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校,武汉和平中学,位于武汉市的中央。学校刚刚建立,规模适当。校园长2百米,宽1百米,四面环绕着树木。 当你进入前门时,一个具有各种自然风景的巨大花园在欢迎你。左边是图书馆,馆内藏书10万多册。右边为实验楼。校园的正中央是长150米的教学楼。该楼共四层,两头为教师办公室。站在教学楼楼顶,你能看到楼前有一个花园,楼后右侧是一个大操场,课后同学们经常在这做运动。左边是可容纳500人的食堂。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座美丽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武汉和平中学,位于武汉市的中央,校园长2百米,宽1百米,四面环绕树木。校园占地2万平方米。 当你走进校园时,你会发现你的面前是一条宽阔的道路。左侧有一座图书馆,馆内藏书10万多册,右侧是实验楼。再往前走,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穿过花园是一座教学楼,共四层,两头为教师办公室。在教学楼的后面,左侧是食堂,右侧是一个大操场,学生们经常在这踢球。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座美丽的学校。
武汉市花山中学坐落在武汉市东郊的花山镇上, 青山环抱,碧水相依,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为单设初中。苍翠挺拔的父子山,清澈碧绿的严东湖,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孕育了花山中学厚重与灵气并存的特有文化,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85人。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充满活力,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无私奉献。 在刚刚经历了07年初中“标准化’建设和08年50周年校庆活动后,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学校现在占地面积20925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绿化率100%,整体布局合理有序。学校拥有藏书3.2万余册,报刊杂志100余种;有250米环形塑胶操场,各种体育锻炼设施齐全;有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多媒体多功能教室、以及设备齐全可同时容纳300多人的学术报告厅;科学实验室3个,科学探究室1个,达到I类标准;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卫生及理科实验器材基本达到Ⅰ类标准,语、数、外、政、史等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均满足教学需要。 多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为成就幸福人生打基础”的办学理念,围绕“厚德、笃学、坚毅、质朴”的校训,“乐教、善思、崇研、生本”的教风,“乐学、善究、尚美、创新”的学风,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谱写崭新的育人篇章。学校先后被评为洪山区“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武汉市“初中标准化建设合格单位”等。 2009年,花山生态新城呼之欲出,花山地区的经济将飞速发展,花中人将紧抓这次发展机遇,为谋求花山中学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武汉市鲁巷中学地处“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区域,座落在世界最长的“世界城光谷步行街”旁。周边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林立,是1993年成立的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直属的城区单设初中。校长王华强,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湖北大学教管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国家西部教育顾问”、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连续12年担任洪山区人大代表及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多项社会职务。在洪湖市贺龙中学工作期间,将一个薄弱高中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学校。2005年任武汉市鲁巷中学校长以来,鲜明地提出“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办学思想,使鲁巷中学的基本建设、教育教学得到飞速的发展。2007年,武汉市鲁巷中学成为武汉市首批标准化建设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112名教职员工。有设施完备的多功能综合楼、教学楼、塑胶运动场,40000余册藏书的图书室、学生计算机120余台、15个多媒体教室、20余间规范化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95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及双本科学历70人,中学高级教师25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各3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科学一、二等奖各30名,280名学生获得省、市区学科竞赛奖。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上线率均列城区中学前茅。先后有20余名毕业进入高中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我校先后独立承担省级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的研究工作,承担10余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教师12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或获国家省、市区各级教科研行政主管部门的表彰。
朱凤秀同志创办东升学校以来,以她独特的办学思路、亲合的人格、朴实耐劳的工作作风,率领着全体师生克服了办学途中的种种困难,自创办初中以来,连续五年获得洪山区“中考立功单位”和“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洪山区高考文科状元—武汉市文科总分的前八名吴艳同学也是东升学校2006届的初中毕业生。该成绩在社会上反响很大,也填补了同类学校的空白而成为全国流动花朵学校的一面旗帜。朱凤秀校长也因其卓越的办学成绩,2008年6月,被评为首届“武汉市十大杰出创业女性”、2009年3月,被评为“洪山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9年8月,荣获清华教育基金和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促进会联合颁发的“清华伟新奖”之特等奖、东升学校也成为洪山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洪山区文明单位”、2009年5月,被授予了联合国青基会和国家妇儿工委指定的“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学校等等荣誉。以上各项成绩和殊荣也是同类学校的唯一。破茧化蝶,今日的东升已由创业之初的400余名学生,20余名老师发展到有2400余名学生,110余名教职工的武汉市同类民办学校之首,成为社会承认、家长信任、学生喜欢、武汉市一流的流动花朵学校。朱凤秀校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长。
武汉市洪山区团结学校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由一所百余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办成了湖北省改革名校。学校被评为武汉市首批合格实验小学;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湖北省首家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省、市首届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帼国文明示范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成为了“中国光谷”开发区中的名星学校。
农商学校是一所民办小学,位于青山区大洲村,距离湖北大学较近。农商学校周边是一处有“垃圾街”称谓的居民小区,里面居住的大多是在汉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借居在汉主要从事收破烂、清扫大街等脏且低收入的工作。其中部分农民工携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旅居在此,孩子当然也就在较近的农商学校学习,而农商学校又是一所因种种原因没有施行“三免一补”政策的学校,于是,相对较高的学费让本已拮据的农民工生活更加艰辛。
武汉市洪山区荣祖学校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红旗村余家湾99号 。学校依山望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校园浅含清清的柴泊湖水,偎依苍翠的古岗山。花木四时竞发,鸟语五更争鸣,芙蓉池内泉涌泉落,听涛亭畔涛声依旧;洁白的环湖路,巍峨的教学楼,富丽的图书楼、报告厅,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可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处处显露出园林式学校的特色。“学海无涯”、“惜时如金”、“励志笃学”等校园文化小景的巧妙配设,无不体现优雅与和谐,更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武汉外国语学校江南分校,是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亲切关怀下,经市教育局、洪山区教育局批准,由武汉城投集团与武汉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办的一所集初中、小学于一体的现代化全日制寄宿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700余人,教职工10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2.76%, 本科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93.62%;特级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人,中高级职称13人。学校已初步形成一支以高学历、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为主体,高职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学校秉承武汉外国语学校“努力培养走向世界和未来人才”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稳步、健康发展方略。在保证各学科教学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外语教学为特色,有效开发学生潜能,突出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才。 注: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是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全日寄宿学校。学校始建于2004年,原名为“武汉外国语学校江南分校”。2009年7月转为公办,更名为“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隶属于洪山区教育局。 学校座落在风光旖旎的南湖之滨,占地面积34.5亩。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0余人,小学初中九个年级2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812人。 学校以“努力培养走向世界和未来人才”为理念。即在保证各学科教学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外语办学特色,实行小班教学,有效开发学生潜能,突出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学力宽厚、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以此作为办学目标。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子弟学校,简称农科子校。 学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下,景色怡人的南湖之滨,学术风气浓郁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内。我校建立于1978年,是一所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现有校园面积约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教学设备完备(建有微机室备课室、多媒体会议室、理化生等各科实验室、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活动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全校设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多人。 在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校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校训,狠抓校风和学风建设,狠抓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中考优秀面、合格率达稳居全区前三名。每年向华师一、实验中学等省级示范名市输送了大量毕业生,我校每年均有多人次获得省市级竞赛奖项。 在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校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校训,狠抓校风和学风建设,狠抓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中考优秀面、合格率达稳居全区前三名。每年向华师一、实验中学等省级示范名市输送了大量毕业生,我校每年均有多人次获得省市级竞赛奖项。 现在,我校正向着争创省一流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