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第一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阳江市江城南郊。学校创建于1909年秋(即宣统元年),民国初为阳江学堂,解放前为县立中学,解放后为阳江县第一中学,是当时粤西地区的著名中学。1988年阳江撤县设市,学校被定为市重点中学,同年被编入 《中国著名中学》一书,同时被广东省教育厅纳入省重点中学管理行列,199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4千平方米,开设高初中共48个班,学生总数为3171人。建校90多年来,为中华民族培育了3万8千多名学子,造就了大批人杰英才。其中有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谭作舟、敖昌骙烈士;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曾庆存;有两次被编入《世界名人录》的著名书画家黄安仁,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陈醉教授;有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有著名诗人、作家林贤治;有闻名全国的“喜之郎”集团创办人李永军,“中国菜刀中心”、“十八子”刀具集团总经理李回……真可谓“人才辈出,誉重声隆”。 学校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48人,专任教师183人,其中特级教师 4人,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78人。学校以“上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为办学目标,以“团结、务实、进取、创新”为办学精神,以“抓思想、练内功、树形象、抓三风、严管理、高质量”为治校方针,积极进行改革与探索,教育教学硕果累累,不少教师被评为国家、省、市的“优秀教师”“先进教师”“教学能手”“教改积极分子”“南粤教坛新秀”。学校多次承担省市的科研课题,取得显著成绩。几年来,教师在市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250多篇。
阳东县第一中学为一所高级中学,创建于1992 年, 当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学生, 次年招收第一届初中学生,1997年停招初中学生。2003年成功得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阳东县第一中学是阳东县人民政府于1992年创办的一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位于阳东县城美丽的苑山湖畔。学校占地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其中校园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拥有阳江市“美丽的校园”的美称。近几年来,学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目标,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使这所年轻的学校更加朝气蓬勃,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成为阳东教育的窗口,确立了阳江市名校的地位。
阳春市第一中学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求知路,地处东湖开发区,背靠云凌岭,始建于1919年,前身是阳春县立中学。1953年更名为阳春县第一中学,1978年被评定为县重点中学,1994年改为现名。1998年3月被省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阳江地区窗口学校。 学校有专任教师397人,其中,高级教师112人。在校学生6800余人,是一所全寄宿高中学校。学校有浓厚文化氛围和现代气息。校园占地面积576亩,绿化覆盖率达73%。
大八中学是阳东县范围较大的一所山区、老区黉舍,创办于 1964 年八十年代曾名噪江门五邑地区。黉舍依山而建,布局公道,讲授区、活动区、糊口区犬牙交错、环境美好、到处弥漫着浓烈的文明气味。 黉舍占地 3500 平方米,总建空中积 9099 平方米,建有幢迷信楼、 3 幢讲授楼、 3 幢西席宿舍楼和 2 幢门生宿舍楼(此中公寓式西席和门生宿舍楼各一幢)。 1 个 200 米跑道的活动场, 1 所可包容 500 人就餐的旧式门生饭堂已投入利用。此黉舍具有功齐备行政办公室, 2 个多媒体电课堂,计算机室、语音室、音乐跳舞室、美术室各一个,物理、化学、生物尝试室和仪器室建设齐备、设备先进,图书室藏书 14.5 万册 , 此中图书 4.5 万册 , 电子图书 10 万册 , 有公用的图书阅览室、西席阅览室和科技研讨室。 黉舍现有 21 个讲授班,门生 1511 人,教职工 75 人,初级西席 2 人,一级西席 20 人本科以上学历 20 人大专学历西席 55 人,西席学历达标率 100% 。 黉舍订峙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学做报酬首,学知识为本,门生长为主、学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安身山区,以报酬本主动推行本质教诲,尽力将本身打形成师资强、质量优、特性明的当代山区黉舍,为山区的扶植培养了多量优良人才,黉舍自 2003 年 12 月晋升为县一级黉舍以来,在各级的当局和教诲行政主管部分体贴、支撑和带领下,再创佳绩前后获得了“阳东县双文明先进个人”、“德育先进单位”、“德育扶植先进黉舍”、“优良家长黉舍”和阳江市展开欢愉与健身材育通信勾抢先进单位等名誉称呼。此全部师生精诚连合,争优创先,向市一级黉舍迈进。
罗定中学创建于1911年4月11日,由当时的罗定县公立中学和阖县中学合并而成。1912年定名为省立罗定中学,1926年更名为省立第八中学,1935年复更名为省立罗定中学, 1969年更名为罗城中学,1978年恢复罗定中学校名,并被确定为罗定县重点中学(文革前为省重点中学),2001年被确定为云浮市重点中学 (地市级)。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得到历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历届校友的关心和襄助,校容校貌不断变化,办学规范不断扩大。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本部占地120亩,新校区占地300多亩。全校现有教职工44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1人,硕士研究生2人,师资配备充足;学校高、初中共设83个教学班,学生5000多人;现有各类功能楼16幢,图书馆藏书12万册,4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及8泳道标准游泳池各一个。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备,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网和无线广播系统,办起了有线电视台,教学仪器配备率达100%。 学校自1989年实行校长聘任制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坚持实施“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实行德育量化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完成 地市以上试验项目9项,其中3项获得国家级课题成果奖,2项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奖。教师的教研论文(课例)481篇(例)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或交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县市级以上奖励共856人次,其中国家级196人次,省级103人次。1990年以来,学校高考上省线人数逐年增加,高考升学率每年均达90%以上。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或中科大等全国名牌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近4万名高、初中毕业生,有些成为党、政、军各级领导人,有些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更有一大批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卢钟鹤(广东省人大主任)、辛其荣(北海舰队某部少将)、刘汝才(中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胡皆汉(中国科学院光学光谱委员会副主任)、吴仁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本昌(美国共和党亚裔领袖)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电教实验点校”、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近年来,以许家荣为核心的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把“志存高远,务实求真,团结协作,坚韧图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作为工作指导思想,提出系统的办学思路。在学校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战胜种种困难,2004年高考又创新辉煌,总上线人数达1061人,总上线率达93.65%,比罗定市平均上线率高出6.75个百分点。其中上重点本科线人数达233人,占罗定市的60.7%,占云浮市的27.5%;上本科线人数达640人,占罗定市的45.4%,占云浮市的19.28%。考生总上线人数、重点本科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省专科A线以上上线人数和重点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省A线以上上线率连续两年居云浮市第一位。在云浮市考生总分前5名中,我校占2名,其中唐伟盛以807分夺得云浮市考生总分第一名。我校还夺得物理类、化学类、英语、美术术科单科云浮市第一名。 为进一步扩大我市高中办学规模,创建千所示范高中,在2003年7月,罗定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在素龙镇凤西村潭波垌一带征地300亩建设罗定中学新校区,掀开了罗中办学史上新的一页。新校区实行高起点 在建中的新校区教学大楼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4年9月开始招收初一、高一新生,以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学位的需求。罗定中学新校区总建筑面积为94000平方米,总投资8588万元,其终端规模为9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4500人;连同旧校区,学校终端规模可达15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7500人。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现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志存高远,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路,同心同德,务实求真,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把罗定中学办成全国示范性高中,谱写罗中办学的新辉煌。
罗定中学创建于1911年4月11日,由当时的罗定县公立中学和阖县中学合并而成。1912年定名为省立罗定中学,1926年更名为省立第八中学,1935年复更名为省立罗定中学, 1969年更名为罗城中学,1978年恢复罗定中学校名,并被确定为罗定县重点中学(文革前为省重点中学),2001年被确定为云浮市重点中学 (地市级)。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得到历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历届校友的关心和襄助,校容校貌不断变化,办学规范不断扩大。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本部占地120亩,新校区占地300多亩。全校现有教职工44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1人,硕士研究生2人,师资配备充足;学校高、初中共设83个教学班,学生5000多人;现有各类功能楼16幢,图书馆藏书12万册,4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及8泳道标准游泳池各一个。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备,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网和无线广播系统,办起了有线电视台,教学仪器配备率达100%。 学校自1989年实行校长聘任制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坚持实施“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实行德育量化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完成 地市以上试验项目9项,其中3项获得国家级课题成果奖,2项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奖。教师的教研论文(课例)481篇(例)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或交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县市级以上奖励共856人次,其中国家级196人次,省级103人次。1990年以来,学校高考上省线人数逐年增加,高考升学率每年均达90%以上。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或中科大等全国名牌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近4万名高、初中毕业生,有些成为党、政、军各级领导人,有些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更有一大批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卢钟鹤(广东省人大主任)、辛其荣(北海舰队某部少将)、刘汝才(中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胡皆汉(中国科学院光学光谱委员会副主任)、吴仁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本昌(美国共和党亚裔领袖)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电教实验点校”、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近年来,以许家荣为核心的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把“志存高远,务实求真,团结协作,坚韧图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作为工作指导思想,提出系统的办学思路。在学校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战胜种种困难,2004年高考又创新辉煌,总上线人数达1061人,总上线率达93.65%,比罗定市平均上线率高出6.75个百分点。其中上重点本科线人数达233人,占罗定市的60.7%,占云浮市的27.5%;上本科线人数达640人,占罗定市的45.4%,占云浮市的19.28%。考生总上线人数、重点本科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省专科A线以上上线人数和重点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省A线以上上线率连续两年居云浮市第一位。在云浮市考生总分前5名中,我校占2名,其中唐伟盛以807分夺得云浮市考生总分第一名。我校还夺得物理类、化学类、英语、美术术科单科云浮市第一名。 为进一步扩大我市高中办学规模,创建千所示范高中,在2003年7月,罗定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在素龙镇凤西村潭波垌一带征地300亩建设罗定中学新校区,掀开了罗中办学史上新的一页。新校区实行高起点 在建中的新校区教学大楼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4年9月开始招收初一、高一新生,以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学位的需求。罗定中学新校区总建筑面积为94000平方米,总投资8588万元,其终端规模为9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4500人;连同旧校区,学校终端规模可达15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7500人。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现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志存高远,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路,同心同德,务实求真,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把罗定中学办成全国示范性高中,谱写罗中办学的新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