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何院小学是一所联村合办的全日制完全小学。位于207国道和栗南公路的交叉口,南桥街北400米处,教育辐射以周边的何冲、金冢、青山、三当、枣店、联心、四坪、金榜、曾坡、南桥等十个村为主,还有蔡冲、健泉、匡坡等地学生也在我校就读。学校占地面积8657平方米,建筑面积3631平方米,有四层教学楼一栋,两层楼2栋,运动场1800平方米,实验室、远程教室各一个。 2009年8月区教育局安排校舍改造资金30余万元新建学生食堂274平方米,配套路面200平方米,已于当年11月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学生就餐难这一大问题;同年10月,区教育局又完成了我校200米通校公里的建设,方便了师生的出行。学校开设1—6年级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307人,教职工30人,附设幼儿园一个,开设大、中、小、学前班共4个。 教育教学: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研究课题<<与孩子共同成长>>被中央教科研所审批立项,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学生养成教育得到巩固发展。学校坚持“面向全体、育人为本、创办特色”的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协作体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逐步推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风气浓厚,成效显著,有力地推进了现代教育进程。 办学成果:从2002年起,学校一直是区级文明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2006年区教育局授予示范家长学校,2008年是全区教育质量评估先进学校;近三年来,教师在省、市、区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奖26人次,学生在各类征文比赛中有16人次获奖。全体教职工艰苦,奋斗形成了“同舟共济、求真务实、身正业精”的办学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学校将一如即往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管理,不断地、大胆地改革创新,争取成为子陵镇一流的农村小学。 校训:求知健体创新发展 办学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铁坪小学坐落于马河镇铁坪村,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享有盛名的“清林寨”古堡与学校遥相呼应。校园占地总面积5400平方米,校舍面积为1970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服务面向四个村,教职工12人。 2008年9月,学校在各级领导及社会仁人志士的倾力帮助下,注资一百三十万元,新建了师生食堂、宿舍楼,对教学楼、体育场进行了重建和维护,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标准宽敞的运动场,整洁宽敞的餐厅,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走进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读书健身,放飞希望的理想场所。 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办学特色:营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校园。 校训:勤奋、求实、和谐、创新。 办学特色: 铁坪小学是一所村联办的乡村小学,服务范围广,属于寄宿制学校。2005年以来,学校一直在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特色学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吃的舒服,睡的安心,玩的快乐。2008年以前,我校只有一栋宿舍楼和一排生活用房,学生的生活便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地运转,遇上雨天吃饭都要冒着雨水,踩着泥泞,而且只能找一个地方蹲着,极不方便。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倾力帮助下,2008年学校终于建成一栋集住宿与食堂于一体的生活楼,兴建了餐厅并维修改建了教学楼,并加配了新的学生桌凳,餐厅内配置了餐桌。餐凳和储藏柜;宿舍里建有太阳能洗澡间,卫生间,配有储物柜,鞋架;校园内添置了乒乓球台,篮球架,足球网,双杠等体育器材。 二、提升教师团队水平,帮助教师获得教育的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学校将“幸福教育”的思想延伸到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在教师管理中提出对教师的“三个相信”(相信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愿望,相信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潜能,相信教育能给人带来幸福),努力调动每个老师的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给每位教师足够的空间。让每位教师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教育的幸福。 三、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体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育五十个孩子。”从细微处着手,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这一观念已深入到我校每位老师的心中,不同层次的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让每位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四、主动发展,创建特色校园。为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提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设计,体验学习的快乐。我们深信,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为此,学校为每个孩子明天的成功积蓄力量,为每个孩子开辟成才的道路,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依赖社会的力量,众人齐划桨,方能开大船。我们相信,只要勤奋学习,逆水行舟,合力共为,铁坪小学这艘小船一定能在未来的挑战中高高地扬起希望之帆,驶向山区特色学校的彼岸。 办学成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自然课题实验先进单位、荆门市平安校园、东宝区示范学校、东宝区文明单位。
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双河小学坐落在马河镇双河村琵琶洲大桥东侧的一个小岗上,坐北朝南,面临漳河水库,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是莘莘学子开始人生航向的理想港湾。学校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一栋三层教学楼,一栋师生宿舍。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在校学生70余人,教职员工9人。 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得到更大的发展,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修建了标准的篮球场,开办了标准的图书室、仪器室和多媒体教室,添置了网络设备,实现了教育信息网络化。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大胆推行改革,着手素质教育,以“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为宗旨,依据学生特长,打破年级界限,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专人负责,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力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竞争中发展,已初见成效。
子陵镇八角小学成立于1997年。1997年9月,因教学布局调整,已改制为初级中学的八角学校又重新改制为八角小学。学校地处素有“湖北小汉口”之称的八角街东侧。学校现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3平方米。学校三面环水,校园内风景宜人。全校现有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272人,专任教师17人。 办学理念: 善待教师、亲和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 校训:团结勤奋乐学善思 办学成果: 自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的绿化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合格学校”、荆门市“花园式学校”、东宝区“先进学校”、东宝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东宝区“文明单位”。
东宝区漳河镇周集小学创办于1912年,座落在周集、崔院、关庙三村交界的清明凼西侧窑岗上,服务周集、崔院、苏畈、八庙、邱湾、关庙和界山七个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56人,教师14名,其中专科以上学历11人,中级职称12人。 学校占地面积17982㎡,生均115.3㎡,校舍面积2712㎡,生均17.4㎡,校园绿化面积10155㎡,绿化率95%,绿化覆盖率56.7%。园区内,一幢红墙碧瓦的教学楼环抱在香樟、柑橘、水杉的绿树丛中。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置身其中,绿化、美化、净化的优美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校园树木蓊郁,行道似带,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犹如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近几年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以全新的思维,打造全新的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办学宗旨,确立了“为每个学生奠定幸福的人生起点,让每位教师拥有成功的发展平台,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秉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做人处事道理”的明德精神,提出了“师德高尚、师风优良、师能精湛”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明事理、学做人,勤学习、善思考,会锻炼、强体魄,多实践、能创造”的学生培养目标,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工作,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诵读经典诗文,促进学生成长”的办学特色。 学校近三年先后被评为“东宝区艰苦创业先进单位”、“东宝区文明单位”、“东宝区学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东宝区示范家长学校”、“东宝区第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东宝区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东宝区2008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东宝区2008年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东宝区2008年度校本培训先进单位”、“东宝区2008年度财务管理先进单位”、“东宝区2009年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东宝区2009年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荆门市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学校”和“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学校“美文传承文明,经典伴随人生”德育案例在全区学校推广,荆门电视台、荆门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学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实践》被批准为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 办学理念:为每个学生奠定幸福的人生起点,让每位教师拥有成功的发展平台,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校训:明理立德乐学自信 校风:弘志明德,勤劳朴实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 学风:勤学好问,合作探究
石桥驿镇余坪小学位于东宝区石桥驿镇最北端,是石桥驿镇教育的北大门。东与钟祥市隔河相望,北与仙居相邻,始建于1958年,原名“红旗小学”。1984年秋,学校更名为“余坪小学”。1994年秋,学校升格为马店片中心完小。所辖马店村、向桥村、余坪村、彭湾村和杨桥村,辐射范围10平方千米。几十年的漫长时空,饱尝历史沧桑,承传荆楚历史文化的甘霖,历华夏改革的春风沐浴,余坪小学这所古老的学校青春永存:“市绿化合格学校”、“区农村教学质量一类学校”、“区文明学校”、“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区安全文明校园”……犹如一朵朵鲜花镶嵌在余坪这块美丽的热土上,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 一、基本情况 余坪小学,现有9个教学班,6个正式教学班,3个学前班。共有教师15名,其中,专任教师9名,聘请教师5名,资教教师1名。学生180人,其中,学前儿童70名。学校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有标准教室12个,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设施配套;有200米环形跑道,有篮球场、单杠、天梯等,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运动区规划合理,互不干扰。 学校教学楼伟岸挺拔、“团结、诚实、勤学、向上”的校训金光闪闪,名人名言,守则规范等育人牌悬挂在教室旁边,依法治校,以德理校,用科强校,凭质兴校”这十六个大字规范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 二、学校管理 打响学校品牌,唱红质量新戏,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扎实苦干、规范管理、开拓创新是关键。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率先士卒,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力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每学期学校各部门都制订相应的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过程有记载,结束有总结。校务日记、双休日、节假日、晚自习值班记载详细。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为教学服务观念强,忠诚廉洁,勤俭办学。坚持收费公示制度,还老百姓的知情权。校园建设注重小修小补,延长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食堂清洁卫生,为住读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教学管理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石桥驿镇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智力支持。首先抓住德育不放松,健全德育工作领导组,健全班队组织,其次,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了英语等特色课程,开发了隐形课程(如利用丘陵地区资源做动植物标本等)。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能力,符合陶行知先生“乡村学校要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的办学思想。 四、办学特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是我校的办学思想。我们要求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探索,乐于追求,积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创设开放性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努力求知,自主探索,自我完善。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清对错,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崇高的理想观,增强学生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学生。我校六年级学生王玉玲,父母都是聋哑人,她就用“做真人”这三个字来诠释着小生命的全部内涵,过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担,从小就没有母爱和父爱的小玉玲,不仅被全校师生心悦诚服,而且成为“全省首届美德少年侯选人”,然而,她只是我校具有高尚美德少年的缩写。 五、长远规划 学校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我校确定了再发展的目标。 1.三年内,师资大专以上文凭的达到100%。 2.三年内配齐电脑,连接因特网,建立教学服务系统等教育教学设施,为实现远程教育打下基础。 3.结合课标的实施,努力开发隐形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合作学习。同时在分段把关上狠下功夫,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农村小学中的龙头地位,取信于五个村的老百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