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楼初级中学始建于1986年,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现占地103亩,有62个教学班,教职工189人,学生4600多人。学校坚持“质量为魂、教师为本、科研为先”的立校之本,常规管理“严、细、实、勤、恒”,教师管理“树正气、讲团结、比奉贤”,学生管理“读、练、课间、两休”时时、事事、处处有人管,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坚持“质量为魂、教师为本、科研为先”的立校之本,常规管理“严、细、实、勤、恒”,教师管理“树正气、讲团结、比奉贤”,学生管理“读、练、课间、两休”时时、事事、处处有人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级各类捷报频传:2006年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第一名”,2007年2月被徐州市教育局授予“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3月被县教育局授予“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文明校园”,学校已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理想教育园地。 为了更好的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宋楼初级中学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转变教育观念,抢抓课改机遇,规范学校管理,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制订方案,三易其稿,最后确定课改指导思想为:以“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工作效率。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转变。后经多次论证,一致认为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教学,学生发展是相辅相承的,由此,确定了改革的预期目标:1、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师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参照东庐中学教师所备“学案”要求,构建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2、学习推广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无间隙式”学校管理模式。3、学习推广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结合“两制”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互助式”学生发展模式。合称 “三式”。他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了课改的有机整体,反映了课改的系统内涵。 9月份宋楼初级中学被徐州市教育局正式授予“徐州市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定点学校”,徐州市《课改简讯》、《徐州日报》都作了重点报道。10月份学校成功举办县课改现场会,上级领导和同行对学校取得的初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近几个月的课改实验,宋楼初级中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又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实了学校文化,改变了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的精神面貌,由于教学模式的推行,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特色办学”的办学目标迈进了一步。
简介: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孙楼张楼中学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徐州七中始建于1945年,是徐州市最早的几所完中之一。学校坐落于贾汪区贾汪镇内,毗邻徐州师范大学成教学院,校园占地250亩,校舍面积31588平方米。目前,七中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经过几代七中人的努力,现已成为一所享誉淮海大地的江苏省星级名校。七中连续多年荣获省、市、区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教工之家、徐州市先进集体、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模范学校,市教学成绩先进单位、高考成绩先进单位、市优秀教师群体等七十余项殊荣。 年来,七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升学率、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均处徐州市36所三星级以上高中的前十强。经市教育局考核,2006、2007年的高考综合排名全市第七,高考各科均分在全市的排名全部位列前四名,其中英语、生物第一,语文、物理、地理、历史第二,政治第三,数学、化学第四,得到市政府的表彰。2008年的高考又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本一达线率14.35%,二本以上双过线443人,上线率达48.26%,三本以上上线率达89.12%。近年来,杨涛、马路、李旺、杜艳玲、王敏、彭强、鹿存侃等近百位同学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牌高校。 多年来,七中始终把“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作为办学理念,利用各种活动如评选模范生、义卖捐款、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系列活动及各类讲座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目前,校园秩序井然,学生面貌新、状态佳、干劲足。学生管理达到了以德养智的目的。 七中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力量。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开拓进取。七中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5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0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16人,区级名教师、骨干教师27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占教师总量的40%,确保了优秀教师占有率在全市重点中学行列中的优势地位。 七中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配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站、音像资料库、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报告厅、教学宽带因特网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七中校园鸟语花香、草青树绿,空气怡人,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集阅览、观赏、活动、休息于一体的苏北最大的校园建筑群落——闻书苑,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 七中有独具特色的扶困助学举措。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发放奖助学金,并采取社会捐助、义卖捐款、师生扶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困难学生完成高中学业。2005年至今,有近千名贫困学生因学校的资助而在校安心读书,七中切实地把“绝不让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落到了实处。 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生活学习环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目前,学校北大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场馆、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等各种硬件设施正在施工建设中。同时,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等软环境的建设,切实为2008年迎接四星级学校的验收做好准备。 成绩属于过去,辉煌属于昨日,自尊自强,勇争第一,开拓进取的七中人将努力打造“七中”精品勇创名牌“七中”,向四星级高中迈进,以回报贾汪父老乡亲的厚爱。
徐州电子技术学校是一所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合格的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是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成教院徐州分院,江苏省计算机、外语定点培训考核点,徐州市国防教育基地(预备役学校),徐州市教育局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学校多次受市委市政府表彰。学校位于徐州市东部科教文化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徐州医学院相毗邻。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生活设施齐全。现有中级以上教师45人,图书资料5万余册,拥有可容纳400名学生同时上机学习或操作的多媒体机房、网络组建及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焊接技术实验室及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另有可容纳100人同时实习的机电实习工厂及校外实习基地。所有计算机全部光纤接入国际互联网,所有教室全部装有闭路电视监控教学系统。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有专职老师负责生活、卫生、安全管理,室内设有衣柜、电风扇并全部装有直拨电话。食堂餐厅宽敞明亮,主副食品花色繁多。校内有医务室、商店、浴室,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主要开设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工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学校提倡一专多能、积极推行双学历证书及多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参加计算机应用、CAD、电子电工、焊接中级工、会计电算化证、珠算证、助理物流师、助理营销员、PHOTOSHOP、网页制作、英语等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对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专门组织辅导,毕业当年可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入普通高校学习获取大专、本科学历,也可在实习期直接升入我校的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成教院学习,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