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育文中学座落于美丽的金家街公园西侧创建于1999年。建校初期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实验学校,2003年8月改为民办学校。学校现有学生近3000人,教职工160余人。 校园建筑面积17560平方米,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拥有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实验室;设施先进的语音室、计算机室和多媒体教室;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和多功能阶梯教室、教师资料室、 图书阅览室,拥有初具规模的校园网,以及标准的体育馆等。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这理念,"厚德、博学"的校训,"勤奋、求实、和谐、创新"的校风,"严、实、新、活"的教风,以及"自立、自强、动脑、动手"的学风,并以"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兴趣广泛、能力多样、品德优良、特长突出、身心健康"作为培养学生的总体目标。学校还进行了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小学与初中衔接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创新的领导集体,造就了一只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专长的合格人才。几年来,全体师生在参加的各级比赛中成绩优异,尤其是连续几年的中考成绩更是在大连市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发展,先后承担了省、市、区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发展完善中的育文,将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核心,在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课程设置的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改革。创设和谐合作的人际环境,浓厚宽松的学习环境,高雅健康的文化环境。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创设更好的教育佳绩,实现育文"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理想而奋斗。
大连博雅中学始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9平方米;有化学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73人,教学班19个,在校生83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学校艺体教学突出,学生体育特长(轮滑、竞赛)明显,特别是学生大阅读能力逐步提高,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曾获A级学校、大连艺术化学校、大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区级德育先进学校、曾获得区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奖等,现在学校校风好,学风浓,教师干劲十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学校位于星海湾附近,比邻旅游、金融、商贸、体育、文化中心,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我市唯一一所引入社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优质学校。 2002年学校迁址于星海人家。 2006年学校行政隶属沙河口区教育局管辖。 2007年8月,学校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实行一校两部的办学模式。 2011年3月,大连市实验学校中小学分开,成立沙河口区实验小学和大连市实验中学。 实验小学现占地面积10113平方米,教学楼总建筑面积8914平方米,200米环形塑胶跑道;24个教学班,950名学生, 55名教职工。市级骨干4人,区级骨干3人校级骨干4人。 学校办学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高标准的教学硬件和运动场地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 学校师资精良。以市、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为主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群体有优势,个体显特色。" 学校教学质量优异。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市区前茅。在实验校园里,每一学生的个性才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每一个学生都能奠定发展的基础。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是大连市青少年武术、围棋培训基地。 优异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勤奋、求实、律己、明志"的校训让实验人的脚步更加坚定,积极开放的理念成就了实验的辉煌。实验人将承载着辉煌、肩负着厚望,向着"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现代化学校迈进......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辽宁省中小学图书馆示范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辽宁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校园环境艺术化先进学校"、"大连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大连市文明单位"、"外国学生就学定点校""大连市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单位"、"大连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大连市大课间活动示范学校"、"大连市阳光体育运动会最佳表演奖"、"沙河口区先进学校"、"沙河口区‘双高普九"先进学校"、"大连市‘快乐成长杯"少儿围棋大赛团体金奖"等荣誉称号。
1977年,乘着"拨乱反正"的春风,内外合力,一所全新的学校--大连市第八十中学应运而生,乘风而长。大连八十中学位于甘井子中部,依山傍海,环境幽雅;东临西南路,交通便捷。 1996年,学校迁入了崭新的教学楼。新校舍宏伟壮观,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2003年,随着办学效益日益显著,甘井子教育局和亿达房地产公司联手新成立八十中学分校。分校由教学楼和艺术楼组成,巍峨气派。如今,八十中学已是一校两楼、一校两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9平方米,操场面积1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草绿花红,真可谓:"满园含翠教读胜地,幽雅宁静治学佳境"。 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42个,小学教学班9个,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136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特聘高级教师4人,省市优秀教师23人。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精益求精,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博学、严谨、善教、创新"的教风已经形成。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人"是学校的响亮口号。80中学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发展,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8个,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校本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创造了教育的高质量。连续十多年来,升学考试成绩均名列区前茅,多次获得"最佳教学成绩奖"。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路标和基石,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八十中学形成了"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学生是财富,质量是生命,完美是追求,发展是目标"为口号,开展生命教育,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社团42个,参加的学生2128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几年来学生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中招成绩突出。学校已成为"英才辈出的摇篮,学子向往的圣地"。生命教育的特色已经初现。 现代化的设施为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建有大型塑胶运动场以及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建有3个多媒体阶梯教室,宽敞舒适,功能齐全。共有一流设备的理化生实验室6个,计算机室5个,语音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藏书丰富的新建图书馆2个,阅览室4个。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使人感到一种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多年来,学校在领头人丛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和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发展学生特长,弘扬学生个性,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培育合格加特长学生、培训胜任加特点教师"的宗旨,实现了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化、教研教改系列化、监测评估科学化。 规范的制度化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健康促进学校"金牌;辽宁省文明单位和辽宁省先进党支部、辽宁省先进少年军校;大连市先进集体、大连市文明单位、大连市德育先进学校、大连市模范学校,在规范办学方面成为大连市示范窗口学校、大连市实验教学优秀学校、大连市中小学大课间操示范单位、大连市贯彻两个条例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区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甘井子区先进学校,多次荣获甘井子区教学管理奖、教学工作综合奖、示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及奖励。 三十年正道沧桑,三十年风雨兼程,积淀下了80中学丰富的文化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办学根基。学校将沿着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办学之路,与时俱进,一路高歌,谱写更华美的乐章!
大连嘉汇中学是严格遵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民办学校举办程序而创办的,是经教育局批准、民政局依法登记注册,由大连嘉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创办的民办初中。建校于2003年8月,地址是中山区北斗街75号(二七广场东100米)交通方便。现有65名教职员工,共计18个教学班,班额在50人以内。 嘉汇中学是市、区教育局领导下的与区内其它公办中学享有同等地位的民办初中。实行学校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高水平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学校管理,缔造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强化国学教育特色,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正直扬善、自信乐学的优秀学子,追求卓越的教育质量。 学校定位:嘉汇是一所新生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社会认可、学生家长向往的、规范加外语特色的具有较高质量的民办初中。 治校方略:依法治校,规范办校;创新教育,发展特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严以律己;以人为本,自主发展;追求质量,全面提高。 管理理念:无常不稳,无特不活。管中有自由,教中有创新,学中有自我。忌管死、教死、学死。 工作思路:眼睛盯在质量上,功夫下在管理上,教学遵循规律上,基础打在课堂教学上,课程活在校本研究上,突破口放在竞赛上。 学校追求: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最好的是今天的标志,更好的是永恒的,嘉汇追求的是"更好" 校训校风:校训:正直扬善、自信乐学。 校风:刻苦创佳绩、和谐求发展。 教风学风:教风:求严、求实、求活、求新。 学风:勤读、勤思、勤问、勤练。 嘉汇的教育观:教育是引导学生重视传统,进行文化遗产转换的过程;教育是通过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其自主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个人与团体社会化的养成过程。 民办教育精神:自加压力、负重前行;百折不挠、务实创新;规范办学、追求质量;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敢于奉献、服务社会。
沙鸥翔集,海天一碧,大浪淘沙,明珠磨砺,在黄渤海的交汇处,孕育出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 在这座浪漫、时尚、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之中有一座国际知名的学府--大连理工大学。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与大连理工大学一样驰名遐迩,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一届又一届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投身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火热生活中,经过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熏陶,他们又从这里起航,承载着学成后的日华,踏上新的征程。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植根名校沃土,立志建设内涵发展,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名牌学校。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审时度势,将初中部与小学部加以整合,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现由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周杰同志担任校长。 大工附校以实施"情知教育,培养自主发展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校训;以培养学生形成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良好品格为目标。大工附校是孩子成长的快乐摇篮,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设施造就一流的人才。2002年9月新校舍竣工并交付使用,占地面积24849平方米;塑胶操场12000余平方米;学校现拥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3200余人。一流的教学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造就一流的学校。大工附校教职工128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巾帼标兵、省优秀教师共4人;中小学高级教师90人,区市骨干教师28人。一流的教育资源,幽雅的校园环境与人文艺术建设完美的结合是大工附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大工附校建立了设施完善、设备达标,方便操作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学校拥有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多功能活动室、高档次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价值50多万元的天文观测台。各普通教室均能实现网络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双一流,为一流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清晨的露珠在草尖上滚动,书声在附校的空气中朗朗,激情澎湃的美文背诵,凝神静气的读书时间;自主学习,情知共进的生命课堂;追求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的数学学习;手动心动,一起行动的理化实验;活跃开放,妙趣横生的英语短剧;谈古论今,明辨是非的辩论大会......青春是一首灵动隽永的小诗,在笔墨淡香间婉约书写;青春是一首清澈奔跃的溪水在菁菁校园里纵情流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工附校人的追求,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记载着附校人英姿勃发的身影。 基础教育肩负着传承的重任,大工附校不仅是培养人才,更强调人格的培养。一个个精彩的活动,闪烁在附校的天空,形成了附校良好的人文氛围。政教、团委、大队部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了感恩教育、迈入青春门、和贫困大学生联谊、与外国留学生交流、和英雄航天员景海鹏、聂海胜科普互动、与著名演员六小龄童谈人生苦甘等一系列活动。学校的菁菁校园广播站、花季月报、文学沙龙成为学生的最爱,附校学生在系列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联欢会、毕业典礼,成为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装点着年轻的生命。 如果说敏锐的思维是智者的武器,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思维活跃的秘密,那么一所成功的学校就是教育成熟之地。多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成绩斐然。分别获得: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授予"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试验点校",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名校"、"巾帼文明岗",辽宁省教委授予"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教育局、教育学院授予:"大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被省、市授予"辽宁省教学设施评估优秀单位"、"大连市校园艺术化建设优秀单位"。被中国地理学会授予"科普教育基地",荣获"甘井区中小学大课间示范学校",被中国记者协会授予"小记者培养基地"等。 先进的理念带来教育教学成果的丰硕。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荣誉21项,省级9项,市级以上86项,区级70项,合计186项;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549项,省级275项,市级442项,区级491项,合计1757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496项,省级501项,市级1324项,区级306项,合计3627项。全校师生共获得各级奖项5570项。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工附校采教育之精髓,用宽阔的胸怀和前瞻的意识,共同谱写育人之华章。茵茵校园,蕴藏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遥遥征程,再造无数铮铮智者的辉煌。日出东方,芳华正健的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让每一颗年轻的心在激情中飞扬,"我信,我行!"是附校人不变的信念,"我拼,我赢!"是附校人永恒的追求,天道酬勤者,功夫不负工附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全体师生将继往开来,科学发展,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大连市第十三中学隶属于沙区教育局,创建于1954年。学校位于沙河口区泉涌街27号,占地面积24929.3 平方米,建筑面积10990 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900 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443.05 平方米;,环形跑道周长200m,体育馆面积1032 平方米。学校高中部有教室32间(合计2582 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图书馆225 平方米;、图书82829册、电子图书50000余册,阅览室445 平方米、座位231个、报纸199种、期刊321种,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44个,计算机307台、电脑教室2个,报告厅2个(面积379.5 平方米),音乐教室3个、舞蹈房1个、画室1个(合计264 平方米),小琴房20间,钢琴22架。现已发展成有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140余教职员工。 学校分为办公综合楼、教学实验楼、体育活动场馆三部分。学科实验室、语音教室、阶梯教室、阅览室、图书室,均按国家一级标准要求配备。美术活动基地、音乐活动基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下大力气拆除了几十年的土院墙,换成了钢围栏,栽种树木、鲜花,建设校园长廊、特色雕塑,在墙角、台阶、空地等处建设“生物园”、“科技园”。在教学楼的楼梯拐弯处设置育人名言,在宣传廊里布置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科普宣传画,利用大屏幕公开学校的工作、宣传获奖教师和学生、介绍文化名人、生活常识、哲理故事,宣传国家大事、时事。校园自然环境美了,人文环境丰富了,学生的心情也敞亮了,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阅读、切磋的人也多了起来。除了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辛校长还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省、市教育局的领导多次亲临该校检查指导工作,在沙河口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新建了国家一级标准的学科实验室、语音教室、阶梯教室、体育馆、室外篮球场、美术专业教室、20间高标准的隔音琴房、多功能会议室、阅览室以及藏书8万册的图书馆,学校的微机室、宽带网、校园网、闭路电视网、电子备课室、电子图书室、电子影像资料室等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学校以营造 “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文明新风,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遍地绿意碧有情”呈现给我们的是枝叶繁茂,袅娜多姿,枝叶葳蕤,绿意如毡的视觉的饕餮,而我们十三中不仅是一个绿韵飘溢的校园,更是一个萌发绿色希望的校园。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素质教育,着眼于能力培养,依据教学规律,加大管理力度,“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讲实干”的“四讲”原则已蔚然成风。“齐心协力再塑新形象”、“同心同德,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形象工程系列活动已广泛开展起来,形成了团结、进取、奋发、求实的良好校风。 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每年都从全国重点大学招聘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选派优秀教师赴北京、上海等地深造;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专业培训。优美的环境、封闭化的管理为更好地培训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先进的教学设施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保证,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为确保各项管理有序高效进行,经过充分的调研、理性的思考,依据具体的工作实际,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高中部、初中部分部管理、职能部门分级管理、以年级组管理为主体、教研组相协调的管理体制,校党支部在管理中起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工会起监督审视作用。通过每周一次的班子例会、间周一次的组长例会,研究和部署学校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完整的决策、执行、反馈系统,全力营造和谐、高效、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和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这种分部分级管理,针对性较强,职责明晰,偏重中微观管理,促进了高中部、初中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2009年高考、中考的优秀成绩,高中副校长周庆蔚和初中副校长张富成也倍感欣慰。 1998年,学校又有新的思想、新的目标。办学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稳中求进。1999年,学校又提出“讲究教法,讲究学法,讲究实效”的素质教育原则。办学目标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其中一部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学校也屡获殊荣:曾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98年荣获大连市实现社会承诺的窗口学校。有数十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获奖文章近百篇;校踺球队获1996年1998年全省冠军;1996年有2名学生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2名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获全国大奖;学校获1996年大连市中学生英语短剧比赛优胜奖。1998年又获沙区八项管理先进学校的称号。
在大连市中心、著名的人民广场北侧,有一座绿树掩映,身裹红衣的日式建筑群,这就是大连市第一中学。学校始建于1922年,办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被誉为“精英摇篮”。解放后被确定为全国和辽宁省重点中学,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学校”、共青团中央“2000年度全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辽宁省“文明学校” ,大连市“先进单位”、“文明学校”、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0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认为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还成为国家2049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辽宁省体育后备力量人才示范学校。学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是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项目成员。 学校有一支由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组成的力量雄厚,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高级教师57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在读31人。 学校坚持“对每位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进步”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摒弃过去单独强调知识目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学生的学情(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自主性;营造课堂活跃的思维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学校的这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变单向性为多边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变只重教法为教法、学法指导并举,推进教与学的最优组合;变知识授受式为注重思维训练的启发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走进课堂,我们会强烈感受到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问答间迸发的智慧火花。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层次与学习能力,学校提出了在不歧视或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正视学生的智力层次差异,想方设法缩小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条件的最好发展。 学校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改革换来了几年来的高考佳绩。连续多年本科录取率达到99%以上,一本录取率占计划内招生数的90%以上,学生的高考平均分大大高出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每年均有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学校不仅确保“尖子生”的“高进优出”,更努力使许多以自费、扩招形式入学的学生实现“低进高出”的愿望。从02年到04届毕业生中,自费生和扩招生考入重点大学达到60%。 学校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与50余所国内一流中学建立校际联系,与加拿大南希?凯拜尔学院、日本国日章学园、城西学园结成友好学校,与美国部分高中互派授课教师,加强教师与学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对于一中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与鞭策,它将激励着追求“一流”的一中人,满怀信心,朝着“一流名校”的目标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大连报关学校始建于1994年,有"中国报关第一校"的美誉,是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唯一一所培养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物流员的学历教育学校。学校坐落于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大连市著名旅游风景区老虎滩海洋公园北侧,毗邻国家著名的军事院校-----大连舰艇学院。 学校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宿舍区、活动区、设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专业模拟室、学校环境整洁舒适,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学校现有在校生1000多人。专业课教师一律聘请有教学与实际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士。90%以上的授课教师拥有高级职称,授课内容使学生及时的了解行业动态,紧扣时代的脉搏。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校风严谨、校纪严明。 建校十五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合格的报关、报检人才。分布在大连、北京、天津、上海等国际贸易发达地区。学校曾获“中国AAA信誉学校”、“首届中国小康建设成就奖”、“中国国情调查社会信誉学校”、“中国职业教育网校师范基地”、“辽宁省社会信誉学校”、辽宁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大连市民办教育“诚信学校”、“大连市价格诚信优秀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实习基地”等殊荣。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教育集团)隶属于高新园区,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和办学。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大连工学院子弟小学,1963年与海事大学附中合并为完全中学,由旅大市教委命名为第三十二中学,1993年高中部晋升为大连市重点高中。2000年高中部独立,定名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08年学校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2011年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举办中美高中双学历教育,学校正式成为辽宁省第一家“中美高中双学历学校”;同年,学校成为辽宁省首家“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实验基地”。 今年9月1日开学将正式启用位于东方圣克拉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5.5k㎡、建筑面积7.9 k㎡,欧式风格建筑,典雅、大气;有现代化的教学楼9座,有集篮、排、羽毛、乒乓四球一体的体育馆和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大厅,有可供学生吃住的生活小区。学校成为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预科、国际学校六部一体的教育集团。按照学校发展规划,最终规模将达到106个教学班(其中学前12、小学24、初中18、高中24、大学预科4、国际学校24),学生总数2390人,教职员工408人。 学校秉承“中西融通、传承创新” 的教育理念,实行国际化办学,侧重创新人才培养,是大连市最具特色的创新型国际化集团式学校。 现在,学校高中部和国际部共有教师138人,119名一线教师中有特级教师8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49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今年,高中部计划招生8个班360人;国际部计划招生5个班140人(其中“中美双学历班”4个班120人,外国学生班1个班20人);初中部计划招生6个班270人;小学部计划招生14个班560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