寄宿生428人。学校占地面积52500平方米(约80亩),校舍建筑面积19826平方米。现有标准教学楼2幢、综合楼1幢、学生宿舍楼1幢,教学设备设施齐备,功能室齐全。现有办公教学用计算机59台,学生用计算机124台。图书室藏书共计59729册。学校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82人。有一个廉洁奉公、改革创新、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有一支敬业爱岗、素质高、敢创新、善育人、较稳定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多人曾被评为“南粤优秀山区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学校坚持“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习惯立校”的办学思想,秉承“文明、礼让、和谐、勤学”的校风,形成了“着眼素质、培养习惯”的特色办学方针,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县“文明单位”、县“美丽校园”、县“法制宣传先进集体”、市“一级学校”、市“绿色学校”,县“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先进教工之家”、县“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县“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韶关市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韶关市德育示范学校”、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历年来,学生在舞蹈、书画等各项比赛中均获优异成绩。学校将不断强化发展、责任、质量、教改意识,追求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用高起点的定位,高标准的运行、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学校高效益的提高。用硬件拉动学校的发展、用名师带动学校的发展、用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用特色支撑学校的发展,实现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将学校办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队伍优良、管理科学、质量扎实的教育现代化农村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