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湾头中心小学地处湾头镇,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688名学生。在编教职工48名,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2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58.3%;在职进修本科学历的有10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获得过市、区级各种奖励的有20人,骨干教师21人,占43.8%。近年来,学校在广陵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古风今韵相辉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我校办学的理想与信念。一方面,我们紧紧围绕育人目标,践行新课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和谐地发展,办真正的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做到“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们奉行“行胜于言”的办学原则,提出“与书为友、与良知为友、永远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强化“三风”建设,办学的品位和质态逐年得到提升:1996年12月,湾头中心小学通过“扬州市合格中心小学”验收;1999年9月,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03年12月,学校被评为“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2004年12月,获“扬州市绿色学校”称号;今年,我们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
扬州市东关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淮盐运使程仪洛拨款筹建,初名“笃才学堂”,后改名为“两淮高等小学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孕育了江泽民、章新胜等一大批杰出英才。近年来,学校依托历史文化底蕴,致力课程改革与创新,构建内涵丰富的七彩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特色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发展的品牌与内涵。 乘课程改革东风,东关小学独辟蹊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结合区域体艺“2+1”项目的实施要求,东关小学对体育、音乐、美术学科进行校本化统整与创造。在保证课程实施水平的基础上,用4/5的教学时间完成原学科的教学内容,余下的1/5的教学时间分别增加开设口琴、卡通绘画、五子棋等校本课程,“一减一增”体艺课程特色悄然生成。 校本教材的集结出版,为“一减一增”烙上了课程规范化印记。东关小学分年级编制了《我爱口琴》、《缤纷卡通》、《快乐五子棋》三门学科的,制定了相应的考级办法,并开展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动漫活动周、定级考级赛、技能争霸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今的东关小学,学生人人能吹琴,人人会动漫,个个下好棋,全面提升了学校体艺品牌的文化含金量。 书法与国学乃民族文化之根基。东关小学将书法和国学两大传统文化特色作为立校立业之本。近年来,在总结近20年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内容编写、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确立了符合学校传统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新思路,保持了学校传统特点的鲜活性。 步入东关小学校园,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东关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本》系列教材融入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浓浓的墨香透晰出学生书法造诣。诵读课培养了学生健康积极的经典阅读情趣,书法课渲染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中铸民族魂,扎中国根。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这是东关小学始终如一的办学理念;打造“人文东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期东关小学奏响的新号角。学校依托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环境的优势,开发《文化东关》校本课程,从校园篇、东关篇、运河篇、扬州篇四个角度,分6册向学生全方位呈现了与“东关”相关联的人、事、物、景、典……图文并茂,叙述生动,引人入胜,贯古通今,激发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情趣。 走进东关,东关文化弥漫校园。“文化东关”的四个板块分布我校教学楼的四个楼层,一至四楼依次为“菁菁校园”“璀璨双东”“悠悠运河”“人文扬州”。踏上楼梯平台,抬头所见的是各板块的综述,沿长廊向南分别为各版块的具体内容。展牌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文字浅显生动。下课时,孩子们聚集在文化长廊,阅读着、欣赏着、陶醉着,可谓“百年文脉,薪火相传”。长廊文化成了东关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了东关小学推行文化东关,打造人文校园的有效载体。 “礼育”,是东关小学打造“人文东关”又一举措,是学校推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切口。东关小学以江总书记给吴霜同学的回信为契机,整合《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打造“3.18”礼育特色,并自成“年年有主题、月月有创意”的独特教育体系。“重道德、学礼仪”、“讲文明、重礼仪”渐渐成了东关小学师生的自觉行为。 “尊重规律、发展个性、有教无类……”是东关小学坚守不变的育人方针。学校坚持“打破班级界限,全员参与,全员活动”的社团建设宗旨,发放社团活动调查表,征求学生及家长意愿,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围绕“人文东关”课程特色主题,建立了艺术类、益智类、操作类、运动类、语言类等5大类88个社团。超市化、菜单式、开放性的选修课程,以及长达70分钟的社团实践活动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真正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一所学校,只有厚积底蕴、彰显特色、亮出品牌,才能永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头。东关小学的发展就如一壶醇香的历史美酒,就是一轴美丽的文化画卷,就像一首精致的风采诗篇。只有尽情畅饮、尽情饱览、尽情品鉴,才能领略她秀美的校园,感受她独特的文化,品味她百年的底蕴。
广陵小学创办于1906年,地处扬州市广陵区老城区中心地段。由于少先队和“双拥”工作出色,学校大队部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雏鹰红旗大队、扬州市红领巾示范校,学校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双拥先进单位、扬州市双拥模范单位、扬州市双拥嘉奖单位、扬州市文明单位。“团结、活泼、文明、进取”是我校的校风。求实、创新、敬业、爱岗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座右铭。多年来,我校师生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努力将扬州市广陵小学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承百年底蕴,创现代辉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校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采用科研兴校的策略,抢抓机遇,立足发展,知难而进。学校拥有电脑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大教室等。一至六年级更新了一流的课桌椅。校容校貌日新月异,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教育科研硕果累累。少先队省级课题“少先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关性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得省优秀课题一等奖;省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亲近母语’小学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与评价”顺利结题,并获得市“十五”优秀课题三等奖。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加速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师群体中涌现了省、市劳模,市、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区兼职教研员若干人。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现代化示范学校和扬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陵小学素有“冠军摇篮”的美誉,近二十年来,先后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了二十多名优秀运动员。曾获得过跳水、技巧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的吕伟、赵杰、张磊、戚薇、许冕都曾就读于我校。“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正在广陵小学师生中发扬光大。目前,全校师生正为创建省实验小学这一光荣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新形势下的广陵小学必将充满活力,充满光明!
扬州市工人新村小学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江阳东路364号,该校始建于1955年,学校占地面积4688平方米,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操场面积131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666人。全校共有教职工43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 22人,占教师总数51% ;中级以上职称教师22人,占教师总数51.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出现年轻化趋势,学科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总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市、区级教学骨干3人。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位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位教师领略教书育人的乐趣”的办学思想,各项工作全面步入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在常规管理、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办学实绩较为突出。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广陵区常规管理示范校”、“广陵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