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创建于1972年,经过35载的风雨历程,几代六十九中人凭借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意志、探索创新的工作精神、为人师表的工作品德、卓越不凡的工作业绩,将一个原来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发展壮大成一所省内外知名的品牌学校。我校现有144个教学班,近万名学生,教职工432人。学校有教学楼五处,总面积达20331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数字化图书设施、语音室、录课室、网络设备和比较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和一套多功能闭路电视系统。近两年来,我们又建起了分布四处的宽带校园网。该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中心、信息中心、课件制作中心、电子备课中心、教师网上科研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子网、闭路电视双控系统。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和应用,在校务管理、远程教学、数字化图书馆、家校联通等领域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步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春风吹遍了六十九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市、区政府、教育局和督导室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校在办学硬件和办学软件上,都严格按照省级一类学校等级评估标准去建设和管理。以李惠谊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六十九中人”,同舟共济,励精图治,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在创建品牌学校的道路上探索不息、奋进不止。我们以“立德、立志、立学、立本”为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形成了“和谐合作、笃行笃志、健心健体、厚德厚智”的校风,“赏识不辍,启思不止,服务不渝,学识不凡,探索不懈,创新不移”的教风,铸炼出了“永不言弃、追求卓越”的六十九中精神。 “创和谐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六十九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并逐步形成了鲜明“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面对全新的课程,我们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与教师发展机制,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创新精神,充满竞争力的六十九中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十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茅,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我们六十九中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实践着教育的提速发展。 值得我们自豪的,不仅仅是年年取得的骄人的教学成绩,培养出的众多优秀学子,尤其是我校还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30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76人,区级骨干教师68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约35岁,学历达标率100%。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在长期教育工作中积淀了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教师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的教育品质,努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正如李惠谊校长所论,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更好境界。在我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学生创造着均等的成功机会,尤其是满足了学生中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基本需求;我们的教师树立了现代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着最能使他们迸发热情的环境,把善良、真诚、正直、完善、磊落等养分输给每一个孩子,使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几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以科研为先导,创优质教育,成绩显著。成为国家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校、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教师继续教育示范校、哈尔滨市初中深化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示范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哈尔滨市文明单位标兵,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连续十八年获南岗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奖。 放眼未来,我们将展开双翼,不断努力地向着“国内一流、与世界同步”的目标,振翅高飞!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6年5月,是一所具有66年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和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前四任校长均来自延安,曾先后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鎔基总理的复信鼓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7.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55人,特级教师、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60余人,高级教师168人,学生600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29块国家级奖牌和百余项省市级荣誉。学校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校结成友好学校,与国内百余所中学保持友好往来。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积极践行“教育,给学生强大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思想,全力构建新课程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着力建设“道德学校”,奠基创新人才。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成果屡攀高峰。德育特色鲜明,“五心教育”和“云环教育”享誉全国。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连续五年诞生六名省高考状元,升学人数、重点率年年有新突破;学科竞赛成效显著,先后有多名同学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竞赛国家和省级奖项。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平台。艺术体育工作不断攀高,近年田径队多次荣获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冠军,男子篮球队曾获全国中学生篮球男子锦标赛(甲组)冠亚军。 学校以“培养知荣明耻、博学多才、身心健康、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后备人才”为育人目标,正向着“创建办学特色鲜明,育人模式多样,体现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中华名校”的目标奋勇前进!
哈尔滨市113中学成立于1972年,是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初中,哈尔滨市最早的名优学校。 113中学在各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勇于创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各种平台。目前已有9名英语教师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学习归来,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2007年7月,英语教师刘芳以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严格测试赴美进行教师互换交流活动,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62个教学班,3100余名学生,办学规模居全区之首。 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历届道里区教师系列大赛中均获团体一等奖,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东三省四市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学科教师技能大赛获奖最多的学校之一。其中全国、省、市级骨干教师96人,占一线教师的54%。国家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9人、省中考命题员3人,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20人、市优秀教师40人,优质的师资队伍打造着教育的强校。 学校注重推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将教师的技能有效的转化到学生身上,四个学年的教育教学成绩名列道里区前茅,年升学率100%,升入省、市重点率均在53%以上,各级各类的学生竞赛,113中学获奖的学生全区最多。历年中考升入省重点率位列前茅,2008年夺得哈尔滨市中考状元桂冠。目前已有26名学生通过新加坡方面的测试获全额奖学金赴新留学,使学校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2007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集体,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单位,省、市诚信满意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3年,学校教学环境优良,育人环境完善,有省内先进的教学设备,现有教学班46个,教职员工163人,本科毕业100%,重点大学42%,各类骨干教师35%。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哈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标兵,哈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哈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哈市德育先进集体,哈市科研先进单位,哈市体育卫生艺术先进集体,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0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学校。2007年一表进段率接近28%, 2008年一二表进段率接近70%。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艺术教育中心、体育馆、学生食堂公寓等馆舍,还建有全封闭环形田径场(足球场)、10个室外篮球场、4个室外排球场、2个网球场及室外单双杠联合器械等体育设施。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11个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4个微机教室,4个多媒体语音教室,2个通用技术实验室,4个大型多功能多媒体阶梯教室。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报刊500余种,辟有3个大型阅览室,可供400人同时阅览。校园局域网已全部建成并接入电信宽带网,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学校现有在岗教师211人,其中高级教师100名,特级教师12名。优秀中青年教师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有 102人,获博士学位2人。市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1人,省级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1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兼职教研员5人,市兼职教研员10 人,哈师大兼职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9人,省级各类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7人。 学校坚持 “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育人思想,以“公、诚、勤、毅”为校训,以“刻苦、求实、生动、活泼”为校风,以“团结务实、拼搏进取、崇尚科学、追求一流”为动力,业已取得显著成果。多年来,因“校风好、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而享誉省内外。
春花烂漫,秋实丰硕,在美丽的冰城,有一所管理方法科学,教师队伍过硬,教育设备现代,教育质量优秀的省级一类现代化学校,这就是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中风采卓然,在学生家长的赞誉里英姿非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向辉煌的,人尽皆知的名优学校——“风华中学”。 “造化钟神秀,风华领风骚”。徜徉于绿柳红花,鸟语莺啼,和风轻拂,书声朗朗的风华园里,总能够让人沐浴到科学管理的缕缕春风;总能够让人感触到爱心教学的丝丝细雨;总能够让人体会到新课程校本研修的点点朝露。 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是一所四年制初级中学校。学校创建于1983年,坐落在哈尔滨市繁华的中山路上,比邻于黑龙江省政府,交通便利。学校现隶属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3813平方米,校园面积25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1000平方米。装饰一新的教学楼在绿树的掩映下优美典雅,教学楼内教学设备先进,教学条件优越。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电子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劳教室、体育教室一应俱全;各个教室、办公室光纤上网,教师们人人笔记本计算机,班班液晶投影机,这些先进的设施不但优化了教育环境,也为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211人,任课教师195人,目前,学校共有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34人,区级骨干教师24人;中学高级教师41人,中学一级教师70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学校校级领导干部5人,中层干部8人。各个校长及主任都是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是高学历、高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近年来,我校中考成绩连创新高,学校领导凭着崭新的教育理念、充满活力的管理方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实现学校新的跨越。 在学校管理上,我校实行“校长—主任—备课组长”的三级管理模式。学校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管理的重心下移,明确责任、分工合作,调动了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体制新、管理新的和谐氛围中,学校管理渐入佳境,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鹤岗市第一中学鹤岗一中始建于1950年3月,1963年被黑龙江省列为施行国家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重点中学,1980年被省批准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2年在省重点中学评估检查中,被评为省先进重点中学,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首批跨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04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强中学。 黑龙江省省级重点高中——鹤岗市第一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88个,在校学生5500多人。有教职工436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25人。校园占地面积1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0平方米。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恪守“创新,为了每个学生一生成功”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关注人文,体验成功,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形成了“诚信、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教风和“善思勤行、厚德求是”的学风。
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是黑龙江省示范化初级中学。1963年建校,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心地带,校园占地面积为24848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1994平方米。1998年由政府投资、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改建校舍,一幢拥有万米的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楼内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劳技实验室以及语音室、微机室、科技室、阅览室、演播室、电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阶梯教室和图书馆,其中语音、微机、物理、化学等室为双套设施,各馆室配有一流的教学仪器设备。学校建成快速以太网,对外通过光纤连入互联网,形成主干网速100M,交换到桌面100M的宽带互联网环境,对内连通办公区、教学区和各馆室,实现了校园内外信息交流与沟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化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以终身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社会最需要的”新理念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制定“学理论、练技能、建立一支现代化科研型教师队伍,兴科研、促教改、创办一流示范化特色型窗口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培养初中合格毕业生和七年后社会所聘用人才的终身学习基础”的培养目标,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以科研为先导,以师德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优化教师队伍,努力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培养出一大批名优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有4名教师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有9人次参加全省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学校参加全区教学系列大赛连续三届获团体一等奖,被评为哈尔滨市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示范校,获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阶段成果三等奖。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和推进课程改革,开发和利用学校课程,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逐步构建起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形成以环境育人为主题,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使教育质量稳固提高,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有246人次获奖。 学校连续多年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哈尔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还被评为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哈尔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标兵;获全国第三届物理教学大赛“伯乐奖”。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先后与加拿大、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友人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通过访问和交流,不断增进友谊与了解。 全校师生员工以高昂的激情,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精神不断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哈尔滨德强学校是1996年经哈尔滨市教委批准,由黑龙江德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香坊区教委协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可寄宿学校。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的主导思想,为创建现代化文明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优质人才,努力实现“精心育人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科学管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流”的办学目标。 哈尔滨德强学校是一座花园式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靠近郊区,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宁静、和谐、幽雅、理想的读书乐园。建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相对独立的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教学大楼,规范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可容纳几千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设有高标准的室内游泳馆、球类馆和环型塑胶跑道运动场。有装备先进的高标准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听音馆。还有陶艺室、纸艺室、书艺室等特色教室和电子备课室。新落成的德强双语小学、占地3.6万平方米,设计新颖,设施齐全、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标准校园。学校有近40辆大中型客车的校车队,交通路线遍布全市各区和近郊各县城,为通勤师生提供了方便。 学校现有91个教学班(小学部14个、初中部32个、高中部45个),在校生总数达4210人。教职员工720人,任课教师340人,中学高级教师118名,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的63人,市、区骨干教师128人,40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每一名教师都是由学校教师考评委员会严格考核合格后优选出来的,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锐意改革、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强化管理,特色鲜明的德强学校,走过了十余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创办开始就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思想。每一位德强学子将在此得到最真诚的关心,最耐心的帮助,最好的教育。在这片沃土中,每人都会有美好的追求,有成功的喜悦。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建校于1948年,六十年来桃李满天下,一批批的九中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是哈尔滨人的骄傲。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成功跻身哈市省重点高中前三甲,还是百姓心目中信得过的品牌学校。现有江南、松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六万平方米,是一所初高中一体、兼具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学校,是按照国际化高中的标准建立的一所完全中学,拥有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所有教室和办公室都实现了宽带网络、卫星电视的互连互通,现代化的图书馆能够满足中文和英文教学的参考需要,标准化的塑胶跑道能够满足体育课、健身课及大型运动会的需要。 尤其松北校区是市政府为实现“北跃”战略蓝图,实现以名校促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而创立的一所充满活力的完全中学。校园周边环境清静,适宜读书学习。几年来,得到了市政府、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为打造住宿制品牌,成立了过硬的宿舍管理队伍,制定了规范的寝室管理制度,采用了封闭校园的管理方式。宿舍设有宽敞舒适带冷热水的洗浴间,宽敞的写字台。晚间学习环境安静,文明有序。无声自习成为一大管理特色,值班教师陪同到学生休息。良好的环境,细心的关怀,严而不死的管理,科学的时间安排为学生学习与成长提供了最好的保障。住宿生活更能让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懂得和谐相处,关怀他人,理解父母,更有宜于学生成长为有良好品德、纯洁朴素、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人。学校还创办了省、市中小学中堪称一流的食堂,严格控制进货渠道,严把食品质量关和卫生关,确保饭菜可口。在营养配餐的基础上,还设有30余种特色餐,学生根据个人口味自由点餐,确保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校以“诚、实、搏、爱”为校训,素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享誉社会,成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知名度较高的教育科研的窗口学校。近年来,我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科研百强校、连续四次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课改先进集体、市政府劳模单位、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三八"红旗集体、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标兵等荣誉,并获得了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黑龙江优质教育金奖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也是黑龙江省篮球基点校,学生男女篮球队战绩辉煌,曾经在哈尔滨市获得十连冠,多次名列省篮球比赛前三名,曾经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另外,学校还争创了黑龙江省唯一的“外语特色类国家项目特色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