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9.46亩,于1994年建校,是一所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学校。学校绿树成荫,绿化面积超标,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环境幽雅。校内有两幢教学楼,有一块2800平方米的儿童足球场,80米跑道,2块标准篮球场,布局合理。教学楼面积2300平方米。自然实验室,仪器室、保健室、美术室、图书室、电脑室、语音室、劳技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教室、教具室、等教学设施设备齐全。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孩子”的立方体互动式德育体系。精心设置,使校内一花一木、一墙一石、一字一画,都富于育人涵义,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学生的举止文明、习惯良好、学风浓厚,得到家长高度信赖。学校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不断向科研型转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后6名教师受到省、市表彰,5人担任省、市教育学会秘书长、理事长职务,现有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教师专科学历达90%以上,25人次在省、市赛课活动中获奖,4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文章近50篇。《学校环境教育研究》和《德育应在课堂教学中升华》获省社科成果三等奖。担任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适应新课程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研究》、《学习型教研组织的制度建设研究》等三个课题,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已顺利结题,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8位教师获得优秀科研成果证书。近年来,学科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县镇前茅,学生在校内20多个活动课项目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均达100%。在全国、省、市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学生共计378人次,在省、国家级报刊发表书画、作文等作品293件,受到社会高度赞誉。
占地面积5695平方米,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区委、区政府在2006年-2009年先后投资近四百万元对该校实施改薄工程和合格学校建设,通过改造,校园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处处鸟语花香和学生的书声朗朗遥相呼应。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共有学生540人,教师3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学校按照编制标准和学科要求配备了学历合格的各科专任教师。教师素质逐渐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学校配有音乐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科学实验室、劳动技能室、舞蹈室、网络学习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各室设备设施均按相关要求和标准配备,建有与教育城域网连通的校园网。齐全、充足、先进的现代设备设施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坚持依法规范办学,围绕办学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注重精细化管理,追求内涵发展。确立了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主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确定了“抓实课堂,内外结合;全面育人,重视个性;全面实施,整体优化”的素质教育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办学质量有了稳步提升。近两年,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表彰两次,市、区级各类表彰数十项,并获得全区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现有小学生1600多名,30个教学班;幼儿500多人,10个教学班。教职工102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1人,大专以上毕业教师46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1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人;市教育局认定的骨干教师21人,教师赛课12次在省、地、市获一等奖,学校具有一支理念新、教艺精、底蕴厚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从2004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了一个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营造了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个案分析,给学校的教学教研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看到信息技术对学校教研的支持和作用,开展行动研究,成为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Links组织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校本教研模式”的课题实验,就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磨课、课后反思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认真总结,取得实效,该课题在2007年结题,并获得中央电教馆和省教育厅优秀奖和一等奖奖励。在此活动和课题的带动下,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直保持稳步发展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面积623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万元。学校配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器材室等专用教室,功能齐全,内部设施配备均达到省二类标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学校藏书2000余册,生均5册,各类教学用书均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学校布局合理,设计巧妙。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校园内绿树环绕、绿草茵茵,花红柳绿,花池绿地清香袭人、五彩缤纷。校园文化充盈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真的使学校变成了花园、学园、乐园。
磁县西玉曹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占地面积13675平方米,现有21个小学班,在职教师56名,学生800余名。学校教师群体团结、勤奋、向上,教师学历均已达到标准,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44名,溧阳市及以上“四类优秀教师”6名,其中溧阳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州市骨干教师1名,溧阳市教学能手3名。近年来,学校坚持“着眼未来,全面发展,整体优化,个性鲜明”的办学方针,坚持在内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严格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学习,“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初步形成。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科研的开展,目前,学校有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5个,其中“学校和谐教育研究”总课题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延伸到学校各个学科,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近两年来,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达数十篇,十余人次上过市级公开课,有多人在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体育和艺术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特色。学校小女篮、田径、乒乓球等项目一直在市级比赛中成绩突出,学校合唱队今年在市级比赛中名列前茅,学校小科技兴趣小组也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学校多种兴趣小组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孩子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健康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将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坚持和谐育人、坚持和谐管理、坚持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为培养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新的时代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马垫小学将以此为契机,励精图治,科学规划,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扩大办学声誉,为创溧阳市、常州市优秀学校而不懈努力。
复兴小学始建于1953年,是复兴区建校较早的小学之一,于2017年9月份更名为复兴小学。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师生发展的空间拓展,重视传统教育特色的保存和校本新课程的开发,着力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校园环境、教学情境和心理空间。近年来,更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继“绿色成长计划”结题后, 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发展性教学评价”、“性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研究”、“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课题研究”等国家、省、市、区等科研课题研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秉承“明道立德,勤博广思,践行创造”的校训。学校素以“校风好、学风浓、质量高、有特色”被社会各界所称颂。
现有教职员工81名,33个教学班,1521名学生。学校以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品牌的教育质量、全新的特色发展、一流的全人培养、群英榜首的名校之优为办学目标。以“为长大后的成功做准备“这铿锵有力的口号为校训。全校教师在教学合一、求实求真教风的引领下,学生在和谐、诚信、珍爱、博学校风的指导下,正在这里孕育理想,走向成功。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精深、有责任心、有爱心、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令社会瞩目的亮点。在童晖80名教师中,省、市、区骨干教师48名,省、市、区优秀课教师 50 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 3名,市区优秀班主任15名,区首席教师 1 名,区教育形象大使 1 名。 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