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吴家山中学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中街201号。武汉市吴家山中学创办于1959年。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形成了'6园12景'的园林格局。武汉市吴家山中学坚持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高中“成功教育”思想指导下,明确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高中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进步和成功”的教育目标。秉承“平和向上”学校精神,探索“理念引领、科研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策略,构建'德育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育教学模式,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实、示范作用显著”的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德育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被武汉市认定为高考质量提高最快的学校之一;体育水平突飞猛进,女子足球队继2001年获得第17届国际中学生女足锦标赛第五名后,2008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女足总决赛冠军;艺术教育走在省市前列,1996年以来,6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科技教育异军突起,2007年学生实用新型科技发明专利受理量达496件,被誉为“全国科技发明第一校”。由于综合办学水平突出,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园林式'学校;1998年被评为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1年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8年和1999年经省、市人民政府教育评估,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和湖北省示范学校。
学校办学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主体教育实践,形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办学格局,熔铸优质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人文环境好 华师一附中初中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路281号。东临709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鲁巷广场,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腹地毗邻;西邻五环化工设计一院、华中师大;南接雄楚大街,卓豹路在学校门前经过;北至武汉空军司令部、东湖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715、538, 512, 586, 581、590, 723. 520, 572等路公共汽车经过这里,直达武汉三镇、交通十分方便。学校周边都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文环境很好。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学习生活条件好 学校占地100余亩,功能齐全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布合理。两栋教学楼,每个教室都有空调、闭路电视、有线广播。一栋综合科技楼,有供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进行试验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有两个语音室、两个大型电脑室、天文台;还有一个多功能室内体育馆,内有乒乓球台、舞蹈房、演播厅。一个塑胶跑道田径场,一个专用足球场,六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学生食堂由华师一附中后勤集团承包,服务质量好;学生宿舍条件好,可供住家较远的学生住读。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好。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成绩优异 华师一附中初中部是华师一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师一附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主要是为武汉地区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输送具有充分潜力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我们的教学优势是有一批知名的老师,指导学生中考经验丰富,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我们的中考成绩优异、每年中考的合格率、重点率以及考取华师一附中高中部的人数均在洪山区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学生后劲足。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高中后,潜力大,后进足。初中部的对社会的承诺是:质量第一、学生第一、服务第一。实行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建于1977年,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洪山区东湖之滨、伏虎山北麓,美丽的湖光山色装扮着校园,是一所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 围浓厚、设施装备齐全、办学行为规范、教育业绩显著的单设初级中学。2003年9月,被授予“武汉市示范学校”的称号;2004年2月,被评为“湖北省中 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初中段)”;2005年6月,被授予为“湖北省示范中学”,成为武汉市第一所省级示范初中。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 “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学校在总结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 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并以此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无论是在校园建设,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德育和艺 术教育基本形成特色,几年来学校获得了: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示范中学、湖北省教育改革实验初中、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 实验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家长示范学校;武汉市示范学校、武汉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办学实绩得到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社 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主要工作及经验有如下几个方面:
武汉英格实验中学诞生于2008年6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经区教育局区民政局批准而设立的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初中学校。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与著名高等学府武汉大学为邻,占地面积18亩,现有教职工70人,学生500人。一、历史沿革 1998年6月,经武汉市教育局认定,洪山区教育局在原喻家山中学的基础上举办公办民助寄宿学校——武汉市英格中学。经过10年建设,武汉市英格中学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内部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为洪山区配建标准较高的初中学校。2007年2月底,根据市、区两级政府规划,英格中学由喻家山校区整体搬迁至街道口校区。2008年6月,依据省市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英格中学停止了公办民助改制实验,同时成立武汉英格实验中学。二、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5人、本科学历教师5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市百优班主任1人、区名教师名班主任4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8人。4人被市教育局公派赴美国、法国、新加坡留学,5人参加国家教材编写,6人进入武汉市中考命题人员库。近5年来,我校教师有600人次获省、市、区优质课、论文、基本功等各种竞赛奖励。2007年11月被武汉市教育电视台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道。三、办学特色小班教学 为了实现“低进高出、成人成才”的培养目标,我校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能够对每一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 英语特色 我校是武汉市单设初中少数具有聘请外教资格的学校之一,常年聘请外教,英语活动丰富多彩,英语氛围浓厚。学生英语听说和交际能力优势明显,在市英语口语竞赛中我校获奖比率和层次均很高,中考成绩更是遥遥领先。 寄宿体制 我校寄宿条件完善。学生公寓配备空调,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衣池;餐厅宽敞明亮,套餐营养可口。生活老师专职管理学生吃和住。校园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一律不得外出,外界不良影响被屏蔽,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学生到校及回家均由校车接送。由于实施寄宿管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交流合作等方面得到极大提高。四、教学质量 我校历年中考省重点线、普高线升学率稳居全区第一,其中省示范上线比率超过40%。2007年周凝韵、2008年张弘毅、焦楠等以满分位置值成为武汉市中考状元。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竞赛中我校捷报频传,涌现出以汪哲楠、张弘毅为代表的优秀选手(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我校毕业生进入高中学校后发展状况良好,绝大多数考取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如汪哲楠、余松、王珏等同学现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张学睿、陈科名等同学被美国及新加坡名校优录。五、校园安全 我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业成绩,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食堂及公寓严格执行国家安全卫生管理标准,确保学生吃住安全。全体教师热情关爱学生,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武汉市洪山中学位于东湖之滨,洪山脚下,与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毗邻。洪山中学创建于1964年, 1970年以前为单设初中,1970年调整为完中,1986年在区划调整中,划归洪山区管辖,1994年洪山中学被评为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先进学校,1999年9月,学校由完中调整为单设初中,2000年,学校被评为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达26797m2,建筑面积17116.5m2,学校建有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办电视台、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学术报告厅、电子显示屏等,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卫生等各类实验器材基本达到Ⅰ类标准。学校图书馆藏书达52000余册,期刊杂志100余种,设有学生阅览室。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装备,为实施现代化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洪山中学现有教职员工113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5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共88人,教学一线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区优秀青年教师6名,区名师2名,市百优班主任1名,区优秀班主任5名,区师德十佳2名。现有教学班级30个,在校生1429人。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已经形成了“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以“文明、勤奋、求实、上进”为校训;营造了“尊师爱校、文明守纪、好学上进、立志成才”的校风;提倡“勤奋、严谨、求实、开拓”的教风、“尊师、刻苦、求实、创新”的学风;确立了“发挥潜能、养成习惯、塑造性格、主动发展、学会创造” 的培养目标和实施“主动发展教育”办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育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校园环境一流”。 在“舍小家顾大家的顾全精神、存小异求大同的团队精神、破常规敢创造的创新精神、勤学习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强师德树师表的文明精神”的鼓舞下,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