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特色兴校、学习治校、文化立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新世纪,学校融50多年的办学经验与全新的办学理念为一体,以环保特色为生长点,提出了新型的学校教育——“绿色”教育,努力营造实施“心灵环保”的自然教育生态环境。“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理念,引领全员“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教育”。为了引导师生规范言行、快乐成长,学校出台了《我与学生结伴成长——“绿色”教育规则》和《成长的约定——学生一日行为歌谣》;为了给教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研究、培训的平台,学校打造了“心灵之约”大套餐(含“心灵之约”例会、“心灵之约”教师沙龙、“心灵之约”校刊);为了搭建骨干教师主动发展的平台,学校成立了学习研究型组织——科教信息中心,该中心以省、市十·五重点课题为载体,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校占地面积21513平方米,校舍面积996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562人、教职工80名。下辖5所完小、1所初小,全镇共有小学生4212人,教职工183人。 学校遵循“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工作方针,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严谨”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合格+特长”的学生。学校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实施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创建于1999年,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上迅速成长起来的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装备已济身于全市前列,有双向闭路控制中心、多媒体阶梯教室、师生阅览室、专用音乐室、美术室、舞蹈练功房、德育展室、电脑室、电子备课室、教工活动室,以及200米塑胶跑道和100米直线塑胶跑道。学校已成为一所21世纪高标准、高起点的崭新校园。
邯郸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邯郸县风雷中学”,座落在邯郸市雪弛路中段,东临京深高速公路。校园占地82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完备,是邯郸县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和对外窗口,是冀南重要的育人基地。 优越的办学条件:近几年,邯郸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放在全县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了教育投入。邯郸县一中抓住机遇,开拓奋进,通过财政拨款,学校自筹,单位捐助等多种形式累计注入资金4500多万,建成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多功能学生餐厅,教职工住宅楼,还有八跑道400米环行田径运动场,自动喷淋草坪足球场、五个篮球场及22个乒乓球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大胆尝试后勤社会化改革,吸收社会资金79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公寓大楼物品配备统一,实行军事化管理;学校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280余种,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380余种,音像资料,计算机软件1260余套,学校实验配备已达到省Ⅰ类标准,教师演示率和学生分组实验率均达到100%。 学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一流的校园网,采用多媒体控制技术,图象处理传输技术,通信技术,兼容学校120计算机教学网络和72座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建有500平方米的科教中心,装备有视频展示平台,多功能讲台等目前一流的先进设施,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推进现代化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形成了一种“严谨、进取、创新”的工作作风。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有46个教师班,3000名在校生。有教职工179名,专职教师141名,其中高级教师42名,约占30%。一级教师61名,占44%,二级教师38名,占26%。现有66名老师在攻读研究生。全体教师干劲大,热情高,奉献精神强,树名师形象,展名师风采。近几年,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达360多篇,30余人荣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84年,建成了一幢三层单面办公楼,1997年建成教师住宅楼一幢,1998年被列为义教项目学校,到2001年,投入168万元,建成一幢有26个教室的半框架结构单面教学楼,配备了由27台计算机组成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高考听力系统,有专门的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和德育室,办学条件和教学装备居全县一流,率先成为宁县标准化学校。 解放后至今,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历任校长励精图治,学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年一直稳居全县第一。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校风严谨,学风优良,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在全区享有较高声誉。
邯郸市第一中学是河北省首批装备的重点中学,创建于1945年。1959年周总理来邯郸视察工作,曾经接见了邯郸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使师生受到巨大鼓舞。建校半个世纪以来,以治学严谨、实力雄厚、人才辈出获得社会好评。1990年选入国家《教育大辞典》,列为全国著名中学。
该校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大力倡导“尊重、赏识、期待”的校园人文精神和“爱生、奉献、探索、创新”的实小教师工作作风,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构建学校的价值体系,力求把学校打造成“师生留恋、家长信赖、社会向往”的学校。自办学以来,该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原则,始终把教孩子做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全体师生践行“做人如紫薇花颜隽永、交往似金桂弥散馨香、学习若香樟勃发希望、生存像红梅傲雪凌霜、劳动犹月季竞相绽放”五句九字校风,以“健康、快乐,做最好的我”为校训。并承担了一个国家级课题《文化立校》中的子课题,即以礼仪教育为载体,结合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了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校大队部在德育工作计划中,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各校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的同时,学校还专门编印了《实验小学学生礼仪手册》,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