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双枫中学地处莲花镇莲花社区,位处莲花镇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创建于1911年,是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我校的发展都非常重视,严抓教育管理,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欲逐步将双枫中学办成全镇唯一的寄宿制中心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8亩,校舍面积8879m2,校园绿化面积约6500 m2,占校园面积25%以上;有教学楼2栋,可设教室17间,面积达1300 m2;科技楼一栋,面积达1200 m2;学生公寓2栋,可容纳300学生在校寄宿;并于2006年新建高标准800 m2的大礼堂一栋,设室内篮球场,可用为活动场地同时容纳2个班进行雨天上课;有250米环形跑道体育场和2个篮球场;有固定的劳技教育实习基地和科技活动场所。学校功能教室齐全,各功能教室设施齐备,拥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卫生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教师、师生阅览室,图书室藏书26568册。我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名,市、县优秀教师4人,县名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1人;教职工54人,其中在岗教职工47人,有专任教师36人,中级职称29人;教师学历情况:本科20人,专科25人,合格学历达82.7%。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加强基础发展个性特点”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规范化管理高水平,教师队伍高素质,育人环境高标准,教育产品高质量,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要求的寄宿制初级中学”的办学目标。在“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倡导师生谨遵校训“求实开拓、团结奋进”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教风,以“励志笃学,律已躬行”要求学生,近百年的风雨征程,春风化雨,陶铸群英。学校视质量为生命,以教学为中心,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稳步提升。近四年来,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县)级各类赛课中有40多人获奖;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8篇,获国家级省市县级奖励论文达164篇;近3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人,省、市、区(县)级奖励达320多人次,显著的办学业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不断成长的双枫中学,淋浴着改革春风。有着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全体双枫人又将目标定位于“市级标准化”学校创建的目标上,我们相信,在校长谭文化的带领下,双枫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使未来的双枫更加辉煌
我校创建于1927年,现有教学班3个,学生55人;(另学前班1个,幼儿11人),教职工5人。校园面积约4089平方米,生均约62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651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约921平方米,生均约14平方米。教工宿舍约532平方米,人均约106平方米。仪器总价约2万余元,属Ⅱ类标准。有6×60m直跑道,有风雨活动室89平方米,体育器材达Ⅱ类。我校有专业教师3人,学历合格3人,合格率100%,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人,中级2人,任职合格率100% 。教师潜心于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工作责任感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管理水平,学生听从老师的教诲,勤学守规,关爱生命,都是人见人爱的小学生。⊙
长沙市天心区建业中学,座落在交通便利的芙蓉南路天剑社区内,是一所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学校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特别是2004年现任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学校大刀阔斧实行内部体制改革,以“树建业精神,创一流学校”为指导思想,强力推进“制度管理”,坚定“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的信念,立足校情,跨越发展,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校各方面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2007年通过师生的全力拼搏103名初三毕业生中,有32位学生分别被省示范性高中雅礼、周南、明德、十五中、十一中、、地质录取,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1%,同时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沙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长沙市综治管理优秀单位”、“天心区文明单位”、“四星级文明单位”和“区级规范性学校”。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学校虽位于市中心,但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宁静与精谧,学校鲜花绿草、洁雅感人、清静养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花园、乐园、学园。一流的办学条件:每个教学班均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且宽带连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有按国家I类标准配备的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及理化生实验室,拥有5个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专用教室,信息化教学基本普及。优秀的师资队伍:2006年学校一次性面向全省范围内招聘了13名骨干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研究生学历1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90%,其中6位教师成为了省、市、区级骨干教师;还有5位教师分别担任了区语文、数学、生物、历史、音乐学科的理事长和理事。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优秀的人才:我校以“走进来充实自己,走出去影响他人”为校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先成“人”,再成“才”。科学有效的管理: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求发展。几年来,我们一直秉承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时时处处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入手,形成了教师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严中有爱的学生管理格局。 与雅礼、天心一中牵手共创辉煌:与两所学校的牵手,让我校接受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并能共享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我校将有2%—15%直升雅礼中学的毕业生就读指标,相信随着与这两所学校的合作的深入,在三年内,建业中学一定能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建业中学的孩子们一定能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回龙铺中学地处宁乡县回龙铺集镇的西北方,宁横公路侧畔,与镇政府一墙之隔。1975年,学校由原华光完小搬迁而至,依山傍水,宁静秀丽,交通便利。 30多年来,党委、政府及全镇人民用各种不同的集资方式,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成占地31.8亩、建筑面积14200多平方米、颇具规模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教学楼、综合大楼和艺体楼凝聚着回龙铺镇党委、政府和38000人民的心血,绿树掩映中的教师住宿楼、学生公寓楼透着现代气息,可供3000人使用的节能锅炉、占用1000多平方米的餐厅、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练功房、美术室一应俱全的设施,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23人,教职工64人,中共党员12人。教职工中本科学历40人,专科学历23人,中等技术职称35人,县名优教师1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务实,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敬业奉献,求实向上。 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近五年中,教师共有103篇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学校有一支雄厚的艺术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艺术特长学生,2001年市政府授予“市艺术特色学校”称号。在继2000年《果园娃娃》获省一等奖后,2002年《织韵》获市一名,2004年《种》获市一名,文艺节目进了田汉大剧院,誉享三湘。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近三年来,共有48名学生获市、省、国家级各项竞赛奖。为宁乡一中、四中等高等中学先后输送了61名优秀新生。 “沩”楚有才,三十多年春花秋实,回龙铺中学桃李芬芳。余斯惟盛,构建和谐社会,回龙铺中学正迈步朝前。⊙
长沙市岳麓区矿山学校创建于1960年,位于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大学城中心,依傍麓山南路,交通便利。学校为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学设施齐备。全校现有学生500余人,主要为来自科研院所、市内机关及高校的子弟,主体生源素质好。现有教职工36人,他们专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90%以上为本科毕业,40%为中学高级教师。
坪头山中学 坐落在永安镇石塅村坪头山,距永安镇3.5公里。学校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7264平方米,固定资产300万元,学校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拥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学生宿舍和食堂、鱼塘、猪场等,有图书、仪器、电脑、中心电教、实验、卫生、体育器材、美术教室,有25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和篮球场。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20余人,教职工4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中学二级教师16人,本科学历29人,专科学历19人,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坪头山中学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 的 办学指导思想 ,形成了“ 谦和、严谨 ”的 教风 ,“ 认真、进取 ”的 学风 。学校以“ 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紧张活泼的教学秩序,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 ”作为校风 ,以“ 团结、奋进、务实、创新 ”为 校训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注重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育人。近年来,学校教职工团结一心,积极开拓进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办学成绩斐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跻身于浏阳市农村中学先进行列,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校园花开四季,绿草如茵,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教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合格、全面管理有力、队伍建设有效、办学效益良好 ,这是对坪头山中学的中肯评价。现在,学校正朝着“ 管理 一流、质量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 ”的 目标 努力迈进,再创辉煌。
我校为一所百年老校,始创于1905年,由武绍英创办西路中学,1914年更名为兑泽中学,1952年改名为长沙市六中,1957年六中搬迁,文星桥创办十八中,后来十八中搬迁,1966年在十八中原址创办长征学校,1979年北区长征中学更名为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现为省级示范性中学长郡中学对口支援学校。 三十二中的办学历史,跨越了一个世纪。我们始终抓住“以生为本、亲仁善邻”的红线,始终扣住“勤学守纪、文道合一”的校训,始终落实“爱国从爱校做起,成才以成人为先”的办学理念,努力促进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拥有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爱岗敬业的教职员工。现有在职教师5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40人。含大学兼职教授1人,省级骨干教师研修班授课教师1人,国家园丁奖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首届友谊优秀教师奖1人,市优秀青年、优秀党员、优秀教师5人,长沙市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报告团成员1人,市、区骨干教师4人,区首届十大明星教师2人(全区中学教师中仅有2人)。由于政府及教育局的重视,近三年共计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添置,且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1.8万余册,生均达30册以上。学校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阅览室、工会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先后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文明卫生单位”、“规范化学校”、“安全文明单位”、“合格教工之家”、“星级安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师生员工励精图治,创新、培优、提质、和谐、均衡发展。教师主编、编著教育教学用书90余册出版发行,师生在全国省市发表、获奖1000余项,中央电视台、《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台、《湖南教育》等40余次报道或专访。在今年159名毕业生中,12名同学被保送、直升进入长郡中学等省级示范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家长满意度高。 我校从2004年开始由政府定为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2006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长郡中学对口支援学校,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按10%—30%的比例直接升入长郡中学高中部就读。长郡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设备等方面对我校进行支援。我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借助省级示范性中学长郡中学对口扶持的契机和各级政府、市、区教育局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中青年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师生结对帮困保学”、“长郡中学对口支援教学金”、“校友刘志坚博士砺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等,让每一个学生“进得来、坐得住、培养好、发展优”。让三十二中这个小花园内的每一朵花都有机会打苞、吐蕊,散放出自己的芬芳,是三十二中全体师生共同的心愿。
涌泉山中学座落在喻家坳乡金家山,学校创办于1940年,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人,教职工28人。67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涌中人躬耕杏林,教泽绵长。历经风雨的洗礼后,地处偏远山村的涌泉山中学虽条件艰苦,规模不大,但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学校处处英姿勃发。在办学条件上求改善近几年来,在“规范为绳、服务为源、质量为本”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校内教学楼、宿舍楼、综合实验楼、食堂、礼堂、田径场布局合理、融为一体。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涌泉山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干部和教师这两支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干部队伍的建设,重点在勤政廉洁上下功夫。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严格坚持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对干部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领导的工作置于教师的监督之下,一切工作公平公开。多措并举,铸就了一支责任心强、作风严谨、能力超强、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流动很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加大师德师风教育力度、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教师对外交流、外出学习、进修培训力度,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目前,学校28名在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0%,中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3人。在科学育人上见成效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学校确定的德育目标是:以德育工作为首,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高度重视和谐校园的构建,通过用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心理解学生的情感,用爱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道德。学生在校尊师爱友,遵规守纪,勤奋好学,乐于进取,家长及社会各届反响好。在教学改革中求突破涌泉山中学从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以教促研,以研兴教”的口号,大兴教育科研之风,鼓励广大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以达到“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时代要求。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学校总结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教改之路,就是:学习他人经验,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近几年来,像欧顺明、欧金明兄弟、欧灿辉、陈海强、蔡洪波、欧浪波等从涌泉山中学升入重点高中后考入清华、北大的,就达七人之多;2005年,有贺梦清、欧善达两位同学双双考取宁乡一中双语班,居全县农村中学之首;中考合格率,一年一个台阶,由全县50多名跃居全县前列。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自上而下不打折扣地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人人争当优秀“服务员”。学生在校大小事情一律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欧志辉校长指出:“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学生人人满意,家长个个放心”。在规范办学中出成果学校始终把“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作为办学宗旨,并作出“对学生全体负责,为学生终身着想,让学生自主创造”的承诺,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学校成功地铸就了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文明、博学、奉献、创新”的良好校风。岁月如梭织锦绣,光阴无价著华章。学校先后荣获县“少先队工作五星级红旗大队”、长沙市“少先队红旗大队”、连续三年“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六年乡“岗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67载风雨兼程,67年春华秋实。不断地探索,不懈地追求,铸就了团结协作、敢为人先、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涌中精神。通向成功之路充满艰辛、充满荆棘,需要智者的智慧、勇者的开拓。征帆去棹千点远,无限春光扑面来。面对未来,涌泉山中学攀援不止,骐骥加鞭,为建成“社会倾心、家长放心、教师尽心、学生安心”的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而拼搏!我们相信:栉风沐雨,桃李芬芳,涌泉山中学一定会硕果累累,再创新的辉煌!⊙
胜溪完全小学建于1995年,校园占地面积4.6亩,有两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礼堂等部分配套用房。操场等活动场地全部硬化。学校所在地属于胜溪村大塘组。黄祖沩公路右侧。本学年度包括蒿溪教学点共开设1至5年级6个教学班,合计:1个学前班,共20人;5个普教班,共210人。本校配备教师10人,其中国家教师8人,代课教师1人,幼师1人。教师平均年龄38.2岁,属于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6人,中师学历1人,高中学历1人(幼师),全体教师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其中小高(中一)职称5人,小一(中二)3人;普通话二乙的5人;三甲的3人;信息技术高级资格的3人,初级资格的5人;男教师6人,女教师4人,全体教师分配较为合理。近几年来,我校推行了人本化的管理方式,让想干事的教师有机会,让能干事的教师有舞台,让干成事的教师有地位,较好地促使教师自觉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各项工作任务能圆满完成,经常受到中心学校的表扬。在2006年度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宁乡县历经铺中学地处宁乡县城玉潭镇东郊,创建于1948年,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548人,专任教师46人,期中现有本科学历的30人,专科学历16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22人,初级教师21人。学校总面积12200平方米,校舍5850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450平方米,教师宿舍560平方米。学生寝室近6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水泥篮球场,装备了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图书16000余册。 历经铺中学以“诚信守纪”为校训,形成了“严谨严格,务实创新”的教风,“勤学勤问,巧读善思”的学风,“团结生动,文明进取”的校风。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以质量图生存,以“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人”为目标。开展“百花奖”系列活动,有效的调动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94年10月,宁乡在历经铺中学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1999年获县中学生车模、船模竞赛一等奖,市车、船模通讯赛中学组学校团体三等奖。2000年、2001年被评为县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2002年少先队被评为长沙市标杆红旗大队,县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县实验教学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县德育先进学校,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县三等奖。1998年至2006年,年年被评为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现在历经铺中学以“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习惯”为育人方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标是:立足发展、务实创新、爱心奉献,希望人人成功;尊重个性,健康和谐,快乐学习,力求个个成材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