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博雅中学始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9平方米;有化学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73人,教学班19个,在校生83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学校艺体教学突出,学生体育特长(轮滑、竞赛)明显,特别是学生大阅读能力逐步提高,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曾获A级学校、大连艺术化学校、大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区级德育先进学校、曾获得区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奖等,现在学校校风好,学风浓,教师干劲十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学校简介 沈阳市第一〇七中学,位于大东区滂江街,是一所管理手段规范、教学机制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初级中学。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 1927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座、体育馆一座,总面积12500平方米及4300平方米塑胶操场。 教学设施 学校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标本室、电化教室。还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藏书五万七千余册的省级示范图书馆、阅览室,设有宽敞、明亮、环境整洁的 A级学生食堂。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个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具有一支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292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5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首席教师3人,区明星教师10人,区骨干教师45人。 办学成果 学校确立了 "为每个学生创造充实、幸福、高尚的未来"的办学理念;"优质教育、优质服务、优秀师资、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基础扎实、品德良好、爱好显着、能力突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富有人文精神,扎实基本素质的质优生"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每年均有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知识竞赛中获奖,并有多名学生在全国绘画、声乐、器乐等特长竞赛中获奖。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沈阳俱乐部理事单位、辽宁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沈阳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沈阳市德育示范校、沈阳市绿色学校、沈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沈阳市模范职工之家,连续多年被评为大东区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辽中县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美丽富饶的辽河西岸,2005年11月将原老大房初级中学和老大房中心小学合并,现为一校两址,其中西校区占地面积16,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000.00平方米;东校区占地面积22,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800.00平方米。共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99名,中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荣获国家级优秀课教师2人,省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优秀教师3人,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26人。学校是沈阳市绿色网吧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支教先进单位,省农村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设有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卫生室、艺术室、微机室、学生体质测试室、最先进的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室等。幼儿园达到沈阳市二级园的标准,满足当地学前教育的需求。使农村学生同样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成为老大房的希望。 学校在县政府聘任的校长徐全洋的带领下,拉开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形象的序幕。形成了: 办学理念:改变学生命运,改变家庭命运,改变家乡命运,承担社会责任。 办学模式:分段管理,层次教育,习惯养成,协调发展,素质全面。 培养目标:成长,成人,成材,成功。 学习目标:爱学习,会学习,终生学。 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特色目标:学生成长历程终身档案,争创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示范校。 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统领,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师生文化积淀。经过近百年的老大房学校以“厚德、健身、务实、创新”为校训,以学生“成长、成人、成材、成功”为目标,形成了 “明礼仪、养习惯、爱学习、求发展”的校风, “乐教、会教、擅教、教好”的教风和“求知、探索、思辨、创造”的学风。 在学校良好风气的感召下,全体教师竭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基础教育的成果中受益一生。从老大房学校升入高中、职业高中、步入社会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2007年毕业于县一高的王亚奇同学以61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天津大学。 如今的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老大房乡一道靓丽的风景,迎门的“书”字型艺术雕塑,以及四周的“四成”映衬这里,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绿化、亮化、美化、生态化使学校美不胜收,文化环境建设对孩子是耳濡目染,使孩子们陶醉在素质教育的海洋之中。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定前景无限,面对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他将以高质量的办学效益接受知识经济的挑战,还老大房父老乡亲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民市大民屯学校座落在大民屯镇的南部,学校始建于1952年,历时53个春秋。历经新民中学大民屯分校、新民县第二初级中学、新民县大民屯完全中学、新民县大民屯高级中学、新民县大民屯镇初级中学,2005年3月1日合并了一所初中七所小学,改名为新民市大民屯学校,2006年9月1日又并入六所村小,是当地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任校长吴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175人。在校生总计2900人,教学班59个。 学校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栋,食堂楼、宿舍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15390平方米。教学楼内设有理、生、化、自然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一应俱全,满足学生课堂操作和演示的需要。学校图书储藏量满足师生学习需要;校园广播系统、“校校通”系统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输送到师生面前,实现了教学与管理的现代化。学生阅览室及实验室的全天开放,为个性化教学与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黉舍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区热烈路,周边环境温馨,交通畅畅,是一所培养人才的摇篮。黉舍前身始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100年的悠长汗青,1952年之前,曾前后定名为指南中学,中法中学,新华中学。1952年9月,新华中学与原沈阳市第七男子中学归并,改名为沈阳市第七中学。颠末汗青浸礼的七中,现在已成为一所环境幽雅,讲授设施齐备,师资力量薄弱的初中名校黉舍占地3.034万平方米,修建面积1.3319万平方米,有面积600平方米摆布的室内体育馆,有可停止四场篮球赛和两场排球赛的柏油空中园地。全部校园绿树环抱,花香四溢,是一所绿化、静化、丑化的市花圃式黉舍。黉舍有三座当代化的讲授楼,讲授设施齐备。有标准的物理尝试室、化学尝试室、生物尝试室各二个,设施完美,尝试东西齐备,为门生供应了杰出的尝试前提。有标本室一个,存有各种动、植物标本140余种。计算机室二个,可包容60余人同时上机操纵。语音室二个,这里先进的设备,为进步门生英语的传闻才气才气纵横创作发明了及其有益的前提。我校的凸起上风是师资力量特别薄弱。有闻名全市的教诲专家、骨干西席、学科带头人、优良班主任。黉舍一贯以办理严、本质高享誉沈城,以经获得社会上的遍及首肯。近十年来,我校中考升学率、均匀分均居市内前茅,考取省尝试、二中的门生总数持续十年沈阳市第一。在七中的名誉榜上,不但有全市中考状元的殊荣,讲授质量一流的桂冠,也有着一项耐久以来走在全区前线的值得高傲的亮点:体育,我校自1990年起作为"4421"练习黉舍,男女篮球队是初中重点的练习基地,多年来,我校男女篮球队一向是全区第一名,并多次代表区里插手市里的比赛,获得佳绩,女篮保持全市第二名,男篮保持全市第三名,成绩的获得离不开体育组教员平常事情中做出的辛苦汗水。校队的练习、比赛、共同校教诲处团委停止播送操比赛、短绳、大绳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为七中营建了杰出的体育氛围。几年来,七中的名字不但闻名全市教诲线,也东风化雨般地走进沈阳市千家万户,因为这里出现出了一多量教诲战线骨干,还培养出了千万名德才兼备的优良门生,德育树模校,电化教诲树模校,艺术树模校,一个个殊荣定名在这里。比赛、汇演、比赛、活动,七中的各个方面都走到了全市的前线。现在七中正在以极新的面孔,驱逐新的应战。信赖七中必然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向着夸姣的将来展翅腾飞,一个个但愿的种子必然会在这里茁壮生长。
在辽北大地沈阳的后花园,有一栋橘黄色、造型别致、建筑面积 5318 平方米、漂亮整洁的四层楼房,这个坐落在东北瓷都法库县县城正北4公里、203国道东100米处的建筑物是2006年8月20日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学校----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原孟家初级中学校址上扩建而成的。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56名,在校学生1550名(其中校部学生958名,教学班28个;分校3个,教学班18个)。校园占地356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5318平方米(尚有2300余平的三层食堂宿舍楼在建设中),其中多媒体教室1个、面积155平方米,2个网络教室、2个语音室、2个综合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校长室、书记室、副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各一个,其它办公室7个。新建的办公室整洁优美、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绿树环抱,景色宜人,漫步校园,鲜花烂漫,曲径通幽,绿树点缀。这里是学生读书求知的净土,是教师工作的好场所、好地方。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进行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相结合,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设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资源优势,使我校朝着正规化、整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探索中,我校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奖励,近年来学校获得的荣誉主要有:法库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法库县"十五"期间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法库县文明学校、沈阳市"花园化"学校、2006年沈阳市中小学"歌满校园"艺术展二等奖、2006年度沈阳市平安校园、2007年沈阳市"手拉手"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以来,我校本着教育性、整体性、个性化、贴近性、学习性、开放性等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具有孟家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孟家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也已经显现出来:基础学科成绩骄人,音美学科百花争春,校园环境整洁、学生礼貌待人、师生和谐相处、楼道内安静无声、学生学意浓浓、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 回首昨天我们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暴棚!看今朝光辉浪漫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本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定会展翅高飞,再创辉煌。
沈阳市第24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公办的初、高中市级重点中学,至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皇姑区中部的巴山路56号,东临北陵大街,西靠黄河大街,与辽宁省公安厅、皇姑区政府、中共皇姑区委、皇姑区教育局毗邻,总面积为25000平方米,拥有南、北两校区,北校区新建的教学大楼雄伟壮丽,操场全部实现塑胶跑道和硬覆盖,被上级部门授予花园式的学校。 学校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验室。目前,理化生实验室无论从功能、面积、规模、设施、环境,还是教学仪器的配备等都达到了《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普九"评估标准》的各项标准,业已达到省重点学校的标准,在整个皇姑区,也是一流水平。 学校现有学生总数2555人,教职工201人,现有教学班52个,高级教师41名,占教师总数25%,中学一级教师118名,占教师总数72%,其中"十五"期间沈阳市骨干教师5名、市优秀教师1名、沈阳市骨干班主任1名、沈阳市优秀班主任12名、区骨干教师39人、区科研骨干教师5名、皇姑区优秀班主任25人、区教育形象大使1名、获得省、市、区有关学科竞赛奖励的一百多人,教师中有研究生3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教师14名。 几年来,在市、区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本管理、抓实常规管理、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四项工程,即人才强校工程、名师工程、优质教育工程、开放教育工程。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勤奋务实、清正廉洁、办事公道的领导集体,打造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善待同志、关爱学生的团队集体,实现了教学理念创新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环境人文化。从而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门命名为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基地、国家级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实验校、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素质教育研讨活动优秀单位、辽宁省百所德育先进学校、沈阳市对外窗口学校、沈阳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沈阳市家长先进单位、沈阳市优秀团委、沈阳市"规范化考点"、沈阳市平安校园、沈阳市总工会职代会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连续多年的皇姑区先进单位。
沈阳市第四十四中学位于皇姑区莲水街22号,是一 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校生1218人,教职工105人,其中市、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6名。学校占地面积1. 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实现了校校通,有设施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5个实验室,有图书5万余册、实行图书电子化管理。有微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7个、电子备课室1个。美术、书法、舞蹈、劳技、地理、心理咨询室各1个;家长学校教室2个,音乐教室2个。 近年来,学校依据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提出了“学习无眼、发展无限”的育人理念,不断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中考升学率逐年大幅度提升,学生品德合格率和人文修养日臻完善,形成了以科研和“艺体”为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开展了国家、省、市、区级共28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90%以上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教师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自编教材的能力明显提高,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哑铃操教学》、《生活中的数学》被纳入省校本教材。学校自编哑铃操在全省体育大课间现场会上推广;百余名学生在市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奖;音乐教师宛霞在国际国标舞大赛中获一等奖;学生庞雪微所作的画“穆桂英”被编入八年级美术教材中。
法库县依牛堡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2006年9月1日,位于法库县城南32公里处的依牛堡乡政府所在地,是一所隶属于法库县教育局的公办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校内有教学楼2栋,中学部教学楼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小学部教学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实验楼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另外还建有可容纳800人住宿的宿舍楼和可供1000人用餐的食堂各一座。 校外有学生劳动实习基地140亩,其中水田70亩,旱田70亩。 学校有62个教学班,教职工157人,在校学生2134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35人,专科8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80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16人。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名学生成才,让每位教师发展。”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学校环境创一流,办学条件创一流,教师素质创一流,教学质量创一流,教师待遇保一流。”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五个一流”的目标一定会成为现实。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