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创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现学校占地面积15450平方米,建筑面积9450平方米, 1058名学生,25个教学班,81名教职工,其中在编71人,在编在岗66人。办学优势:1、学校历史悠久,初步形成了朴实、踏实、实干的优良传统,学校文化底蕴深厚。2、有一支年轻、稳定、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教师大多数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好的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热爱学生,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3、学校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体育强身,艺术修身深入师生心田。学校男、女足球队在全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书法特色得到体现,校园内充满书香、墨香,学校科技特色已初步彰显,先后获得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书法特色学校称号,并于2009年12月接受了常州市优质小学的评估验收。
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座落在常州民航站东首,沪宁高速公路罗墅湾道口南侧,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优秀中心小学。罗溪小学创建于1923年,已有80多年的历史。回首学校的成长,几度风雨,饱经风霜。学校当时的校名为“时天小学”,校址设在罗墅湾谢氏分祠,为私塾性质的小学堂,她曾经培养了革命烈士谢永远、留美博士谢文东、军事专家谈平东等一大批爱国有识之士,为新中国的解放和成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学校改称为“罗墅湾小学”,后更名为“武进县罗溪中心小学”,当时校址在现今的罗溪中学内,设有幼儿学前班一班,小学教学班六班。一九七八年征得罗溪溪东村农田7200平方米,砌成教学平房两幢(现罗溪中心幼儿园内),后几经翻建维修,于一九八六年原地翻建了一幢二层教学楼,建筑面积达到1503平方米,内设幼儿学前班两班,小学教学班十二班。随着规模办学思想的逐渐形成,每村一校的办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体现人民教学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学校征得罗溪镇人民政府的同意和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于一九九六年开始筹措易地新建学校的工作。一九九八年破土动工,一九九九年竣工,建造教学楼5848平方米,食堂453平方米,餐厅1227平方米,以及其它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也就是曾经所处的一座美丽的校园,她耗资9000000元。千禧之年春(2000年2月)易地搬迁成功,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争创江苏省实验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学校的完整校名为“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2000年以来,学校以办特色学校为契机,实施“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战略,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先后获得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四星级先进集体等六项省级先进集体称号;获得常州市优秀科普基地、常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春晖工程”优秀项目学校、常州市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等八项市级先进集体称号;获得武进区优秀小学、新北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基层党组织、新北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二十二项区级先进集体称号;获得罗溪镇创卫工作先进集体、罗溪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八项镇级先进集体称号。教师有110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镇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32位教师在各级竞赛中获奖,有400多篇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等在各类报刊或评比中发表、获奖,近200位学生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区级报刊、评比中发表、获奖。这些教师和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和奋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的成长倾注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和爱护,倾注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呵护和支持,倾注了历任历届师生的辛劳和汗水,她已逐渐成为常州新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地处常州市新北区的西北面(原武进市安家镇),创办于1912年,前身为国立孝东乡初等小学,有着近百年的办学传统。学校以“让安小每个人的明天更美好”为办学愿景;以“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成就每个人”为办学理念,已形成了“从我做起”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校风;“知行合一”的教风和“学思结合、言行一致”的学风。学校管理日趋完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满意度越来越高。学校占地面积20595平方米,建筑面积9230平方米。现共有30个教学班,1373名学生。学校设有阶梯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自然实验室、仪器室、电脑房、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教师阅览室、教师健身房、乒乓球训练基地、卫生室、师生餐厅等专用教室,设备配套齐全。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1名(男教师33名,女教师48名)。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72人,占89%;具有中级职称的5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1人,中高级职称共68人,占84%;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2人,占15.2%。近三年来,学校积极实施主动发展规划,在学校管理、课程实施、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特色发展、文化培育等诸方面求真务实、积极进取,走出了一条稳实的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优质小学、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座落在常州市西郊薛家镇。前身为“安东乡立薛家桥高等小学”,创办于1914年,有着近百年的办学传统。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崇德博学 、主动发展”的校风,“修身敬业、 乐教爱生”的教风和“尊师守纪、自信好学”的学风。2008年学校创建成常州市优质小学。学校占地22625平方米,教学用房8849.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469名,在编教职工 7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 58名,大专以上学历达 89.7 %,其中本科学历达47.4 %。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人,市教学能手3人,市教坛新秀1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3 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5 人,校级工作室领衔人2 人。学校现有微机房、科学实验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演播室、图书馆、机器人活动室、国际数棋活动室等专用教室及学生活动室20多个。完全达到《江苏省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其中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二类要求。学校建有常州市一级校园网,校园网络具有校务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等应用系统。信息技术装备达省二类要求,生机比10:1,师机比达到 1.14:1。学校安全保障体系比较完备,周边环境整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急机制健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自2002年划归新北区以来,受高新区辐射,特别是受突飞猛进的薛家镇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学校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区社会事业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怀下,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和“向善向上,求真求新”的校训,弘扬“团结奋进”的学校精神,强化学校管理,抓实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成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市、区内声名鹊起。学校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出发,想方设法,通过社会资助、学校减免等多种渠道,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入学,为有部分残疾的儿童提供专门服务,在本地生源爆满的情况下,尽量吸纳外来务工子女上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严格执行省、市有关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控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同时还建立了薛家敬老院、薛家烈士陵园、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顺园小区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了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年达到100%。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学校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稳步扎实地推进新一轮课程的全面实施。2007年,学校被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所确定为“新基础教育”实验联系学校,与常州局前街小学、常州第二实验小学及常州市十所联系学校结成学校研究共同体,为实现学校和谐、快速发展赢得了宝贵的资源和机遇。学校先后完成省、市级课题研究6项,三年中有二十多人次在省、市、区基本功竞赛、评优课、说课比赛中获奖,有三百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和各类评比中获奖。在特色培育方面,学校坚持“科技见长,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国际数棋项目为龙头,开设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类校本课程,彰显学生个性特长。我校国际数棋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团体第一名,连续四年获得江苏省一等奖,省、市兄弟学校纷纷前来取经。在机器人方面,代表队参加省、市机器人大赛,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航模队也在市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取得团体一等奖。多年的积累,为学校科技教育特色的彰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校男女排球队常年坚持训练,在市小学生排球比赛中连续获得冠军和亚军,在区田径、长跑比赛中,我校成绩均名列前茅。学校现为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常州市绿化先进单位、常州市体育先进单位、常州市青年文明号、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学习型先进单位、常州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少先队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同时我校还获得了“新北区特色项目先进单位”、“新北区先进女职工委员会”等荣誉称号。崇德博学、主动创新是是薛小人为之追求的目标,全体薛小人会在创新管理中求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求突破,在培育特色中创品牌,努力实现新平台上的新跨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