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建城中学坐落于建城古镇一座美丽的小山丘上,距离县城17公里。 郁南县建城中学是由民国时期郁南县首任县长黄凤禾于1912年倡议筹建的,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是郁南县创办最早的中学,也是云浮市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郁南县建城中学创办时为西宁县中学堂,1914年改名为郁南县中学堂,1947年改名为郁南师范学校,1959年改名为郁南县建城初级中学,1977年改名为郁南县建城中学。 学校校园面积37.86亩,有新教学大楼、陈昭平教学大楼、科学楼、纪念楼、学生宿舍和饭堂各一幢,教师宿舍楼3幢。各功能场室比较齐全,有电教平台室、计算机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一体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党团活动室各一个,200米运动场1个,篮球场3个。目前,学校正在新建另一幢教学楼,准备2012年秋季投入使用,同时学校图书馆也正在筹建之中。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820人,教职工60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41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二级教师5人,技术员6人;学士学位1人,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32人,中师学历1人。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宗旨,大力强化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近几年的升中考试中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历史性的飞跃,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镇委、镇政府及校友的一致好评
罗定华侨中学创办于一九八九年秋,是在旅港同胞慷慨捐资、省、市及当地政府教育部门拨款,各方力量鼎力合作,在原生江中学的基础上兴建而成。一九九六年九月,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成“普九”任务,经上级部门和生江镇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将生江二中、生江云桂中学合并到华侨中学。现该校已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1823人,有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中共党员59人,专科以上学历110人, 本科学历有十多人,学士学位2人,高级教师一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8726平方米,生均占地61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6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4.2平方米。校舍建筑有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办公楼、科学楼各一栋。各种功能室按省标准配齐。教师办公室4个、学生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党政办公室、会议室各2个,物理实验室、物理仪器室、化学实验室、化学仪器室、生物实验室各2个、生物标本仪器室、多媒体多功能室、综合档案室、历史室、地理室、生物园、计算机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室内体育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劳技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展览室、食堂、教务室、政教室、总务室、团委室、广播室、打印室、软件制作室各一个。卫生室常用药品的配备符合省的标准。 该校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现有水泥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4个、有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100米直跑道一个。校园道路全部硬底化,实现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绿化覆盖率100%,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该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有文化走廊,文化舞台、文化广场、课室后面均有黑板办墙报,每个课室均有名人警句,校内建有橱窗2个,有校训,贴有瓷砖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面向”“三个满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了“三风”建设学校初步形成了一个育人环境优美花园式的学校。近三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该校师生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学校软硬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二○○○年,该校被评为罗定市“绿色学校”,九四年以来,该校连续九年获罗定市“文明学校”,九九年、二○○二年被评为云浮市“文明学校”、二○○一年获罗定市教育局“教学目标管理评估优良奖”、 二○○一、二○○二年学校获罗定市中学教学质量三等奖和二等奖,二○○三年获得罗定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三年该校学生考上市重点中学人数在罗定市37所面上中学中均名列前六名。近几年,该校教师获县市级以上表彰或奖励共26人。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人,省级表彰2人,市级表彰或奖励2人,县市级表彰或奖励21人。近三年,该校教师在县(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篇,其中获国际级奖一篇、国家级奖一篇,省级2篇,市级2篇,县级3篇,该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包括体育)有17人获奖,其中获国家级13人,省级4人。 近年,该校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完善了多媒体功能室、电脑室、师生阅览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仪器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完成了400米运动场、师生车棚、文化舞台、文化广场、文化走廊、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两机一幕”进教室、添置了一批学生铁架床以及对校园绿化、美化等工程的建设。
【黉舍大要】郁南县尝试中学是中共郁南县委县当局为实施教诲强县计谋,于2004年6月将县内两所重点中学的初中部撤并而创办的一所直属教诲局办理的优良树模性初级中学,黉舍位于九星湖景区内(即原郁南师范),打算占空中积133000平方米(约200亩),终端办学范围60个讲授班、在校生3000人以上,将实施全投止、全封闭办理形式。黉舍现有44个讲授班,在校门生2900多人。 【师资步队】黉舍师资力量薄弱,现有教职员工166人,此中初级西席10人,一级西席84人,本科毕业132人。在黉舍办理过程中,黉舍带领治校松散、标准办理,重视抓好西席步队的扶植,塑造杰出的黉舍抽象,晋升黉舍的职位,打造黉舍的品牌。全部西席严格要求本身,发扬“松散、务虚、合作、摸索”的教风,精诚合作,开辟朝长进步。黉舍在展开校本教研中构成黉舍教诲办理系列课题、黉舍通例讲授系列课题、中学教改尝试系列课题三大课题,表现了以校为本、自我深思、共同切磋、学科引领、课题牵动的特性。黉舍为西席供应宽松自在的学术研讨氛围,尊敬和庇护西席讲授研讨的主动性和创作发明性,加强西席的职业自决定信念和朝长进步心。黉舍实施了“青年西席生长工程”和“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多名骨干西席成为县的学科带头人,经由过程建立中初级西席与青年西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师徒结对活动、构造青年西席展开停业技术的比赛,安身岗亭,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赛“育”人,加强对青年西席讲授技术的培训,为青年西席搭建生长的平台。 【办学特性】黉舍本着“以报酬本、德育为先、调和生长”的教诲理念,正视门生的本质教诲,着眼于门生的全面生长,以门生的生长动员西席的生长,完成黉舍的全面生长。黉舍办理严格,规律严明,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划一对待每个门生,尽力为门生的生长创作发明前提。一向以来,黉舍以安然教诲、心机教诲、养成教诲、戴德教诲、根本教诲和本质教诲为办学的核心内容,倡导“书香校园”和“诚信校园”扶植,正视第二讲堂和综合实际课的展开,主动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裁活动,使以德育为首,培养具有创新才气才气纵横和实际才气才气纵横,德、智、体、美、劳相互渗入的本质教诲成为校园糊口的主旋律,培养门生安康的品德、杰出的学习品格,养成诚笃、取信的高贵风致。 【黉舍服从】黉舍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全面推动本质教诲,教诲讲授质量深受社会和家长的赞誉,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名誉。黉舍自创办至今,特性彰显,一无所获,前后获得“国度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广东省中小学西席持续教诲校本培训树模黉舍”、“广东省安然文明校园”、“广东省书法名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云浮市文明单位”、“云浮市绿色黉舍”、“郁南县教诲讲授目标办理先进单位”、“郁南县校园文明事情先进单位”等名誉。比来几年来,西席获国度级嘉奖11人次,获省级嘉奖43人次,获市级嘉奖42人次,获县级嘉奖68人次。2010年中考,黉舍成绩再攀新高:上重点高平分数耳目数957人,上线率达94%。门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获省级嘉奖43人次,获市级嘉奖55人次,获县级嘉奖1535人次。
黉舍创办于1939年秋,原名为甘棠中学,建国后改名为天国中学,1953年改名为新兴县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改名为新兴县第三中学,1961年按地点地名规复为新兴县天国中学,1974年办起一个沙湾分校,1978年裁撤该分校。1999年10月为表扬香港慈悲家田家炳师长西席捐资办学善举,改名为新兴县田家炳中学,直属县教诲局,为浅显完整中学。现有初、高中讲授班共29个,在校门生1850人,教职工133人。1979年至2009年,黉舍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8212人,此中进入大中专黉舍的有1785人。 黉舍校址位于天国镇西北标的目标百米处,中间地位是本来北帝庙及中间的一间义勇祠。校园几经扩展,现占空中积约83370平方米,修建面积12040平方米。黉舍订校园实施同一打算、远近连络的战略停止改革扶植、丑化绿化,根基完成了讲授—活动—糊口三辨别立。以田家炳讲授大楼为主修建,以中间野生湖为主风景,构成了独具特性的校园环境,校园内碧水粼粼,绿树婆娑,柳绿桃红,广场开阔,环境幽雅。园林式的校园是黉舍地点地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黉舍的生长经历了诸多波折。从创办之初到1957年,黉舍的范围都较小,直到1958年秋复办高中,门生人数才达到650人,1962年归并船岗中学后,门生人数达到了760人。1969年受文明大革命的影响,全校独一初、高中合共5个班,门生220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黉舍又迎来了生长,范围慢慢扩展,1987年,由港澳同胞捐资建成了第一幢三层十五室的讲授楼。从1993年起,黉舍受社会经济海潮的打击下,高中部招生日渐减少,到1996年只需4个班109人,进入了低谷。从1997年起,黉舍在校友、港澳同胞和社会热情人事的支撑下,逐步走出窘境,应来了绝后的生长。2000年建成了田家炳讲授大楼,门生宿舍楼,师生根基告别了瓦房。现建有公用多媒体电课堂3个,电脑室2个,建成了校园网,语音室1个。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和教科研室共12个。劳崇聘艺术馆1幢,内设劳崇聘艺术作品展厅1个,美术讲授、创作室3个,音乐、跳舞室各1个。 黉舍遵循“连合、勤奋、拼搏、朝长进步”的指导目标,以“发奋图强为动力,强化办理创效益,进步质量为底子,与时俱进促生长”的办学主旨,以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秉承“自强、创新、博学、睿智”的校训,实施本质教诲。黉舍充分阐扬天下体育强县,文明强镇的上风,以校友,闻名画家劳崇聘传授在母校扶植艺术展厅的契机力生长体、艺教诲,逐步将体艺教诲的办学特性表现。 办学以来,黉舍师生在本地群众朴素、勤奋、热忱的民风影响下,构成了西席安教勤教善教,门生刻苦勤奋,昂扬向上,文明守纪的良好校风,黉舍人才辈出,为社会培养了多量优良人才,着名校友遍及天下各地,也出现出一批优良西席。1989年番贤建教员被评为天下先进西席,1991年罗世湛教员被评为广东省先进西席,1995年黎福权教员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良西席,2001年余月娥教员南粤教书育人优良西席,2008年何进港教员被评为广东省云浮市优良西席。 多年来,黉舍主动推动本质教诲、教诲讲授质量稳步进步,黉舍初中教诲讲授成绩一向位列我县前线,中考总均匀分以及各单科成绩比年获县嘉奖,学科才气才气纵横比赛屡获国度、省嘉奖。1999年初二英语才气才气纵横比赛获天下特等奖。高中教诲在八十年代的中、后期达到岑岭,固然插手高考人数未几,但每一年的高考不小于15人上线,1988年达到39人,创下了规复高考以来上耳目数之最。近几年,高考备考不竭摸索出“低进优出”的门路,将体艺教诲作为高考冲破口,生长特性教诲,持续四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县教诲局下达的高考妥协目标。2003年高考艺术类考生上线率达100%,5名考生术科成绩进入全市前30名,上线率、前30名入围率均列市前茅。当年被评为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2年2月被评为新兴县一级黉舍,2003年1月被评为市一级黉舍。近三年我校高考均超额完成县下达的最高目标,上耳目数达300多人,此中上天下重点线5人,第二批本科线以上有56人。美术班的高考成绩凸起,上线率持续几年居于全市前线(2007年我校罗国龙同窗省美术联考术科成绩225分,居全市第一名),上耳目数持续几年居于全县第一。今学年,我校有38位高三门生插手省美术联考,有23位同窗的美术成绩达到省本科资格线。 1991年12月获得“天下中小学绿化知识提高教诲活动”国度三等奖,省一等奖。2002年被为市文明黉舍,2003年被定为县“禁毒03工程”树模单位,黉舍团委持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2005年黉舍党支部被评为县固本強基先进党支部,2006-2007年黉舍持续两年被评为新兴县教诲体系“两德” 先进单位,2008年黉舍团委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团委。 目前,黉舍遵循信息化、当代化和省级黉舍的标准停止改革和扩建,经改革和扩建后,黉舍生长范围可包容70个讲授班,3500论理门生,力图早日建立省一级黉舍。沧桑砥砺七十载,薪长传承谱华章,在此后的办学过程中,全部师生决计高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巨大旗号,向着更高的目标,举头阔步,高歌大进!
新兴县第一中学在1990 年之后,学校加快了发展步伐。不到十年时间,学校拆除了所有砖木瓦结构房屋,建成400 米运动场 1 个,篮球场 6 个,排球场 3 个,羽毛球场 4 个,科学楼、图书馆、风雨体育馆、教师活动中心、容坐三千人大饭堂、教师综合楼各 1 座,学生宿舍楼 4 幢,总建筑面积达 26800 平方米。 清末民初,全国兴办新学成风。1914年春,当时的新兴县国民政府在县古筠书院正堂设立新兴县立中学堂,此乃新兴县第一中学的前身,1916年,根据当时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易名为新兴县立中学。1931年春,县政府从前清县衙迁至城南金台寺,拆县衙署及城墙将其中一部分砖石运至井料冈建学校。 1934年春,学校建成,遂迁新兴县立中学于斯。从创校开始,新兴一中所任用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因而带来了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 治学方法,不同的人生观点,不同的价值观念。 新兴一中走过了漫漫八十多年历程,现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一所举足轻重的学校。 2008年新兴县第一中学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