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思源实验学校位于汝阳县产业聚集区,距县城25公里。学校始建于2012年,2014年9月1日开学招生,占地8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总投资6000余万元,其中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县政府配套5000万元。 学校目前设有6、7、8、9四个年级,26个教学班,学生1700余名,教师85人,是一所县教育局直属的义务教育 公办寄宿式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全县农村贫困、留守、单亲家庭的子女以及偏远地区的学生。 近两年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和办公数字化。 学校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中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卫生学校、县均衡化创建标准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和课改特色学校等多个称号和荣誉,体卫艺活动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有足球舞、啦啦操、书法、水彩等11个社团,同时,课堂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名列全县前茅。 学生梦!家长梦!教育梦!民族梦! 汝阳思源实验学校,愿与您携手三尺讲台,共赢莘莘未来!
洛阳市第一中学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营林街9号。已于2010年10月份迁于原洛一高东院,现校址为河南省洛阳市爽明街1号。于该校全体教职工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一年一个台阶,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在高考中取得骄人业绩,实现了从生存型学校到发展型学校的根本转变。2008年,该校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53人。2010年该校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22人。 洛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48年3月,地处洛阳市地处瀍河区夹马营路1号,是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示范性普通高中。66年来,学校在不断超越中成长,在不断进步中超越,如今,学校收获的是芬芳的桃李,谱写的是崛起之韵。2001年----2014年连续14年获得市教育局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07至2014年连续8年获得洛阳市高考优胜奖、高考特别奖;实在是洛阳一中做人的标准,实干是洛阳一中做事的精神。2003年至2014年学校党总支被洛阳市委、市直工委、教育局党组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10年学校党总支被河南省委组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2013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河南省校本教研 实验学校。 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雄伟壮观的科技楼、实验楼、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有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有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及可供师生同时阅读的阅览室。校园绿树花草错落有致,长廊小径别有洞天,中式小楼庭斋对称而卧,明窗亮砖红瓦,如沐朝阳,尽含闲逸之庄重典雅;校园花木繁茂,绿树成荫,幽静典雅,书香深蕴,是教书育人,读书成才之理想场所。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22人,在职教职工142人,有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52人。建校62来,一中人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国家各级各类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
郑州新奇中学是郑州市教育局批准的实行初高中教育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1年的郑州七中分校。2008年更名为新奇中学。学校于2011年暑假从金水路93号迁至三全路七中高中部东侧的新校址,从2011年起一直被列为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学校,2012年被授予郑州市体育教学观摩活动突出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郑州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先进单位,郑州市名优民校,2013—2016年连续四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中小学十佳民办学校,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同时被河南省教育厅、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评为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优质生源基地。 新奇中学秉承母体学校郑州七中“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自2001年学校创办以来,创造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获得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从七中教学一线退下的老教师、从全省各地市选聘来的中年骨干教师和从师范院校招聘来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三结合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全是原七中的校级干部,他们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管理规范,在继承和创新公办与民办的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了最优化的民办学校管理体系。 学校拥有丰硕一流的教学业绩。参加全市统考成绩,各年级人均分均高出市人均分100多分。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行、人格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健康阳光,向上向善,营造了纯正的校园文化。 学校还拥有一流的现代教学设施。宽敞明亮、设施先进的教学楼,舒适温馨、安全便宜的公寓楼,阶梯教室、微机教室、图书阅览室、理化实验室、塑胶运动场等设施,样样俱全。 优质的学校团队,科学的管理模式,骄人的办学业绩,丰富的校园文化,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绘成了我市北区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是郑州航空港区政府依托郑州一中教育资源优势,投资6000多万元兴造的一所隶属于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的全日制初中学校。 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位于距离港区政府南7公里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方便,东邻郑州国际机场,西挨高速公路,紧邻S102省道,还有郑州市航海东路直接到达港区的相向八车道的四港联通大道,既远离了尘嚣,又满足了出行,是理想的办学“圣地”。 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达36000平方米,楼群高雅、壮观,教育设备现代化,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布局合理,是郑州航空港区中面积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学。学校建有美观大方的教学楼、实验楼、综合办公楼,400米环形标准体育场、篮球场和室内体育馆,整洁卫生的餐厅和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单人间的教师公寓。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学生学习生活、学校教学、教师工作,配备了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每个教室、办公室、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均安装有冬夏适用的冷暖空调,教室里还安装了42英寸液晶电视和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配备了计算机教室,一流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豪华的音乐教室、形体训练室和美术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环境,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与成绩的提高、发展提供了优良空间。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满意,家长也赞不绝口,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真正的大学校园也不过如此吧”。 “建校就要建造一个一流的学校,设施一流、师资一流、教学一流、管理一流”,这是航空港区政府建校之初的信念,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航空港区政府依托郑州一中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把教师招聘、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交由郑州一中直接领导。学校更是全面贯彻郑州一中的科学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和“唤醒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强化自主精神”的教诲精神,为充满活力的航空港区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示范学校。 一是引进教书育人专家和高端管理人员,组成了高水平的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领导班子,为创建一流品牌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校长为省管专家、特级教师郑州一中校长朱丹;书记为航空港区管委会主管教育的副主任杨玉光;执行校长沈淑芳为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专家型、管理型教育专家;副书记徐凤启是具有高级编辑职务,长期从事思想教育、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高端人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有着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特认识,他们正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效果已初步显现。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是经河南省教育厅、民政厅核准,由河南省实验中学分校于2012年4月更名而来。学校位于郑州市农业路10号院,与河南省实验中学一桥相连。学校创建于2001年,2006年单独招生,目前高中三个年级共37个教学班,初一14个教学班,初高中在校学生2790人。学校与河南省实验中学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管理同步。 学校秉承省实验中学"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校训,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提高,争取每一位家长的理解,争取社会广泛的认同"为办学理念,以"专业、有效"为管理工作要求,坚持"激励赏识+严格管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改革,从优化课堂教学起步,逐步形成了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自习有效、评价有效的"五环节有效教学"改革模式,现已形成鲜明的实验特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在过去的岁月里,学校秉承省实验中学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播种希望,收获梦想。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与省实验中学交相辉映的骄人成绩。一大批教师和学生荣获各级政府表彰,学校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校明确提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突出强调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注重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形象。注重开展军训,举办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学校全面实行"教师联系学生制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联系几个学生,定期抽出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做到每位学生都有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教学成绩显著,自2009年首届学生高考以来,各批次上线人数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其中管威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宋上上同学被北京大学保送录取,宋雨、陈丽羽同学被复旦大学保送录取;汤碧珺、杜凌逸同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索楠、张彬彬、李炎峻等同学被国防科技大学保送录取;有多名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一大批有着艺术梦想的学子考入中央美院、中戏、上戏、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艺术殿堂。2012年高考,我校普通类本科上线率达82%,宋上上等10名同学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程容海、李涵润两位同学顺利通过南方科技大学自主选拔考试并被录取(全省仅招20人,其中省实验中学5人,省实验中学分校2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共同拼搏的成果,更是社会各界长期关心支持的结果。 在新一届学校班子的领导下,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为中原学子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条件。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已着手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一幢集教学、办公、阅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楼已经开工建设,2013年秋季可投入使用。2012年初一年级、高一年级除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外,学校还将开设多学科、宽领域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我们竭诚欢迎有志学子来我校就读,望你立大志,树理想,坚定信念,奋发学习,我们坚信,你一定能成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社会栋梁。
学校是一所镇办农村中学,位于辛店镇经济开发区辛店镇赵家寨村,学校服务范围是辛店镇的 18 个行政村,近3万人口。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万平方米。图书总册数1万多册,生均图书 22 册,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劳动器材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学校现有学生600余人,12 个教学班 ,教职工 80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本科学历26人,学历合格率100%,高层次学历率 33%。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教研兴校”之路,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多次受到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曾获“郑州市标准化初中”、“新郑市明星学校”、“郑州市绿色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郑州市勤工俭学先进学校”、“新郑市优秀家长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新郑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原洛阳轴一中)位于涧西区九都西路6号,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3600余人,教职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70人,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共8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洛阳市优秀专家2人,市名师3人,河南省教研室兼职教研员2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3人。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教育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对接、教育教学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相对接、教育教学与高考相对接"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校秉承"博学、明辨、善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敬业,崇尚卓越"的教风,"业精于勤,水滴石穿"的学风。2010年8月,以特级教师杨康义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深化管理,落实细节,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激情,辛勤的努力,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培养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98年以来,本科上线人数一直位居市区第二。98年上省线140人,同年考入清华2人,北大1人,全市800分以上13人,我校占7人,被市教育局领导赞誉为"明星学校"。99年再创辉煌,上省线186人,同年保送重点高校8人。2000年上省线204人,其中李萌同学夺得全省理工类第一名,同时李萌同学还获得化学单科省第一名,孔璞同学获得政治单科省第一名,为全市人民争了光,学校受到市政府的嘉奖,同年保送到重点大学18人。2001年上省线418人,上重点线152人,上本科线253人,11人达到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02年上省线577人(报考582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05人,600分以上32人。2003年上省线684人(报考689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31人。洛阳市前20名(646分以上)我校占6名,4人考入清华、北大。2004年上一本线158人,上二本线378人,上三本线501人,3人考入清华、北大。2005年高考又取得了大面积丰收,一本上线126人,二本上线449人,三本上线587人,文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一,理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二。理科英语郭培培同学146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文科数学刘艳萍同学143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2006年高考我校成绩突出,应届毕业生陈曦同学夺取洛阳市文科状元,考取北京大学;尚言同学获河南省数学奥赛一等奖、省物理奥赛二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马明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杨丽佳、张瑾英语143分并列全市理科英语第一,一本上线128人,二本上线429人,三本上线516人。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文科本科上线居市区第一,理科本科上线居市区第二,一本上线145人,二本上线372人,三本上线537人。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721人,全市理科前六名我校占三人,安硕明同学以692分摘取全市理科状元,河南省第三名。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826人,全市理科前3名,我校占2名,前10名,占4人。文科全市前10名,我校占2人。叶亚乐(伊川籍)以678分获洛阳市理科状元;李佩玄获文科英语单科市状元;冯志成获文科数学单科市状元。清华北大全市录取8人,我校占4人。2010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普通类报考1373人,本科上线1022人;体艺类报考323人,本科上线175人。全市理科前10名,我校占3人。应届生一、二、三本均大幅超市定指标。我校应届生翟上、杨泽源、张泽华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璟昭、庞恩泽、王迪菲、杨泽源分别获得理科数学、理科英语、文科英语、理科综合单科全市第一名。
河南省伊川高中系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成就突出的高级中学,成立于1948年。1979年被列为洛阳市属重点高中,2000年9月定名为“河南省伊川高中”,2005年跻身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行列。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以及洛阳市文明学校、教改先进单位、洛阳市高考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还荣获洛阳市集体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阅览楼、科技实验楼、礼堂、餐厅、学术报告厅、体育场馆、师生公寓等建筑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高规格的体育馆可容纳观众2800人,曾承办过河南省第二、第三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和全国男篮甲A联赛等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学校还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办公备课电子化。 全校现拥有教学班114个,在校学生7300余名,教职工500多名,其中研究生学历和在职研究生75名,特级老师4名,高级教师71名,还有国家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员1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1人。 2007年高考上本科线突破千人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上本科线1156人,比上年净增97人,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高考我校在2007年、2008年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各类本科共上线1569人,比2008年高考多413人。其中,一本上线220人,比2008年多97人;二本上线804人,比2008年多244人。600分以上共有37人,叶亚乐同学以678分荣登洛阳市理科状元,付逸冬同学以663分获第四名,二人均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40余名同学被南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录取。
郑州中学成立于1997年9月,是郑州市政府和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兴建的一所公立寄宿制完全中学。 1999年,成为河南省教育厅公办民助体制改革实验学校,同年加入国际文凭组织,成为国际文凭世界学校; 2003年,被评为郑州市首批示范性高中; 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2008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为PGA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学校,同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 2009年,郑州中学初中分校民办郑州市郑中实验学校成立; 2011年,郑州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并被郑州市教育局纳入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序列,同年被评为郑州市国际教育特色学校; 2012年,郑州中学高中部回归公办,同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学校,并被确定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校本教研实验学校; 初、高中部连续八年双双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位于轩辕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北城区学院路,于1953年建校,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深厚,由县级普通中学发展成为“郑州市示范性高中”。 按照新郑市环境优美、宜教宜学的现代化示范性高中标准,新建的一中新校区有六栋教学楼,其中包括20个设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2个餐厅,建筑面积51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并铺设高标准的塑胶跑道,同时,体育馆还将定时向社会免费开放,建筑面积2081平方米的艺术中心。此外,这里还有洗浴中心、教师公寓等配套设施。目前主体已完工,景观和绿化基本完成。建成后的一中新校区将成为一所规划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位于河南省新郑市中心城区北城区学院路,于1953年建校, 1956年开始招收高中班,1958年全部改为高中编制,1981年被确定为郑州市重点普通高中,2003年被命名为“郑州市示范性高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