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白沙中学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李家山社区,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现有7——9年级6个班,共有学生400余人,在岗教师33人。学校有年轻的领导机构,校长彭治国、教导主任毛学文、德育主任孙文力都是四十岁以内的年轻人,有充足的精力,卓越的见识,新颖的领导方法,在他们的领导下,我们学校办出的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学校以“培养真正幸福的人”为办学宗旨,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并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富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凭着“敬业、严谨、善诱、爱生”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学、好问”的学风,“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校风,学校逐步形成了“全面育人、规范管理、高速发展”的办学格局,开创了“校风文明、教风严谨、学风浓郁”的新局面。从严治校 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洽化,老师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育人之歌。德育立校 以“日常风纪评比”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以爱校护校为先导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我能为社会做什么”为主题的价值观教育,以育人在于育心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爱心传递”为载体的爱心教育的“五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凸现特色。科研兴校 以“读书工程”为主餐,以“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为推力,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竞赛为切入点,探索特色教研之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信息强校 创造条件提供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立足校本建设过硬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始终与时代同行,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朝着高质量、数字化的学校迈进 。
亚洲湖完小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学校。 亚洲湖完小源于解放前忠诚乡肖氏蒸髦族校,合并于田氏储英小学,校址在龙塘尾坪。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编为第十区第四十二初级小学。1954年洪灾中被毁,迁址于澎古岭肖氏宗祠(现址),更名为亚洲湖完小,学生来源于澎古、龙塘等地。1970年,龙塘大队学生分出,立龙塘学校,此校更名为澎古学校;次年开办初中班。1981年初中班合并至北盛中学。1983年与龙塘学校合并,恢复“亚洲湖完小”校名。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生源减少,先后易家冲、石子湾、拔茅滩学校撤并于本校。 现在,全校有一至六年级教学班6 个,学前班1 个,学生共有300余人,教职工14人。 半个多世纪来,亚洲湖完小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履行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如肖克俭、刘明理、孙建科、田民主、田美仁、刘光明、邹开礼等。 亚洲湖完小历经沧桑,几次搬迁,几经分合,几经改建、扩建,现有校园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是一所初具规模、环境优美、设备基本齐全的规范化完全小学。⊙
湘江之滨,望城之南,有一处地方终年泉如喷涌,似白花翻腾,故称“白泉”,白泉学校就座落于此。学校创办于五十年代初,始为一所全日制完小,当时借址于一个叫做“油铺”的地方。一九七五年迁于现址,在当时的白泉公社的积极支持下,建起了当时全县首屈一指的综合教学楼,更名为白泉中学。二0 0七年下学期与原白泉小学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全日制公办完全学校。是望城县花园式单位,坪塘镇文明单位,坪塘镇中心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756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84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63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380平方米。在镇党委、政府及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相继建立了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团队活动室,学校现有图书22470余册,实验、卫生、音乐、体育器材达基本达到省颁标准,现在学校又在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而努力。 学校现有一至九年级教学班共11个,学生409人;学前班一个,学前幼儿28人;教职工25人,有初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5人,高级职称1人。教师中全部具备合格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10人。 学校坚持以“健康、乐学、求实、创新;遵纪、守法、团结、和谐”为宗旨;以创办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农村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特色。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自办学以来,教学成果不断,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管理也日趋完善,多次获镇中心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学生。 学校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朝着创建一流名校,创建文明学校,创建示范性学校的目标奋斗,本着严格管理、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作好本职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再作贡献。
金刚中学创建于1958年,创办之初,只有一个教学班,2名教职工,以黄氏祠堂为教舍,条件极为简陋。随着形势的发展,党政的重视,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员工100名,学生1285名,校园占地面积281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680平方米,田径场、篮球场、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金刚中学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德育摆首位,教学为中心,质量是根本,体育显特色”的办学思路,曾经培养出何日辉、陈和年两位浏阳引以为豪的精英。近年来,学校多次获浏阳市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学校体育代表队曾连续六年保持长沙市甲级队称号,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学校重视德育管理,倡导民主治校,学校民主氛围非常浓厚,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师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极强。近年来,学校获得荣誉称号有:“浏阳市德育示范学校”,“长沙市劳动实践示范基地”,“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浏阳市优秀班子”,“浏阳市先进单位”,“浏阳市民主治校先进单位”,“长沙市优秀职工之家”,“浏阳市文明单位”等,学校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现在学校上下紧密团结,全校师生昂首阔步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金刚中学的教育前景将会更加辉煌!
白马桥九年制学校位于县城南大门,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052人。教职工98人,教师全部达合格学历,其中专任教师95人,教师学历达本科38人,专科51人。有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72人,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18名。学校坚持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能力、突出个性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优化教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打造教育特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勃勃生机:青少年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体育竞赛捷报频传;德育特色初步形成;教师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级组织的论文评优和赛课中,先后有35人次获国家级奖,65人次获省级奖,120人次获市级奖;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有24人次获国家级奖,95人次获省市级奖。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学校被评为“安全文明校园”, 工会小组被评为县“学习型工会小组”;初中部被评为宁乡县“学?研?管”示范校;小学部被评为县“优秀中小”,小学部少先队大队被评为“长沙市少先队标杆大队”。近三年,县运会均获单列乡镇冠军,“三独”比赛获奖情况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浏阳市柏加中学前身实为1957年上期柏加完小附设的两个初中班;1963年上期,校名为柏加农中,校址在柏加山街上;1969年下期,校名正式定为柏加中学;1973年,柏加中学校址从柏加山街上迁移到新沅村青丰组(现址),当时,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1976年,更名为柏加乡第一“五、七”中学;1981年又恢复校名为柏加中学,2003年1月更名为柏加镇中心学校。 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在全镇人民大力支持下,通过历届师生的艰苦奋斗,柏加中学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完善,现在配备有多媒体教室一间、56座语音室一间、10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一间、60台电脑的学生电脑室一间、配备有背投电视的教室12间,实现了“班班通”。现在,全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10人,教职工43人。校园总面积78986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35543平方米,占45%。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劳技实验区“四区”分立,整个布局整齐严谨,规范有序,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所现代化的、温馨而洁净的学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浏阳市一直名列前茅,1996年被评为“浏阳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长沙市花园式单位”、“浏阳市示范性初级中学”、“长沙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浏阳市教学质量优胜单位”;1999年被评为“浏阳市劳技示范学校”、“浏阳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0年教学质量评价获“浏阳市一等奖”;2001年评为“长沙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2002年评为“示范学校保等复查验收优秀单位”;2003年被评为“浏阳市初级中学管理先进单位”、“浏阳市安全文明校园”、“浏阳市目标管理一等获”、“浏阳市四好班子”等;2004年获“镇人大测评满意单位”,校本课程 《园林花卉》获浏阳市一等奖,“浏阳市目标管理一等获”、“浏阳市四好班子”等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创建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这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各项工作正朝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进。 学校以“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激励着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以“厚德博学,和谐奋进”为校风、以“博学爱生,求是创新”为教风、以“勤学精思,合作求真”为学风,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屡创佳绩,捷报频传。 柏加中学从创办到现在已走过了近五十个春秋,已为祖国输送了七千余名初中毕业生。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她将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高高擎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旗,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在宏伟的21世纪里,阔步向着“学校有特色,管理有特效,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现代新型学校的办学总目标迈进!
马王堆中学是长沙市芙蓉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72年。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9893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为17100平方米。学校建筑大体分为三大块:大容量的教学楼;现代化的科技综合楼;高标准的田径场;别具一格的体育馆也正在筹建之中。学校绿化面积广,校园干净整洁,环境清新宜人。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以弘扬汉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氛围。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4人。教职员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73人,工人1人,100%的教师具有合格学历和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齐备,教学业务精,各科教学均设有专职教师。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学科带头人5人,区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8人。学校以“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曾先后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芙蓉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芙蓉区目标管理一等奖、芙蓉区师德建设举措奖、芙蓉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芙蓉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等;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芙蓉区优秀党支部”;学校团支部被授予芙蓉区“红旗团支部”。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形成了“承德铸信,自强不息”的校风,“知学 好学 乐学” 的学风。学校以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为抓手,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以大力推进新课改、新基础教育实验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为依托,引领师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不断提升生命自觉意识;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学特色,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诗情画意的少年。 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高昂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努力工作,为把我校打造成芙蓉区乃至长沙市的精品学校而不懈奋斗。
望城县麻田中学始建于1962年,系县属公办初级中学,至今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经40余年沧海桑田,40余年创业开拓,40余年学校两度迁移,几代同仁奋力拼搏,终使今日学校闻名遐迩。学校现系长沙市“文明单位”、望城县“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示范性学校”。学校地处望城西南边陲,占地面积22508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65人,教职工3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80%,中级职称教师达60%,市级优秀教师4名,县级名教师2名,市、县级骨干教师14名。学校近三年来,投资近200万元,先后兴建了科技楼、学生食堂、礼堂、围墙,硬化学校道路,美化学校环境,装备了实验室、仪器室、阅览室、体育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校园里春天姹紫嫣红,夏日绿树葱葱,金秋丹桂瓢香,寒冬红梅傲雪,身临其境,心旷神怡,求学于此,不亦乐乎。学校坚持“民主、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团结一致、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校风,以“热爱学生、严教善导、优质高效,堪为师表”为教风,以“虚心求教,富于创建、文明守纪、励志成才”为学风,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大量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学生作品参加市级美术3人获一等奖,参加2004年参加县市级数理化奥赛12人获市、县奖,参加县演讲赛,文艺节目表演及春季马路赛均以优异成绩获奖,连续几届学生毕业普高上线率居全县先进行列,2005、2006、2007届学生毕业学生优秀率、合格率均在全县遥遥领先,突出的教学实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发展进取,永无止境,我校师生员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将乘科教兴国的劲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可以预期,麻田中学的明天将更加璀璨辉煌。
澄潭江中心学校创办于1956年2月,始名澄潭江农业中学,建校时一个教学班,4名教职工,由澄潭江人民公社负责承办。1969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为澄潭江中学。文革期间曾设高中编制,1976年恢复正常全日制初中建制。数十年间,学校合时起伏,历经沧桑,始终为本地区基础教育重心所在。在政府和人民群众支持下,学校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在24-30个教学班,80-110名教职员工的规模。 学校先后有何典德,梁云湖,李性富,胡少波,郑美华,何帮顺,李达友,彭如何,杨平芝,兰奇顺(代理)等同志担任过校长,其中以何帮顺,李达友,李性富,胡少波几位任职时间较长。学校现任校长黄先智同志2003年元月到职,并兼任澄潭江中心校党总支书记职务,该同志学识丰富,才干突出,具有优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地理环境 澄潭江中心学校位于澄潭江镇集镇规划区西北中心,背依泰岭羞形山,状如驼峰,苍翠秀美。门当垅亩大椴,畴张舍缀,水曲稻香,有东南干线澄圣公路蜿蜒东西,引动车鸣马跃,带来便利交通。学校总占地约13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左右。主教学楼为1995年竣工,气势雄宏,造形独特,具有浓厚现代风味。 教育教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把奉献诚挚爱心,讲述科学方法为德育教育实际操作原则,围绕创活思品教育情境,激活全面渗透机制,盘活学校自我管理三大基本要求,适时创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管理,督查,评价等方面都较好的做到了机制建全,运转稳定,内容创新,作用明显。基本形成了“大管理,小活动,重养成”的特色。 课堂教学过硬,常规常抓不懈,是我校教学工作长期保持的一大优项。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也历来倾注在这方面。每学科在集体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新方法等方法都有不少成绩和经验,尤以英语,数学特别突出,成为学校优势科目。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体,美,劳,科技等科目的教学均富有特色,特别是体育学科,虽然设施条件差,器材场地奇缺,但学校科学安排,能因才施教,在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体育已成为我校一个取得优异成绩的特长科目。
宁乡县坝塘镇油麻田中学,始建于1964年,其间几易其址,1976年搬至山清水秀的坝塘镇油麻田村安塘畔。悠久的学校历史与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人文氛围。“教兴国兴,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一代又一代的麻中人,正延续着她古老而不泯的梦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5人,教职工30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18人,中学高级老师1人。学校总面积23000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校舍6036平方米,生均12.5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9200平方米。学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现已拥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礼堂、教工宿舍。从2002年起至今,逐步装备了计算机室、理化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从课程开设、师资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入手,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为学生撑起自信的天空”作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宁乡县五星级红旗大队”“规范化初级中学”等荣誉称号。2003年时任宁乡县教育局长的范秋明同志来视察后,欣然题词“秉承优良传统,再续育人篇章”。2004年县委副书记王小平同志来校验查工作,看到我校年年都是零辍学率,在初中毕业会考中的合格率、优秀率逐年稳步增长后,鼓励我们要“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目前,油麻田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三大战略,正朝着创一流的教育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教学质量的目标迈进,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楚沩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