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周坨子乡初级中学位于新民市西北角,周坨子乡政府所在地。学校始建于1958年秋,是全乡唯一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45名,学生439人,有10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25620平方米,建筑面积2695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000平方米。 一、学校目前硬件情况及远景规划 1958年以来,学校几经修缮,目前十分简陋破旧,校舍中除两栋近10年来新建平房外,其余均是50年前白砖瓦房,木制窗门已严重破旧,教育教学环境相对业已很差,操场坑洼不平,每逢夏季学生间操难以维系。各种专业教室如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更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自2005年始,我市为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优化教育资源,开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建工作,今年秋我校被新民市教育局正式列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对象,我们全乡父老乡亲的愿望有望在2008年秋实现,将在硬件建设中立刻赶超兄弟学校,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 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目前我校校级领导3人,中层领导4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人(学校领导均为本科学历),其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平均年龄43.5岁,学校领导团结务实,处处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分工协作,开拓进取,正在为学校明天而努力奋斗。 三、学校教师队伍情况 学校3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有7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的有24人,教师平均年龄45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3人,其中均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强化差生的提高和优等生的吃饱,立足于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在新民市,沈阳市举办的各类比赛、竞赛中曾有10人次获奖,目前我校有沈阳市级优秀骨干教师7人,新民市级优秀骨干11人,语文教师苏桂杰是新民市中年中的名师,年轻的数学教师张美红曾获“沈阳市优秀课”殊荣,所任学科竞赛曾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四、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几年来,我们在认真分析当前学生成长的环境及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分层次对各年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个别谈心,正确引导。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联系,共同研究教育学生对策,“问题生经多方面的帮教转化,都已好转。目前,我校学生违法犯罪均为O。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德育内容,我们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我教育。如:升旗仪式由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办宣传版报,由学生主持召开主题班、团会等,效果很好。 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重点内容之一。每学期通过“班级流动红旗评比”,“纪律、卫生、两操”百分赛等形式常抓不懈,尤其是学校领导百忙之中亲自抓,对师生的触动很大,也带动了学校的其它工作。 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目前,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同时,已树立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新的德育观念的指导下,“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也已深入人心,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校德育工作在逐步完善,越来越好。 五、学校的教育工作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本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生及课堂教学的面貌,努力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面向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为主转变,在课堂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几年来,收了较好的效果,我校虽然地处偏僻农村,但教学成绩在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考、联考成绩都能达到学校预期目标,同时还坚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控辍保学工作及远程教育工作相结合。 六、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的校训:文明守纪 勤奋进取 学校的校风:爱生尊师 敬生笃学 学校的教风:引导参与 团结协教 学校的学风:乐学好问 自主求实 明年的秋天,一个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投入使用,届时我们将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建设新校园的工作中。
蒲河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于2005年12月,由原沈阳市第七十七中学,蒲河镇中心小学及五所主校合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现有标准教室24个,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7个专用教室,现有教学班23个(中10、小13)。现有教师98人,学历达标率100%,师资队伍素质较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到位,秩序井然,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学生文明守纪,勤学乐学,创建"和谐校园"。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 办学宗旨:提升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营造特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推行"新课改,新思路",不断地自我完善教育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目的,加大了内部体制改革,优化了办学条件,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上升,师生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做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社会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如今,蒲河学校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新民市三道岗子学校座落于新民市东北30公里处的辽河南岸,毗邻三道岗子乡政府。是一所具有30多年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学校。它的前身是1969年建立的向阳中学,曾三易校名。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取缔了人民公社,我校更名为新民县三道岗子乡初级中学;1993年,新民撤县建市,遂更名为新民市三道岗子乡初级中学。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家教委下发文件,逐渐取消小学毕业考试,初中入学考试,减轻学生、老师的考试负担,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现教学设备最优化,教学师资最优化,教学质量最优化,使农村孩子同样享受城市孩子的优质化教育。起初,小学实行网点布局,逐年合并,到2006年10月,将全乡16所小学最终合并为三所。同时,于当年教育局、乡党委政府决定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之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筹措和运作下,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学楼破土动工,2007年9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我校正式命名为新民市三道岗子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50000平方米,教学主楼共5层,现有41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 。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教室40间,专用教室10间,(其中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自然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图书馆、微机教室、光盘播放室和多媒体报告厅),行政办公室19间。另建有食堂,布局格调高雅,大厅宽敞明亮,环境清新舒适,可容纳师生同时就餐。宿舍楼与教学楼遥相呼应,布局合理典雅,住宿条件优越。
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两年多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不断加强办学条件的改造,努力巩固和提高“双基“成果,促进了学校的不断发展。我校占地58900平方米,教学楼使用面积4200平方米,目前学校有1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有10个教学班、小学8个,另有一个学前班。有教师68人,学生792人,其中初中学生有517人,学校建有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教室、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生物实验室、一个科学实验室、一个图书室、一个阅览室、一个德育展室、一个心理咨询室以及“农远”模式三配套的四室(包括:一个网络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播放室和一个卫星接收室)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以来,市、区级领导对学校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办学条件建设方面给予大力帮助。2005年9月份,为学校配备完成了价值15万元的远程教育模式三的相关设备;2005年10月份,于洪区教育局投资22万余元更新了冬季取暖锅炉及设备;2006年3月份,于洪区教育局投资12万余元,为学校的18个教学班调配了850套升降桌椅;2006年8月份,于洪区教育局投资38万元,新建了290平方米的标准化食堂。在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学校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两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学校的今后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但离人民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端正办学方向,为开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
养士堡学校位于养士堡乡境内。由于学校正在原养士堡中学校址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尚未完全竣工,预计2007年11月方可进入新校址。中小学可以合并到一起。现在学校设立6个教学点,分中、小学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小学部办公机构设在原中心小学院内,中学部办公机构设在原夏堡小学院内。各教学点由原任领导负责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学校有教职工134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热情极高。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有学生1161人。学生身心健康、勤奋好学、乐观进取。学校实行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王滨希望学校处在东陵区的东南山区,东与抚顺相接,南与祝家镇相通,西与深井子镇接壤。学校三面靠山,景色雅致,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王滨中学始建于1966年,新教学楼于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破土,于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日竣工。总投资二百二十万元,建筑面积三千三百平米,现有食堂二百零四平米,水冲厕所二百平米,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各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远程教育教室、信息接收室、播放室各一间。办学设备完善,各种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中学6个教学班,学生245人;教师19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微型学校。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充分发挥了校长治校的管理模式,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加大力度完善各方面条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方面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二00二年参加区中小学运动会进行军训成果表演活动获得“军训成果汇报先进单位”的荣誉;二00三年四月区英语教学节活动,学校的歌伴舞《泥娃娃》名居榜首;二00三年参加中小学艺术节活动,美术五幅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三名;艺术类节目“碰碰舞”、“天亮了”、“山村小姑娘”同时获得一等奖,两名同学获表演一等奖,两位教师均获得文艺指导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应邀参加乡村文化广场落成典礼、区教师节表奖大会活动,他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一致好评。二00五年参加东陵区第六届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获得一等奖;在团委组织的“青春飞扬”科技文化节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二00七年在全区教师安全知识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区等奖。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进王滨中学的青青校园,拂去昔日的尘埃,给我校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生机。从领导班子到教师集体潜心学习钻研,吐故纳新,大胆探索实践,择善而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面船初中位于新三面船村,校园占地面积30033平方米,围墙620延长米。校园北侧建有宿舍、食堂300平方米(平房),原二层教学办公楼1200平方米,二层实验楼736平方米,校园南部新建二层教学办公楼,2200平方米。操场面积13064平方米。 目前“老三室’’和“新三室”中的语音室已达到国家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还设有图书室、卫生室。 学校内部设有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 团委、一、二、三年部、政史组、地生组、音美组、劳技 健教组,体育组。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建于1958年,是一所浅显初级中学,位于苏家屯区体育大厦劈面,占地25610平方米,修建面积6634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整齐、美妙。黉舍现有34个讲授班,在校门生2千余人;黉舍现有教职工116人,初级西席27人,党员33人,市、区骨干西席43人,省、市优良西席7人,有国度一类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尝试室;微机、图书、阅览室等先进讲授设施,为推行本质教诲奠定了薄弱的物质根本。黉舍具有一个开辟朝长进步、连合合作、廉洁营私、率先树模的带领班子,具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贵、教艺高深、治学松散、开辟朝长进步、力量薄弱的师资步队,对峙以“统统为了门生,为了门生统统”为办学主旨,以建立“一流带领班子、一流西席步队、一流教诲环境、一流教诲质量;让门生对劲、家长对劲、社会对劲”为团体目标。构成具有我校特性的文明、务虚、勤奋、朝长进步的杰出校风;谦逊、松散、研讨、创新的杰出教风;勤、恒、实、活的良好学风。黉舍全面贯彻教诲目标,深化教诲鼎新,强化外部办理,从严治校,狠抓讲授质量,持续多年我校毕业生合格率都在98%以上,升学率在97%以上,门生思惟品德合格率达到99%,体育达标率达到90%以上。各项目标均列我区同类黉舍前茅,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名誉,遭到了全区群众的分歧好评。黉舍前后被评为市优良家长黉舍;沈阳市群众当局授予花圃式黉舍;绿化先进单位;市体育事情先进单位;区教诲事情先进单位、区尝试讲授先进单位、区精力文明单位;区综合管理先进单位;区德育树模黉舍;区体卫艺事情先进单位;我校党支部、工会、团委别离被评为局优良党支部、工会、团委。对峙“以学天生长为本,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生长”讲授目标,全校师生正满怀决定信念,与时俱进,描画着建立一流初级中学的宏伟蓝图。
经中山区政府批准,大连市第65中学更名为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原65中学始建于1973年,是一所只有28年校龄的初级中学。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前任校长王旭、王艳的领导下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以"全教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着眼点,以深化教育、教育科研为发展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即规范办学、依法冶校,办好"规范"学校;总结经验,发展优势,成为"特色"学校;严格管理,开拓进取,争办"示范"学校。 2003年9月,为了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中山区教育局将原劳动公园小学并入65中学,使其成为了中山区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学校在校生2500人,教职工170人,拥有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楼、3500余平方米的操场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大连市首批试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立足实际,确立了"以德育为根、以管理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送人一程、助人一生"的人本管理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学校曾获辽宁省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大连市德育先进学校、大连市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大连市十佳名校、大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辽中县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辽中县西北部,西与黑山县,北与新民市接壤,东有辽河围绕,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始建于2006年5月,是一所由1个初级中学,7个村级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六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学校拥有科学化的教学楼6388平方米,实验楼1100平方米,美观舒适的宿舍18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食堂1600平方米。校园内花艳草绿,碧波荡漾,处处呈现出创办绿色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更是一流。现代化风格的教学楼,可容纳 35个教学班。楼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让教学不再固守传统;多功能厅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艺的舞台;图书阅览室开拓了学生的视野,2个微机室、2个网络教室拉近了学生与世界的距离。设计简洁的科技综合楼,一应俱全的实验设备,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动场上标准的 300 米跑道,标准的蓝排球场地,活动健身区等,健壮了学生的体魄。食堂可同时容纳700人就餐,宿舍可容纳500人住宿,共25个教学班,学生1053人,教职工92人。自建校以来,现任校长庄永付,在各级政府和县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乡父老乡亲的鼎力协助下,在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把"培养能干事,会做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以"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上一流设备,建一流队伍,俱一流意识,干一流工作,育一流学生","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351"工程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校本培训,促进教研水平。美化绿化校园,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近一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宏观局面逐步深入到微观层面,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不断调整学校的管理策略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树立全面、和谐,以学生为发展为本的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校本教研促教学,特色带动发展"的教学研究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日益提高。学校始终把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作为自己发展的生命之本,坚持不惜投入培养能人,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发现人才及时培养,鼓励人人都成才,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鼓励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发展,形成了"勤奋、严谨、合作、正身"的校风,造就了一支教风"生动活泼、严谨求实;教委主导、学位主体;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循循善诱、童心母爱"的师德高尚,学识广博,业务求精,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师学历达标百分之百,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百分之百,本科学历占学校教职工人数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黑人将以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努力实践,争创一流的精神,积极追求"成功教育"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力争使学生们在知识、人格、能力等方面和谐主动发展。学校在2007年被评为九年一贯制示范校后,启动了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特色为绿色学校,在建立绿色学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新的学期,学校面临着深刻的变化,环保与环境教育面临新形势下更严峻、更复杂、更繁重的任务。在争创绿色学校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认真落实环境教育任务。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思考环境教育中研究性学习与本校具体工作如何更好地结合;我们注意探索环境教育中教师团队合作的模式;研究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关系;在开展科技艺术节活动过程中,考虑如何在科技教育中抓环境教育,让"绿色学校"的思想甘露渗入学校的每个细胞--各年段、班级、各教研组及全体师生;随时总结创建的经验与教训,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发现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以实施名牌战略为目标,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以"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己任。政府重视,领导关怀,家长关爱,教职工呕心沥血,莘莘学子奋力拼搏,大黑学校在百舸争流的教育大潮中,已扬帆起航;辽中经济的腾飞,赋予了我们飞速行驶、实现跨越的动力。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牢固树立"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名师强校"的思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正努力将大黑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成辽中县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