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县第一小学始建于190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 1972年迁至新建路北,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滦平一小谋特色发展之路,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示范小学。学校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9个,学前班4个,在校生2055人,教职工89人。发展中,百年一小以优质引领示范。作为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承德市办学水平示范校,一直把打造优质的学校教育作为发展目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装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硬标准。几年来,学校承办滦平县中小学文化建设现场会,两次承担承德市小学区域校本研修活动,5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并获教育科研成果奖,连续3年获得县政府教学质量优胜单位,涌现出河北省十佳少先队员、承德市创新制作小能手等一批德艺双馨的学生群体,成立河北省第一家少年科学院,获得承德市文明单位、承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承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滦平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殊荣。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390 平方米,教学楼及附属建筑面积600 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10人,教学班37个,其中住宿班3个,在校生2350余人。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同时,不断充实教学仪器增加图书配备,抓好专业教室设施和功能建设,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和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并完成了多媒体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程控广播系统。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实施教师 “凝聚提高”工程,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多措并举培养名师打造名科,走科研兴校之路
步古沟中心小学下辖九个自然村,8所村级小学,27个教学班,学校在校生634人。现有教职工57人。 步古沟中心小学所在地步古沟村小于2006年新建教学楼三层,改名为“步古沟明德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教职工24名,学历均达到专科以上。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德育、安全、国防、法制、健康、劳动等教育活动;开展创意智能、读书、文体等各种竞赛活动,努力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开展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创意智能竞赛以及劳动服务等活动情况于每年的六月份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传明德公益网站,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常规管理为基础,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原则,正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教职工工作扎实。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6年被隆化县教体局评为“教学质量评价优胜小学”、2007年被隆化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先进学校”、2008年被隆化县教育体育局评为“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先进单位。
京房希望小学,原名汤头沟中心小学,就住汤头沟镇汤头沟村。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几年来,取得了县、市、省内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课题研究教师32人,占学科教学人员的97%。学校连续两届荣获“河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2位教师的论文在课题年会、省、市、县及各种评比活动中获奖,30余篇教师论文在不同刊物上公开发表,17名教师先后被中央教科所、承德市、隆化县政府、隆化县教体局评为教改先进个人。学校拥有网上主页,网址为http://jingfang.lhedu.net。 学校是中央教科所子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小语学法指导实验研究”实验学校,荣获“课题联合体先进集体”,教体局“教改先进单位”,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潘自由教授、徐同教授、申士昌教授亲临学校科研指导,对实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学校两次承办县作文年会,作示范课及经验介绍,先后接待了十几所学校的参观考察。学校事迹在《承德日报》、隆化电视台、《隆化周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管理工作经验在承德市“四考经验交流会”上推广。学校被县命名为规范化小学,获“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教学评估先进单位”、“平安校园”,被市评为德育示范校。 朝气蓬勃的京房希望小学,正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抓住一个个有利给予,争发展,上台阶,着力打造农村特色名牌学校。
隆化县存瑞小学1962年建校,原名“隆化县隆化镇第二小学”,2002年5月18日,在改扩建的基础上被隆化县政府命名为“隆化县存瑞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448名;在职教职工138人,教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84人,中师学历24人;任职合格率均为100%,学校占地面积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5123平方米,现正在改建扩建中。 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学校管理,提供舞台;自我管理,激发内动力;实践反思,促进深入思考;交流展示,提升思想”四环节锻造名师队伍,大力弘扬 "大胆质疑,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学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人为本,展开教学与研究的双翼,尊重教师,培养学生健全健康人格,引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开拓与创新。几年来,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先后获“河北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实验学校"、"承德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称号,此外我校董景利、牛文龙、殷明武、曲爱华、于丽娟、王亚芹、闫晓会、范晓红、张淑伟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进程研究》的子题《校园环境下用于小学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经河北省“十五”课题专家组评审,同意结题。我校的李润通、李小奇、齐宏等同学在2004年河北省电脑作品大赛中分别一等奖和二等奖;同年在承德市信息技术知识大赛中我校的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沐浴教育改革的春风, 秉承自强厚德的优良风尚,存瑞小学将不断进步,不断向上;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学习的园地,让校园成为师生愉快生活的精神殿堂,让师生在这片广阔的教育空间自由飞翔,幸福成长,这就是全体师生的希望与梦想。
河北省隆化县隆化镇第一小学,座落在隆化镇利民路72号,是隆化县一所建校最早、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小学。全校共有班级26个,在校学生1544人,教职员工78人。 多年来,学校牢记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特别是近四年来,我们又把养成教育引入学校德育工作,并且独创了小学生成长自律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在很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和教育。 二00三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奖励四次,省级奖励二次,市级奖励三次,县级奖励二十六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养成教育小学生成长自律卡获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县宣传部、文明办、教育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在我校召开了现场会,县、市电视台以专题片的形式给予宣传报导,《隆化周报》以专版给予宣传;二00二年以来,全县小学毕业进行的期末综合测试,我校获得了所有的第一名。
学校成立于2004年7月。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56名教师,在校学生1230人。学校的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创造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一日五段式活动结构”、“一周五个活动板块”的校本活动课程以及“六项系列激励反馈评价”的激励课程。这一课题被确定为“十一五”河北省重点课题,国家研究课题。承德市魁星园小学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国家级旅游城市承德市,北临武烈河,南依魁星楼,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因而得名——魁星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学校始建于2004年,五年来学校能够受到相关部门和家长的认可,两任市长相继到我校视察工作,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迈出这样的步伐。当我们静下心来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说: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就是源之于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这就是“爱的教育文化”。因为“爱的教育文化”,我们有了执着的追求;因为“爱的教育文化”,我们赢得了跨越发展的局面。正是这种学校精神氛围,这种浸润着生命年轮的学校文化,使我们这建校仅有五年多历史的年轻学校得以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为使学校发展跨上更高的平台,在办学思想上,我们把“爱的教育文化”作为教育的信仰,明确提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核心理念,让爱像毛细血管那样渗透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的成长。“让学生走进校园像在家一样带着笑容。”学校处处“听到爱、看见爱、感觉到爱、传递着爱,人人都沐浴在爱的情怀里”。所以,在工作思路与工作举措拟定时,我们切合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爱的教育文化”为统领,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为此,我们多次召开行政会议、骨干教师会议,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调研论证,根据学校的发展,明晰了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实质上我们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创造,更选择了爱。当我们选择了魁星园小学,实质上我们就选择了责任,更选择了挑战。所以,我们要拿教育的金牌。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教育的金牌,教育的金牌是: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具体要求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感觉,可是它又是时时存在的、天天都有的真实的事务。教育的金牌它是发自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荣誉和信任;它是激励我们向上的一种力量;它是一种精神和一种无形的资产。正像人们所说的:“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魁星人,要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有自己特色的金牌学校。那么,人人都是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教练员,更是形象大使。获得这项殊荣,需要我们具有集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更需要我们的爱心和耐心、耐力、忍耐;还需要我们以认真老实地做人、扎实勤劳地做事、探索创新地做学问
滦平县第二小学创建于1975年,新校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64平方米。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人,教职工97人,获县级以上骨干教师42人。其中,省级骨干校长称号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教学标兵、教学能手13人。 多年来,学校把“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的发展策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引领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了学校跨跃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1999年获国家级“国防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实验学校”;2002年获省“先进业余少年军校”称号;2005年12月,河北省“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被省教科所、省规划办批准结题;2002年——2005年先后获“市国防教育先进学校”、“承德市家庭教育工作优秀家长学校”;河北省人民政府“捐资助学先进单位”;2006——2007年先后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被市妇联、市教育局评为“承德市优秀家长学校”,被滦平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年终考核优秀学校。
宽城县汤道河镇联合小学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落脚点。在“面向未来,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理念引领下,努力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宏观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构建教师因能施教,学生因趣乐学,以学生为中心更生活化更人性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绿色生态课堂。启动并全面和“培长补短”育人工程,不断深化“古诗文名著诵读工程”。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机制,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良环境。年来,在 “面向未来,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努力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宏观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构建教师因能施教,学生因趣乐学,以学生为中心更生活化更人性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绿色生态课堂。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启动并全面实施教师“凝聚提高”工程和“培长补短”育人工程,深化“古诗文名著诵读工程”,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学校综合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