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芙蓉中学为公办初级中学,整体交由长郡中学托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行政上隶属芙蓉区教育局,业务上全部交由长郡中学统一管理。学校完全按照长郡中学全套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和分管教育、教学的2名副校长均由长郡中学委派,校务委员会和学校中层干部由长郡中学负责组建,负责对学校发展和日常事务进行决策、管理。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长郡中学本部选派一批,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一批,芙蓉区内选配一批。 长郡芙蓉中学总规模36个班,其中可容纳寄宿学生600名。学校招生工作全部由长郡中学负责,按照长沙市教育局小升初工作的文件精神统一录取,计划今年秋季招收初一新生12个班约600名,班额将严格按照省颁标准配置,每班不超过50人。学生除按照国家免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外,还享受芙蓉区免费提供校服、饮用水、教学辅导资料的待遇。 长郡芙蓉中学是芙蓉区斥资近亿元,建设的一所高规格、现代化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近40亩,设计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塑胶田径运动场高架,拥有4个塑胶篮球场、2个室内排球场和2个室内羽毛球场,各类功能室配置齐全,教学装备全部按省一类标准配备。学校有完善的校园网,所有教室、功能室等场所都能通过校园网、教育城域网连接因特网,学校有独立公网IP,所有教室均具备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同时,学校还配备了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
明德天心中学是由长沙市政府、天心区政府、明德中学共同打造的一所全新优质公办初中。学校位于天心区新姚北路与木莲冲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学校现有土地面积37000平米,教学楼等建筑面积2300平米,绿化面积约为70%,风景宜人。长沙市政府、天心区政府共同投资1个多亿,新建办公楼、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学生宿舍等基本功能场馆,打造成一所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全新学校,由百年名校--长沙市明德中学进行全方位管理,主要为天心生态新城服务,同时辐射长株潭地区。一、 学校定位学校校训:坚苦真诚。学校文化:德 雅 精 勤学校教风:磨血育人。学校学风:敏学慎思,自强自立。办学思想:明德树人。办学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办学方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办学原则:安安静静办学,平平淡淡办学,真真诚诚办学,堂堂正正办学。办学思路: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科研引领,注重特色。办学目标:学校有品位、管理有品质、师生有品德、质量树品牌;区内一流、全市前列、全省知名。管理理念:尊重人、关爱人、相信人、鼓励人;以心育人,以情动人,以德服人。二、 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培养优良校风、教风、学风,铸就校园精神,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雕琢物质文化:美化环境、装饰校园,将学校建筑符号演绎成文化符号,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物一什都演绎着明德天心中学今天和明天的故事。用文化的成分来滋养校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将促使广大师生充分吸收文化营养,感受文化的魅力,沉浸在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铸造制度文化:以"新理念、高起点、严要求"为原则,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的优化明德天心中学校风、校纪,形成涵盖学校各个管理层面的制度以及全体师生严格恪守的行为准则,使制度文化成为学校落实文化建设的支柱,成为学校实现文化运行的保障。凝炼精神文化:以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心理诉求为出发点和生长点,从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教师情感、学生态度等多个方面加强和创新精神文化,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构建师生共同愿景,使精神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与不竭源泉。打造行为文化:以制度文化为框架,以精神文化为内核,全面提升明德天心师生文明素养,塑造明德天心师生文明形象。学校将通过晨跑、升旗、宣誓、敲钟等常规仪式和特色仪式引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从师生仪表、形态、动作、行为、语言、精神、风貌等多个方面整体推进行为文化建设,使行为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在彰显。提升教师文化: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定点定岗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爱校爱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的教职工队伍。三、 展望未来学校的发展目标:坚持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发展,促进内涵发展,把明德天心中学办成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创新型、文化型、开放型的品牌名校,使学校成为"学校有品位、管理有品质、师生有品德、质量树品牌"的学校,成为长沙市管理规范、质量优秀、社会满意的示范性初级中学,成为"区内一流、全市前列、全省知名"的品牌学校。百舸争流,千帆相竞。我校将竭尽全力还原教育的本真:安安静静办学、平平淡淡办学、真真诚诚办学、堂堂正正办学。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力将我校打造成一所"让老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 ,区内一流、全市前列、全省知名的品牌初级中学。
我校创建于1935年,办学历史悠久。学习占地面积12151平方米,建筑面积5996平方米,内有教学楼、住宿楼、礼堂、食堂、勤工俭学店堂,配有电脑、实验、阅览、教研、办公等室。现有学生380,教职工23人,其中本科学历16,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
一座位于流沙河镇西部的袖珍学校——瓦子坪中学。该校创建于1968年,2005年改危修建,已初具规模。学校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初中部三个年级三个班,小学部两个年级两个班,学生共200多人。教职工共15人,在职公办教师13人,代课教师1人,临时工1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人,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人。被评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共7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5人,学历合格率100%。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2005年对我校进行危房改造,校园面积8089.5平方米,校舍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暂无教工宿舍和学生公寓。仪器总价值35万元,设有电脑室1间,图书室1间,仪器室1间,实验室1间。 在生存中求发展,历年来,领导和老师们齐心协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特别是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进入县前20名,在学校生源紧的情况下,我校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促学控流工作,从2002年到2006年,巩固率达100%,普九成果辉煌。
在美丽的湘江之滨,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的交汇处,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星城镇大湖中学。这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乡镇中学,从1957年创办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如今,它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成熟,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大湖中学拥有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3人,其中本科学历39人,大专学历14人,中级职称4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名教师3人。大湖中学占地面积44740㎡,绿化面积31235㎡,绿化覆盖率69.8%。大湖中学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472人。学校以教学为生命线,大湖中学近年来教育教学成绩显著。2005年、2006年度升望城一中、雷锋学校近70人。近年来,大湖中学在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众多的荣誉。2001年被评为长沙市科技示范性学校;2003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年度考核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级平安学校,县级模范职工小家;2005年被评为年度考核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级绿色学校,“四五”普法县、市先进单位,市级模范职工小家;2006年被评为安全文明学校,2006年12月通过县级示范性学校验收。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勤劳睿智的“大中”人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谱写新的篇章。我们相信:大湖中学明天会更好!
长沙市美术学校(长沙市第十八中),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全省最早开办美术专业,并以美术高考为龙头的美术特色学校,是清华大学、广州美院、天津美院、江南大学的生源基地学校。近年,学校为清华大学输送了22名优秀学生,学校本科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中职各专业对口高考升学率100℅,毕业生就业率100℅。 卡通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学校与全国最大卡通企业“三辰”卡通集团联合开办卡通专业。“三辰”卡通集团负责安排学生校外实习,并优先安排学生就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流的美术专业师资队伍,其中,国家、省、市级骨干专业教师10名,参加全国、省级个人画展的专业教师11人。专业教师深谙美术高考动态和专业发展信息,与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一支素质高、视野广、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拥有省、市级文化课骨干教师20名,文化教师具有丰富的美术专业文化课教学经验,教学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 学校环境优美,美术氛围浓烈。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分校)前称是长沙市二十八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溁湾镇。占地面积21010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11248平方米,有教学楼两栋,实验科技办公大楼一栋,装备有完整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在校学生1800多人,教学班39个(其中初中27个,高中12个),在职教职工142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占教师队伍的26.1%,中级教师80人,占教师队伍的56.3%。我校2002年由市教育局移交区属,2005年正式挂牌“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2008年9月,我校正式加挂“湖南师大附中分校”的校牌。目前基本形成了“文理并重、外语突出、素质全面”的办学思路。近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稳定,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校风校纪明显好转,社会声誉日益提高。目前,我校已成为湖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中学,长沙市花园式单位,国家学历定点考试考点,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点。学校始建于1975年,回首三十多年的建校历史,岳外人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经过历练与打拼,由最初的几间教舍、十多个班级,一步步成长、发展、壮大。 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 “走外国语特色之路是我校的发展方向。”2005年我校成立“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以来,我们努力从师资、开班、教材、课程等方面认真落实外语特色建设。第一、师资方面,聘请专职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对校内外语老师加强业务交流、培训、考试,以促其成长。第二、开班方面,实施小班授课制,每班25人,由外语老师担任班主任。第三、教材使用方面,使用两套英语教材,一套为国家教委指定的中学生教材,另一套为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口语原版和听力教材。第四、课程设置方面,每周开设两节口语课,期中、期末增加口语和听力测试。第五、2008年我们又开设了日语课,实行双外语教学。目前,学校外语特色享有特色收费政策、提前招生政策。2009年初中实施“特色精品化”,高中实施“外语特色化”,努力探索初高中特色衔接,高中开始试点外语特色,设立“外语特色班”,计划用几年时间使学校外语特色六年一贯制,由“外语特色”向“特色学校”大步前进。
洞井中学地处省森林植物园东南角,环境优美,创建于1966年,已有40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3440 m2,建筑面积10995m2,现有教学班20个,本期学生人数961人,在职教职工74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41人,平均年龄37.6岁,是一支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队伍。学校建有教学楼两栋,师生公寓楼一幢,教工宿舍一幢,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工会活动室、法制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校园电视台一应俱全。学校原来教学条件简陋, 校园面积狭小,校舍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2002年,雨花区委、区政府,洞井镇党委、政府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从此,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短短几年,先后完成耗资200多万元的师生公寓楼和170多万元的食堂新建和38万元的两栋教学楼的改造(内外装修),20多万元的厕所改造工程,20多万元的自来水安装均已完成。现在的洞井中学大致分为三大块:大容量的教学楼二栋,内有大小办公室、教室及各种功能室共计52间;学生公寓楼及教工宿舍2栋;学校也十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铺设了4个水泥地面篮球场,装配4对价值近10万元的有机玻璃篮板,为我校体育传统项目——篮球的训练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并于2006年12月获得雨花区中学学生篮球赛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体育器材室、工会活动室大大丰富了师生的文体活动内容,全面提升我校的体育教学水平。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等体育活动场地齐全。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学校加强了配套工程的建设:路面的硬化全部完成;校园的绿化全部到位;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如校园的宣传橱窗、楼道、办公室及教室的名人名言布置等。我校原有教学设备设施很落后,老师们的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为此,洞井镇党委政府、雨花区教育局对我校各项设备的添置作了很大投入,仅现代信息这一块就先后投资达400多万元,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达到省级先进水平。2002年投资20余万元,建设第一个学生计算机房,装配电脑30台。2003年,增添电脑20多台,更换电脑10台,兴建了第一间多媒体教室。2004年,全校20个班,班班配备了计算机及34寸大彩电,实现了“班班通”。2005年,新建一间有60台机的计算机房及简易多媒体教室,使我校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现在学校拥有标准的学生网络机房2间;多媒体普通教室21间;多媒体阶梯教室1间,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学习;图书馆藏书39045册,人均42册。学校拥有高配置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体育器材室、校园电视台、校园智能广播系统以及分布在各办公室及电子备课室的液晶电脑,形成了集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备课办公网络。学校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农村寄宿制精品初中的办学目标,坚持“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抓管理要效益,外塑形象创品牌,从严治校出质量,创建特色求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深化教育改革。近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和洞井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正视现状,迎难而上,按照长沙市示范性初中的要求,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按照《长沙市示范性普通初中评估细则》,逐项落实,常抓不懈。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奋斗,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风教风校风得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10月学校成功创建为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获2005年度“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获得2005年度雨花区“资源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3月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2006年5月“省两项教育督导评估”,我校作为必检单位,获得督导专家团的一致好评,为雨花区教育督导评估获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作出了贡献,为雨花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11月,荣获2006年度雨花区“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12月学校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推山学校座落在雷锋镇西部的牌楼坝村,始建于1928年,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占地7735㎡,校舍面积2518㎡,学生200余名。学校环境幽雅,校园周围无网吧、电游室。校园建设规范,布局合理,草地花坛,交辉相映,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职工14人,在岗专任教师13人。其中本科9人,专科4人,中级职称8人,县名、优教师1人,市级优秀、骨干教师1人。三证合格率100%。学校内部设施全面,有图书8000多册,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多媒体室、艺术室等各室齐全。学校班子团结,制度完善,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实现了科学管理,将制度化、人文化与民主化有机融合,以培养全面型人才、夯实基础为目标,以“诚实、务实、进取”的校风,以“博学、精业、乐业”为师风,以“勤学、会学、乐学”为学风,扎扎实实开展基础素质教育。同时,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有固定的德育基地——雷锋纪念馆,聘有专门的校外德育辅导员——弃商求学的雷运姣教师(湖南涉外经济职业学院教师)。精心耕耘,回报收获。近三年来,教师有6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获奖,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获奖70多人次,涌现了以市优秀教师张智和县名教师郭胜为代表的一批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正是在他们带领下,全体师生精益求精,使得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职校招生先进单位”、“县模范教职工小家”、“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学校位置相对偏僻,但是师生团结进取,成绩喜人,推山学校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的真抓实干、无私奉献,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岩前中学地处湘赣边界文家市革命老区,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初级中学,占地面积7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现有在籍学生230人,教职工25人。多年来,学校全体师生精诚团结、奋发向上,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较为全面的发展。 一、办学目标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以人为本、包容共生”的浏阳教育精神,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内在品质,积极推进教育强乡镇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岩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办学条件 学校地域偏远,条件艰苦,是一所较为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各功能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安装了校园网络系统并接入宽带网,每位教师都备有笔记本电脑,正逐步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学校不断完善校园生活设施,配备了锅炉,蒸饭柜、热水池等,解决了师生的吃饭用水问题。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现在校园内花草树木、假山池沼错落有致,让人感到整洁、舒适。 三、育人环境 学校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团结、文明、笃学、奋进”是学校的校训,全体师生团结、友爱、真诚合作,唱响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旋律。学校在管理与育人上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发展的相对宽松环境,让师生生活在一种文明、真诚、协和、文雅的环境中。 四、办学实绩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2001年,学校被评为“浏阳市德育示范学校”; 2003年,学校被评为“初中管理工作优秀学校”;2004年学校被授予“浏阳市文明单位”; 2005年,学校被授予“长沙市园林式单位”;2006年,学校被评为“浏阳市平安单位”。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团结奋斗,不断开拓进取,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家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