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第一中学开办于1997年9月,是一所县属重点普通高中,坐落于阳西县城十九区,校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9.3平方米,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大区域。校舍楼房化,校道硬底化,规划合理,布局整齐,设施齐备,设备先进;标准课室、各种功能室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最近,投资580万元建好的教师宿舍文明小区和投资1300万元的建成的实验大楼,使我校更具有现代化的人文氛围。校园目前培植草坪近近4万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近2000棵,绿化率达75.3%。草坪绿化带、大黄椰、棕榈、石凳和榕树等构成了一幅协调和谐、美丽宜人的风景画:碧草如茵,绿树掩映,花香鸟语,环境优美,已成为县内有代表性的“花园式”学校。全校师生在立善、创美活动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现有8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5800多人,教职工333人,专任教师26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8人,中级教师8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国优秀教师1人,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培训2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6人、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教师队伍正由“教师匠”型向“学者”型方向转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阳西一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求活求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追求“立德、立志”,崇尚“博爱、博闻”,努力创设“尊重、信任、关爱、理解”的宽松、愉快的人文环境,致力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全力造就“人格健全、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多方面得到发展并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育人效能为根本点,突出抓好依法治校和“科研兴校”工作,走教育科研创新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子,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首先是德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师生违法犯罪率、吸毒率、非自然死亡率、事故率一直为零,学生操行评定优秀率达90%,后进生转化率达90%以上。培养了一大批志存高远,道德品格高尚的学生,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04年5月和06年5月,陈铁妹和徐小兵同学先后受到了团省委的表彰,荣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6年6月,戴燕姬同学被评为省“三好”学生,不少同学受到了市、县的表彰,陈计林等四位同学被发展为中共党员。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慰然成风,几年来,全体师生为学校绿化捐款88796.10元,为困难学生关普玉捐款13000多元,为学校捐款购买光标阅卷机22000多元,许多同学拾到现金、信用卡、存拆交还失主不留名。学生文明有礼,勤奋刻苦,受到社会群众的高度赞扬,校园整洁、卫生、文明、优美、有序,良好的校风逐步形成。 学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攀升,高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三,连续被评为县“高考成绩优异单位”。 2004年:710人参加高考,上线629人,其中上本科线295人。 2005年:870人参加高考,上线721人,其中上本科线229人;谭世恒同学以总分78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县高考状元,并跻身我市前10名优秀考生行列;许永顺同学的生物单科成绩高达873分,名列全市第一。 2006年:1007人参加高考,上线756人,其中上本科线257人;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我县总分800分以上考生零的突破,有2人总分进入全市前十名,5人次单科成绩超过800分,50人次单科成绩突破700分,2人荣获全市单科第一,14人单科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高考上线率75.074%,比全市上线率高出9.934%。是我县高考成绩的历史性飞跃。学校多次荣膺省、市、县各种荣誉称号:2003年7月,被省评定为广东省“绿色学校”;8月,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具有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资格的学校;12月,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4年10月,学校教育工会被评为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2005年7月,被认定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确认验收,2009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显著的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群众普遍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阳西一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人本化管理。全校师生团结务实,勇于探索,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河朗中学是位于阳春市最北的一间初级中学,建立于1958年秋,1978年迁到现校址。校园面积23796平方米,修建面积12058平方米。黉舍有两幢共能包容26个讲授班的讲授大楼;两幢共能包容1000位门生留宿的门生宿舍楼;三幢教工宿舍楼,可供36户西席住上套房;一幢办公综合楼,具有完美的行政办公室、物理尝试室、化学尝试室、电脑室、图书室;一幢合适标准的门生饭堂,完成了讲授、办公、门生留宿楼房化。现有讲授班33个;门生2075人;教职工95人,此中初级西席4人,一级西席50人;西席学历全数达标。 在王悦校长带领下,黉舍带领班子连合合作,克意鼎新,勇于开辟,不竭朝长进步,黉舍构成了校风严,教风正,学风浓的杰出民风,教诲讲授质量逐年进步。
学校始建于1979年,是一所山区镇全日制初级中学,原属于田畔镇范围,现并入那龙镇管辖。2004年晋升为阳东县一级学校。[学校概况]1、优美的教学环境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田畔河畔,校园内鸟语花香,果树成荫,绿草如茵,空气清新,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学校现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学校有200米跑道运动场一个,水泥篮球场两个,2005年争取上级拨款20多万元建了一幢学生饭堂,2007年危房改造上级拨款40多万建了一幢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楼一幢,宿舍32间。2008年上级拨款30多万维修了一幢教学楼,现有学生教室9间,电脑室1间,多煤体电教室1间、教师办公室2间。全校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人数500多人。2、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12人,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08年司徒瑞明老师被阳江市政府授予“阳江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梁文锐老师被阳东县政府授予“阳东县优秀班主任”称号、庄儒珍老师被阳东县政府授予“阳东县优秀教师”称号。他们只是田中老师的一个代表,他们甘守清贫,安教乐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3、团结的领导班子学校有一个政治强、作风正、懂教育、善管理、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现有正副校长3人、中层领导干部4人。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实际,大胆创新,制定出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重视党群工作,加强支部建设,健全工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工作有特色地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秉承“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开创“尚德、笃学、无私、奉献”的田中人精神。抓住“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刚柔并进,注重情感管理,做到管理严而活,各项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齐抓共管格局,达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局面;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其个性特长,开足开齐各门功课,常规教学做到抓落实,抓到位;始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重视抓好智育,更是把德育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大力加强体美音、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阳江市首届学校开展快乐与健康体育通讯赛活动中获得先进单位称号;每期学校组织2次以上的大型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十大歌手比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等),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遵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规,依法保障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成果]学校多次被评为阳东县“文明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考优胜奖”。中考一直名列全县前茅。2005年培养了一个全县中考状元。2009年中考,我校再创历史,再创辉煌勇夺同类学校全县第一名。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五科平均分优势明显,名列第一名,体育、物理科也不甘示弱,名列第二、三名。139个考生参加中考,1人725分,37人上阳东一中正取生分数线(586分),103人上阳东中学正取生分数线(458分)。教学教研成绩斐然。仅2008年,我校就有11位老师提交的论文在阳东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一、二等、三等奖”。其中冼永皓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英语科论文类一等奖,庄儒珍的《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数学科论文类一等奖。2008年12月12日,杨标记、岑丽梅两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阳东县初中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得语文科、英语科的二等奖。学科竞赛一枝独秀,七年级数学竞赛2006-2008连续三年荣获全县抽考第一名。2008年,八年级政治获全县第三名,七年级语文、八年级数学获全县第四名。第二课堂硕果累累。在阳东县2006年中学生运动会中,2人获得第一名、1人获第五名,1人获县“优秀运动员”称号。2007年阳东县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1人获二等奖,2人获县三等奖。在2009年阳东县中小学学生文艺汇演(中学组)中,我校舞蹈《孔雀舞》荣获“三等奖”,深受观众的好评。2008-2009学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发挥出色,我校获全国三等奖4人次,省三等奖2人次,市三等奖2人次,县一、二、三等奖分别1、2、4人次。其中黄翠萍同学获全国英语竞赛初二级组三等奖,庄智植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李苑婷同学获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黄光强同学获全国化学竞赛三等奖。学校《新月》文学社创建8年来,已带动一大批同学热爱文学并致力于文学创作,有许多同学的作品分别发表在《阳江日报》、《大校园》、《龙河文艺》等报刊杂志上。至今已出版了6期《新月》校刊,32期《新月报》。2006年阳东县“八荣八耻”征文中,我校文学社社员1人获县二等奖,2人获县三等奖。2008年阳江市书信节征文中,我校文学社社员1人获市二等奖,2人获市三等奖。[未来展望]众所周知,我镇人口少,生源缺,而我校在生源方面尤其是质量问题尤显不足。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特别是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成为学校当前的一个难点。我校留守学生占了4/5,大多数家长长期在外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也不太重视子女的教育,学生在家学习只是靠自觉。还有一些家长则完全依赖学校,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将子女的教育放在学校老师的身上。同时,农村家长素质不高的现状也严重制约着子女受教育程度。学科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非专业教师兼课过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办公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也并未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励精图治,自强不息;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的口号就是实事求是抓出特色,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我们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我们深感肩上的压力和艰难。目前,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的校本培训,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展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已成为田中人的共识。田畔中学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创市一级学校而努力奋斗着。我们坚信,在上级党政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田畔中学一定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阳江市第七中学(田家炳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颇具范围的广东省一级黉舍,也是目前江城区范围最大的黉舍。黉舍现有初、高中讲授班66个,教职工260多人,门生4200多人。黉舍坐落在郊区中间漠江路边,交通便利,环境美好,校园内小桥、流水、绿地、假山、读书亭等景观以及杰出的校园文明氛围,为门生全面生长供应了宽广广大旷达的空间。 黉舍具有先进的讲授设备和完美的糊口设施,建有高标准场室32个,还建有校园网、教工俱乐部和塑胶活动场等设施,是郊区中考体育试独必然点考场,场室扶植走在全市前线,正向着讲授当代化迈进。投资500多万元兴建的田家炳高中讲授楼充满了当代气味,很多课堂建设了多媒体讲授平台,硬件扶植更上一层楼。黉舍具有一支布局公道,本质精美,敬业爱生,勇于开辟的西席步队,有兼任西席223人,此中国度级骨干西席1人,省级骨干西席5人,硕士研讨生3人,中、初级职称西席为主体,西席学历达标率100%,构成了“爱生、松散、善导、实效”的杰出教风。 黉舍构成了“树硬件品牌,带软件生长”的办学思路,立报酬本,尚德笃学,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之路,创“门生全面生长,艺体教诲见长”的办学特性,全面实施本质教诲,讲授质量稳步进步。黉舍订峙以报酬本的办学理念,关爱每位门生的生长,设有“助学基金会”,对家庭贫苦的高中门生实施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毫不让门生因贫苦而失学;对学习成绩优良的门生发给奖学金,鼓励门生发愤成才。辛苦耕耘结出丰富的服从。比来几年来,黉舍别离被授予“广东省优良职工之家”、“阳江市文明单位”、江城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文明黉舍”、“固本强基工程树模点”、“当代百姓教诲树模点”等称呼。黉舍生长不竭迈上新台阶,2002年被评为区一级黉舍,2003年晋升为市一级黉舍,2005年景为广东省一级黉舍,短短时候内,使七中由一所亏弱黉舍跃升为窗口黉舍,完成了超越式的生长。
茶山中学位于325国道沿线,与阳江市交通差人培训黉舍毗邻,离白沙墟3千米。黉舍占空中积10万平方米,是一所整日制初级中学。黉舍办事半径为白沙街道8个办理区,二万多人丁。因为白沙街道党委、当局对教诲的正视,九年任务教诲已经实施几年,于1995年经省察查验收合格。 黉舍在白沙街道党委、当局的体贴下,根基能包管“两基”教诲经费投入,专款公用为黉舍搞扶植。黉舍现有讲授楼3幢,门生宿舍楼2幢,西席室第楼和教工、门生饭堂等修建设施达8339平方米,有24个讲授班,西席73人,此中大专毕业以上65人,获中教初级、中教一级职称的西席30多人,兼任西席68 人,占兼任西席95.6%,门生1200多人,门生人均占空中积近84平方米,人均修建面积7平方米。校园门路完成硬底化。 黉舍建有藏书楼250平方米,现藏书23000多册,人均20册,有物理、生化尝试室、多媒体电课堂、电脑室各一个,除了电脑室修建面积为84平方米,其他每个修建面积为56平方米。仪器设备达二类黉舍标准。有50平方米体育室2个,东西根基达二类黉舍标准。黉舍有6 跑道400米标准煤渣活动场,面积1.8万平方米。篮球场4个和东西场共占空中积4000多平方米。黉舍还建有100亩果园、8亩鱼塘、4亩蔬菜、2亩生物园等生物尝试基地。 几年来,黉舍在实施九年任务教诲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全面实施本质教诲,遵循教诲部和省教诲厅的规定,开齐开足课程,重视门生本质才气才气纵横培养,并逐年进步讲授质量。近几年,黉舍多次被评为县“先进单位”、县“双文明单位”,2000年获得县中考进步奖,2002年度,黉舍被评为“阳江市青少年法制教诲先进单位”,成为全市独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初级中学,2004年、2005年中考成绩在江城区排前三名。 2002年,黉舍还被评为“阳东县一级黉舍”,2004年被评为“阳江市绿色黉舍”并晋升为“阳江市一级黉舍”。在展开的各种学科比赛中,门生有曾纪划、黄玉苹2人获天下一等奖,有张廷格、黄华锋、黄家棒等120多人次别离获得天下二等奖、三等奖、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市级、县级、区级嘉奖,2004年有李月明荣获第六届宋庆龄奖学金,有关芬彩被选为天下“春蕾自强女童”,获助学金5000元嘉奖,西席几年来,共有40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区嘉奖。 黉舍订进步西席步队本质和培训作出团体打算,现任三位校长都能持证上岗。实施九年任务教诲的同时,黉舍还存在着一些题目,如经费的投入跟不上百姓经济的生长增加程度,根本设施如迷信楼还未建起来。这有待于当局、黉舍在此后实施提高九年任务教诲过程中,千方百计完美设施,为培养更多优良人才而尽力。
瑞兴中学是阳春市一所初级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春湾镇。1987年创办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瑞兴人的艰苦努力,现已成为一所初具规模、业绩为人瞩目的阳江市一级学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瑞兴中学占地面积4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校园建筑井然有序,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齐全,配有电脑室、语言室、音乐室、实验室等,教学仪器、体卫器材和图书资料充实。学校共有教学班30个,学生1600多人,教职工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62人。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以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加强学校的全方位管理。教师爱生勤教,学生力学苦练,师生和谐进取,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近年来,我校师生教学相长,成绩喜人,一大批师生获奖,真的是“群星璀璨,誉满瑞中”。
阳西县第二中学开办于2009年9月,是一所县属重点普通高中 ,坐落于阳西县县城桥平东路38号(县交警斜对面),前身由阳西县奋兴中学发展而来,阳西二中按一级普通高中学校标准进行建设,办学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个学位。学校占地面积334亩,建筑面积107377平方米。校区由行政教学区、科技艺术区、体育运动区、生活辅助区和休闲广场组成,并运用中庭、架空、退台等手段,将整个校园的建筑通过连廊紧密相接,庄重典雅,气势恢弘。 学校总投资1.6亿元,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其中第一期投资约9900万元(含附属工程),建筑面积55377平方米,主要有综合楼、行政楼、食堂各1幢,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各2 幢,以及给排水管道、道路、围墙、篮球场、运动场、门楼、配电房等附属工程。学校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动工建设,2009年9月初建成开学.第二期工程投资估算6100万元,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拟建设电教楼、图书馆、艺术楼、食堂、服务中心、体育馆各1幢,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各2幢,二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7月完成投入使用。此外,县委、县政府还立足长远发展,预留300亩多土地,适时马上建设学校的三、四期工程。 阳西二中办学规模强大,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学校现有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279人,其中有专任教师227人,其中高级教师23人,中级教师106人。有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省优秀学科教师等2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3人为硕士学历。 学校不断形成了“加强德道与教学管理,重视基础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拓宽德育渠道,注重科研促教,发挥体卫优势”的办学模式,确立了“发展是主题,科研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学校选择了靠“特色”取胜,全力打造英才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活动四大品牌,以特色品牌优势带动了学校的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坚强有力,治校有方, 让每个一个学生闪光,使每一位家长满意。学校大力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教学理念,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强调校“以育人为本,师以严教为业,生以成材为志”,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成教师尽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倾心的现代化名校。
阳东县第二中学是阳东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按《广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进行建设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13058平方米,建筑面积47928平方米,办学规模为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4000人。 阳东二中全图学校位于阳东县城竹篙山南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布局合理。主要建筑包括教学楼、科学楼、行政综合楼、图书馆、学生饭堂、学生宿舍等,是阳东学子理想的求学之所。 目前,学校已进入工程建设的实质性阶段,一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计划在2010年8月初完成基建工程,2010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关山月中学的前身是埠场中学,创办于1975年,2000年秋季与埠东中学合并。为弘扬国画大师关山月老先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经埠场镇政府与上级协商,把我校更名为“关山月中学”。现任校长刘伟红,副校长黄璋、黄昌光、吴丽珍。 关山月中学占地面积6084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9.5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2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86人。学校现有图书室、电脑室、广播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各一个,教学设施比较齐全。学校新建的文化长廊集诗书画于一体,体现了关中特色。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本科学历41人,专科72人;中学一级教师43人,二级教师40人;学历达标率为98.1%。 在上级党政部门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育人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考成绩01、02年名列前茅;2001年被评为“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区文明学校”;2003年获得“区先进劳模集体”、“区预防非典先进单位”和“区先进关工小组”等荣誉称号;04年被评为“区先进关工小组”。 我校以“团结高效、廉洁民主、务实创新”为目标,建设好了专业化、年轻化的班子。我们以 “师德高、师风正、师业精”为目标,大力宣传学校内外先进教师的事迹,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了学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学生学会做人”为目标,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方法方式上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氛围陶冶、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开创了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每逢重要的节日,我们举办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墙报、专栏评比、体育比赛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尊敬师长、前途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心育实践中加强理论探讨,初步走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路子: 加强对教师的心育培训;以班主任为主要心育教师,错班上课,每两周一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设置心理咨询信箱(知心话信箱)和心理咨询广播、专栏;设立心理咨询室(知心室),开展个别辅导,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我们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课堂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把学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乐学、学得好,帮助教师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校办好了山月情文学社、英语角、美术组,管理好了体育队、舞蹈队、篮球队、合唱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也为中考储备了各类人才。 30年来,我校为家乡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人才。当前,关山月中学全体师生在刘伟红校长的带领下,同心同德,艰苦工作,无私奉献,弘扬关山月老先生“爱国爱乡”的精神,为把关山月中学建设成为规范化、有特色的美丽学校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