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12年的松陵镇中心小学位于垂虹桥遗址西面,是一所百年老小。这所集江南水乡古典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身的园林式美丽校园,占地面积16138平方米,建筑面积11228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校舍布局结构合理,校园环境古朴优美。学校正以“百年松小、人文松小、现代松小、特色松小”的崭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务本”理念,提出了“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打造精致校园,弘扬垂虹文化,追求多元内涵,引领七彩人生”的行动纲领,积极开展教科研合作,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146人,教师105人,吴江市骨干教师17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 多年来,学校重视常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先后荣获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吴江市绿色学校、吴江市AA级特色学校、吴江市成果现显著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松陵镇第三中心小学简介 松陵镇第三中心小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八坼男校,创办于清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二○○○年松陵与八坼两镇合并,更名为松陵镇第三中心小学。学校位于风景如画的大运河畔,占地面积近50亩,教职员工近百名,学生1100余名。 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建立了闭路电视系统及校园网,新建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铺设了人造草坪,增添了育才园、尚美廊、尚美种植园等校园景点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2007年成功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 多年来,学校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强化规范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吴江市文明单位、吴江市“3A”级特色学校、吴江市体育传统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美术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全国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特色育人成功学校”、全国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实验学校等称号。 近年来,我校有十多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有近百篇教师论文或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励,十几篇论文发表于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学校自1996年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学校充分挖掘苏南民间艺术的瑰宝,构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美术特色校本项目体系,设立了剪纸、刺绣、陶艺、戏剧脸谱、绒贴、编织等二十多个项目,形成了“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个个能创造”的艺术氛围,95%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三种以上画种,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竞赛中获奖。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杨力司长、万丽君处长、省教委周德藩主任、何权副省长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校指导工作。学校先后接待了20多个来自全国、省、市的教育代表团。 如今,这所百年老校,正焕发出蓬勃发展的青春与活力。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原名“私立女子爱德小学”,1981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有一校三区,共占地约7.2公顷。其中小学部60个班,幼儿园29个班,学生共3600名,教师246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爱德求真”为校训,努力构建环境优美、文化浓郁、设施先进、充满现代气息的现代化校园;开展学有所好、教有特长、校有特色、人人获得成功的个性化教育;形成乐于学习、善于研究、勇于创新、处处涌现活力的学习化组织,努力办出“生动、大气”的教育。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验,努力形成科技教育特色。“八五”期间开展“STS(即科学、技术、社会)面向21世纪‘四个关心"素质教育实验”,取得了可喜成果;96年在此基础上,又制订了“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规划,被列为江苏省“九五”立项课题,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苏南小学实际的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的途径;2000年又继续开展了“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研究” (“十五”省级课题)的课题实验;2006年学校依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锁定了《培养学生探究品格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向。近二十年来,学校不断创设科技教育环境,开发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优化科技教育运行机制。学校的“启智厅”、“彩虹廊”、“银河廊 ”“金钥匙少儿科学院”等已成为启迪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在科学的天地间遨游的实践舞台。学校自1992年开始举办首届科技节,以后每年一届,迄今成功举办了20届,每年历时一个多月的科技节已经成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展示科技才华、锻炼科技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盛会。学校探究性校本课程也已经自成体系,形成特色。更重要的是,学校坚持科技教育特色不动摇,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 学校坚持“文化领校、专业炼教、课程立学”的治校战略,创造性实践“文化经营”,保证学校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形成了“和、融”一体的独特气质;创造性进行“课程改进”,用优化的校本化课程,确保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还通过科技节、艺术节、双语节、体育节、阅读节等“五彩节日”装扮学生的学习生活,使每个孩子具备了“善学习、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素养。学校创新校本服务型评价体系,为“主动型课堂”的推进保驾护航,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学校探寻“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打造“特色型校区”:城中校区——人文精神观照下的科技教育特色、本部校区——满足个性需求的学生社团建设。我们成立“金钥匙”少儿科学院、“金苹果”演播中心、“金豆苗”才艺中心、“金手指”书画苑、“金贝”俱乐部,“金雀”文学社,并创生多样的社团精品课程,用课程支撑起孩子个性发展的大厦。 学校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教师研究工程,培养一支集“仁爱、睿智、坚韧”于一体的具备实小特质的优秀师资群体。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强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台阶意识”,创新名师工程与青蓝工程,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近年来,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并涌现了包括3名江苏省特级教师、7名苏州市学科教改带头人、25名吴江市级学科教改带头人在内的大批敬业爱生的优秀教师。 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整体改革苏州市试点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吴江市、苏州市文明单位,也是小学段唯一一所连续三次受到吴江市委、市府表彰的教育成果显著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