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维扬中学(原西湖中学)坐落在蜀冈之上,东与“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名胜区”为邻,北接崛起的“江苏维扬经济开发区”,南眺古城扬州全貌,宁启铁路与学校擦肩而过。初具规模的蜀冈西峰生态公园使学校周边环境更具园林化,建成通车的润扬北路已将学校与城区连成一片。学校于1958年创建以来,已由一所只有几十人的农业中学,发展成为设施齐全,质量上乘,共有32个班级,在校学生近1600名的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自○三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对照江苏省“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细则,我校及时完善、更新了相应的教学设施,彻底整修了教学、教辅用房,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了校园。
遥观初中创办于1958年。学校占地面积2.67万平米,建筑面积1.89万平米。现有18个教学班,956名学生;在编教职工60人,56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1人,区、市级骨干教师11人。 学校以服务学子、造福乡梓、贡献国家为宗旨,以“笃志好学,自强不息”为校训,以人和精神为凝聚力,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谨严诚朴、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问思辨,崇德至善”的学风,培育了“团结和谐,严谨务实”的校风,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内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主体教育、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学校以人为本、校长以师为本、教师以生为本,努力营造一切服务于人的发展需求的学校文化。追求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主动发展、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境界。让师生在发展中体验成长快乐。 学校坚守素质教育的阵地,发展有灵魂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开发了《砖瓦文化》等校本课程,通过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素质。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百日锻炼活动先进学校和机器人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硬件建设和内涵发展齐头并进,成功创建省档案工作二级单位、市示范图书馆、市绿色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学校和市一级校园网,获得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盐城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坐落于黄海之滨、东方湿地、革命老区盐城。积80年之厚蕴,育英无数,载誉满园。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其后又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9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又被省教育厅首批转评为“四星级学校”。翻开校友录,盐中人倍感自豪。外交部原部长、著名外交家乔冠华,全国政协原秘书长朱训,解放军总后原政委、上将周克玉,中国中科院院士王诗宬,工程院院士孙九林、李立浧,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和原“陆军总司令”陈廷宠等均是盐城中学的毕业生。均是盐城中学的毕业生;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凝结着盐城中学20余名校友的智慧和心血;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封东来等已经卓然翘楚……为了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盐城中学对办学规模和办学形式进行了积极的调整。2005年组建江苏省盐城中学教育集团,下属国有江苏省盐城中学和民办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盐城市初级中学。集团分南北两区,占地面积共510多亩。现共有教职工697人,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217人。在校学生11000余人。辉煌业绩成了盐中人谱写新华章的信心和动力的不竭源泉。近年来,盐城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确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走向成功核心价值追求,推行名校、名师、名学科“三名”战略,实施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以推进新课程实施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优化学校整体价值指向为核心的文化建构工程,以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服务保障工程等“四大工程”。学校教育质量一直居于全省前列。2007年九月,学校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相信盐城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为人的成长创造最大的空间在蓝缨,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尊贵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在蓝缨,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每个孩子都应获得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可能成为的人才。在蓝缨,我们坚信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渴望、追求知识的勇气和方法,比单纯的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在蓝缨,我们坚信孩子的发展是孩子自身力量增长的过程,教师更多的是援助者,支持者和促进者。在蓝缨,我们坚信,我们的孩子迟早有一天会想到要学习。我们坚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我们的孩子早日想到要学习。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孩子想到要学习的时候,我们无条件的帮助、主动的关心和一对一的辅导,一定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在蓝缨,我们关注孩子个体生命的真实成长。我们视教育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化成现存知识的直接传递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在蓝缨,我们视教育为一种孩子发展为本的服务,是一种为孩子、家长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蓝缨,我们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指导。班级工作协作组的所有教师与每个孩子一起制定既有利于平衡成长又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最佳学习方案、特长发展计划。在蓝缨,我们关注、激励、帮助每个孩子,我们强调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一对一的指导、心与心的沟通。在蓝缨,我们致力于把学校营造成全新的学习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中,目的明确、使命崇高、乐观向上;在这个社区中,纪律严明、礼仪规范、谦诚平等;在这个社区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学习者;在这个社区中,倡导的是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关注的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追求的是人一生的成功;在这个社区中,既能上下求索,展露才华,又能互相激励,欢庆聚会。在蓝缨,无论是莫扎特的音乐还是塞尚的油画,无论是五十一公里的远足还是弧线球的矫健扔出,无论是双语的交融还是数字化的无处不在......,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同学们带来生命整体的充实、最从容的微笑,这一切的一切又都让同学们能以最现代的情怀去追逐那些最宽广的国际化的"视线"
徐州工程机械技工学校(简称徐工技校)是徐工集团投资兴建的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92年,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省级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被徐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命名为“徐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2007年学校被中国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认定为中国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点,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首批职业技能鉴定点。2007年、2008年学校先后荣获“徐州市优秀人才培育奖”、“徐州市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徐州市平安校园”、“江苏省优秀教学奖”、“江苏省数控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此外,学校还多次荣获江苏省及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先进集体、徐州市技校综合管理先进单位及徐工集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凤鸣校区占地面积38260平方米,实习场地占地面积13609平方米。设有现代化的数控编程设备和模拟系统、焊接检测设备、力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等教学、实验设备。占地23912.17平方米的学校黄山校区设有数控加工、机械加工、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铆焊及涂装实习车间,并实现一体化教学和实习环节产业化。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116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师全部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实习指导教师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技师担任,另有专家级兼职教师20余人,目前在校生2062人。 徐工集团在学校设立“徐工集团董事长助学金制度”、“徐工集团董事长奖学金制度”用于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和奖励优秀在校生。助学金资助额度为每人每年1000元。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奖学金两部分,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奖励额度为1000元、800元、600元;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个等级。特等奖学金1名,奖励2000元,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额度为1000元、800元、600元。每学年奖励(资助)优秀(经济困难)学生20万元。 学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现代焊接技术、高级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装配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机械装配调试与维修、工程机械液电装配、机电一体化、高级焊工、高级钳工、工程机械焊工技术、工程机械涂装技术等11个专业,同时已经开展了与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成教院联合办学工作,实现学历和技能教育同步培养的目标。 学校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集团各企业和社会承担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培训、鉴定工作,近三年共培训高级工、技师754名。学校已为徐工集团各企业输送了5000余名技术工人,毕业生人数占公司生产一线员工人数的75% 。 学校以“依托徐工、面向徐工、效力徐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以“创新管理、优化资源、文化立校、科学发展”为办学方针;坚持“内抓质量、外树形象、创品牌技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精品、精致、精深”发展之路。致力于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与国际化徐工相适应的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使学校真正成为支撑并拉动徐工制造水平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基地,成为徐工文化和徐工品牌的传承、传播中心。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省)重点技工学校复评贯标验收;2008年9月在镇江举行的江苏省技工院校2006-2007年度贯标成果发布会暨贯标总结会上,学校以92.1分的好成绩在江苏省16所技工院校中排名第三。2008年10月,学校以985分的较好成绩顺利通过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评估验收组对学校创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评估验收。学校以“科学治校,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精雕细琢;做精做优,超越期望;顾客成功,和谐多赢”为质量方针,力争在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级技工学校”,进而建成行业内首家“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卢家巷实验学校自1905年从私塾蹒跚起步,几经整合,数易校址,于2003年10月由原卢家巷初级中学和原卢家巷小学合并成立。学校现有43个班级,学生2068名,教师112人,中高级职称73人,其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8人。近年来,学校围绕“着力内涵发展,重塑学校文化”这一中心,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文化为办学理念,以“儒实”为校训(儒:社区有儒雅之气,学校有书香之气,教师有书卷之气,学生有书生之气;实:真实、朴实、扎实、厚实),形成了“乐思、善思”的校风,“乐学、善学”的学风,“乐教、善教”的教风。学校以抓内涵促发展。积极进行农村学校精致化管理的探索,努力做到“严、细、实、活、新”。以“与大师有约(在五年内邀请国内三十位基础教育专家上三十节示范课、作三十堂讲座)”、评选不计名额的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感动校园十大事件”等为抓手,扎实推进名师工程。以“卢家巷实验学校学生十好习惯教育”、“三百工程(1—9年级共阅读100部经典名著、听赏100首经典名曲、欣赏100幅经典画作)”、“午间视野”为主要内容,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民乐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组建少儿民乐队,创建全国竹笛培训基地。
昆山市城北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玉峰山北麓,学校占地面积27347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承担玉山镇北地区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任务。办学理念是:“交给学生开启人生、社会、世界、未来的钥匙”。要求学生笃学、力行、进取并有良好的心态。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促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北中学是全国“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先进、江苏省第三届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中德合作劳技教育试点学校、昆山市文明单位、昆山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苏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昆山市平安校园、昆山市级学习型单位、玉山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梁丰初级中学创建于2007年8月, 总投资1.8亿元,是张家港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学校占地面积5.7万㎡,建筑面积2.9万㎡。学校教育教学装备先进,是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目前拥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4名。在职教师119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7.12%,教师本科率达100%,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7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5名。学校以“求实”为校训,遵循“平和办学、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承梁丰文脉、融现代气息、办美好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做品端学粹、乐观豁达、有国际视野的梁丰人”的育人目标,坚持科学管理,实现永续发展;以“多课一评”、“微型课题研究”、“茶社式沙龙”和“分层教学”为载体,着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师团队和生态高效的学生课堂;通过微电影、职场模拟、现代礼仪、标识设计等形式多样并富有现代气息的社团活动和“求实”德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捕捉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实现向美好学校的品质升华。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低碳工作试点示范学校、“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苏州市“三会”先进学校,连续获张家港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教育行风建设示范学校、文明单位等2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在张家港市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梁丰初中将根据第二个五年发展的总体规划,紧紧围绕“梁丰”这个响亮的名字,心平气和办学校,踏实科学抓管理,坚持质量不动摇,精益求精铸品牌,努力办成一所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高品质学校。
河海中学是由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集团)总公司和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联合举办的全日制民办初级中学,是二十四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伸。学校位于河海东路6号,占地面积13547平方米,建筑面积13276平方米,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为学校提供了极佳的人文、地理条件。河海中学和二十四中两校实行“三统一”,即统一办学思想,统一学校管理,统一教育要求,中层干部和考试学科全部由二十四中派出优秀骨干教师承担,每年招生计划为六个班。学校现有3个年级18个教学班,学生944人。全体教工60人,其中中层干部和考试学科全部由二十四中派出优秀骨干教师承担,其余教师经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公开招聘后择优录用。学校秉承“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品行正、基础实、能力强、素质优的阳光型学生”为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遵守教育法规,精细管理,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耕耘,致力把河海中学办成高质量、轻负担、能示范的品牌初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