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榔坪小学始建于1957年,1970年扩办为初中,1977年扩办为高中,1980年缩为初中,1983年至今为完全小学。办学5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不少建设人才。 学校地处梓榔坪村六组,服务梓榔坪村、茶园村的学生就近入学,服务半径为25千米,所辖村民3000余人。 学校占地232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35平方米。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现已拥有新建的师生宿舍楼和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标准化的可供100余人就餐的学生食堂和淋浴室、标准化的阳光球场、全封闭的校园围墙,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成为一所有特色的高山寄宿保育制小学。 学校现有一至五年级5个班,在籍学生数90人。教师8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专科学历3人,中专学历5人。 学校以“爱校、守纪、务实、进取”为校训;形成了“尊师爱生、文明守纪、创新务实、严肃活泼”的校风、“以人为本、尽职尽责、因材施教、优质高效”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团结主动、师生互动、学有所长”的学风。 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向彩英等教师受到县、镇级表彰,2008年学校荣获宜昌市“寄宿保育制合格学校”荣誉称号。
当阳市窑湾小学位于沮漳河畔,玉阳的东大门——窑湾集镇。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气势辉宏的塑像挺立在校园中央,石凳石桌、休闲长廊环绕在四周,具有现在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座落在一片茂密的绿林丛中。四季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学校占地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3195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8人,教职工35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室等设备一应俱全。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室内室外一幅幅名人名言,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警句,悬挂在墙上,告诫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体育场上,巨幅竞技墙壁画,激励学生健身炼体,“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大红标语崔人奋进,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办学成绩显著。学校2003至2008年连续四届被当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先后被教育局授予“绿化合格学校”、“先进单位”、“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被宜昌市教育局评为“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省委书记俞正声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扎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所承担的两项省级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研究》、《社区德育环境的构建与优化》均于2006年12月份通过省级课题验收;承担的三项市级课题《培养学生的识记技巧》《小学思想品德“知行统一”》《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言综合素养》于2008年6月,经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在各级种类教学竞赛、论文评选中,我校多名教师获省、地、市奖。以“特长化教育,人性化服务”为办学方向,把特长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历年来,在省、宜昌市、当阳市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均有不少学生获奖。 学校将围绕“改革、稳定、发展”六字方针,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把窑湾小学办成一所人民满意、学生满意的学校。
当阳市建新小学位于当阳市玉泉办事处北部、干河村中心,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学校创立于1970年,占地13491平方米,现所辖学生服务范围为干河村、官道河村两个服务区。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241名学生;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11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中共党员4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三全管理”的治校方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面向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改创新立足,强化管理展翅,教育科研腾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健身、会生存、会创造”的一代新人,引导学生“求真、尚美、笃学”,勇于开拓创新,把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以少先队为德育主阵地,形成了“文明、勤奋、协作、奉献”的良好校风。 学校先后获得宜昌市“少先队示范工作学校”、当阳市“实验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常规教学合格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承担地、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小学自然开放性教学”课题获宜昌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校本教材《环保教育》获当阳市二等奖;各种学科比赛也捷报频传,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近几年,学生在市各类竞赛中获奖80多人次,多名教师先后获当阳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现在,以校长李爱华为核心的校领导一班人正满怀信心的领导和团结着全校教职员工,为祖国培育新世纪的人才而辛勤耕耘着,企盼着桃李芬芳、春色满园。
黑土小学始建于1965年,后来发展成黑土中学,直至中学撤除变成现在的黑土小学。学校现有教师13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2人。六个教学班,住宿生108人。校园面积18775平方米,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2008年国家拨款新建食堂及餐厅336.7平方米。学校注重课堂教学,立足学生的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爱劳动的特点,组织学生搞好农田基地建设,保证蔬菜自给,让学生教区董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他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当阳市王店镇新店小学面临汉宜公路,背靠木店水库,依山傍水,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得山水之灵气,育四方之英才。学校1994年秋由原新店小学、金楼小学合并而成,校址为原新店中学旧址,始建于1970年,具有38年的办学历史。 新店小学是服务新店、木店、跑马的唯一一所完全小学。学校现有学生190人,有6个教学班。住宿学生14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8人,专任教师16人,临时工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高学历教师11人,占70%,计算机合格率达100%,普通话合格率达100%。学校校园面积320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46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450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600平方米,食堂面积408平方米,教工宿舍28套,面积1416平方米,学校配有仪器室(配备了二类教学仪器)、图书室(藏书量7000余册),体育器材室、音美劳保管室、微机室(配有12台计算机,)以及远程教育教室。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树“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成就教师的职业追求,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牢记“学习、做人、和谐、创新”的校训,围绕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目标,培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健体”的“四会”人才。学校办学条件日趋完善,争取上级资金100万元,建起了教学楼、食堂、厕所,维修了院墙。三年来,学校自筹资金10万多元,改造学生饮水设施,添置彩电、碟机、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添置学生餐具柜、行李柜,整修食堂,更换锅炉;维修校园校舍,种植草坪2000平方米,植树1200棵,购置电脑,创建微机室。使学校2000年秋评为“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学校以人为本,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使服务内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毕业率、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均达到100%。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认为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近年来,教师有100多篇论文、教案等获得国家、省、宜昌市、当阳市级奖,4节优质课获得市级一、二等奖,在报、刊、台发表作品近20篇次,学校在2002年秋评为市级教学教研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宜昌市农村寄宿保育示范学校,2004年被评为当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当阳市优秀家长学校”。被评为“当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长期以来,我们不仅继承传统优势,而且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初步形成了二大特色:一是寄宿保育创特色。学校以“让学生享受家庭般的温暖”为目标,大力投入,优化住宿条件;规范管理,优化保育质量;布置精美,优化育人氛围。形成了内务管理求“五线”,安全教育须“五不”,卫生管理要“五勤”,纪律要求达“五静”、“五快”的管理规范,2003年1月被授予“宜昌市寄宿保育工作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二是校办产业攀新高。学校因地制宜发展校办产业,脚踏实地实现创收育人双赢,探索出了“种—养—加”“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建起了新店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年创收入达1万元,同时利用基地育人,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并接待兄弟学校的观摩,2004年秋评为“校办产业先进单位”。 观校内翠柏溢彩,醉园中丹桂飘香,晨昏朝夕,润朗朗之书声。回顾过去,新小人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新小人信心倍增。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发展统揽全局,以创新再创辉煌,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创新店小学美好的明天。
当阳市白林小学位于当阳市西南角,西与夷陵区鸦鹊岭镇接壤。1995撤消了原白林中学,此校就改建成了现在的白林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平方米。建有图书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学校有图书6000余册。实验仪器达二类标准。学校领导班子配有工会主席、教导主任、后勤主任,确保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设有6个年级,共有6个教学班,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小学高教师12人,助理级1人。学生181人,学校的体育工作、疏菜基地的种植具有一定特色。
当阳市双莲小学位于王店镇的西南面,学校占地面积14630平方米,学校服务区为双莲村、满山红村、严河村、泉河村、白河村和双莲寺居委会。总服务人口12116人。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500人,教职工29人。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湖北省义务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办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学校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工作评价方案,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5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市,镇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实验教学先进单位”“优秀家长学校”“课改实验先进教研组”“安全先进集体“等。近2年来学校乒乓球、篮球、毽球分别获团体全市第一、第二的好成绩。毽球队多次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得了好成绩。学校的体育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总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学校正以全新的面貌向新的目标前进。
当阳市育溪镇陈院希望小学位于当阳市西北边陲,地处五区之地(苏区、库区、边区、山区、贫困区)学校始建于1987年,占地1.5万平方米。服务区范围为原陈院乡政府所辖10个自然村,服务人口约7千人,面积约150平方千米。 我校更名多次,1987年始建为“陈院小学”,1992扩建为“陈院乡中心小学”,1996年被当阳市政府命名为“当阳市希望小学”;同年宜昌市三峡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希望工程学校”。2003年与陈院中学合并为“陈院中小学”,由于人口减少,2008年8月撤消中学部,恢复希望小学校名。 希望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六年制寄宿保育制完全小学,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千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生均20多平方米。学校藏书3000多册,学校配有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另拥有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仪器保管室等,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学校现有学生112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专科文化程度12人,中师文化程度3人。学历达标100%。 学校办学以来,本着校训所提的“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要求,经全体师生努力,曾获得多种荣誉:先后被湖北省教研室授予“自然课题实验先进单位”、宜昌室人民政府授予“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当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园”、被当阳市教育局授予“教育先进单位”、当阳市示“范家长学校”、当阳市“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洪庙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保育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28平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5平米,学校藏图书4千余册,生均23册,远程教育设备一套、,资产价值5万元;体育设备器材10800元;音乐室1间,教学器材金额原值1100元;根据我校办学条件实际,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 现有在籍学生122人,专任教师11人,其中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1人,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10人,本科文化程度1人,专科文化程度5人,中师文化程度5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半月镇紫盖小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冬青中学改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21440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2362平方米。固定资产336942元。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62人,12名教职工,小学高级教师12人,专科学历6人。服务范围两村(紫盖、春光)、一场(交警林果场),服务总人口6千余人。 近几年来,学校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来,学校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近3年里学校在特长教育方面创出建校史上的最好成绩,学生杨佳敏和邓昭贤的美术作品在省“黄鹤杯美育节”上荣获银奖和铜奖,在市“沮漳之星”比赛中陶研冰同学荣获小歌手一等奖,多人次荣获写作、绘画一、二、三等奖。在书信比赛中,顾毓秀同学荣获宜昌市一等奖。在市科技节中荣获航模比赛团体第二名,男子篮球进入市八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