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芙蓉山小学于一九五四年在芙蓉山旧庙基础上建成,当时仅有木版教室四间,教师在庙宇的偏厦里办公。近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非但旧貌变新颜,并且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锤炼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校教育教学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学校现有教职工40人,学历达标100%,其中本科学历7人,在读13人;大专学历19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小学一级教师13人。仅2002年获省级论文奖近20人次,市级9人次,区级3人次。 学校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了全套教育教学设施,安装了卫星接收器,配备了网络中心,教学设备基本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落实“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实事求是;学会学习—勤奋多思;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学会创造—开拓进取)为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全校师生积极奋进,创先争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社会声誉和家长的评价越来越高。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优秀等级;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北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北区特色学校;精神文明单位;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被教体局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四年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项工作均获优秀等级。 学校全体师生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流的教育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生素质的窗口学校。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始建于1960年 ,1993年由市南区政府及教体委共同投资400万元重新改造教学楼。近几年来,区教体局和学校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使学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目前是山东省、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美术特色学校,并是省内唯一一家击剑特色学校。 学校位于市南区老城区,地处风景秀丽的的观象山、伏龙山下,栈桥公园、小鱼山公园、第一海水浴场、汇泉广场等风景名胜环绕周围。学校占地面积5013平方米,总使用面积4568平方米。新教学楼设有办公区、教学区、专用教室区(其中包括计算机、语音、自然、音乐、美术、书法、劳动等)、活动区,有多功能厅、图书室、阅览室、教具室和较完备的音像资料编辑演播系统、校园网络,各教室为教学配备的四机一幕全部到位。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800余名学生。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计算机、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书法、劳动、科学、以及综合、校本课程。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书法、美术、英语、计算机、以及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田径队、击剑队等。 学校治学严谨,管理科学,择师严格。目前高级教师有26 名,骨干教师占60%,具有大专学历的有40人,大本学历的有8人,其中完成研究生课程的有3人,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致力于教育研究,重视教育创新,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创意,以特色的研究带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多次与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区进行教育、艺术交流,学生多次远赴北京、杭州、大连、烟台、蓬莱、长山岛等地参观学习、写生采风,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发表于多种报刊、杂志,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等少儿美术大赛,荣获各种奖项,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 目前,学校已成为青岛市一所全面培养创造型美术人才的摇篮!正如我们的校歌里写到的:我们热爱美,我们创造美,用我们的画笔描绘未来,美术家的摇篮在这里闪光。
青岛辽源路小学座落于错埠岭小区内,学校占地面积为5690平方米,环境优雅,清新整洁。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550余人,在职教师42名,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9名。学校承担着两项国家级、一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中有二十余人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为教师、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管理,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构建了"以艺术教育为基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设陶艺校本课程,让陶泥艺术走入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逐步创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办学之路。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 “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 “青岛市花园式单位”, “市北区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青岛八大峡小学始建于1992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部,坐落在西陵峡路,学校面向碧波荡漾的大海,是前海小区配套建设小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370余名学生。在岗教师39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21人,占53.85%;专科学历18人,占46.15%。高级教师16人,占41%;一级教师19人,占49%。市级优秀专业人才2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优秀辅导员1人,区优秀教师3人,区级教学能手13人。 学校自1996年获得青岛市规范化学校以来,始终根据青岛市级规范化学校的有关标准和具体要求,结合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的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内部管理,努力创建一流管理、一流质量,加强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育卫生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计算机、校内外环境管理、校舍、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以“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发展性学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以“爱校、勤奋、创造、文明”为校训;以“诚实、 活泼、友爱、进取” 为校风;“敬教、爱生、求实、创新”为教风;以“刻苦、认真、求知、善思”为学风,把学校办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受欢迎”的规范化学校,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活动优秀学校”、 “全国少先队学刊、用刊红旗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 “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青岛市绿色学校”、“青岛市花园式学校”、 “青岛市职工代表大会先进单位”、“青岛市雏鹰大队”、“市南区素质教育星级学校”、“市南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南区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市南区红旗大队”、“市南区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崂山区惠特小学地处北宅街道办事处周哥庄村,始建于1928年,其前身是周哥庄小学,2000年6月更名为崂山区惠特小学。学区内包括五龙、北宅、周哥庄、下葛、上葛、慕武石六个行政村,是一所完全小学。 学校教学楼是97年由崂山区财税局、惠特公司等单位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建筑面积1800多平米。于98年投入使用。学校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与惠特公司携手办学,创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新路子。03年12月,由惠特公司出资160万元兴建的实验楼建成竣工,并交付使用,为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学校占地16074平方米,生均52.5平方米,建筑面积3452平方米,生均11.28平方米,绿化面积1730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现有图书7190册、生均23.5册。学校拥有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劳动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且管理规范、使用率高。 2004年在校生306人。在职教师24人,其中本科学历 3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5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中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大队辅导员各1人,区级优秀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区教学能手2人,有两人次在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分获一、三等奖,有六人次举行了区级教学公开课,有19人次的论文获得区、市级以上奖励。高年级组获崂山区级优秀教研组。 学校以“教育要为每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为办学思想,坚持“生活即是教育”的教育观,“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质量观和“成就别人的同时更成就自己”的教师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乐学。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进行“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改实验,效果显著。被崂山区科教局确立为语文教改实验点。03年又接受了市级实验课题“小学语文开放·创新”教学研究。目前实验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并已取得阶段性实验成果。学校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电化教学、英语口语教学。 注重加强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舞蹈队、合唱队在区、街道艺术节活动中多次获奖。美术小组先后有30多人获区级以上比赛奖。学校获全国公益广告设计比赛优秀组织奖。03年10月获得崂山区艺术节现场美术书法比赛二等奖及舞蹈类比赛三等奖。学校腰鼓队有20余年的历史,多次在街道、区重大艺术活动中展演,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连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街道优秀学校。学校少先队被青岛市学少部命名为优秀大队,02年获区“雏鹰大队” 称号,04年1月被崂山区授予青少年法律学校。 九月份我校根据崂山区督导室下发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基础性评估指标得分878.6分,满意度为95.5%。
青岛山东路小学位于青岛市中央商务区内,海泊河畔。学校于1930年建校,是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创建的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先后荣获过国家、省、市、区多项荣誉称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职工模范小家、青岛市“三A”健康校园、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市北区特色发展学校、市北“十佳”师德先进集体等。 如今,伴随着中央商务区的崛起,在市北区政府、市北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山东路小学将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借市北特色发展之势,用智慧与激情,将学校打造成“青岛中央商务区第一小学”, 全力开拓优质品牌学校发展之路。
青岛大枣园小学始建于1926年,1997年易地重建,现有教职工57人,学生662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占地25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各专用处室24个,200米标准环行跑道操场。校园内分区明确,规划布局合理,处室齐全,功能完备。 近年来,学校坚持“砾志、勤学、求实、创新”的理念,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责任意识,构建师生发展的共同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成了校园网,创建了学校综合网站、网络办公管理系统、远程合作学习专题网站,开设了教师博客,创办了校园电视台,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校坚持走特色强校之路,致力于“生命科学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同山东师范大学携手探讨基础教育发展之路,成立了青岛大枣园小学自然科学院,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发挥。 学校上下同心同德,不断地向"学校优质+特色,学生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迈进,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教示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航模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艺术示范化学校、青岛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红十字学校、青岛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青岛市课外文体示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基地。
青岛湘潭路小学始建于1959年,87年迁入现校址,学校占地14652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8人,学校建有“校校通”、“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各种功能活动室配套齐全。学校现有教师28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优秀专业人才2人,区级教学能手8人,多位教师执教过省、市、区级公开课。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务实求新,在“以人为本、重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了“特色引路,科研兴校”的发展方向,追求“民主、尊重、公平、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承担“开放、创新“教学研究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研究性学习”省级实验课题,并以“春梅文学社”为龙头,依托“梅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以特色发展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电教示范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优秀等级”、“青岛市红旗大队”、2001年首批通过“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的验收。
即墨市南泉镇王演庄小学现校舍始建于1979年。学生来自王演庄北村、东村、南村和午山村,现有8个教学班,22名教师,269名学生。学校占地9790平方米,校舍74间。 王演庄小学办学思想是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打好基础,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校训是:文明勤奋,进取求实。校纪是:纪律严明,井然有序,言行规范,遵纪守法。教风是: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学风是:严禁乐学,善思求新。现有专用室及教学设施齐全,目前仅可使用的专用教室4个,有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室内设施基本达到上级要求。操场及体育设施已达二类标准。王演庄小学1999年被即墨市委市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5年被授予“即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南泉镇党委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22名教师中有17人获得即墨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2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0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两人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首届即墨市小学语文才艺大赛中,课本剧《凡卡》获即墨市一等奖。三年级6位学生办的“环保手抄报”获即墨市一等奖。六年级学生邱奔的画在《红蕾》上刊登。四年级中队的“健康小卫士”活动或即墨市“优秀活动奖”。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别获省、市一等奖,在基本功比赛中,该校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王建高老师在国家书法大赛中获金奖。目前,王演庄小学全体师生员工正义不倦的努力,铸名师、创一流,为学校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青岛永和路小学是青岛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于1996年建成。学校设有硬化小操场和带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内设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现有16个教学班,586名学生,教职工42人。连续几年被评为李沧区素质目标考核优秀等级学校和区优秀党支部、李沧区“建优美校园、做文明学生”十佳学校。 青岛永和路小学是李沧市政府为沧口公园住宅小区修建的一所配套小学,于1996年正式建成使用。学校占地133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56平方米。拥有一座3700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和一座208平方米的二层综合服务楼。校园四周翠柏环绕,草地葱绿,花木繁多,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亭台置于花草之间。象征少先队员奔向未来的“奋飞”雕塑,为这所环境优美的学校增添了时代的寓意。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586名学生,教职工42人,是一支有理想、肯奉献、业务精、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几年来,先后有30余人分别荣获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专业人才、教学能手、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有百余篇论文分别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有20余人次分别在教育部、省、市、区等各级各类的研讨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学校以把“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作为办学目标。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发展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推动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学校走整合之路,形成办学特色,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根,以养成教育为本,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先后有百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集体、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青岛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示范家长学校、青岛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青岛市花园式学校、李沧区规范化学校、李沧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李沧区素质目标考核优秀等级学校和区优秀党支部、李沧区“建优美校园、做文明学生”十佳学校、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实验学校、《山东省自然学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软件开发》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