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办于1 988年是武汉市桥口区一所新兴的教育教学质量优 胜学校.也是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学校.学校地处幽静的汉水 之滨.小巧花园式的校园点缀着丰蕴的人文景观.更显浓郁的文化 育人氛围.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萃萃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 件.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美术室、劳技室、 电子备课室及先进的广播语音系统一应俱全. 学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千部教师队伍,校领导开拓务实,率先垂 范:广大教师精于教书.勤于奉献.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市、区 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百名优秀班主任,市师德先进教师.市、区优 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许多教师在市、区论文、公开课、学 生竞赛辅导等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市、区各级各类奖励.学 校现有高级教师21人.党员28人,不少教师现已达到研究生水平。 学校素以校风好、质量高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升省、市重点高 中的比例达到20%有余.并出现名列全市前十名的区中考状元.教学 质量居武汉地区同类学校前列.
武汉市七十九中学位于武汉市解放大道7号。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漫步校园中,树木葱郁,翠竹修长,芳草荫荫,鲜花满目。驻足于艺术长廊之中,学生的各种艺术作品更是令人赏心悦目。2004年年底,学校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对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国际标准化的操场,改建了学校原有的电脑室、语音室、舞蹈室、美术室、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设施,构建起数字化的校园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设多元化课程,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学校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夯实双基,发展能力,开设““给学生创造快乐的体验,帮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这是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面向未来,我们全体师生将不懈努力,朝着“省级示范”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路中学以“求实、创新、尊师、爱生”的校训为准则,在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动手能力训练,重视素质教育,狠抓各方面管理和校风建设。多年来,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以“尚礼、善思、砺志、笃行”的校训为准则,在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动手能力训练,重视素质教育,狠抓各方面管理和校风建设。多年来,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武汉市古田路中学已于2010年2月更名为十一滨江初级中学,其中合并了原古田路中学与原罗家墩中学。新校诞生中考“状元”环境优美、设施一流。这是记者走进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的第一感受。学校通过初中标准化建设,微机室、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形体训练室、劳技室、学生公寓等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甚至学校的食堂也成为全市中学中唯一的“A级食堂”。走在校园里,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书声朗朗,运动场上龙腾虎跃,时时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而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更能感受到教师们与优美环境相协调的美好的精神面貌。学校一位教师曾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是有关良心的事业。”十一滨江初中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人,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108人,拥有省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德艺双馨模范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80余人。学校坚持全员育人思想,培养教师“激励性”人格,激发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创造力,课堂内外师生交流情感、碰撞智慧,教学相长,关系和谐。这里不愧为“学生愉快学习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学校每位老师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人民教师的内涵,同时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合并后的新校就诞生了首位中考“状元”。2009、2010年,十一滨江中学有近百名学生被推荐进入省示范高中,考入市十一中、市四中等省示范高中的人数达270余人,普高上线数达460余人。2009、2010年学校连续2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2009年,该校赵陈玮同学以7.3的最低位置值勇夺武汉市“中考状元”,真正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让家长放心的学校去年中考成绩出来后,学校发现,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校园绕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愿离去。问其原因,家长说:“我和孩子都舍不得这个学校,是这里给了我和孩子希望,并且让我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原来他的孩子刘小平(化名)是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孩子从小没人带,染上了一些坏毛病,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入学,当时是十一滨江中学的领导毅然接纳了孩子,并安排到寄宿班学习。三年的寄宿生活,老师们把刘小平当孩子、家人、朋友般的对待,关心着他的方方面面,接受他的每个优点和缺点,让刘小平体会到了民主、平等、尊重、温暖。刘小平慢慢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由“要我学”变“我要学”,在家孝敬父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市级示范高中。初三(8)班学生李筝,家住与学校一墙之隔的东方花城小区。当初李筝入学时,其父亲选了好几个学校,最后通过比较还是回到了离家最近的十一滨江初中。用其父亲的话说:“这里的教师敬业精神、育人环境都是一流的,我放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才上学不到3个月的李筝突然得了重病,学校师生多次看望并捐款上万元,为李家解了燃眉之急。经过精心治疗,李筝康复了,目前正读初三,成绩优秀。李父多次感慨地说:“学校不仅培育了我的孩子,还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我选对了学校。”每年体育中考,来自外区的监考员对十一滨江中学学生印象都十分深刻:不仅有秩序、有礼貌,而且中考成绩也很突出。林校长透露,这是该校开办少年军校的成果之一。该校的少年军校是中南地区第一所,也是全国第二所少年军校,至今已办了21期。与一般学校短期军训不同,少年军校学生属自愿报名,在校就读的初二以上年级学生报名后经考核合格才能进少年军校学习,学生们把进入少年军校看作一种荣誉。军校利用寒暑假,对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磨炼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自立自强、自护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实现了少年军校“教育一批、转化一批、提高一批、带动一批”的创办初衷。二十年来,少年军校曾多次接受过联合国亚太地区组织官员、中央文明委、团中央、全国关工委及省、市、区领导的检阅。第十六期少年军校学员还代表我省参加了由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在展示评比中,少年军校学员夺得检阅分列式、生存技能大赛和少年军校艺术节大赛三项最高奖奖杯,捧回了“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的奖牌。林校长说:凡参加了少年军校训练的学生,不仅中考体育成绩都很好,身体素质也好,且个头也比未参加军校训练的高。2009年8月,在硚口“强东兴西”教育战略的推进下,硚口西部两所优质学校——古田路中学和罗家墩中学进行资源重组,形成新生的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校长林正基告诉记者,资源重组虽只两年,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却与日俱增。两所质量虽好、硬件不够硬的学校重组后,不仅硬件变好了,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该校是硚口区唯一一所初等寄宿制学校,1999年正式招生,现在校住宿学生近600人。2004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先进学校称号。师资:全校在职员工共84人,高级教师15人。招生计划:拟招收3个班,共135人。招生方式:由电脑派位招生对象:面向全区各小学应届毕业生,外区需办理跨区手续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古田南村68号。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漫步校园中,树木葱郁,翠竹修长,芳草荫荫,鲜花满目。驻足于艺术长廊之中,学生的各种艺术作品更是令人赏心悦目。2004年年底,学校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对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国际标准化的操场,改建了学校原有的电脑室、语音室、舞蹈室、美术室、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设施,构建起数字化的校园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开阔优雅,景色宜人,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教学、实验大楼三栋,建有高规格、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齐全,图书馆藏书近5万册。校内布局合理,四季树木葱茏,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武汉市硚口区兴华初级中学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特1号。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学校校风严谨,周边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经过学校领导的努力,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成为新洲区教育发展的窗口学校之一。学校被授予省级“园林式学校”、市级“德育实验基地”、市级“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市“绿化红旗单位”、“武汉市绿色学校”、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区“百强基层工会”、市“先进团委”、市教育局“教育创新、工作创优示范岗”等称号
学校以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学校占地1653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704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大型运动场。现在我校为初级中学,有一支学历合格、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全校69个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4人,中级职称教师36人。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多人当选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学科带头人和区优秀青年教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