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大涌镇旗风学校,始办于2001年。是经中山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创办十多年来,学校争创品牌,目前已成为一所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和和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幼稚民办学校。先后荣获“中山市安全行车单位”、无吸烟学校、广州省民办教育优秀外来工子弟学校、广州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等殊荣,成为全市民办教育中的佼佼者。
中山市南头镇初级中学(南头初中)位于中山市北部,是南头镇目前唯一的初级中学。2005年6月南头初级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同年7月,被批准成为中山市“实施中学优质化工程”首批试点学校,现正接受专家组的指导。 通过了省一级学校验收后,南头初级中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诚朴、责任、自主、创新”为办学理念,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办学总目标,强化德育和教学管理,努力开辟一条以体艺为特色、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路子。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合校以来,尤其是省一级学校验收以来,南头镇初级中学的硬件设施、教育教学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杨仙逸中学创办于1925年,当历史的年轮转到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已走过86年的风雨征程。这所为纪念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将军而创建的历史名校,秉承杨仙逸将军“志在冲天”的精神,百折不挠,勇立潮头,在传承中创新,坚持走全面育人、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闻名省内外的三大办学特色--激励教育、人性化管理和电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山市"普通高中的一颗明星,是区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多年来,杨仙逸中学素以"规模大、校园美、质量高、校风好、有特色",在普通中学里独树一帜,成绩斐然,是普通中学的一颗名副其实的明星。 杨仙逸中学——一以纪念民主革命烈士、“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将军而命名的一所中学。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南下三级石,西林山下。 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里是读书求知的胜地,这里是修身养性的居所。背靠苍翠“西林”,肩挑育才重任,杨仙逸中学的150多位教职工、2200多名学子,在这块土地上辛勤播种着、收获着……
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地处于伟人故里,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是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作为一所年轻的镇区普通高中,学校在 “让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坚持走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体育、艺术教育成效显著,办学取得优异成绩,已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评估,现有学生3400人,教师230人。
中国(福建)联翔教育集团始创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年轻的企业家、联翔教育的开拓者王小兵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多元化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号召,于1996年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开始,逐渐向集团化发展,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集团化办学规模。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福建)联翔教育集团在“树名牌学校典范、创世纪一流教育”的办学目标下,荟萃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教育精英和教学名流,先后创了广东省广州舒心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揭阳华文化武术学校、广东省中山市联翔学校、江苏省宜兴市联翔(双语)学校(筹建中)、辽宁省大连市联翔外语学校(筹建中)。 中山市联翔学校是中国联翔教育集团系列办学之一。学校由中山市教育局审批成立,是一所以文化教学为主,以艺术为特色,以能力加特长为培养目标的全寄宿、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新型学校。 学校坐落于伟人故里——口山市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计划占地386亩,计划总投资人民币1.8亿元。已投资八千多万元,建设了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科技馆、运动场等,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中山市联翔学校目前在校学生近千人,教职员工近二百人。学校云集了全国教育专家和各学科带头人数十名,更好的实施名师优教的原则,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均取得可喜成绩。 中山联翔学校将以不懈努力,使自己的学子健康成长,奋力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以自己的创造力,吸引力赢得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依赖与支持。联翔教育集团所属学校愿与您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南师大附中、华师附中、华附。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该校师资力量强,校风纯朴,学风优良,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该校于1952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广东省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合并而成。1982年由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改为现校名。1978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属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 该校从1924年创办中山大学附中起,已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8次被评为全国、省、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一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中学。截至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高中、奥校初中共 39个班,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200余人。华附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众多,拥有一支以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为主,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有广东省杰 出教师4人,特级教师17人,高级教师81人;获得省以上表彰的教师达200多人次。 为 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粤”的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华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创办了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华师 附中南海实验高中,教育集团已见雏形。作为有悠久建校历史的中国名牌学校,华附雄厚的教学实力早已为人熟知,特别是多年来学校形成的严谨、高效、敬业、精 细的校风与学风,独创的一系列规范、科学、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得到教育界同行的广泛认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谐校园。以吴颖民同志为校长的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具有现代教育 思想和办学理念,形 成了符合校本实际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管理风格。党委领导以师风、校风、学风为核心,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 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训折服人。 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和“学者型”的 人才,建立起“以老带新制度”、“培养进修制度”,建立“科研基金申报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术交流资助计划”和“著书立说资助计划”。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从细节入手,提高制度执行力。努力构建适合人才培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效益型”后勤服务制度,和以科学民主为 目标的“舒畅型”行政管理模式。完善教代会制度,发挥工会作用,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了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评价等新型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广东博文学校是由由中山市强人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办学涵盖幼儿园到高中,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 的大型民办学校。位于中山市城区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处,这里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距离广州、深圳、珠海、江门、香港均是1小时左右的车(船)程,交通十分便捷。 学校于1999年秋开学,至今投资已逾2亿元,固定资产达到3亿元。2001年底,校董会接受市政府给予的任务与市教育局合作举办重点高中,每年以公办学校收费标准招收高一新生10个班(500人),市教育局同意每年升高中统考我校与本市4所重点中学同属第一批录取。作为高投入、高收费的民办学校,我校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上较富裕的家庭,创办重点高中带来生源的多样化,我校及时提出“对每一位家长负责,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手抓优秀学生培养,一手抓后进生转化,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学校迅速发展,目前已有学生2300多人,68个教学班,400多名教工。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中山市重点中学。1954年由旅美归侨创办,一直得到校董会董事长蔡继有先生等华侨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学校占地236亩,拥有南北两个校区(分设初、高中部),110多个教学班,学生6000多人。在400多名教师中人才荟萃,涌现了中山市十杰市民、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中山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等一大批骨干力量。现在华侨中学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于1954年9月由檀香山归侨陈茂垣牵头发动华侨捐资创办,校址位于石岐元兴街1号,时称“石岐市华侨中学”。1959年1月,创办于沙涌上塘村的中山县华侨中学并入本校,统称“中山县华侨中学”。“文革”期间,学校一度停办,校名曾先后改名为“中山县红旗中学”、“中山县红卫中学”、“中山县第三中学”。 1979年12月,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带头捐出巨款,奔走海内外,发起复校运动。新校舍于1982年3月建成开幕,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2000年9月,高中部新校区建成开学。2006年8月,中山侨中英才学校落成典礼。2007年12月,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继任校董会董事长 学校占地310余亩,拥有初高中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图书资料丰富。现有学生8000余人,教师职工498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广东省名教师1人,广东省名校长1人。此外,还有一大批省市教育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