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第二中学创办于2007年8月,学校位于增江街东方村门口段,是以省一级学校建设标准设计的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92亩,设计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招生规模为90个班,学校现有七、八、九年级共76个教学班,学生3720人,教职工230人,教学楼3幢、实验室1幢、学生宿舍楼3幢、教师宿舍1幢、2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篮球场9个、电脑室两间及生物室、地理室、美术室、音乐室各1间。行政图书楼、400米运动场、各类功能场室及校园绿化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鉴于目前新校区的建设情况,学校实行一校两址,七、八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上课,九年级学生在原师范校区上课。 增城市第二中学秉承新增城人善于学习、敢为人先的襟怀胆识及勤劳务实、与时俱进、发奋图强、敢于创新的精神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以“校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本,生以成才为志”为办学思路,以“诚毅立身。勤新达志”为校训,以“进德修业,见贤思齐”为校风,以“博学笃志、因材施教”为教风,以“弘毅自强、尊师乐群”为学风,实行大众教育,和谐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体艺特色。学校特别重视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区。学校创办了《梅岭》、《增城二中教研》刊物,成立了文学社、合唱队、舞蹈队、棒球队、围棋兴趣班、志愿者等团体共22个。在创办短短的两年时间里,2人次获得国家级别奖项、2人次广东省级别奖项、50人次广州市级别奖项、134人次增城市级别奖项。此外,我校还被教育局确立为增城市教学领域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试点学校。 新学校,新面貌,全体师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拓荒者的精神,团结奋进,谱写增城市第二中学的精彩篇章。
阳春市第二中学是阳春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位于阳春市春城东湖东路。占地面积54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87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3幢,科学实验综合楼1幢,师生宿舍楼5幢。配有电脑243台,藏书9万多册,理、化、生实验室和多媒体电教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目前有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2509人,专任教师136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68人。建校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校训“省身砺志,品学兼修”的熏陶下,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和“勤奋、和谐、进取”的优良校风,教师勤教善导,学生力学巧练,形成了“严实、生动、求新”的优良教风和“刻苦、善思、求精”的良好学风。近年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升,其中上省大专线以上人数从1997年的53人增至2003年的741人,6年内增长了13倍多。98年以来,还获得11个阳江市高考单科状元。学校致力于科研促教工作,近三年,共有23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和阳江市的奖励,教师在地级以上市刊物发表论文93篇,获奖论文135篇,在各级教学评比中有82人次获奖。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近年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和文体竞赛,共有325人次获地级市以上奖励,其中获全国奖51人次。 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阳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阳江市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和“阳江市普通高中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等。
阳西县第一中学开办于1997年9月,是一所县属重点普通高中,坐落于阳西县城十九区,校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9.3平方米,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大区域。校舍楼房化,校道硬底化,规划合理,布局整齐,设施齐备,设备先进;标准课室、各种功能室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最近,投资580万元建好的教师宿舍文明小区和投资1300万元的建成的实验大楼,使我校更具有现代化的人文氛围。校园目前培植草坪近近4万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近2000棵,绿化率达75.3%。草坪绿化带、大黄椰、棕榈、石凳和榕树等构成了一幅协调和谐、美丽宜人的风景画:碧草如茵,绿树掩映,花香鸟语,环境优美,已成为县内有代表性的“花园式”学校。全校师生在立善、创美活动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现有8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5800多人,教职工333人,专任教师26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8人,中级教师8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国优秀教师1人,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培训2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6人、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教师队伍正由“教师匠”型向“学者”型方向转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阳西一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求活求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追求“立德、立志”,崇尚“博爱、博闻”,努力创设“尊重、信任、关爱、理解”的宽松、愉快的人文环境,致力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全力造就“人格健全、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多方面得到发展并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育人效能为根本点,突出抓好依法治校和“科研兴校”工作,走教育科研创新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子,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首先是德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师生违法犯罪率、吸毒率、非自然死亡率、事故率一直为零,学生操行评定优秀率达90%,后进生转化率达90%以上。培养了一大批志存高远,道德品格高尚的学生,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04年5月和06年5月,陈铁妹和徐小兵同学先后受到了团省委的表彰,荣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6年6月,戴燕姬同学被评为省“三好”学生,不少同学受到了市、县的表彰,陈计林等四位同学被发展为中共党员。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慰然成风,几年来,全体师生为学校绿化捐款88796.10元,为困难学生关普玉捐款13000多元,为学校捐款购买光标阅卷机22000多元,许多同学拾到现金、信用卡、存拆交还失主不留名。学生文明有礼,勤奋刻苦,受到社会群众的高度赞扬,校园整洁、卫生、文明、优美、有序,良好的校风逐步形成。 学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攀升,高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三,连续被评为县“高考成绩优异单位”。 2004年:710人参加高考,上线629人,其中上本科线295人。 2005年:870人参加高考,上线721人,其中上本科线229人;谭世恒同学以总分78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县高考状元,并跻身我市前10名优秀考生行列;许永顺同学的生物单科成绩高达873分,名列全市第一。 2006年:1007人参加高考,上线756人,其中上本科线257人;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我县总分800分以上考生零的突破,有2人总分进入全市前十名,5人次单科成绩超过800分,50人次单科成绩突破700分,2人荣获全市单科第一,14人单科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高考上线率75.074%,比全市上线率高出9.934%。是我县高考成绩的历史性飞跃。学校多次荣膺省、市、县各种荣誉称号:2003年7月,被省评定为广东省“绿色学校”;8月,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具有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资格的学校;12月,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4年10月,学校教育工会被评为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2005年7月,被认定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确认验收,2009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显著的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群众普遍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阳西一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人本化管理。全校师生团结务实,勇于探索,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深圳市上步中学是1983年建成的一所特区老校,2000年以前一直是深圳市和福田区的一所举足轻重的完全中学。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19年来,我校以“为终身学习奠基,为可持续发展求知” 为办学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个性、有特长、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自1996年起,新任领导班子探索并实践学习化、情感化的管理理念,锻造了一个具有强烈自我完善、追求卓越、团队精神至上的教师群体。如今,开放式的现代化学习资源共享系统,科学性、教育性、观赏性相结合的学校园林,绿色理念与人文思想和谐统一的校容校貌,无不折射出这是一所让人心动、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28平方米。绿化面积981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28个,在校学生1322人,在编教职工110人。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占91%,高级职称的占28%,有20余人获得省市级以上先进教师的称号。在福田区首届名师评选中,我校有2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8人被评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领导班子设校长1名,副校长2名,党支部书记(兼)1名,中层干部8人。11位行政干部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5位具有硕士或研究生水平,平均年龄38岁。这是一支勤政廉洁、充满活力、能出业绩、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凝聚力的现代教育管理队伍。
高要市第二中学创建于 1998 年,肇庆市一级学校,肇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分为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校区总面积 12.36 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高中 62 个,初中 36 个,在校学生 5643 人,教职工 364 人。从 1998 年办学开始,就提出“一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创品牌”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年的传承和锤炼,高要二中这块品牌,以其较高的知名度成为高要市乃至西江流城内一块响当当的中学教育品牌。 2006 年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将多年的办学实践提炼成“二中没有差生,二中人潜力无穷!”的信心教育新理念,追求“一个学生都不放弃”的教育目标,追求构建“和谐、书香、绿色、文明”校园的办学目标。以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和理想教育为开展信心教育活动的切入点,开始新一轮育人创新之路。
高要市新桥中学是一所具有67年汗青的老牌黉舍,在高要市委、市当局的精确带领下,获得各级教诲行政部分的激情亲切体贴和迷信的指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撑。黉舍全面贯彻实施市委、市当局“扶植教诲强市”的计谋,鉴戒以往备战高考的胜利经历,全校教职工同一思惟,连合拼搏,励精图治,开辟创新,克意朝长进步,迷信备考,分层推动,黉舍获得全面生长,在每一年高考中都获得光辉的成绩。 高要市委市府和下级教诲行政部分一向非常正视黉舍生长,不竭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拆旧建新,丑化校园环境,完美各项设施。黉舍占空中积45000平方米,修建面积16125平方米,讲授设备完美,具有三幢3层共36室的讲授大楼,一幢6层24室的尝试大楼,内有设备先进的物理尝试室4个,化学尝试室4个,生物尝试室3个,又有藏书楼、阅览室(有图书18732册)、语音室、理化生尝试室、电脑室、体育室、地动瞻望室,另有先进的电教设备和电化讲娶妻,标准的活动场,内有篮球场5个,足球场1个,羽毛球球场3个,乒乓球台一批。第二讲堂活动场合有生物园、地理园、气象哨、文学社、活动室、地动观察小组、音乐室和美术室等。糊口设施完整,有门生宿舍楼4幢,都是套间式设想,有电扇,各室均装置了德律风,可包容1900多门生留宿,另有饭堂大楼1幢,西席宿舍楼4幢。现有46个讲授班,共有门生2343人。教职工西席198人,此中初级西席43人,一级西席71人,二级西席44人;统统西席都在黉舍或四周留宿,对门生学习的教诲和糊口的赐顾帮衬非常到位,是一所令家长放心的黉舍。黉舍现正打算再扶植六层门生公寓一幢,可包容1200人留宿;三层门生餐厅一个,可包容3000多门生同时用餐;八层讲授大楼一幢,可装备64个讲授班,每间课堂装备电脑及什物投影仪。 黉舍倡导建立“严勤细实、尊师爱生”校风,松散治校,主动展开讲授实验和讲授鼎新,是国度创新教诲尝试基地,多年来为高要各中学供应讲授办理和讲授鼎新方面的经历。黉舍实施“三三三制讲授管 理”、“一二三四讲授办理形式”、“三类课型讲授研讨”、“高中疾速作文实验”、“培优辅差因材施教”的讲授经历等。黉舍建立讲授评价小组,充分操纵收集资本网罗天下各地质料,连络黉舍实际自编汇成题库,用于单位过关练习及高考备考,容量大、数量多、质量高。高考成绩明显。比方:1997年李健林同窗以总分798分,岑晋宇同窗以总分789分超越清华、北大分数线(当年两校分数线为760分摆布)而别离被中国迷信大学和中山大学所登科。李健林同窗数学以892分名列广东省第二名;1999年冼广升以826分被复旦大学登科,苏经华考上浙江大学,孔祥照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胡建良考上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赵善杨考上武汉大学,梁立贤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刘可旋考上中山大学;2003年邓国金高考综合科843分,获肇庆市单科状元,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刘羽萍考上中山医科大学;2005年莫建安、李永坚被中山大学登科;2006年4人进入高要市前10名,李顺年、叶汉冰、方舜别离获高要市第2、3、四名,李顺年以数学科809分,综合科821分连获高要市2个单科状元;2007年冼少亮地理科以138分勇夺肇庆市地理科单科状元。陈立妍理科数学科131分,韩宝华生物科128分,陈朝仲美术术科218分,均获高要市单科状元;2008年,李毅超美术术科263分,获高要市单科状元。到目前为止,黉舍在高考中已持续5年获高要市美术术科单科状元。 黉舍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学期都停止情势多样的西席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庆校庆文艺晚会、书画大赛、门生篮球赛、足球赛等赛事和活动。门生地门生地动监测小组对峙活动,多次遭到省地动局及 市县科委的表扬。黉舍的“嫩芽文学社”自1976年创办以来,被多次评为县市先进文学社,社员(学 生)在天下、省、市杂志上颁发作品、文章的有120多人次,有的“社员”现已经成为作家、省作协成员、南边日报社编辑记者等,“嫩芽文学社”在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优良文学社”,2007年升格为“高要嫩芽文学社”;生物科技小组所作的查询拜访陈述获省二等奖。黉舍积年派出门生插手各种比赛,屡创佳绩:2006年插手天下英语比赛,2人获二等奖(全市4人获此奖);高中生物1人获天下三等奖(全肇庆市仅4人获此殊荣);2007年天下高中数学联赛,张桂航同窗一举获得广东省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全部高要在此次天下高中数学联赛当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别的学科获的各种嘉奖数不堪数。 1982年黉舍被评为省普教体系“先进个人”;2001年被高要市委授予“先进黉舍”称呼;2004年被高要市委授予“先进单位”称呼;2005年、2006、2007年连获肇庆市教诲局颁布的“高考凸起进献奖”。2007年语文、数学、英语、汗青、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文理根本学科获肇庆市“学科成绩优胜奖”;2007年还获高要市委、市府颁布了“2007年度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奖;同年被高要市教诲局颁布了2006-207年度“高要市高中讲授质量先进奖”。
国光学校是经教育局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和中学部。 学校座落在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广州黄埔港茅岗新村,背倚松林掩映、毗邻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便利的交通,幽雅洁净的校园环境,吸引了八方莘莘学子。学校占地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有设备齐全的语音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体育室、自然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各类仪器室、美术室、舞蹈室、医务室等专用功能室,有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学生运动场和200米环形跑道,符合卫生标准的厨房给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办学六年来,在校学生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现在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探索出了一条“教学质量求真,教学科研求新”的办学之路!学校师资队伍雄厚,拥有一批“业务精良,敬业奉献,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真实可信赖的教学质量,深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石滩镇第一中学,位于广州市增都会石滩镇红荔路楼贝街18号,前身为石滩中学,创办于1956年,四十多年来,人才辈出,天下男子举重冠军刘秀华,曾是石滩一中90级门生。 黉舍占空中积30多亩,讲授区、糊口辨别设,合适要求,构成军事化办理的特性。黉舍环境美好。讲授楼三幢,按级编排,各级互不滋扰,课堂设备齐备;尝试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装备齐备,活动园地布局公道,体育活动有序展开。这里的统统、无不表现着育人的特性。黉舍办理实施轨制办理与民主理理相连络,以报酬本,表现了办理多元化的特性。科研之风稠密。大力推行本质教诲,全面进步讲授质量,一中西席本着“只需不会教的教员,没有教不会的门生”的思惟,因材施教,走科研兴校之路。黉舍申报了“加强合力,加强凝集力”的科研主课题,各科组也按照本科实际呼应定好研讨课题。迷信办理使石滩一中驶入汗青慢车道,讲授质量不竭进步、杰出的校风,使求知若渴的学子不竭涌入,是以办学范围不竭扩展,师资力量不竭加强,现有18个讲授班,在校门生一千多人,教职工60多人:大专75%以上,本科20%以上。黉舍比来几年来前后被评为市体育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荣获个人奖。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中学建于1979年,当时的教室是低矮的砖瓦平房,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学生只有200人左右,教师也只有10人,校园环境差,学校位于花东镇北4公里处,是镇属初级中学。因建在联安村旁,故名联安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7余亩,总建筑面积39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100%。于2003年成功申报花都区一级学校。 联安中学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919人,教职工51人。拥有一批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4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级职称教师 2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 49﹪。 近年来,联安中学在花东镇党委、政府、教育指导中心的重视和关怀下,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联安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美丽的园林式校园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远远望去,整个校园绿树环抱,两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一栋漂亮的教师宿舍楼矗立其中,十分美丽。走进校园,假山、花园、果园争相辉映。小巧玲珑的乒乓球台,宽阔亮丽的篮球场静卧在绿树丛中。设备先进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脑室、明窗净几的教室,把学生带入了知识的殿堂。自2002年5月起,镇党委、镇政府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建成教师宿舍楼1200多平方米、教学综合楼1900多平方米,投入约100万元增添了165台电脑、9个教学平台和一批教学仪器。投入约100万元改造旧教学楼、体育活动场和19个功能室。现在学校是一所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区一级学校。 联安中学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并实施“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教学模式,建立德育管理的科学量化标准,班级实行文明班评比,校风得到迅速的好转。因此,花东镇指导中心曾在2004学年度组织全镇中小学校长在我校举行现场经验交流会。同时,学校实施“质量兴校”战略,启动“名师工程”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构建老中青三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联安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04学年获得花都区教学质量三等奖;在2005年升中会考中,重点上线率达17.9%,排在全区前列,居全镇第二;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取得好成绩,全体师生在全国、省、市、区、镇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奖达到三十项,92人次。 此外,联安中学以教育科研作为提高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从2003年至今,学校的立项课题《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学生自主管理》分别荣获花都区研究报告类一等奖、二等奖。其中《学生自主管理》在2006年镇校本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 近几年来,联安中学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我校840多名学生,50多位教职员工在以庾润财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遵师守纪、勤奋进取”的校训为动力,昂首阔步,向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挺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