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白鹤小学坐落在风光美丽的湘江河畔,相依于优美整洁的长江北路。校园占地26.84 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覆盖面积40%以上。本着高起点、创名校的原则,学校创建得到了区政府、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现已建设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善、规模庞大的现代教育设施体系。投入近300万元的装备,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特点。 校园接入千兆宽带信息网,配套建设电视演播和电脑网络两大系统,电教、自然仪器及体育器材等均达省一类标准,一次性配备图书20975册。学校建有高规格的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演播室、音体美活动室一应俱全。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成为莘莘学子求学和辛勤园丁施展才华、放飞梦想的乐园。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环境教育的特色学校,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认真在教育工作中贯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的环境教育特色,将继续把提高青少年的环境、环保意识的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校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正是基于此种意识,我校从建校伊始就确立了以环境教育为主体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校形成了环境教育组织机构健全、环境教育活动丰富多采、环境意识浓厚牢固、绿色效绩不断推进的良好局面。
红旗路小学始建于 1979 年,现有 27 个教学班,建校以来,学校师生以“勤勉、文雅、活泼、奋进”为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8 年学校与挪威王国 Ambojornod 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几年来,两校学生通过互联网、信件、互赠礼物等加强往来,现已成为市内屈指可数的涉外学校。 学校一直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积极开展课题研究。2006年,历时4年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设计制作CAI课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分别通过专家论证,顺利结题。其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设计制作CAI课件》荣获省二等奖,《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评为省“十五”优秀课题,学校被评为省十五课题先进单位。07年,在省教育学会、省电教馆和市教育规划办分别申报并通过立项了三个课题,目前,《城区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教与学的叙事研究》已通过专家开题论证。 近几年来,红旗路小学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 “湖南省红领巾示范校” “湖南省红领巾四星级示范校”“湖南省双合格示范(优秀)家长学校”“株洲市示范完全小学”“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园林式先进单位”“株洲市创平安校园先进单位”, 并荣当株洲市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车站南路小学,即原长铁五小,创建于1993年8月。校址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城南东路42号,位于城南东路与车站南路交汇处。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637人,在职教职工39名,其中高级教师人19,一级教师1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37人。十多年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牢固树立起“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尽职、务实、严谨、创新的教风;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学风;健康、活泼、乐学、创新的校风。 学校确立了“教学管理严、教学质量高、校园建设美”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 获得广州集团公司“体卫工作优秀学校”、“教学工作优秀学校”,长铁总公司“战斗堡垒作用强的党支部”、“三八红旗集体”,“长沙市文明卫生单位”,“长沙市安全文明单位”,“长沙市红旗大队”,“雨花区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科技、作文、奥数、书法、美术等竞赛获全国、省、市、区级奖的有200多人次。 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教研兴校,以质量求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教学改革,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理论水平,近几年有29位老师72人次的论文、教案、课堂教学获奖。 车站南路小学的开拓者们将在“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指引下奋力前 进,勇于进取,我们相信学校的未来会更加辉煌、灿烂。⊙
红卫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已有61年的办学历史现有12个班,在校学生672人按1:19配编,有教职工37人,其中本科学历的13人,并有2人在读本科,专科学历 18人,4人中师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者达90%,合格学历达100%,有党员13 人,共青团员1人,小学高级教师31人,占84%,市骨干教师1名,区骨干教师1人,区学科教育专业理事会理事2名,所有教师都持证上岗。教学设施我校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多方开源节流,自力更生,切实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060平方米,生均6.63平方米,建筑面积2597﹒85平方米,生均4.24平方米,绿化面积1046﹒15平方米,绿化达26%。学校共配有各类专用教室、活动室共12间,主要包括:达一类标准的仪器室、实验室,100平方米乒乓球活动室,200多平方米风雨篮球场,配有30套电脑系统设备的电脑室,阅览室、图书室、卫生室、大队室、广播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同时,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教师会议室,安装宽带网,开辟了多个校园橱窗,校园环境不断美化,校园品质切实提升。办学特色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修德、厚学、砺治、创新”的校训,“勤奋、文明、诚实、守纪”的校风,“崇德、敬业、善导、博学”的教风。坚持两个教育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原则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学校制定了计划、方案及措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成果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争一流、创名校、有特色、育英才。我校学生毕业率达100%,在我校有80%以上的学生都学有特长,60%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特别是英语教学成效显著,参加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有46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18人。学校在积极参加全区性的愉快教学,说、授、评教学,“社、家、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课题等教育研究的同时,还不断根据学校自己的优势和传统,主动创设学校自主特色,提升学校品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2003年,学校开展了《动态评价 阶段反思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的课题实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逐步建立了一个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持续发展。二是我校是省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定期向学生进行法制讲座,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上法制课,利用周会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生上街进行社会法制宣传并进行社会法制调查,使学生从小做学法、懂法的小公民。三是我校坚持以“炎黄传承”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宣传橱窗、各中队的宣传栏都以此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还专门开发了校本课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四是我校的排球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 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协作、务实苦干,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学校开展了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的慈母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内容的铸师魂,树形象活动,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使学校形成了以管理育人为主导、教学育人为中心、活动育人为主体、道德育人为主线的学校工作体系
料源小学位于大瑶镇李畋村,是一所中等规模的村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米,拥有一栋三层教学楼,标准教室9间。学校现有教学班5个,184名在校学生。专任教师9人,其中本科生1人,专科生3人,中师生3人,45岁以下的教师均已达到专科水平,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校长已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 近年来,我校累计投资近10万元。2005年我们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小站,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应用于教学,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部室齐全,管理科学,利用充分,具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推行新课标,努力创办幸福教育,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童年的幸福,使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学校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之余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学校前操场现在还是一个黄泥坪,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如此的条件,大大限制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空间。学校正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得到各级部门的帮助。如果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将是我校师生的一大幸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教育的新时代,新挑战,料源小学的全体教师将深化新课程改革进程,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为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努力奋斗。⊙
天心区赤岭路学校创建于1972年,原名长沙市化工机械厂子弟学校。1996年作为全国企校分离的试点单位,从化工机械厂脱离,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2002年下放到天心区教育局管理。学校归属教育系统管理后,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由原来条件十分简陋的子弟学校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质量过硬的区规范化小学,曾先后被评为天心区、长沙市文明单位,天心区四星级安全文明单位,长沙市红旗大队,示范性家长学校,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等。 学校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郊赤岭路74号化工机械厂宿舍区,占地面积893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5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0%以上,三幢教学楼,教室25间,生均占教室面积2.6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目前学生585人,有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沙坑等各种体育设施,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周围环境安全有保障,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孩子们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团结上进的高素质队伍。全校共有教师3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9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16人,中专学历3人;学校校级领导2人,中层管理人员4人。 学校的基础设施齐全。有按一类标准配置的实验室;能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教学,有学校校园网站。有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各教室已建立班班通,所有班级都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广播室、阅览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少先队室、科技活动室等各种功能室。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十星级文明学生”和“五星级文明班级”评比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与生活、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德育层次化研究,将评比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去,形成该校德育工的一大特色。 近十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十星级文明学生的评比” 和“五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十星级文明学生的评比”内容是自理星、远足星、学习星、体育星、艺术星、环保星、爱国星、科普星、礼仪星、服务星。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近两年,有37人被评为学校十星级文明学生,有4个班被评为学校五星级文明班集体,有4个班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 在区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中,学校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重要性,组织全体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新问题,加强教研教改。2006年,正式挂牌为全国“新诗教” 课题实验学校。《新诗教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邀请了“新诗意”创办、研究者——冯铁山教授,作为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引领指导课题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能力。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将恪守“诚实、守纪、勤奋、创新”的校训,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一定能成为一所让全社会满意的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