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第二中学是金乡县政府于1990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县直普通高级中学。历经20年的发展,目前,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教职工312人,其中专任教师248人。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首批全国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全国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实验学校、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济宁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济宁市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济宁市高中教学特长学校、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校、济宁市交通安全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报》、山东省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过学校的先进事迹。 近几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千名代表评机关活动中成绩突出,在教育系统所有单位中连年排名第一,连年被授予金乡县“人民满意单位”。
济宁市第二中学(原任城第一中学,于2008年9月以整建制划归市中区管理,后更名为济宁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58年,经过50年的发展,历经唐口中学、济宁县一中、济宁市第五中学、任城第一中学沿革。学校占地面积155.5亩,建筑面积50500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98人,教职工226人。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现在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更高层次迈进。 优良的育人环境——按照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设施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要求,学校为学生配齐了学习和生活的场地,其中有集音乐教学、电化教学、学术报告于一体的报告厅,有融电子检索、电子阅览于一体的图书室、阅览室,有设施完备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数字网络遍布校园,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人,高级教师24人;省、市、区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余人。近年来,学校以“爱心和责任”铸师魂,以“理念和技能”强素质,造就了一支敬业、务实、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 高效的管理方略——学校以“文化成就引领之势,改革赢得发展之机”为办学理念,靠“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做最好的自我”、“博爱为师,立责为范”已成为教师的工作追求;以“和谐蕴活力,拼搏致高远”做为学校的校风;以“讲诚信、知礼仪、重责任、有自信的现代中学生”作为学生培养目标。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来引领教师多元、多样评价学生,使校园充满活力、磁力、张力。
学校始建于1993年8月,是几所学校合并而成的一所新型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占地27527.09平方米,建筑面积6655平方米,体育场9600平方米。05年暑假,把孔村小学、高村小学、辛庄小学并入我校,使我校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901人,学生来自附近的21个自然村,生源覆盖全镇的五分之一。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0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党员18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43人,其中,济宁市骨干教师一名,济宁市教学能手一名,济宁市优质课、基本功执教者10人,曲阜市骨干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15人,教学能手26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构建学习型学校,让每个人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学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育人口号是: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 学校先后获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校、济宁市文明单位、济宁市一类幼儿园、曲阜市规范化学校、曲阜市电教示范学校、曲阜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12项,其中5项已经结题。
一、学校优势和特色 1、学校办学历史长:系1992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民办普通高中,现已有十五年的办学历史。 2、学校师资队伍和领导班子水平高:学历均为大学本科或研究生,职称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原济宁一中教师占70%以上。 3、学校一直坚持对学生管理严格、挚爱,教育成果丰硕:十六年来,已送走十二届高中毕业生共3986人,毕业合格率达99%,升入国办大专院校991人,其中本科生210人,现已有近20人成为硕士生,有的还在读博士学位,3 人出国留学。 二、学校位置与设施 学校位于济宁市中区浣笔泉北路5号,环境安全幽雅,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广播室配备齐全,学生公寓、师生食堂安全卫生。
嘉祥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春,学校现占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70000㎡,有103个教学班,在校生6000余人。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教研楼内装有中央空调、程控电话,教师人手一台微机;教室内安装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双向控制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语言广播系统、空调;师生餐厅可以同时容纳4000余人就餐;学校信息化发展迅猛,成立了网管中心,建立了网站,并与国际互联网连接。。 学校师资队伍优良。现有教职工46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1人,中级教师126人,国家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级教育系统劳模、齐鲁名师、杏坛名师、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8人;有800多人次外出参加科研活动,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论著六十余部;教师的学历结构不但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其中六分之一的教师已获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的教育使命,确定了质量立校、依法治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18000余人,其中本科8000余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700余人,350名学生参加国家级奥林匹克竞赛获奖,高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市之首: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突破800人,并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济宁市文、理状元;2005年高考本科录取856人,其中重点本科286人;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965人,实际录取1138人,其中重点本科398人,有1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07年高考一榜上线总人数、重点本科人数、高考升学率均获全市第一名。
邹城一中始建于1952年10月,原名邹县中学,历经三迁,2001年,新校区 迁至现新址—邹城市东城新区太平东路1868号。学校现分为东西两个校区,总 占地面积近500亩。新校区即东校区占地近300亩,建筑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设计规模可容纳80个教学班近6000名学生在此就读,学校建筑设计精美独特、配套设施功能齐全。切实做到了现代数字化网络校园。 西校区即原校区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孟子故里邹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优雅,设施齐备。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一应俱全。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寒来暑往,薪火相继,桃李满天下。三万多名合格毕业生活跃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该中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微山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微山一中人的创业奋斗,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微山一中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全县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的市级重点高中。学校拥有60余个高中教学班,在校生近4000人,教职工309人。 该学校以“建设成一所文化、文明、和谐、开放的现代化高中名校”为奋斗目标,以“士当弘毅、志存高远”为校训,以“倡文化文明、重习惯养成”为特色追求,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以 “敬业、勤勉、向上”为校园精神,倡树“精诚团结、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的工作作风,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事业乐园”。
山东省鱼台县第二中学1951年建校,1962年被确定为济宁地区重点中学,济宁市规范化学校。 鱼台二中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实力雄厚。现有45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136亩,分教学区、运动场、居住区、校办企业四部分。有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楼3幢,教工宿舍楼2幢,综合办公楼一幢。学校环境优美,整洁清新,是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 鱼台二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纯朴、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严谨科学的教育管理,文明高尚的道德风貌,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的校风和“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和“学校--家庭--社会” 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大大改善。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提出了“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高效率”的课堂要求和“重在参与,贵在创新,学会自立”的整体战略目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把后勤工作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一环,提出了“服务育人”的口号。特别是高标准学生宿舍楼,买行了半公寓化管理室内壁橱等其它生活用品配备齐全,并采取封闭式管理,使学生从早晨起床直到晚上熄灯就寝,完全处于严格的管理之中,大大保障了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积极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学生。另外在师资方面,积极创新,引进的新老师全部为全日制本科师范生。
汶上一中创建于1942年7月,坐落在汶上县圣泽大街东段,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宁市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拥有教职工505人,专任教师362人,其中高级教师128人,中级教师89人,有研究生学历的26人。现有110个教学班,8520名学生。 学校坚持“奠定人生基石,构筑发展平台”的教育理念,实施“资源整合,与时俱进”的办学策略,遵从“博学不穷,笃行不倦”的校训,形成了“博约相济,仁智双馨”的校风、“修身乐业,悉心育人”的教风、“勤学善思,自主求真”的学风。学校一贯坚持“人文管理,科学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350余亩,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教学、办公、实验、生活设施完备,阅览、语音、电教、艺体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知识品位高雅。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