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翘楚,璀璨名校——郑州外国语中学1983年7月正式创建,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逐渐发展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关注度较高的知名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着眼终身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办学方略,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心态、习惯、方法、品德、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持教学成绩与素质教育的“双领先”地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为满足社会需求,2003年郑州外国语中学创建了分校,并于2008年成功改制,搬迁至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第五大街,因此社会上习惯称之为“东分”。为了进一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2010年学校再次整体搬迁至中原区郑密路54号,紧邻滨河公园,正式更名为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学校继承了郑州外国语中学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地理位置便利,师资力量雄厚,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以来,学校再次迎来发展机遇,被纳入到郑州外国语教育集团,成为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核心项目学校,与郑州外国语中学联合办学,二者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外语特色、学科竞赛、素质教育、发展机会等方面完全一致。依托名校优势和政策支持,学校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创建于1973年,坐落于郑州市庆丰街12号,占地面积24331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美观宜人。 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37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47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研究生19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进取心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素质高。 校领导班子团结、实干、民主、廉洁,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明确的办学目标,教育观念新,教学思想超前。新班子组建后制定了“一年有起色,两年有突破,三年跨上新台阶”的三年规划,提出了“做强初中,做大高中”的办学目标,内强精神,外树形象,使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在郑州市率先建成了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演播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率先开展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与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发展网理事单位,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学校。学校建有标准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天仪中心科普基地。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治学之路。学校实行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管理,落实学习、生活动态跟踪的量化评估,校园充满紧张有序、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洛阳东方二中(原洛阳拖二中)占地面积39139平方米,建筑面积22900平方米,有教学楼3栋,学生宿舍楼3栋,学生餐厅3个。现有72个教学班,近4900余名学生,教职工271人,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9人,洛阳市名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4人,已获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共64人,中学高级教师50人,中学一级教师90人。近年来,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安全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等荣誉称号。连年被洛阳市教育局评为初中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被洛阳市教育局评为首批规范化学校,同时被确定为实验性示范性试点学校。 多年来,东方二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多渠道育人,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 在实施均衡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教法学法研究,研发校本教材,相继结集出版了《英语专辑》、《英语校园口语选编》、《英语校园歌曲选编》三部英语校本教材和《教育教学案例选编》。通过研究生班的学习,骨干教师展示课等,扩大优秀教师群体,均衡教师资源。实施义务教育实行平行编班,均衡各班生源。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切入点,优化校园环境,改善硬件条件,均衡教育资源。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均衡学科和课程设置。完善管理制度,改变学生的评价与奖励机制,均衡学生的管理手段。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促使学生心理上的均衡发展。 协调“六种”关系,创和谐校园。第一,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走近教师,促进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学校提出五个“多”:“多”到教室听课; “多”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多”征求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意见;多”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多”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第二,倡导团结协作打整体战的作风,加强了“忧患意识、拚搏意识、质量意识、团结意识”教育,促成教师之间的和谐。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促成师生之间的和谐。第四,改善和家长的交往方式,促成学校家长之间的和谐。第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促成学生之间的和谐。一方面开展了“校园群星”评比活动,以此来正面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寓和谐与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第六,以省级绿色学校为依托,以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为目标,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倡导环保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成人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 兴研究之风,创辉煌业绩。东方二中一贯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学校的生命通过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在“三定、五研、两统一、一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优秀教师展示课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展示课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教师教科研有6人获国家二等奖、市级奖81人次。我校连续四届代表洛阳市组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华罗庚金杯赛”赛,共获得一金二银四铜七块奖牌,为洛阳市教育界争得了荣誉。在历年中招考试中,我校过省示范高中分数线均超百人,遥居全市第一。特别是黄彦辉同学以604分夺得洛阳市第一名。 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6人次,国家级二等奖4人次,省一等奖7人次,省二等奖40人次,省三等奖22人次,市一等奖113人次,市二等奖165人次,市三等奖46人次。在07、08、09年西交大少年班选拔考试中,我校有13名同学顺利考入西交大少年班,入选人数独占全市三分之一。
内乡高中创建于1939年,名为“河南省战区临时第一中学”,抗战胜利后易名为“内乡中学”原校址在县城文庙。1949年2月内乡解放后,招收第一届新生,195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拨款13亿元(旧币)在现址新建苏式校舍,1954年8月新校舍完工,定名为“河南省内乡高级中学”,规模为12班。1966年以前,一直在内乡、西峡、淅川、镇平、邓县五县招生。学校位于县城教育路1号,面积110亩(校外另有教师住宅区16亩)。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运动场和生活区,分布有序;花卉园、植物园,办公楼、实验楼,东西相望;院内松柏夹道,碧树环庭;茂林葱郁,修竹掩映;四时花香鸟鸣。绿化面积在80%以上。校园环境美丽,建筑轴线对称。内乡高中是宛西建校最早的一所高中。五六十年代,即以校风谨严,学风勤勉享誉省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199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目标,大规模地更新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大力培训师资队伍,完善科学管理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发展。1995年以来,先后建成了新校门、教学大楼、图书馆、电教馆、教职工住宅楼、学生宿舍楼和礼堂-餐厅楼、第二校区、教师宿舍楼,共3万多平方米。同时,配置了语言实验室、微机室,装配了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建立了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教育手段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从2000年秋季起,学校规模由8轨24班向10轨30班扩大,到今年秋季,达到10轨30班。现有36个教学班,教职工153人,学生2495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38人。教职工中获部、省、市、县级荣誉称号的有120多人次。1949年以来,已培养出58届学生2万余名。1984--2002年共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10000余名。1999年高考,别海涛同学考取综合900分(标准分),居河南省理工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1年高考,白晓阳同学考取539分(3+x考试,满分600分),居河南省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2年高考,该校考生全部进入省专线,其中进入重点线136人,本科线以上493人,比2001年(418人)增加15.2%;省定第一批专科线以上923人,进线率为93%,比2001年(727人)增加21.2%。高考成绩居南阳市A类高中第四名,被市教育局评为2002年度先进集体。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居市第四名,英语居第六名,综合学科居第一名。2005、2006年高考重点进线率分别居南阳市第二、第三名。 2007年本科以上进线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105人,进线率达60%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文明标兵单位、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市文明单位、市A类高中先进集体。
兴华中学原名57中分校,一切资源依托于57中总校,2008年由郑州57中分校取消改制民办实验班,2012年公办学校分校转制民办学校,定名兴华中学。 学校位于兴华北街,座落在金水河北岸,四周与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测绘学院),省电业局,一机部机械研究所,绿城广场等相邻。学校规划合理,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完备,办公条件现代化,学校占地面积相对来说不太大。通过开展"班级六星"评选活动,让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行有规范。学校以严谨规范的校风和强烈的责任承诺使五十七中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声誉逐年提高,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郑州市"热点"名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20人,郑州市名师2人,中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50人,中学一级教师53人,12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文明教师,新长征突击手,师德标兵,2人获郑州市劳动模范,2人获郑州市"十佳园丁奖"。兴华中学师资与总校师资目前共享。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一中(曾名河南省中原油田第一中学)建校于1980年,它是中原油田最早的"规范化"学校之一,被河南省确定为具有保送资格的学校。近年来,中原油田一中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千秋杯"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石油系统"教育先进集体"、濮阳市"文明学校"和勘探局"模范学校"、"先进学校"、"十佳文明学校"。等。作为中原油田教育的窗口,中原油田一中自建校以来,共为各类高校输送人材7000多人,在河南省和全国石油石化系统中独树一帜。她超高的升学率,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每年都很辉煌的高考成绩是她闻名于全国的重要原因。学校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两部分,目前占地290多亩,在校生50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01人,专职教师316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46人,一级教师13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11人,已毕业或在职研究生40多人。学校分为教学区和运动区两部分。一号教学楼教学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图书楼、宿舍楼等13幢;配有一套从摄像、录像到编辑播出的先进电化教学设备,语音、电教、计算机设备先进,现有计算机房3个,每个办公室均配有计算机,共有计算机270台,为学校电化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保证;高、初中实验室仪器、药品配备完善,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图书馆藏书种类齐全,多达22万册,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各一个,宽敞明亮、清洁舒适,共有座位近600个,报刊杂志300多种;教学楼、办公楼均安装了空调,每个教室都安有闭路电视专线和网络专线;卫生室器械、设备达到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Ⅰ档配备标准,按编制标准配备有4名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有必备的常用药物。2002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资600多万元兴建了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学生食堂。
汝州市纸坊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汝州市纸坊镇康街村北、黄涧河东岸,创建于1984年5月,占地面积:24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1360平方米。原名纸坊乡中,2013年8月更名为汝州市纸坊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式中学。建校以来,一届届领导励精图治,一代代教师辛勤耕耘,传承着“三让一创”的办学理念,继承着“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勤奋好学 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坚持着“教师有特长,学生有个性,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使学校有小到大,有弱到强,逐步发展为环境宁静优雅,管理严谨规范、教学设施齐全的花园式学校,荣获地市级文明单位。现有14个教学班,72名教师,1000余名学生。学校拥有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学生餐厅、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学校坚持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研兴校。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每一位教师坚持写好课后反思,记好笔记,积累经验,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得到了提升。积极开展公开课、优质课、说课竞赛,引导教师精心备课,就课堂教学提出了“精讲、善导、激趣、诱思”的八字方针,用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河南省修武县第一中学,简称修武一中,创建于1928年,坐落于豫北城市焦作市,位于云台山脚下的修武县城。修武县第一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是河南省教育厅命名的省重点中学之一。修武一中分为三个校区,老校区位于修武县环城南路,占地面积10.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三个年级56个教学班,学生4200余名,教职工230名。 2013年9月1日,修武一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总投资近2亿元,设计规模为36轨108个标准教学班,可满足54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修武一中把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作为其主要任务,并做好校风建设和教学管理。 学校先后实行了量化管理、千分考核制度,引入了激励机制,鼓励创先争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修武县一中从建校开始,以“创一流名校,育举世英才”为奋斗目标,信守“修身、尚德、笃学、励行“的校训,以“家长的信任是学校的生命,社会的满意是学校的成功”为办学宗旨,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合格毕业生。 修武一中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办学理念,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条例》、《教研组千分考核方案》、《教师业绩评价方案》等,形成了“严、实、细、活”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该校经常举办学科专题讲座,广泛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定期举办秋季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组织元旦晚会、古文朗诵比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
洛阳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55年,是洛阳市最早的重点中学和洛阳市首批示范性高中。 学校位于涧西区联盟路18号,占地52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高级教师30人,中级教师54人,硕士研究生16人,洛阳市 “名师”3人。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 2300多名学生。 学校致力于专家办学,秉承“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明志、厚德、笃行、创新”的校训,积极践行“自律、自强、求实、求精”的校风,不断追求教育创新和特色发展,社会美誉度逐年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提升。2008年,学校取得市区高中目标考核第一名,2009、2010年取得市区高中目标考核第三名,连续多年荣获洛阳市“高考目标考核先进单位”、“高考优胜单位”和“高考特别奖”等荣誉。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学校带来巨大变化,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河南省教育变革榜样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先进家长学校、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十佳”魅力学校等荣誉。
2007年10月16日,郑州一中、八中联合国际学校在郑州北区普罗旺世小区奠基,该校是一所纯民办寄宿制学校,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师资由郑州一中和八中派分校的老师进入,采用多媒体教学。名为郑州一中、八中联合国际学校的完全中学,由郑州一中和八中提供教师队伍,信和置业提供土地和资金,三家联合在普罗旺世小区新建这所学校。 在教学模式上,联合国际学校将和郑州市一中、八中在 "教学进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评价"方面实行四个统一。学校主要师资骨干来自郑州市一中和郑州市八中的优秀教师,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气氛中产生互动。两所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教学器材,联合国际学校办学水平将达到全省乃至全国优秀水平,为传承城市文明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八联合国际学校建设规模为30个班,其中初中部36个班,满员招生1400人,2008年秋季迎来第一批新生。 2010年的六月迎来了2011届的初一学生,此次学生的竞争更加激烈,报名的人数也愈来愈多,知道一八联合国际学校的人也在增加,因此,一八学校不得不严格筛选。 信和置业总经理徐益明表示,信和置业致力于建造高品质社区同时,一直心系教育, 06年7月,信和全体员工前往平顶山市鲁山县四棵树乡代坪小学捐助,并进行一帮一活动,使50位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现在,信和置业投资1.5亿元建设联合国际学校,也是为了给业主的子女和更多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学校还将成立助学基金会,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将免费入学。 一八学校环境优美,有法国普罗旺斯的相同风格,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成片的绿荫等。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学生品质方面严格把关,学生必须遵守校规校纪,所以纪律严明,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伙食住宿方面考虑周全,并且管理严格。 一八学校拥有大河报小记者站、电视台及桥牌、田径等各类兴趣小组,学生多次在航模、作文等其他方面获得奖项,深受广大家长朋友的信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