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创建于1951年,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故黄河东岸、津浦铁道线旁。学校拥有语音室、电脑室、实验室、劳动技能室、音乐室、舞蹈房、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等 十多个专用教室以及符合省级标准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教职工队伍。他们当中83%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有全国、省、市、局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有 省、市、局、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体育、美育为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学 校办学效益。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铁道部“美育之花”,山东省“群众歌咏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红旗 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教育科学“合作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手拉手”活动先进学校,徐州市 “优秀小学”,徐州市“模范小学”,徐州市示范级“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示范家长学校,今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又通过了 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评估验收。 一、开发环境课程,以美育心 近十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历程,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育人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努 力开发环境课程,以美育心。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正成为隐性的课程,无声的教诲。绿化、净化、美化、园林化是表象,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是蕴含着美的神 韵。美的环境唤起了孩子们自觉追求美的愿望, 他们在“三弯腰”“绿色环保爱我家”等活动中表现得多主动积极! 二、综合学科课程,以美益智 本着“主体--实践--发展”的探索思路,学校综合学科课程,优化了学科课程活动结构,通过优 化课程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美益智。通过调整,学科课程与课外活动的比值增大,并向课外延伸,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利用 教学手段拓宽延伸学科教学的信息资源。(多媒体电脑、录像、投影、实物等)创立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歌舞、外出踏春寻 秋……引进课堂,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 使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的源头,益智的场所,想象的天地,美育的苗圃。同时课堂也从教室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生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走进社会这个大 课堂,用一双双闪亮的童眼去洞察缤纷的社会生活,用一颗颗纯真的童心去真切的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动脑进行创意作业。从各方面,各角度去完成一份 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学生的潜力是相当惊人的,他们的作业有自办的手抄报、自制的网页、自拍的新闻照片、采访专题、调查报告、读书笔记、专题剪报、假日日记 等等,从中显示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参与、自主的意识。从而积极探索宏观的教育教学观,走“轻负高效”之路。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素质化。 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还全范围的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语文实践活动课,这为学校综合学科课程的和谐美又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现代化气息,其超前意识,深受家长的欢迎。 学校在进行大力改革的同时也加快了名师培养的进程。现已有9人成为市、局级教学能手。上百人次 在各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现在学校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适应教育发展的科研型教师。建立了“一体两室,分级管理,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以 课题为抓手,依靠教育科研实施讲练工程,人人参与科研,个个上专题实验课,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三小人一系列闪亮的行动。 三、丰富活动课程,以美发展个性 自1992年徐铁三小作为徐州市试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起,就一直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做为一种资源 来开发。在差异中发现个性美,在错落有致的个性美的基础上,通过以教师寄语为突破口,全新的教育评估方法融合共性的和谐美。我校根据学生的素质特征,建立 了详尽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以此作为素质教育实施和评估的依据。这个总目标的实现,是学生经过六年小学生活在毕业时完成的。为使总目标得到落实,我们在认 真分析了总目标的各项内容和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活动特点、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出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具体操作中,为了淡化分数,我们实行作业考卷等 级制,评价试题多层次,双基知识人人纵向比自己;思想评定多元化,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多方位评价;操行寄语情感化;评奖评先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 生多种能力进行分析评价,更具教育意义。这一过程也是我校师生、家长全员转机,树立全新评价意识的过程。家长回音反馈:老师寄语给我们的育人方法以崭新的 启示。 建立了全新的评价体系,本着以美发展个性的思路,我们尝试开发丰富活动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实施教师“特长工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组队的手工、口琴、竖笛、剪纸、田径、篮球、小报、插花、浮雕、篆刻、剪报、书法、合唱、舞蹈等丰富多采的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心灵,自由的选择,在减负大背景环境中,教师们引导学生学会玩耍,休闲身心,增强能力。 另外我们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读书为中心,建设三个阵地--阅读阵地、交流阵地、认证阵地 (给学生自主阅读以激励和肯定,激发不断积极阅读的兴趣)。根据低、中、高学生的不同特点及老师特长,活动形式各不相同:手抄报比赛、快速作文比赛、班级 作文集、读书沙龙、快乐识字、古诗文欣赏、“看、说、创、作”广告语设计、趣味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模拟口语交际等等。在实施中,我们严格管理,要求必须 有活动备课,备课要有创意;活动时间必须保证;定期必须上活动汇报课。校外劳动基地、敬老院、展览馆、工厂、农村、风景点、革命教育基地、汉文化场所乃至 菜场集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通过引导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近名人,名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树立自身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大胆发表见 解,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饱吮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变化带给人们的激情,品味人世间丰富的情感,树立与科学握手的信心……实践着“美 好的生活是学生最大的课堂”的新的课程观念。 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捷报频传:学生每年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校合唱队、舞蹈队、乐队多 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鼓号队曾在山东省鼓号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书法、美术小组上百次人次在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获奖。市电台、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就学 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过专题报道。爱才惜才,早在十几年前,徐铁三小以其出色的艺术教育成果,超前的意识,果敢的勇气成为徐州市敲开中央音乐学院的先行 者。国家艺术教委领导题词高度赞誉:开展丰富的活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全面发展,探索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道路。 体育是美育之花的并蒂花。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汗水在座座奖杯显得格外耀眼。教育区比赛连续十二年 独占鳌头,江苏省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喜得四连冠;校篮球队始终保持徐州市前三名的好成绩。点面结合,全校学生整齐规范的队列,展示齐、健、美风采的广播操 是徐铁三小全员健身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徐州市教委副主任张广焕对我校进行工作验收时,曾亲切地鼓励我们“江苏名小,更上层楼”。徐铁三小将不懈地开拓发展,努力实现教师思想现代 化,教学设备规范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最终实现学校办学现代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 企业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在“徐州市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分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市进行了针对中石油、中石化和铁路在徐企业办 普通中小学的接收工作,并于2005年1月10 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市领导刘相、段雄出席仪式并为移交学校揭牌。揭牌仪式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志华主持,副市长段雄、市教育局局长宋农村发表讲话。原徐 州铁路职工子弟第三小学更名为徐州市云兴小学。
徐州市苏山小学又名徐州高等师范第三附属小学,创办于1947年。她座落于风景秀丽,有着深厚汉文化底蕴的九里山附近,紧邻三环西路。学校占地面积17014平方米,建筑面积4348平方米,建有校园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教室、科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齐全。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30名;专任教师65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56人,高一级学历5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9人,教师结构合理。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改革强校”的办学思想和“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养成教育为基础,阅读写字教学为特长,以珠心算、书法、阅读、绘画等为兴趣小组。学校以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设置足球校本课程、自编了大型的足球操,让学生“人人学球”、“人人练球”;成立了“足球队”,强化了足球专业队伍的训练,学生足球队曾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智慧杯”第一名,“元老杯”第三名;连续三年蝉联徐州市小学生足球比赛冠军。2013年获徐州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二名,江苏省省长杯第五名。学校努力把建设“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绿色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 ”、“小公民道德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绿色学校”、“市社会治安安全校园”、“市文明单位”、“徐州市优秀工会”等多项殊荣。“励精图治打造一流名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坚信苏山小学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创建于1984年,座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微山湖畔。优美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着这所年轻的学校茁壮成长。学校现在拥有6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172位教师,平均年龄31.5岁,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3%,其余均达到合格学历,高级教师68名,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优秀教师29名,一支年富力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学校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三口、微机室三口、课件制作室、生物标本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室、科学发现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房等20多口专用教室;学校还储备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素材,购置和开发软件系统,价值近20万;学校各教室配齐了四机一幕;2003年建立了歌风小学教育信息网(http://www.pxgfxx.cn)及校园内部资源网,使现代教育技术的硬软件建设基本满足教学、办公、管理的需要。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在歌风小学已见雏形。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有假山喷泉、亭台楼阁、长廊壁画,有喻意深远的“托起明天”、温馨亲和的母子情鹿、欲意待飞的仙鹤群等雕塑。整个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的成长乐园。学校的内涵发展近几年更是成绩显著。新的课改歌风小学在本地区率先启动,并把取得的经验在市县范围内进行交流,一学期就有60多节优质课送到乡村小学,受到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赞誉。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非常浓厚。形成了全校教师人人参与,高级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学校承担着“幼小衔接”、“自悟学习法”、“教育均衡化发展与无差别教育研究”等市级立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国家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在“科研兴校、质量第一、育人为本、创新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已形成“文明守纪、勤奋求真”的校风,“严谨务实、灵活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巧练求精”的学风。学校先后被确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技术装备先进单位、江苏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徐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先进学校、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体育先进工作集体、徐州市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合格单位、沛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沛县文明示范窗口单位……。20个春去秋来、20个春华秋实、20年汗水浇灌、20年岁月洗礼,歌风小学从蹒跚学步到苏北一枝亭亭玉立的教育名花,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现在她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所有教室均装有柜式空调,闭路电视.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学校教学效果,学校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千兆校园网;同时学校还建有食堂,冷暖空调学生公寓,
河东小学始建于1949年,现有教师17人,学生256人,教学班8个。校园占地面积为1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大连市标准化学校”,学校实验室各类教学仪器配备全部达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遵循“一个加强、两个注重、三个提升”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出丰硕成果。学校多年被评为“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评为“市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单位”。[1]
戏马古台,汉风楚韵传新曲,户部名山,春华秋实育英才。座落在戏马台前、户部山下的徐州市解放路小学,北接市政府,南靠徐师大,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熏陶中诞生,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沐浴下成长。学校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10年的光启小学至新中国成立的徐州市干部子弟学校再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市区发展规模最大,素质教育最佳,教育质量一流的省级名校。现有学生2771人,教职工155人,占地21866平米。两栋平行并立的教学楼、一栋现代化的电教实验楼、塑胶操场、足球场、乒乓球馆等,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还有一万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正拔地而起,为我们勾勒出了学校今后发展的前景。解放路小学一直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走出了富有时代精神学校特色的教育之路。学校以“解放”命名,也以“解放”立校。你看,这校标中“解放”二字的字母缩写组成了一个飞舞的音符,多像挣脱了束缚的、正准备起飞的翅膀;那圆球象征着圆梦,圆孩子成才的梦,它还代表了学校的球类体育传统。整个校标动感十足,寓意深刻,正锲合了解放路小学的办学理念,赋予校名新的教育内涵: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时间,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奏响自己的亮丽乐章,助每一个孩子插上飞向未来的翅膀,帮每一个家庭圆孩子成才的梦想,为国家培育思想放飞的创新型人才隽榖。今天的解放,秉承“小主人,大愿景”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做“勤劳勤奋小学生、多才多艺小能人、坚定坚强小勇士、爱国爱家小公民、自觉觉人小先生”。学校一直坚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主张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的身心来感受生活,快乐成长。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这种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校一直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优质教育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规矩成方圆,细节定成败,人文管理出奇效。学校领导坚持科学管理,抓凝聚,促和谐,组织了一系列的党团、教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谈心交流、“阳光基金”助学、扶弱助困送温暖、关心教工生活、组织教工登山健身……这一系列的活动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促成了老师们心心相融。学校又率先在全市小学施行了《教师工作量化月考核制度》,明确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份额,考评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实绩,同时还细化了《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褒勤促懒,奖优激差。情感激励、制度约束,二者共同营造出学校和谐的管理氛围。独具特色的校本师资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大力实施“青蓝工程”,能者智者为师,名师带高徒;成立“青年教师研究会”,组织青年教师加强研究,互帮互学;开展校本教研、集体教研,及时解答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困惑;邀请教育专家定期参与校教科研沙龙,点拨迷津;组织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比赛、论文比赛,听讲座、外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多渠道、多途径培养锻炼教师队伍,使他们优质快速成长。在解放路小学的讲台上,教师们积极向上,见贤思齐,名师能手在这块热土上迅速成长。上学期学校12名教师参加区级比赛课,10人荣获一等奖。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中,5人获一等奖。摘得省内外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课堂教学大赛桂冠的青年教师也是层出不穷。一年间,学校2人被评为市青年名教师、1人被评为市优秀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区名教师、4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青年骨干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然会创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精彩课堂。学校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课堂化。课堂教学是教师尽显才华的舞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要变“活”,教学要求“效”,已成为该校教师的共识。在解放路小学的课堂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听讲、自在的学习、快乐的动手、幸福的体验,知识、技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课内的任务绝不带到课外”。不管是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的老教师,还是初涉杏坛、谦虚好学的教学新秀,人人以教书育人为使命,个个为课堂质量呕心血。你看,语文课堂上,师生读文入境,又讲又演;数学课上,单调的阿拉伯数字变成跳跃的音符;英语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中流利对话;体育课上学生生龙活虎;科学课上,学生在交流创意,自己动手制作标本……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解放路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在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抽测中,一直名列前茅,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和家长的赞许。2007年的徐州市中考状元杨旸同学就毕业于解放路小学。高效的课堂节约了大量的课外时间,把课余、节假日都还给学生,使学生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自由发展的空间。解放路小学一直坚持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与时俱进地发展“基地化、节日化、网络化、规范化、系列化”等五化建设,培养“六小少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成长,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品格,彰显个性。引领他们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的身心来感受生活,增长才干,快乐成长,学做真人。看,孩子们勇敢地登上了“小主人”课堂,举手投足,挥洒自如;学生们在“启明星”科技俱乐部里动手动脑,实现了多少奇思妙想,创造了多少精美的制作;少先队的“体验大本营”更是丰富了学生们的阅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是书画爱好者在兴趣班内行书作画……各类艺术、体育、环保团队、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文学社、记者团、红十会等活动团体恰如群星熠熠闪烁,被解放了了的小主人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全国各级各类科、文、艺、体、书、画等多项竞赛中,有数百人荣膺金银奖。学生们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给前来参观的领导嘉宾留下深刻的印象。“万千桃李绘彭城锦绣,百年春秋铸解放辉煌”。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不负母校的期待,已成为母校的骄傲。曾经就读于解放路小学的王先蕾同学如今已被评为“江苏省十佳青年学子”,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深情地说:“身为解放路小学曾经的一员,我很荣幸,也对这所学校心怀深深的感恩之心”。 解放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无法替代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细心的呵护。一块块璞玉,经过精心的雕琢,会更加璀璨,一个个孩子,经过精心的培养,会走向成功。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同志来校参观后欣喜异常,对解放路小学的素质教育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正如一部电影的名字:《一个都不能少》。解放孩子的天性,使他们自由地成长;解放孩子的束缚,让他们自由地翱翔。我的解放,解放的我。解放的师生将遵循彭委员长题词“博爱润童心,素质育新人”的精神,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道上,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