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横塘中心小学创建于1912年,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之畔,南临石湖、上方山,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2002年9月区划调整后并入苏州高新区。由于学校建于八十年代初,校园布局不尽合理,生均占地面积较小,加上学校地处横塘商贸区,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学生中60%左右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学校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苏州高新区教育现代化的强势推进,在区教育文体局和横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启动苏州市现代化小学创建工程,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近两年来,街道投入五百多万元,用于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添置,目前学校现代化设施设备较为先进,有适用于小学教育教学的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20余个。拥有设施齐全的网络教育系统:所有电脑房、教师办公室、教室和图书室都有网络终端;全面开通校园网,建立了校园网站,开设了“教育博客”等网络平台;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室场33处。室场的到位、设施的健全,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二是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学校以“以人为本”为办学理念,高举“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两面旗帜,坚持“品牌名校,质量优校,效益高校,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不动摇,不断进行教育改革。(1)切实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合格学历达100%,大专以上学率达90.2%,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并通过了信息技术和普通话等级考试。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学校通过业务培训、师徒结对、校际交流、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实践、充满活力、和谐进取”的青年教师队伍。(2)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相结合,让校园的四季“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青”,绿化与彩楼相抱,鲜花与雕塑相映。校门口右墙上醒目的“三风”内容,让学生们时刻牢记五育并举,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校门的背面张贴着一块块荣誉牌,仿佛向学生们倾诉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启发学生们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骄傲”的意识;校园主干道两旁的现代雕塑,时刻激励着学生们去奋发、去拼搏;散落在校园内的文化石刻、警句牌、小景点,更激起了学生们无尽的思考。走廊内,或“书画长廊”,或“校本教材长廊”,或“校园生活集锦”,或“诚信长廊”,无不激励着师生们。(3)积极开发校本资源,探索德育新途径。学校分别与上方山森林公园、横山烈士陵园、消防中队等10家单位建立德育教育协作关系,让每个学生尤其新苏州孩子了解横塘,热爱横塘。在此基础上,学校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石湖韵》、《华南虎》、《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训练手册》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科渗透,加大德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双语节”、“科普周”和田径运动会,在活动中锻炼人、教育人。(4)科研引领,打造特色教育。“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亮点,学校在总结了“十五”德育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的内涵,开展了“在城乡交合的商贸地区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并于今年3月通过了专家论证顺利开题。双语教学是学校又一个办学特色,学校于2002年率先加入了由苏州市教科院牵头开展的“双语教育整体改革的实验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今年3月又顺利转入了“创建市双语小学的实验与研究”的新一轮实验。辛勤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了“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年十月顺利通过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评估验收。
白茆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44人.多年来,我们坚定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现代化学校,现对我佼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规划:现状分析硬件资源:我校现有"奔3"以上电脑102台,平均每10.5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于2002年通过100兆光纤宽带接入因特网,全校所有办公室,专用教室,普通教室都有网络终端.传统的"三机一幕"已进入全部教室.各主要教室的主要装备为:校园网络中心:配有WEB服务器,资源服务器各一台,另有交换机等网络专用设备.电脑网络教室:现有1个.配"奔3"以上电脑51台,并可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现有2个,配有液晶投影仪3台,另有视频展示仪,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制作中心:现有多媒体电脑4台,装有视频捕获卡,光盘刻录机,配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信息资源:⑴学校目前初步建成学校网站――"白小在线",设有学校简介,德育天地,教育科研,红豆乐园,教师园地等栏目,约100MB.⑵教学光盘资源:现有"国之源"资源库一个,约60G,另有各类素材光盘,课程资源光盘约50张.⑶自制课件:现有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50多个.人力资源:目前,学校有2位计算机专科毕业的教师承担网络管理及计算机教学任务.有51名教师取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占需培训教师数的98.1%.197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均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并用之上课.发展规划.工作目标:⑴硬件建设目标:至2004年,再装备一个网络教室,达到生机比8:1.各普通教室在已接入信息点的基础上,再配全多媒体电脑及相应显示设备,使全部教室都成都成为多媒体教室.⑵信息构建目标:A:充实学校网站.学校网站进行更新,由宣传推介型逐步向综合服务型转化,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使用动态页面,对有关网页的信息进行动态排序.B:下载教学资源.搜索国内大型教育网站,下载教学辅助资料存放于学校资源服务器.C:自制教学课件.要求7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自制2个以上教学课件,每学期校自制课件为50个.D:添置资源光盘.年均添光盘50张.⑶人才培养目标:至2004年,7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能熟练制作两种以上课件(其一是网页式课件)并建成个人主页,全体教师均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每学期有几篇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主经措施:⑴加大投入力度,高标准完成硬件装备建设.信息技术硬件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此,我校将积极争取镇政府的财政扶持,并通过内部挖潜,尽早按高标准配备信息技术设施.⑵强化师资培训,从观念和技能两方面使教师适应现代教育.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软件: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和Frontpage,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Flash,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⑶重视资源运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要求7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每周利用多媒体(网页)课件上好一节课.其余教师每二周上好一节.⑷做好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帐册,各类资源建立相应目录,存放于学校主页,以利于教师的查阅利用.做好相应的借阅管理,提高资源使用率.⑸以创建为抓手,推进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至2005年,创建苏州市信息技术先进学校.
在美丽的娄江河畔有一颗教育新星正熠熠生辉他就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 学校建成于2003年9月 八年多来,学校由建制初期的十四个教学班,迅速发展到了现在的34个教学班。占地面积为2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2045平方米;拥有学生1612名,78名在编教职员工。 从学校建制初期,学校领导班子就确定了清晰的办学思路:端正学校办学思想,严格规范实施课程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突出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促进提高,坚信特色源自基础,培养运动习惯,提高运动成绩,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全力打造学校体育特色。 自学校建制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根据办学思路,脚踏实地、着眼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建达标活动,全面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八年多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有34个教学班,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等;拥有一流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两个机房,并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学校还建立了各种专用教室十二个,其中包括283个座位的阶梯教室和一个多功能的劳动技术教室;学校4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通过了苏州市小学一级图书馆的评估验收;学校还拥有面积为1700平方米的分级量化管理A级食堂;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现有220米跑道的田径场、两片篮球场、一个乒乓球专用训练室等,其他体育器材全部以省级标准配备齐全。 八年多来,各级各类创建活动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通过了苏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小学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等的评估验收…… 在全面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时刻不忘办学思路所确定的目标,努力强化体育课程、开展阳光体育和加强业余训练三个层面积极努力。为此,学校自2006年秋季起,特邀体育特级教师陈恒德老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总顾问兼学生业余训练的总教练。近几年来学校体育运动成绩日渐上升,学校体育特色日趋明显,学生身体素质日益提高。我们自行编写了《体育游戏一百例》,准备分年段逐步实施。学校连续六年获得苏州市射击比赛团体总分冠军,并被确认为苏州市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射击基地学校;连续两届被确认为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苏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连续两次在昆山市体育工作年会上做交流发言;连续三年在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六名;学校被昆山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联合命名为昆山市学生假期业余训练基地学校;学校年度体育运动总成绩稳定在前五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包桥小学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既定的办学思路,不遗余力地创造包桥小学的美好明天!
美丽的昆承湖畔,繁华的招商城边,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拔地而起,她就是常熟市商城小学。学校原名琴南中心小学,2006年5月更名为商城小学,2009月成功创建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7年5月通过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的验收,多次被评为常熟市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A级学校。商城小学在历练中成长,坚持“服务商城子女、锻造个性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树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策略,全力营造美丽花园、温馨家园和快乐学园。现有24个教学班, 1122名学生,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完善,科研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健全,拥有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名教师、常熟市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23名。多年来,商城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综合实践活动,注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整合,把服装城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予以开发,“少年税校”社团活动受到电视台、电台的专门报道。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审时度势,确定了以软式排球运动为突破,倡导全员健身,培养拼搏、超越精神的学校特色建设,2011年被确定为常熟市特色建设培育学校。近几年来,商城小学更以高品位、现代化的崭新姿态雄踞虞山镇南侧。学校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软式排球实验学校等五十多项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常熟南大门一道“繁英满眼”的亮丽风景。
我校位于常熟东南开发区南侧,北临美丽的昆承湖,东面是繁华的东南商业区和住宅区。学校占地面积11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724.28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017.8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582名学生,专任教师33名。几年来,学校遵循教育改革发展规律,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进一步增强法规意识,执行“五个严格”,落实“三项规定”,保证一小时运动。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创设和谐、快乐、幸福的校园文化为基点,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追求教学的有效,以教师队伍为根本,强化潜能,以细实常规,创优特色为中心,全面打造“翰墨书香、健美创新” 的学校,从而彰显学校特色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化内涵,争创百姓满意的学校。2001年以来,学校将书法和科技作为特色,经过各位老师的辛勤耕耘,成果日益彰显:(书法方面)“江苏省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硬笔书法实验基地”“2010年度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学校”,“王羲之书法小社团”被评为常熟市十大社团之一,师生作品近300幅发表于《校园文学》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我校参加的苏州市、常熟市整班性毛笔字、钢笔字、铅笔字比赛,连续9年蝉联一等奖,形成了硬笔、软笔书法课的教学模式,编制了硬笔校本教材《100字写字要诀》,已在兄弟学校推广,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科技方面)评为“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常熟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学校每学期都安排科技周系列活动;校内、校外开设科普基地,充实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从2004-2010年连续七年获省科技教育四星级、五星级单位称号,连续七年获金钥匙先进集体称号。
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常熟虞山北麓,始建于1906年。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所百年老校。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为学校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数代人孜孜不倦,不懈努力铸就了谢小人务实崇善、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历史积累的优秀教育成果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奠定了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学校领导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上谋发展。在传承中求创新、创新中求超越。学校于2003年迈入江苏省实验小学行列,2007年高分通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复评。至2012年秋,学校已形成有33个教学班, 1537名在校学生、85名专任教师的办学规模。学校硬件设施一流,占地面积46880平方米,生均30.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15平米,生均活动场地达10.4平方米,拥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1615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各场、馆、室均于省I类标准配备,生均图书27.8册,生均计算机0.12台。学校拥有常熟市学科、学术和德育带头人9名,常熟市学科教学能手、德育能手13名,市级骨干占专任教师的25.9%,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66人,占专任教师的77.6%。学校以“明德笃学”为校训,确立了“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开放式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策略,努力追求“现代化的校园,科学型的管理、学者型的教师、智慧型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先后荣获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德育工作示范小学、苏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一级图书馆、苏州市“三会”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常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近年来,还先后成为了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实验学校、江苏省名校俱乐部成员学校。学校连续三年获常熟市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估A级。学校的陶艺、软式排球、书香校园建设等特色在市内外享有盛誉。
8月17日,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殷虹来到我镇,宣布正式建立苏州香雪海小学。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光福人逐年增多,现有小学教育规模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镇到龄学生入学的需要。苏州香雪海小学的建立,将使我镇小学教育布局更趋合理,资源整合更加到位,这必将有力推动全镇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目前,苏州香雪海小学组织架构等事宜已就绪,将择日举行挂牌仪式。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