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学校座落于天心区大托镇五七一二工厂内,是我区唯一一所九年义务一贯制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共计5376平方米,共有13个教学班,579名学生,36名教师。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怀下,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音乐室、阅览室、综合实验室、现代化的多媒体计算机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硬件设施质的飞跃,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目前,学校已把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原来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有所改变,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这些显见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已任,确立了“以法治校、科研兴教,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以“勤奋、敬业、团结、创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守纪、团结进取”的校风,“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风,“勤学、刻苦、多思,探究”的学风和“团结务实,科学严谨,挚爱创新”的学校精神。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区快乐体验先进单位,参加区“知荣辱,学做人”童谣竞赛获三等奖,区德育短剧比赛二等奖,市音乐班演奏二等奖,号鼓队市示范表演三等奖,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在2006年年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和论文评比中,我校教师有一项国家级,三项省级,六项市级一等奖,九项市级二等奖,七项市级三等奖,一项区特等奖,二十七项区一等奖,二十项区二等奖,五项区三等奖。2007年中考又是捷报频传:合格率语文93.2%,数学97.7%,英语97.7%,文综(史地政)和理综(理化生)为100%;全科合格率达90.9%,超过了全市平均合格率水平。包括保送生在内,预计上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可达34.1% 。 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为天心教育而努力奋斗!
在美丽的浏阳河畔,徐特立故乡,同心工业园旁,有一座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全日制初级中学——长沙县梅花中学。学校青山环绕,鸟语花香,景色怡人,是一个以环境育人,励志求知的乐园。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由衷赞叹:“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占地面积57300平方米,校舍面积10678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教学区有教学楼、科技楼各一栋,拥有教室18间,多媒体中心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与电子阅览室、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与仪器室、图书室、学生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各一间;活动区有25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篮球场3个,风雨活动室一间;生活区有教师宿舍3栋共40套间,寄宿生公寓一栋30套间,食堂一栋430余平方米,80KVA变压器一台套。 学校内部设施设备齐全。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家家户户开通了数字电视,能接收卫星教育节目,为中国现代教育网一级会员学校,电教实验器材达Ⅰ类标准。图书16480册,电子图书20000余册,刊物70余种。 “敢为人先,勇于超越”是梅花中学全体师生的风采。 “文明守纪,勤奋有志”是梅花中学的校训。“人人是儿女,个个能成才”的教师观让学生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近几年来,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7个,省级奖励30余个,市级奖励200余个,县级奖励300余个。学校先后被授予 “长沙县示范性学校”,“长沙县‘五无’德育校”,“长沙市精神文明礼仪校”,连续五年获目标管理一等奖。 随着学校周边的不断开发,乘成为江背镇中心中学之东风,梅花中学的校园校貌一定会更加完美,各项设施设备更加齐全,教育质量稳居前茅,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异人才。⊙
阳市浏阳河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系2003年由原浏阳市淮川第一初级中学和原浏阳市淮川第二初级中学合并而成。原淮川一中始创于1934年,前身系浏阳县黎氏私立学校。解放后于1951年由国家接管,几度异地并先后更名为浏阳县城北完小,浏阳县城北初级中学,浏阳市淮川办处第一初级中学。原淮川二中始办于1994年,是一所面貌全新的现代化学校。浏阳河中学自合并创建以来,秉承了原淮川一中悠久的教育历史积淀,传承了原淮川二中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强强联合,逐步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教育文化风格。学校以“高质量、有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砺志、勤奋、文明、进取”为校风。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人,36个教学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中、高级教师106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长沙市级骨干教师14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浏阳河中学的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市前茅。在抓质量的同时,学校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短短一年中,学校教研教改硕果累累,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及获奖论文:国家级21篇,省级35篇,长沙市级37篇,浏阳市级76篇。教师参与赛课、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大赛有4人次获国家级奖励,7人次获省级奖励,市级奖励40人次。
星沙中学坐落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县县城的中心地带,东临星沙大道,西接山水人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学校前身为望新中学,创办于1976年,1994年更名为星沙中学,2001年螺丝中学并入。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1920人,教职员工171人,是长沙县最大的初级中学。 学校总用地面积82543m2(合123.81亩),生均校园面积为42.99㎡;校舍面积达22582 m2,生均校舍面积为11.76 m2 ;有效用地面积67230 m2(合100.84亩),校园绿化面积26500 m2 ,绿化率为32.1%;硬化面积达55900 m2,硬化率为67.7%。拥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从1992年起至今,逐年配备了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仪器室、多媒体辅助教学双向控制系统、校长评估监控系统及摄录编系统、教师和行政电脑办公室,电子备课室、微机管理阅览室、宽带校园网,并在长沙县率先实现“班班通”。 学校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从课程开设、师资结构、教学方法入手,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让学生进步,助教师成功,使家长满意 ,促学校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崇德 博学 健体 创新”的良好校风。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园林式单位”“省禁毒、反邪教先进单位”“省级课题实验校”“市示范性学校”、“ 市德育先进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禁毒示范校”、“综治工作市级先进单位”、“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县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教师和学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沈琼老师的《桃花源记》在“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课件创作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王计良老师自制教具获省一等奖。学生参加迎奥运电视系列比赛活动获初中组第一名、县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县中学生课外知识竞赛初中组第一名,并在县电视台报道。中考录取高中人数和升学率全县最高,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为142人。近三年,教师和学生共获得各级各项奖励2056人次。 1993年时任副省长的郑培民同志来我校视察后,欣然题词:“教学上质量,管理上水平,事业上台阶”;卓康宁副省长来我校检查工作后,挥毫泼墨“腾飞的翅膀”。现在,我校已成为长沙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如今,星沙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高昂的斗志,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湘名校!⊙
我校是一所9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占地面积约20720平方米,校舍面积4530平方米。音、体、美、卫生器材、仪器电教均达二类标准,学校藏书15490册;有百米跑道、风雨活动室、篮球场、阅览室、办公室、实验室、仪器室、教研室、团队室、体育室、医务室设备完善。学校现有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36人,教学班14个,学生人数618人。教师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有多人被评为区、市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其中何曼霞老师被评为区名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及班主任,李改明老师初评为区十佳农村优秀老师,等等。现在全校师生斗志昂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美好未来。
赤马中学位于沙市镇赤马集镇中心地带,学校创办于1950年,起源于设立在原刘陆塅刘氏宗祠的培源小学。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曾多次更名、迁址、扩班。1951年下期更名为“五四“完小;1954年下期更名为黄岗完小;1958年因修建横山头水库,学校迁址至芳坪村陈家组;1969年更名为芳坪中学,开始招收初中生;1974年更名为“五七”中学,停办初中,创办高中。1977年更名赤马中学,恢复招收初中班。1979年学校再次迁址至芳坪村凤凰组,即现址,停办高中教育;1989年与原桃花学校初中部合并,成为赤马镇的唯一一所初级中学;2000年长沙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落户赤马,学校成为基地学生文化学习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521人(其中包括小学六年级三个班154人,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学生36人),教职工33人,专用教师33人。专用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6人,占78.8%,专科学历的2人,占6.1%,中师学历5人,占15.2%,具有中级职称教师2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地处赤马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学校占地面积32672.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6.9平方米。学校拥有装修一新的教学大楼、崭新宽敞的师生食堂、高标准的教师公寓、学生宿舍、大礼堂,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电教室,电子备课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教学设施配套齐全。赤马中学自1969年创办初中以来,已有37个春秋,先后输送了一大批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他们工作在城乡各条战线,为祖国建设贡献着光和热。他们是赤马中学的骄傲。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全校师生牢记“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群策群力,共创佳绩。教师论文在报刊上发表20余篇、科研课题顺利结题,教学质量居全市中上水平,其中2005年获市一等奖。学校团队工作、毕业生分流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等多次获市级以上奖励。作为长沙市体育局皮划艇、赛艇的体育网点学校,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一批水上项目合格人才。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迈步从头越”,赤马中学将乘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春风,抓住发展机遇,再展宏图。赤马中学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树品牌。赤马中学办学宗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适应未来。赤马中学校训:勤奋、团结、求实、进取。赤马中学校风:崇德、求智、文明、守纪。赤马中学教风:敬业、爱生、创新、奉献。赤马中学学风:爱校、尊师、勤学、进取。
我校位于黄兴大道与机场高速交汇处,覆盖龙华,三合两个行政村。所辖行政村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女童入学率100%。学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5人。校园面积303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教室8间,远程教室1个,学校藏书1953册,电脑室一间。 学校共有16名教师,男教师3名,女教师13名;党员3名;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9人,中专学历1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3人。所有教师都取得了符合所教学科要求的普通话,计算机等合格证书,还有2位教师具有小学生英语教师资格,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自办学以来,我们始终把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作为的育人宗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是把“真诚、博爱、进取、创新”的育人理念融入到学校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各项工作都处于本镇前列,“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研究”课题获市一等奖,教师教学案例获全国二等奖。近三年来,师生获体育、科技、论文、读书比赛、艺术展演等各项奖励达93人次。学校年年获镇目标管理一等奖。真正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学校位于宁韶公路7公里处,距宁乡县城大约10公里,占地24亩,校舍面积4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两栋,老师宿舍两栋,有礼堂、食堂各一栋。学校有仪器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特长生培训室、团队活动室。办学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明德麓谷学校由长沙高新区管委会、明德中学、保利地产联合合作办学,于2011年6月1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学校总建筑面积约52500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核心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及幼稚园,同时配备了一流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语音室、多媒体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先进的办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现共开设23个班级,招收近千余名学生。其中,小学部设14个班,中学部设9格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除了对外招聘数十名骨干教师,学校还从长沙市明德中学和高新区范围内选调部分优秀教师,最终由65名教师组成了该校个体素质精良、群体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优秀骨干教师达7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约占30%。办学特色明德麓谷学校将秉承百年名校明德中学的文化精髓,以"明德树人"为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为办学方略,传承"坚、苦、真、诚"的校训和"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开创"以发展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张扬,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树木岭学校成立于1958年,现为雨花区九年一贯制直属学校,随着长沙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2004年我校就被湖南省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就读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师6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2人.教学班级25个,学生总人数达到1483人.2004年湖南省妇联授予我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校试验基地.2005年学校获得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2007年校长易作军同志获得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