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第五中学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是麻城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她坐落在山色优美的麻北重镇-—黄土岗镇,省际交通主干道106国道和鄂东第一河、长江主要支流之一的举水河从学校前南北并行而过。校园规划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是麻城市享有盛名的园林式中学。名联“天皇藏玑珠播撒明星璀璨,圣苑育桃李展露硕果芬芳”赞誉麻城五中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圣地。历年来,麻城五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当中有在政界、科技界、教育界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有在祖国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经济学家、企业家,有在保家卫国中涌现出的将军和共和国卫士。在植物基因工程与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光存,载誉海内外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汤福坤就是从五中走出去的杰出校友。麻城五中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跨入新世纪以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春季学期在校学生3400余人;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基础设施完备优越,现有建筑质量一流的教学大楼两栋,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公寓两栋,办公大楼一栋,师生食堂一栋,教师住宿楼一栋。校园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硬化路面8000平方米,还有三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个高水准的羽毛球场和一间乒乓球室可供师生体育锻炼及教学使用。学校现有完善的微机室、理化实验室、电教室、工会活动室,各教室均配有电视机,各处室均配备电脑。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作风优良、教学特点突出,现有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6名为省级骨干教师,20人受国家和省、地、市表彰并获得优秀教师称号。近年来,教师教育科研成果颇丰,论文及专著的数量名列麻城市普高前茅。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百篇,出版教师专著20余部,其中获奖的篇目有:<<论英语素质教育>><<寓交际能力的培养于读写训练之中>><<英语创新教育谈>><<政治课堂教学的整体观>><<如何拟好作文标题>><<指导学生做笔记的几种方法>><<高考探索性题型分析与预测>><<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论素质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麻城五中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质量飞速提高,高考成绩屡创辉煌。近几年来,不断有学生夺高分考取重点大学,吴强、付浩、刘显、周圆、夏莹辉、陶金花等同学都是高考过600分的同学,特别是夏莹辉同学考出640多分的好成绩,夺得了黄冈市40所普高的前排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中考成绩距当年二批录取分数线92分的刘光火同学,经过麻城五中的三年磨砺,高考时轻松考取云南大学。2008年,麻城五中高考省线上线率达98.7%。辉煌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表彰,麻城五中荣膺“高考进步奖”、“高考优秀奖”、“科技进步奖”、“平安单位”、“文明单位”、“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优秀党总支”等诸多奖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麻城五中正在向“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办学目标迈进。
湖北省黄梅县第五中学包括五中校区和华宁校区。五中校区坐落于黄梅县城西8公里处的岳窑山上,面临京川大道,旁临黄梅县大河镇。华宁校区位于黄梅县黄梅镇城西。 黄梅五中创于1958年,最早名称为黄梅县第八初级中学,1968年改为大河社中(含高中),1981年改为黄梅县第五高级中学,1982年改为黄梅县农业高中,1987年正式定名为黄梅县第五高级中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梅县第五中学在历任校长的奋力开拓下,依靠一批扎实在农村中学奉献青春智慧的教职工的 团结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实绩。成为鄂东小有名气的市级示范普通高级中学。 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五中现有300多名教职工,6000多名学生,80多个教学班。学校现有教职工300多人,90%以上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30-40岁的教师又是主体,他们正值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处在事业鼎盛时期。 教学质量享誉市县 自1996年以来,学校高考连续12年位居黄冈市普高“十强”,荣获市教委、教育局颁发的育才奖、创新奖、优秀奖,其中2001年——2004年学校高考总体成绩位居全市普高第四名。除1999年学校高考成绩名列黄梅县普高第二外,一直处于黄梅县普高第一。2000年以来,学校语文学科连续5年获得黄梅县教育局颁发的高考学科优胜奖,学校的数学学科、理综学科、文综学科了多次获得高考学科优胜奖。 办学条件快速改善。 从06年12月起,五中形成了华宁和五中两个校区办学的格局,面积达到200多亩,华宁校区一个年级,五中校区两个年级,校园环境非常宽敞,舒适。教室班班安装多媒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寝室用上太阳能设备,一年四季通热水。自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兴建了高大雄伟的教学楼,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楼,设施现代的办公楼,服务设施齐全的师生食堂,还兴建了教师单元住宿楼,学校师生浴室,300米跑道运动场。2005年12月学校着眼长远发展,开启了引接县城自来水工程,2006年3月底可开通自来水。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校教育网。2009年建成了黄梅五中逸夫实验楼。学校对建设定位的校园区域进行了水泥硬化、彩砖铺设、植树绿化等建设,校园面积88亩,分为教学区、住宿区、运动区,休闲区,布局合理,宽敞洁净,清新宜人。 管理不断创新 学校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育社会优秀人才”的办学宗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系统的教育管理网络,不断深化校长负责制、年级负责制、学科负责制,发挥学校党团的政治引导作用和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健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高扬“爱心和责任”的主旋律,抓住德育、教学、服务三个主要环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校形成了规范的教风,良好的校风,浓厚的学风,促进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旺盛活力。 办学实绩显著 2003年6月,学校被授予黄冈市“示范高中”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黄冈市最佳文明单位,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群体,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近三年连续被为黄梅县教育先进单位。五中是国办高中,体现公益性和全民性,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 放眼未来,黄梅县第五中学将在欧阳国防校长的领导下,立足现实发展基础,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学校大门黄梅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而又充满活力的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坐落在鸡鸣三省之地--湖北省小池镇的精品南街11号,是鄂东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理想的育人场所!
黄梅二中坐落于黄梅县古镇——孔垅东街,北倚京九、合九交汇站,南临东港碧玉流;西接105国道,东依“雷池”。极目南天,匡庐奇景尽收眼底;放眼西望,千年晋梅缕缕飘香。校园清幽,景色宜人。地理条件优越,近市镇而不喧嚣,处乡村而不闭塞,是读书求学之胜地。 黄梅二中创建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校名为黄梅县孔垄公立高等小学堂,1914年改为黄梅县第二高等小学堂,1955年黄梅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黄梅县第二中学,迄今为止,是该县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学校。 黄梅二中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39600平方米,已建成学生公寓楼3栋,可供近3000名学生单人单床、12人一单间住宿,壁柜、洗漱间、公用电话配备齐全,建学生食堂1栋,建成教师公寓楼3栋,普通楼1栋,改造楼房1栋,高规格科技综合楼1栋,配备微机100台,安装电话35部。校园宽带网、教室闭路广播电视及多媒体教室已投入使用。3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观礼台、河边700m台阶已服务于师生生活学习。今秋在籍学生数由6年前的900多人增加到3500多人,教学班将由6年前的15个增加到50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170余人,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9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3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县政协委员1人,县人大代表1人,市县级优秀教师35人,本科以上学历达90%。百年老校历经沧桑,近年来在桂雅丽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焕发青春,获得大发展。 历史新突破 今秋高考成绩喜人,黄梅二中又铸造辉煌,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全校参考人数1003人,本科升学人数574,本科上线率57.23%,省专人数998,省专上线率99.5%;在全市63所普高综合排名中进入十强,连续第八年获黄冈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学科成绩突出,03年全县高考总结会,共发5块奖牌,我校夺得数学、英语、文科综合3块奖牌;04年全县高考总结会,也是共发5块奖牌,我校又夺数学、英语、理科综合3块奖牌,05年再次拿回理综奖牌。 铸造新辉煌 近几年,学校被评为黄冈市“内部治安保卫先进集体”,黄冈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县“最佳文明单位”、“文明窗口行业示范单位”,学校团委被团省委命名为“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被省楹联学会授予“楹联之校”光荣称号。语文教学被“新世纪杯”全国作文大赛组委会授予“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学校“文昌阁文学社”连续7年被黄冈市教委评为“先进文学社团”。今年6月,又有二位学生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为此《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黄冈日报》、市县电视台对黄梅二中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作了专题报道。 办学的理念是:求实创新,整体推进,建优质高中; 办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教研兴校,育一流人才。 黄梅二中已成为鄂东杏坛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