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县坪塘镇古塘小学从解放初办学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现为公办全日制小学。建校至今,先后获得过“市先进农村学前班”、“市红旗大队”、“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学校地处坪塘镇花扎街村火煽冲组,坪白公路南侧。学校占地面积10560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教师13人,其中11人大专毕业,年龄50岁以上的2人,40-50岁的5人,30-40岁的1人,30岁以下的5人。获得中级职称的7人,初级职称的6人。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385人,分别来自花扎街村、新合村、兴丰村、长塘村和红桥村等。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兴建综合楼一座,礼堂一间。学校设备逐渐完善,图书8842册,图书室、仪器室、卫生室、实验室等基础设备、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达省一类标准。 学校校训:品学兼优,不断进取。 办学目标:全面育人,学有所长。 办学特色:抓日常活动开展,促教学质量提高。 办学成绩:近20年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一直居全镇前列;学校由一栋平房发展到两栋教学楼,一栋礼堂,一栋食堂等;各项设施较为齐全。 今后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形成学校特色;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建好运动场和围墙。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工作积极性,把学校办成一所优秀的农村小学。
国庆小学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校舍面积383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5%。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3个,学生728人,教职工37人,其中大学本科29人,本科在读及专科8人,教师学历、普通话、计算机100℅达标,小学高级教师29人,省、市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明星教师2人。党员16人。学校按一类标准配备了多功能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等12间功能室,是一所设施完善、环境优雅、富有朝气的市级示范性小学。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堂常规管理为重点,以高质量为追求的办学策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先后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实验先进单位,两次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引探教学国家级优秀实验基地,先后成为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首批绿色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示范性学校、市文明标兵单位、市礼仪教育十佳单位、市花园式单位、市标杆红旗大队、市“无违章建筑单位”,先后成为市综合实践专业委员会、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市语文、品德与社会(生活)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多次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团支部,连续七次被评为区教学科研先进单位,2004——2006年,我校教研教改成绩在全区名列第一。 学校近三年获集体荣誉3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市级12项,教师获奖565项,其中国家级65项,省级158项,市级130项,发表作品教师138篇,学生50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在《湖南工人日报》、《长沙晚报》、《湖南日报》、《当代商报》、《省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报道共计26次.
新开铺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名金盆乡第七保校。1951年更名为新开铺小学,1966年定为郊区重点小学。1996年因区划调整划入天心区。学校地处南二环、猴子石大桥下,交通便利。学校现占地面积6403平方米,建筑面积1914平方米,绿化面积1722平方米。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教职工23人,目前在校学生431人。学校办校宗旨:立足本校,以三个面向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致力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振兴天心培养合格人才。学校的办学宗旨:发挥资源优势,挖掘教师潜能,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学校育人目标: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会求知、善于创新。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具有社会主义公德的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适应环境能力。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学校校训:爱众亲仁、乐学善思、勤奋进取。学校校风:团结、严谨、求实、创新。学校教风:热心、严谨、钻研、创新学校拥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3人,本科毕业生10人,专科毕业生7人。学校硬件建设逐年解善,添置了大量教学设施,2006年学校实现“班班通”。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特色教育,特别注重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学校与社区、周边单位形成了综合教育网络。2004年以来,学校在德育方面重视社区教育资源,与社区一起开展的“小鬼当家”系列活动,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社会反响良好。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教学质量调研抽测中,三年来连续名列前茅,学生、家长有口皆碑。学校一直是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前些年是乒乓球训练基地,为长沙市的乒乓球运动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员。 近年来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将体育训练项目转向为“无线电定向运动”,成绩斐然。2005年“无线电测向”荣获市六运会金牌;2007元月年赴珠海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80米波”及组装比赛,获一二三等奖若干,2007年暑假赴长春参加“无线电测向”比赛,获金、银、铜牌若干。学校评为全国引探教学优秀试验基地、长沙市珠心算试验基地、长沙市安全文明单位、天心区综合治理三星级文明单位、天心区规范化学校、天心区绿色环保学校、天心区关心下一代优秀学校,自编课间操获区一等奖等。⊙
白箬铺镇白箬小学创建于1945年,始名培园女子职业学校,后相继更名为培园完小、白箬完小、白箬中学(初中小学合办),1986年白箬乡政府将中学部分异地新建后,正式命名为白箬小学。2006年,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时,又将龙洲教学点纳入学校管理范畴,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地处319国道1283KM处,交通方便,生源覆盖面广。现有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295人。专任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人,小学一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5人,中师学历2人;教师平均年龄35.7岁。校园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627平方米。学校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有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少先队活动室、广播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各类器材均达省颁二类标准。校园布置规范,校容整洁。 白箬小学走过了60多年的光荣办学历史,在跨入新世纪的征程中,学校秉承“砺志、明理、博学、创新”的校训,按照“优化资源,协调发展:强化管理,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思路,突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力争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中心点,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以强化教学管理为着力点,狠抓常规管理,狠抓教育科研,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以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为着重点,增强责任意识,努力营造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四是以加快学校发展为突破点,力争取得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教学设施,拓宽学生运动场地,新建教学配套用房,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标准的农村完全小学。⊙
长沙市天心区兴隆小学地处天心区大托镇兴隆村何家垅,背江靠堤,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学校始建于解放前,原名黄塘小学,1972年改名兴隆小学,1978年村部把原校址迁往现址并建立了一栋三合院式的学校,1992年省教育督导时,由村部和兴隆村有识之士们共同筹集资金40多万元,拆除部分老校舍兴建了现在的教学大楼。校园面积3949平方米,生均29.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生均11.85平方米。各功能教室齐备,均按省一类标准配置。教学楼宽敞明亮,规范合理。活动场地宽松,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63人。学校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职教师12人,其中小教高级多达9人,小教一级3人,所有教师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业务素质精湛,多位老师的论文先后获得省市区各级奖励。教师队伍团结进取,在各种教师团体竞赛中多次获得奖励。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筹措和投入资金数十万元,用于改善和提高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配置了移动多媒体、投影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改善了学校活动场地和办公设施,改造学校水网和电网,兴建水冲式厕所,完成了南面操场的硬化和绿化,新建了花台,铺设了草坪,装修了升旗台,校园绿化面积多达90%以上。2005年上期,学校一次性通过天心区教育督导,被评为“天心区规范化小学”。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为主、素质为重、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进取”的校训、“文明、诚实、勤学、守纪”的校风。学校教学质量在近几年获得了逐步提升,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年获得“教学质量提升奖”;2006年该校少先队被评为“长沙市红旗大队”;学生在天心区映山红杯比赛中获得集体舞一等奖,独舞二等奖等荣誉。 学校狠抓“德育层次化”建设,形成了学校、家长和社会三结合体系,新建了劳动实践基地,突出劳动实践教育,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长沙县福临镇金坑桥小学是市长谭仲池的亲切关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的一所设计新颖、建筑精美、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始终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力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和谐教育。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个人寐力影响人,规章制度管理人,校园文化熏陶人”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学校管理路子,构建科学管理机制。突出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创建市县级标准化学校。学校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现在本科学历教师5人,中级职称4人。学校占地面积18676平方米,建筑面积2866平方米。校舍面积2866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并有寄宿生公寓。学校场馆设施较全:拥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仪器室、图书室。建设有标准跑道 ,水泥球场,并有5亩勤工俭学基地。成为长沙县北部学校的一个亮点。
梓山学校位于被誉为“魅力乡镇”的沿溪镇南面,座落在湖南省沙龙示范村,她南有驰名中外的浏阳河(相距1公里),北临新建的浏东公路(相距1.5公里),西靠古镇古港镇(相距10公里),东面是七宝山乡(相距15公里)。学校总占地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师20人,其中中师毕业的教师有4人,专科学历的有5人,本科学历的有11人;教师专业技术已取得中级职称的有10人;8个教学班,学生368名,另有3个学前班,小朋友上100名。 从南面步入校园,就是高耸的紧紧相连教学楼和综合楼,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这里有15个教室,可容纳600个学子求学。但是,目前综合楼里面还是几间空教室,没有多媒体、计算机和语音等设施。穿过教学楼,便来到了生活区,东边是两层的可供10名教师居住的单人宿舍,西边是食堂厨房和正在建设中的礼堂,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从礼堂出来就到了运动区,但是运动区还没有投入建设。 梓山学校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小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文龙、张启龙、罗章龙、罗若遐、罗章凤、周平溪、肖湘等人,就是在这所学校启蒙的。这里可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解放后,进入大学深造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有谭丹(研究生)、周伯文、罗继林、周耀辉、钟发根、周密、罗斌、贝魁成、宋觉新、谭婷等五十多名。 新世纪、新梓山、新机遇、新发展。梓山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人才。近年来,梓山学校教学质量和目标管理测评均位居全镇前列,教师“示范性作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有20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或市级奖,参加优质课竞赛有8人次获市级奖;组织学生参加上级各项竞赛,有2人获得长沙市级奖,10多项获得浏阳市级奖,周清华、宋觉新、周敏、熊安、周思婷、周景石、张佳等学生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或“十佳少年”。2002年,学校组织腰鼓队、鼓号队参加镇级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梓山学校必须按照“双高普九”精神,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学校的办学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好多硬件建设没有到位: 1、运动场的建设;2、校园的硬化和绿化;3、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阅览室等设施;4、教师住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