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区育苗初中位于汉阳区龙江村89号。学校依山望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校园浅含清清的柴泊湖水,偎依苍翠的古岗山。花木四时竞发,鸟语五更争鸣,芙蓉池内泉涌泉落,听涛亭畔涛声依旧;洁白的环湖路,巍峨的教学楼,富丽的图书楼、报告厅,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可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处处显露出园林式学校的特色。“学海无涯”、“惜时如金”、“励志笃学”等校园文化小景的巧妙配设,无不体现优雅与和谐,更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武汉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是百年老校、汉阳区名校二十三中分设的初中。百年的文化积淀,百年的砥砺发展,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莘莘学子遍及五洲四海。 学校座落在长江之滨,莲花湖畔。晴川古阁高拱,碧绿莲塘环绕,汲巍巍龟山之灵秀,拥浩瀚长江之广阔。育人环境宜人,形成了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自信宽松的心理环境、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自主活泼的学习环境和优美雅致的校园环境,她是学园、乐园、花园。 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中心设备齐全(每间教室可直接用鼠标点击课件上多媒体课);计算机网络中心配置先进(学生电脑课人手一台电脑,每间教室、每台电脑均可自由上网);国家一类标准的实验室满足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欲望;音乐、美术、劳技专用室实现学生发展特长的理想;生态苗圃基地让学生心灵贴近自然;青少年集邮基地使爱好集邮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全市中学唯一一所集邮新星学校,其他五所为:湖大,科大,三小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师出高徒。二十三初中拥有一支德高业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高级教师16人,中级以上教师占67.7%,研究生学历8人,“市百名优秀班主任”、市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十多人。教师们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独到,教学效果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有这样的一批教师执教,学子们有何远大的志向不能立定,有何科学的奥秘不能探寻,有何疑难的问题不能攻破,有何科学的高峰不能攀登! 2001届毕业生刘轶就是一例,刘轶同学双耳失聪,听不到教师的讲课,只能看教师的口型学习,在我校学习,教师没有歧视她、嫌弃她,而是给她以热情的鼓励,无限的关爱,无私的帮助,三年师生的共同努力,刘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三中。为此,我校教育过刘轶的优秀教师群体被2003年3月3日的《武汉晚报》以《至爱无声》为题作了长篇报道。 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呈现勃勃生机。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二十多门拓展课程,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开设信息技术和英语实验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 几年来,二十三初中人团结拼搏,砥砺创新,以“求真 创新立德 树人”为校训,“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以高尚的师德,无限的爱心,精心教育每位学生,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75人次获奖,其中市区一等奖11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校园安全文明先进单位”,市德育“六有”创新达标先进单位,市校园环境先进单位,区课改先进单位。此外,学校还多次被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晚报,长江日报,中国集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我校创建于1958年,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太山寺特一号,是一所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服务25个社区,覆盖人口约5万人,2004年底由江堤街政府交予汉阳教育局直管。学校校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绿化配套有设施齐全的各类功能室,仪器设备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3人,生均占地面积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1.2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占83.6%,青年教师29人,占56.9%之多,中青年教师15人,占29.4%,老年教师7人,仅占13.7%;已聘高级教师6人,占11.7%,中级教师19人,占37.3%,初级教师26人,占51%;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人,占5.9%,本科学历43人,占84.3%,大专学历5人,占9.8%,教师学历已达标,整体队伍年轻而有活力,颇有奋斗精神。学校2006-2008三年发展规划经全体教职工艰苦奋斗已经完成,学校各方面已发生质的变化。2008年底教代会确认的2009-2011年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局党委组织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对规划做了修改,调整为现在的2010-2012三年发展规划,且已得到教代会确认。现在,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大为提高。在省优质课竞赛中,有1名教师获一等奖,在市优质课竞赛中,有2名教师获一等奖,在区优质课竞赛中有12人获一等奖,有区学科带头人1名,有区优青1名,局骨干教师1名,局优青3名,各层次的骨干教师队伍明显扩大,教师在业内同行中和社区里的认可度明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渐显特色,德育“六有”建设有创新,德育管理理念比较先进,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对学生的全程跟踪管理初见成效,主题活动比较丰富,常规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比较强,2006年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六有”建设先进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自上而下有高质量追求,质量管理体系已确立,教学常规管理开始向精细化发展,教师的课堂操作能力和吸引力明显提高,连续几年中考都基本占据同类学校前列的位置,连续获教育局表彰与表彰以上奖励,得到区内同行的肯定。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已实质展开,市级课题《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结题,《发展中初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策略》已开题并进入研究阶段,区级课题《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也在研究过程中,校本培训已经常规化,正引领教师向研究性教学方向发展。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明确,学校管理制度和机制已经确立,行政决策已透过行政会、教代会民主化,财务管理已比较规范,学校负债运行的问题已解决,办学经费的困难已缓解,教职工福利待遇大为改善。从整体看学校目前处于汉阳区第三集团学校的前列。
武汉市龙阳中学2002年9月剥离于龙阳湖学校,重建于新场小学,是一所汉阳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单设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3人,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12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新长征突击手”、“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5人,35岁以下的教师23人,50岁以上的教师9人。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34余人,其中务工人员子女超过80%。学校以规范的管理、严谨的教学、鲜明的体艺特色、浓郁的教科研之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被授予“汉阳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汉阳区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汉阳区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汉阳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武汉市永丰中学位于汉阳区远郊的快活岭,创建于1962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14103.9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23平方米。设计为16个教学班建制,学校现有自然教学班9个,学生305人。教职工3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4人,占教师的77.5%。学校现有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经验丰富。2005年以来,由汉阳区教育局投资,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对永丰中学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学校按照16个教学班的建制,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各功能室齐全,理科教学仪器设备全部按2000年Ⅰ类标准配备。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2009年5月新操场投入使用,塑胶跑道、防滑篮球场、联合器械,不仅使农村孩子第一次象城区孩子一样享受到了高标准的体育设施,而且为周边社区群众也提供了一个体育锻炼的良好场所。永中人在长期地探索中,逐渐形成和确立了“成长教育”办学理念。学生主体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家长参与成长,行政支持成长。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在相互了解中,统一教育思想,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顺利、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位于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收费零投诉学校”、“汉阳区文明单位”、“中小学民主评议合格单位”、“三防教育先进单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零单位”……。
武汉市汉阳区惠民学校位于汉阳区龙阳村邱家大湾266号。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的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感”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武汉市第六十中学创建于1971年1月。地处长江与江汉交汇处北岸,是闻名遐迩的汉口汉正街商贸中心地带的一块文化绿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武汉市兵乓球运动项目的重点学校,前世界乒坛女单名将陈静、乔红等曾就读该校,前世界体操亚军黄力平也曾就读该校。 武汉市六十中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追求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把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环境靓校,历年被评为武汉市桥口区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优胜单位,二00三年四月被市总工会授予武汉市模范职工之家,九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先进学校称号。 目前,武汉市六十中被武汉市桥口区教育局指定为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之一,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落实当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再作新贡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